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 08 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目 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3
真题·实战演练.............................................................................................................5
1.【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 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 1346 个,明
末则为 1564 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
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 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2.【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初统治者大力倡导臣民阅读《汉书》,将《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上升到
政治意义的经典;与此同时,将《汉书》中最重要的主角汉高祖刘邦神圣化,使刘邦的地位仅居于三皇五
帝和三王之后。这些做法旨在( )
A.规范史学编纂活动 B.构建政府统治权威
C.重振理学正统地位 D.提升臣民文化素质
3.【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朝,巡按御史选派,由“御前点差”,回京述职,不须经都察院,“径赴御前
复奏”;监察御史奏事“若系机密重事,实封御前开拆”。这些规定旨在( )
A.加强监察队伍自身作风建设 B.确保监察工作独立以加强君主专制
C.强调对监察过程的全面监督 D.防止监察过度而产生行政负面效应
4.【明朝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实行分省配额制,除两广共 1 员、大省间通融互补 2 员外,
其余省各 1 员。嘉靖年间,吏部文选郎中高简引荐浙江人茅坤入吏部,挤占北直隶员缺,引发北直隶官员
强烈不满,最终高简因破坏“省必一人”原则,被劾“引用私人、布植党与”,受杖充军。明朝吏部司官的
铨选( )
A.埋下了官员结党营私的隐患 B.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5.【明朝官员选拔与管理】洪武三十年会试,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进士均为南人。朱元璋让张信等 12
人重新阅卷,所取进士乃以南人为主,朱元璋下旨将白信蹈、张信等人诛死,刘三吾遣戍。这一事件折射
出当时( )
A.南北文化差距拉大 B.南方势力威胁统治
C.思想专制不断强化 D.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6.【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
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
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 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 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7.【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
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
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
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 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 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8.【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康熙统治期间,继续沿用八旗制度,定期举行木兰秋猄;提倡理学,重用徐
乾学、李光地、熊赐履等理学名臣;任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甚至授意传教士写信给教皇选拔具有天文、
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等学问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这反映了康熙时期( )
A.博采众长的治国理念 B.兼容并蓄的社会气象
C.满汉一家的民族关系 D.四方来朝的外交局面
9.【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面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悲剧,龚自珍发出:“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的感叹,由此可知清朝( )
A.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完全剥夺言论自由
C.远远落后汉朝 D.社会动荡不安
10.【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代运行的“雨泽奏报制度”留下了大量的“雨雪粮价折”,其中包含有降
水、收成、粮价等诸多信息。康熙时期具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地方督抚大员基本都要奏报地方雨泽,否则就
要受到皇帝的申饬。这一举措旨在( )
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C.直接广泛获取信息 D.关注地方秩序稳定
11.【疆域的奠定】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随即在近边地区划定蒙古诸部的游牧区域。此后,蒙古诸部
逐渐由“游牧”变为“定牧”,改变了上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状态。这一变化( )
A.开启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B.确保了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
C.有利于推动农耕文明的扩展 D.反映了清廷主权意识的萌芽
12.【疆域的奠定】自康熙、雍正以来,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
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该举措( )
A.推进了国家治理的一体化 B.有利于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
C.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区域 D.废除了明朝原有的官学体系
13.【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欧洲人东来,葡萄牙和英国对朝贡体制的挑战,表现在他们向中国政府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居留地问题、行政管辖权问题等。葡萄牙最终采取了屈从的姿态,中国政府因此
对其要求给予一定妥协,但最终掌握了控制权。英国则拒绝臣服,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这反
映出 1840 年前朝贡体制实践的走向是( )
A.保持自主特性 B.继续怀柔外夷 C.维持宗藩关系 D.延续羁縻政策
14.【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
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
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同
时为了保证监察机制的规范运行,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监察立法活动。例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前后
相继出台了《宪纲总例》《纠劾官邪规定》《出巡事宜》《巡抚六察》等一系列监察法规。
——摘编自李丽《试论明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1987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
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
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从监察对象来看,《行政监察条例》《行政监察法》出台后,明确为“对国家行
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
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
色的国家监察体系和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刘晓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演进趋势及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监察制度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监察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入关后,为从俗从宜之计,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部分民族聚居地区仍置土司
管理。但多年来,土司不法之事渐多。雍正皇帝总结土司制度的弊端:“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
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
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于是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取消世袭土司,设置府厅州县,派遣
流官,增添镇营,改革赋役制度,兴办学校等项。雍正一朝,共革除土司 220家。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治理西南地区举措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1.丞相之制被废,十五年(1382 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时朱元璋“‘自
操威柄’,直到病危仍‘临朝决事如故’”。这表明当时( )
A.皇权继承者独立决策能力尚未形成 B.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的内阁制确立
C.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 D.通过模仿继承宋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2.明建文帝时期已经修完《明太祖实录》,但永乐帝即位后“一改再改”,将“其有碍于燕者,悉裁草”,
而“极诋建文君臣之非”,还在明太祖诏谕群臣的话中增入“国有长君,吾欲立燕王”等语。这表明( )
A.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 B.直笔成为衡量史著优劣的标准
C.永乐帝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D.君主个人行为影响实录的记载
3.《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
二年(1574 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
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
明( )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 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
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 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
4.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取得进展,该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附近海域。
两处沉船皆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 年)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
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它们都是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该考古发现( )
A.可用于探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B.体现出明朝海禁政策的瓦解
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D.是东西跨洋贸易的直接证据
5.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
的 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6.明朝建立之后,大量“回回”军民进入南京城南区域,故此处不少地名与“回回”有关,如与“回回”
职业有关的评事街(皮市街)、驴皮巷、大小牛首巷。此外,当地还有扇骨营、绒庄街、锦绣坊等地名。由
此可见,当时的这一区域( )
A.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 B.民族交融色彩鲜明
C.存在行业的集中现象 D.市坊规划严谨细致
7.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年过六旬的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
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下列
史料与康熙观点一致的是( )
A.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B.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C.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D.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8.康熙年间,清朝在承德建立木兰围场。每年木兰秋猄,康熙帝与蒙古王公共同围猎,同时还进行野宴、
会谈、赐婚等活动,对蒙古王公进行赏赐。康熙帝的这些举措意在( )
A.维护国家的安定 B.对边疆实行行政管理
C.开拓清朝的版图 D.加强汉蒙的民族交融
9.慕天颜是康熙时著名封疆大臣之一,他在《请开海禁疏》中指出,“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
易其岁入之财。岁有所出,则于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愈足以鼓艺业之勤:岁有所入,则在我日见其
赢,而货贿会通,立可以祛贫寡之患。”该论述强调的是开海贸易有利于( )
A.富国裕民 B.缓和社会矛盾 C.社会转型 D.加强对外交往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入关前,有专门处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后更名为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部(包括边
疆民族和周边部分国家)问题的政府部门。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清廷修订《理藩院则例》,适用于边疆
各个民族和地区。《理藩院则例》源于《蒙古律例》,而《蒙古律例》又是清朝先后颁行于蒙古的《盛京定
例》《蒙古律书》《蒙古例》等法令的最后修订本。乾隆六年(1741),《蒙古律例》告成。尔后,又多次增
补修订,至乾隆五十四年律例条文已有 209条。嘉庆十六年(1811),清廷在理藩院设立“则例纂修馆”,
在增补刊 印《蒙古律例》的同时制定《理藩院则例》。《理藩院则例》的编修,虽然是在《蒙古律例》的基
础上增补的,但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边疆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情况而编修的。《理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
在边疆地区的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
——摘编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1)根据材料,指出从《蒙古律例》到《理藩院则例》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藩院则例》的积极影响。
1.(2022·海南卷)《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
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
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2.(2022·山东卷)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
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3.(2022·福建卷)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
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社会控制 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完善科举制度 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
4.(2022·山东卷)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
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5.(2022·湖南卷)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
(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6.(2024·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 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
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 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
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
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
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
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
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7.(2024·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顺治十六年(1659),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来华,任职于清朝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南怀
仁经常出入宫廷,为康熙帝讲授西学,还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础上,编纂了《穷理
学》一书。该书共六十卷,将 17 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
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
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
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学”“理论”和“实用”,被他译为“致知”
“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将《穷理学》进呈皇帝。康熙帝认为该书内容荒谬不堪,不予刊印。
此后书稿散佚民间,几乎被世人遗忘。康熙帝曾说:“赞美天王(主)之西教,与中国教化原不相容。唯西
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臣民当深体联意。”南怀仁最终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是明清时期来华传
教士所获的最高职衔。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怀仁病逝于北京。康熙帝下旨表彰,谥号“勤敏”。
——改编自郑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的<穷理学>》等
(1)根据材料,概括《穷理学》内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
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8.(2022·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第 08 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目 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8
真题·实战演练...........................................................................................................12
1.【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 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 1346 个,明
末则为 1564 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
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 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与明初相比,全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各地方
行政单位的编制没有太大变化,且明末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这足以说明地方治理能力下降,地方政府行政
职能逐渐萎缩,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高产作物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萎
缩,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模式,排除 C 项;在人口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政府规模变化却相对较小,说明地
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不相适应,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初统治者大力倡导臣民阅读《汉书》,将《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上升到
政治意义的经典;与此同时,将《汉书》中最重要的主角汉高祖刘邦神圣化,使刘邦的地位仅居于三皇五
帝和三王之后。这些做法旨在( )
A.规范史学编纂活动 B.构建政府统治权威
C.重振理学正统地位 D.提升臣民文化素质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明初统治者大力倡导臣民阅读《汉书》,将《汉书》
上升到政治意义的经典,将汉高祖刘邦神圣化,抬高汉朝和刘邦的地位,因为朱元璋与刘邦有相似的身世,
《汉书》经典化和刘邦神圣化,是为统治者政权服务的,抬高刘邦和汉朝的地位目的是为了抬高朱元璋和
明朝的地位,从而构建政府统治权威,B 项正确;将《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上升到政治意义的经典,
将汉高祖刘邦神圣化,主观意图明显,不是规范史学编纂活动,排除 A 项;此时理学就是正统思想,排除 C
项;这些做法带有较强的政治目的,不是提升臣民文化素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朝,巡按御史选派,由“御前点差”,回京述职,不须经都察院,“径赴御前
复奏”;监察御史奏事“若系机密重事,实封御前开拆”。这些规定旨在( )
A.加强监察队伍自身作风建设 B.确保监察工作独立以加强君主专制
C.强调对监察过程的全面监督 D.防止监察过度而产生行政负面效应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监察官员办事不受外界干扰、确保监察
工作的独立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监察队伍建设,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对监
察过程的监督,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效果问题,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明朝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实行分省配额制,除两广共 1 员、大省间通融互补 2 员外,
其余省各 1 员。嘉靖年间,吏部文选郎中高简引荐浙江人茅坤入吏部,挤占北直隶员缺,引发北直隶官员
强烈不满,最终高简因破坏“省必一人”原则,被劾“引用私人、布植党与”,受杖充军。明朝吏部司官的
铨选( )
A.埋下了官员结党营私的隐患 B.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朝吏部司官的推荐基本遵循“省必一人”的原则,各
省官僚对本省利益的维护,造成乡党意识的增强,久而久之,来自共同地域的官员容易相互勾结,进而形
成乡党政治,造成政治腐败问题,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吏部司官的铨选,与区域经济关系不大,排除 B
项;虽然铨选制度和科举制度都是选拔官员的方式,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铨选制度对科举制的任何影响,
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无法得出“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明朝官员选拔与管理】洪武三十年会试,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进士均为南人。朱元璋让张信等 12
人重新阅卷,所取进士乃以南人为主,朱元璋下旨将白信蹈、张信等人诛死,刘三吾遣戍。这一事件折射
出当时( )
A.南北文化差距拉大 B.南方势力威胁统治
C.思想专制不断强化 D.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干中会试录取结果均为南人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
本质上反映出当时南北文化差距拉大,南方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导致录取结果呈现出南人占主导的情
况,A 项正确;仅从科举录取情况不能得出南方势力威胁统治,排除 B 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科举录取的
地域差异问题,而非思想专制,排除 C 项;这一事件不能说明科举制度遭到破坏,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引发
的矛盾和处理,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
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
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 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 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干“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
的旧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限制较多且利益有限,所以当明朝严格执行规定后,朝
贡贸易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动力支撑,导致其他国家朝贡不常,C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中国对日贸易
的具体情况,无法得出是否出现逆差,排除 A 项;题干没有体现日本经济发展状况,排除 B 项;题干主
要强调的是朝贡贸易的情况,与海禁政策的成效关系不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
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
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
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 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 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
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成功说服了暹罗国王放弃了对满剌加的侵略行为,这说明郑和下西洋起到了维
护区域和平的作用,A 项最佳;明宣宗敕谕中“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
同仁之心”确实体现了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B 项有一定道理/次佳;郑和在暹罗和满剌加之间进行
斡旋,最终成功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一行为确实体现了明朝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的“以德服人”的
外交理念,D 项有一定道理/次佳;礼乐文明是通过礼仪和音乐来教化人民,达到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
和有礼、威仪有序的目的,它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材料中未涉及到礼乐文
明,排除 C 项。
8.【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康熙统治期间,继续沿用八旗制度,定期举行木兰秋猄;提倡理学,重用徐
乾学、李光地、熊赐履等理学名臣;任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甚至授意传教士写信给教皇选拔具有天文、
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等学问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这反映了康熙时期( )
A.博采众长的治国理念 B.兼容并蓄的社会气象
C.满汉一家的民族关系 D.四方来朝的外交局面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清(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涉及康熙时期,不仅保留了本民族的八旗制度。还推行
理学,学习西方的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的知识,说明治国理念博采众长,A 项正确;材
料只涉及康熙的主张,未涉及这些措施对社会的具体影响,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的论述,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清朝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面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悲剧,龚自珍发出:“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的感叹,由此可知清朝( )
A.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完全剥夺言论自由
C.远远落后汉朝 D.社会动荡不安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题目材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
的文字狱,文字狱是清朝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产物,A 项正确; “完全剥夺言论自由”这种说法太绝对,题
目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文字狱的残酷,排除 B 项; 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文字狱的残酷,材料并不能够
说明清朝远远落后于汉朝,排除 C 项; 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文字狱的残酷,材料并不能够说明清朝社
会动荡不安,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代运行的“雨泽奏报制度”留下了大量的“雨雪粮价折”,其中包含有降
水、收成、粮价等诸多信息。康熙时期具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地方督抚大员基本都要奏报地方雨泽,否则就
要受到皇帝的申饬。这一举措旨在( )
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C.直接广泛获取信息 D.关注地方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社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多少、
是否应时等都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收成,进而影响到社会安稳,为此,统治者都非常关注降水的情况,D 项
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信息,排除 A 项;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强化皇帝对官僚的
控制,排除 B 项;“直接广泛获取信息”并不是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1.【疆域的奠定】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随即在近边地区划定蒙古诸部的游牧区域。此后,蒙古诸部
逐渐由“游牧”变为“定牧”,改变了上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状态。这一变化( )
A.开启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B.确保了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
C.有利于推动农耕文明的扩展 D.反映了清廷主权意识的萌芽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随即在近边地区划定蒙古诸部的游牧
区域。此后,蒙古诸部逐渐由‘游牧’变为‘定牧’,改变了上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状态”及所学可知,康
熙皇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将蒙古各部由“游牧”变为“定牧”,这使得清王朝的西北疆域大大扩展,
反映出清廷在边疆危机下的领土收复与拓疆扩土、定疆守土,同时清朝也开始了由边疆的王朝向现代国家
的转型,作为主权国家的思想萌芽也开始出现,D 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清廷开始在蒙古地区实行“定
牧”,并没有说明其与内地的管理实行一体化,排除 A 项;“确保了”一词说法绝对,有些夸大其实,排除 B
项;材料只是反映了清廷开始在蒙古地区实行“定牧”,并没有说明在这些地区要发展农业耕作,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12.【疆域的奠定】自康熙、雍正以来,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
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该举措( )
A.推进了国家治理的一体化 B.有利于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
C.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区域 D.废除了明朝原有的官学体系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清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的行政区划;
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地方行政机构和教
育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强调的是国家治理的一体化,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地方治理,非教
化在原卫所区发轫,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清王朝统治区域的扩大,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继承和发展,
非废除,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3.【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欧洲人东来,葡萄牙和英国对朝贡体制的挑战,表现在他们向中国政府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居留地问题、行政管辖权问题等。葡萄牙最终采取了屈从的姿态,中国政府因此
对其要求给予一定妥协,但最终掌握了控制权。英国则拒绝臣服,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这反
映出 1840 年前朝贡体制实践的走向是( )
A.保持自主特性 B.继续怀柔外夷 C.维持宗藩关系 D.延续羁縻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葡萄牙最终采取了屈从的姿态,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给予一定妥
协,但最终掌握了控制权。英国则拒绝臣服,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可知,当时中国政府在朝
贡体制实践中保持比较强硬态度,A 项正确;“怀柔外夷”与材料“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不符,
排除 B 项;当时葡萄牙和英国与中国并非宗藩关系,排除 C 项;“羁縻政策”与材料“朝贡体制”不符,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14.【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
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
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同
时为了保证监察机制的规范运行,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监察立法活动。例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前后
相继出台了《宪纲总例》《纠劾官邪规定》《出巡事宜》《巡抚六察》等一系列监察法规。
——摘编自李丽《试论明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1987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
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
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从监察对象来看,《行政监察条例》《行政监察法》出台后,明确为“对国家行
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
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
色的国家监察体系和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刘晓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演进趋势及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监察制度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监察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1)共通之处:监察体系严密;监察权相对独立;注重法规制度建设;监察范围广泛。(答出三点
即可)
(2)不同影响:明代监察制度为皇权服务,直接向皇帝负责,难以取得监察效果;新中国的监察制度为人
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有效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启示: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监察制度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和时代性;监察制度建设要注意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的监察机制。(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共通之处: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和 1987 年(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的监
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
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
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可知,监察体系严密;
根据材料“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从领导体制来看,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
可知,监察权相对独立;根据材料“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前后相继出台了《宪纲总例》《纠劾官邪规定》
《出巡事宜》《巡抚六察》等一系列监察法规”“《行政监察条例》《行政监察法》”可知,注重法规制度建设;
根据材料“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
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
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可知,监察范围广泛。
(2)不同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和 1987 年(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的监察制度实
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
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可知,明代监察制度为皇权服务,直接向皇帝负责,难以取
得监察效果;根据材料“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从领导体
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
关领导为主。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系和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知,新中国的监察制度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有效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启示: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和 1987 年(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
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
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1987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
监察机关的通知》,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
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监察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根据材料“大致包括御史制
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
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同时为了保证监察机制的规范运行,还开展了大规
模的监察立法活动”“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
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制度建设要注意多部门齐抓共管,
建立有效的监察机制。
1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入关后,为从俗从宜之计,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部分民族聚居地区仍置土司
管理。但多年来,土司不法之事渐多。雍正皇帝总结土司制度的弊端:“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
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
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于是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取消世袭土司,设置府厅州县,派遣
流官,增添镇营,改革赋役制度,兴办学校等项。雍正一朝,共革除土司 220家。
——据白寿彝总
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治理西南地区举措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答案】变化:从因俗而治(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土司制到流官制;
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答点);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
速了主流价值的广泛传播,促进文化认同;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和开发,增强了清朝的边防能力;促
进了内地和边疆一体化的进程。(回答 3 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为后世边疆治理提供经
验借鉴。
【解析】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为从俗从宜
之计,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部分民族聚居地区仍置土司管理。”“于是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取消
世袭土司,设置府厅州县,派遣流官,增添镇营,改革赋役制度,兴办学校等项。雍正一朝,共革除土司
220 家。”可得出从因俗而治(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土司制到流官制。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大规模取消世袭土司,设置府厅州县,派遣流官,增添镇营,改革赋役制度,
兴办学校等项。雍正一朝,共革除土司 220 家。”从对国家、对地方、对后世等角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对
国家而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答点);对地方而言,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
和经济发展;还可从加速了主流价值的广泛传播,促进文化认同;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和开发,增强
了清朝的边防能力;促进了内地和边疆一体化的进程。(回答 3 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角
度回答;对后世而言,为后世边疆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1.丞相之制被废,十五年(1382 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时朱元璋“‘自
操威柄’,直到病危仍‘临朝决事如故’”。这表明当时( )
A.皇权继承者独立决策能力尚未形成
B.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的内阁制确立
C.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
D.通过模仿继承宋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但大权
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表明当时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C 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皇权政治决策
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A 项;材料表明当时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未
体现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等相关内容,排除 B 项;材料表明当时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与加
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明建文帝时期已经修完《明太祖实录》,但永乐帝即位后“一改再改”,将“其有碍于燕者,悉裁草”,
而“极诋建文君臣之非”,还在明太祖诏谕群臣的话中增入“国有长君,吾欲立燕王”等语。这表明( )
A.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 B.直笔成为衡量史著优劣的标准
C.永乐帝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D.君主个人行为影响实录的记载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永乐帝通过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地位,因此他修改史
书是为了美化自己,为自己登上帝位提供依据。由此可知君主个人行为影响了实录的记载,D 项正确;永
乐帝主要是为了自己的行为制造依据,并不能说明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排除 A 项;材料论述的
不是史著优劣的标准,排除 B 项;永乐帝要求史官修改史著,由此并不能说明他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
二年(1574 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
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
明( )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 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
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 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正史记载了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
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说明该书作者不支持类似于郑和航海的行为。结合明朝后期的历史和刘大夏
的言论,可知这深受海禁政策的影响,C 项正确;题干中两则材料是转折关系,突出《殊域周咨录》对郑和
航海的反对态度,而非并列关系,排除 A 项;材料主旨不是阐述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排除 B 项;
材料并未就正史和杂书谁的可信度更高作出定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取得进展,该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附近海域。
两处沉船皆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 年)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
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它们都是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该考古发现( )
A.可用于探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B.体现出明朝海禁政策的瓦解
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D.是东西跨洋贸易的直接证据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两处沉船皆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 年)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
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它们都是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
代商船”可知,本次考古发现中,既有中国运往海外的商品,也有海外输入中国的商品,能够反映中国与
海外的经济交流,可以可用于探究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A 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放
松了海禁,但并没有“瓦解”,排除 B 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就已经有海上丝绸之路,排除 C 项;材料
只能涉及中国的对外交流,但材料不能得知这种交流的范围是否跨越了大洋,也可能是太平洋内部的贸易,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
的 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
“明朝移民云南……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驻守贵州的有六十余万人,驻守广西也不少”可知,明朝
时期,在云南、贵州一带设立了人口数量庞大的卫所,并且带来了大量军人家眷,这有利于云南、贵州、
广西等边疆地区的开发,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 A 项;此
时,云南、贵州、广西已经是明朝统治的疆域,不是扩大,排除 B 项;这些措施并不能消除南方的民族矛
盾,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6.明朝建立之后,大量“回回”军民进入南京城南区域,故此处不少地名与“回回”有关,如与“回回”
职业有关的评事街(皮市街)、驴皮巷、大小牛首巷。此外,当地还有扇骨营、绒庄街、锦绣坊等地名。由
此可见,当时的这一区域( )
A.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 B.民族交融色彩鲜明
C.存在行业的集中现象 D.市坊规划严谨细致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与‘回回’职业有关的评事街(皮市街)、驴皮巷、大小牛首巷”可知,
这反映了少数民族色彩,据材料“当地还有扇骨营、绒庄街、锦绣坊等地名”可知,这反映了汉族的文化,
两者在同一地区存在,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B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少数民族和汉族色彩的
地名,不能体现等级制度,排除 A 项;材料体现了当地有多种行业,体现了行业的多样,而非行业的集中,
排除 C 项;宋朝时期严格的坊市制就已经打破,材料中的地名是街市的反映,而非坊市制,排除 D 项。故
选 B 项。
7.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年过六旬的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
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下列
史料与康熙观点一致的是( )
A.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B.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C.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D.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718 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康熙抱怨国家大事都由他一个人去承担,而没有大臣帮忙分忧,
使得他没有休息,这根本上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乾纲独断,
乃本朝家法……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强调皇帝大权独断,与材料观点一致,D 项正确;“有县令,
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是宋代苏洵在《嘉祐集》中的描述,强调的是宋代
的中央集权,排除 A 项;“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是汉族大臣许衡给元世祖上书说的话,排
除 B 项;“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是《晋书 段灼传》记载的话,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康熙年间,清朝在承德建立木兰围场。每年木兰秋猄,康熙帝与蒙古王公共同围猎,同时还进行野宴、
会谈、赐婚等活动,对蒙古王公进行赏赐。康熙帝的这些举措意在( )
A.维护国家的安定 B.对边疆实行行政管理
C.开拓清朝的版图 D.加强汉蒙的民族交融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清朝时期(中国)。康熙皇帝认为北方民族历来是中央王朝的边患,木兰围场的建立、在木兰围场与北
方民族的沟通与交流,意在“肄武绥蕃”,维护国家的安定,A 项正确;材料并非设置理藩院、办事大臣等,
无法体现对蒙古地区的行政管理,排除 B 项;康熙帝的这些举措意在巩固清朝的版图而非开拓,排除 C 项;
材料是满族与蒙古族的交往,与汉族无关,且康熙帝的这些举措主要是政治意图而非民族交往,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9.慕天颜是康熙时著名封疆大臣之一,他在《请开海禁疏》中指出,“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
易其岁入之财。岁有所出,则于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愈足以鼓艺业之勤:岁有所入,则在我日见其
赢,而货贿会通,立可以祛贫寡之患。”该论述强调的是开海贸易有利于( )
A.富国裕民 B.缓和社会矛盾 C.社会转型 D.加强对外交往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易其岁入之财”“而殖产交易,愈足以鼓艺
业之勤”可知,慕天颜在《请开海禁疏》中认为,开放海禁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民生,A 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排除 B 项;明清时期受专制体制的影响,并未成功进行社会转型,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开放海禁有助于国计民生,非加强对外交往,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入关前,有专门处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后更名为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部(包括边
疆民族和周边部分国家)问题的政府部门。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清廷修订《理藩院则例》,适用于边疆
各个民族和地区。《理藩院则例》源于《蒙古律例》,而《蒙古律例》又是清朝先后颁行于蒙古的《盛京定
例》《蒙古律书》《蒙古例》等法令的最后修订本。乾隆六年(1741),《蒙古律例》告成。尔后,又多次增
补修订,至乾隆五十四年律例条文已有 209条。嘉庆十六年(1811),清廷在理藩院设立“则例纂修馆”,
在增补刊 印《蒙古律例》的同时制定《理藩院则例》。《理藩院则例》的编修,虽然是在《蒙古律例》的基
础上增补的,但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边疆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情况而编修的。《理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
在边疆地区的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
——摘编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1)根据材料,指出从《蒙古律例》到《理藩院则例》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藩院则例》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主要变化:《蒙古律例》是适用于蒙古等特定区域的基本法;《理藩院则例》是理藩院机关内
部指导边疆地区的工作条例(是清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是中央政府颁布的地方 区域性
的基本法。
(2)积极影响:为理藩院行使职权提供了主要依据;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治理和国家统一治理的结合;是
清朝加强对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进行治理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清代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
宝贵资料。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主要变化:根据材料“《蒙古律例》又
是清朝先后颁行于蒙古的《盛京定例》《蒙古律书》《蒙古例》 等法令的最后修订本”“有专门处理蒙古事
务的‘蒙古衙门’”可知,《蒙古律例》是适用于蒙古等特定区 域的基本法;根据材料“《理藩院则例》大部
分内容是根据边疆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情况而编修的”“《理 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正式
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家法制的 统一”可知,《理藩院则例》是理藩院机
关内部指导边疆地区的工作条例(是清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是中央政府颁布的地方区域
性的基本法。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清廷在理藩院设立‘则例纂修馆’,
在增补刊印《蒙古律例》的同时制定《理藩院则例》”可知,为理藩院行使职权提供了主要依据;根据材料
“《理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在边疆地区 的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
家法制的统一”可知,《理藩院则例》有利于 民族地区有效治理和国家统一治理的结合;是清朝加强对蒙
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进行治理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清代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1.(2022·海南卷)《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
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
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开国承家,有法有制”“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
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可知,这些治理方式都是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
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结合,达到教化百姓、以维护统治的目的,A 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灭私徇公”,主要强调的是“礼、法、乡约教化”的相辅相成,排除 B 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
家治理方式是强调“礼、法、教化”,而不是废除“刑罚”,排除 C 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家治理方式是强
调“礼、法、教化”,而不是“法治威严”,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2022·山东卷)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
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
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 项正确;材料是加强管理不是限制权力,
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 C 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
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2022·福建卷)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
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社会控制 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完善科举制度 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明朝前期部分县州比较贫困,一些居乡举人无法筹置赴京参加会试的盘缠,
出现“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
资助,稳定了社会统治,A 项正确。B 项此举措为地方政府所为,与中央财政支出无关,排除 B 项;地方
政府为居乡举人划拨赴京参加会试专用经费,与科举考试制度的规定无关,排除 C 项;材料没有说明提高
人才选拔标准,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2022·山东卷)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
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
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 项正确;材料是加强管理不是限制权力,
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 C 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
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2022·湖南卷)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
(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书房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和象征,地方官员敬畏皇权而敬畏南书房行走
周兴岱,他才以此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A 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俸禄入不敷出的信息,排除 B 项;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地位下降,“嘉庆七年”与此不符,排除 C 项;“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是地方不
是中央吏治混乱,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2024·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 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
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 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
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
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
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
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
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答案】(1)变化:由普通材质尺寸到红纸、金纸较大尺寸;名帖称呼由普通自谦称呼到巴结自贱;名帖
作用由拜谒通报到阿附权贵、奉迎讨好的工具。
(2)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尊卑等级制度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
日益活跃;科举制度发展,官僚政治的腐朽。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变化:根据材料“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
“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
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得出由普通材质尺寸到红纸金纸、较大尺寸;
根据材料“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
“明朝中期以后……‘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
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得出名
帖称呼由普通自谦称呼到巴结自贱;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可知,名帖作用由拜谒通报到阿附权贵、奉迎讨好
的工具。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根据名帖的变化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科举发
展等角度回答。如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尊卑等级制度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
际活动日益活跃;科举制度发展,官僚政治的腐朽。
7.(2024·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顺治十六年(1659),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来华,任职于清朝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南怀
仁经常出入宫廷,为康熙帝讲授西学,还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础上,编纂了《穷理
学》一书。该书共六十卷,将 17 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
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
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
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学”“理论”和“实用”,被他译为“致知”
“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将《穷理学》进呈皇帝。康熙帝认为该书内容荒谬不堪,不予刊印。
此后书稿散佚民间,几乎被世人遗忘。康熙帝曾说:“赞美天王(主)之西教,与中国教化原不相容。唯西
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臣民当深体联意。”南怀仁最终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是明清时期来华传
教士所获的最高职衔。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怀仁病逝于北京。康熙帝下旨表彰,谥号“勤敏”。
——改编自郑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的<穷理学>》等
(1)根据材料,概括《穷理学》内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
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1)特点: 中西汇通、融合(将格物穷理与西方逻辑学相结合);内容丰富,集西学之大成;突
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以自然科学为主,删除神学的相关内容。
(2)论题:南怀仁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融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數士逐渐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南怀仁是清初传教士的重要代表,因其善治历法、传授西学、制造火炮,积极传播西方科技,
而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南怀仁编著的《穷理学》,较
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客观上也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但是,由于其所展示的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因而不被康熙帝所
接受,引发皇帝不满。南怀仁的命运因此面临转折和挑战。这说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是有选择性地吸收外
来文化,也反映了当时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面临的困境。
南怀仁在消的经历是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
深度与复杂性,还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政治的紧密联系。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将 17 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释了知识
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可知突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根据材料“从
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
可知内容丰富,集西学之大成;根据材料“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
多名词术语”可知中西汇通、融合(将格物穷理与西方逻辑学相结合);根据材料“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
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可知以自然科学为主,删除神学的相关内容。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清朝(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和设问,拟定论题,根据设
问“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结合材料内容可拟定论题为南
怀仁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融。其次,结合材料关于南怀仁和《穷理学》的内容,以及所学关于清朝时
期中西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如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數士逐渐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重要桥梁,
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怀仁是清初传教士的重要代表,因其善治历法、传授西学、制造
火炮,积极传播西方科技,而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
南怀仁编著的《穷理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客观上也有利
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其所展示的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
在冲突,因而不被康熙帝所接受,引发皇帝不满。南怀仁的命运因此面临转折和挑战。这说明明末清初西
学东渐是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也反映了当时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面临的困境。
南怀仁在消的经历是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
深度与复杂性,还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8.(2022·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
论述:民族交往是从民族接触开始的,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比如,古代中国长城沿线,生活着众多少
数民族,其在地域上与汉族邻近,为各民族间生活和社会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间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由此形成包括资源、信息和语言交流在内的物质层
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交流。比如,北魏教文帝改革实行说汉话、穿汉服等措施,通过加强民族交流进而促
进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重在文化交融、文化共享,通过血缘交融、习俗交融、信仰交融等,达到心理交融,心理交融是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高层面。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互相通
婚,少数民族政权还积极推进儒学教育,从而推动各民族形成对儒家文化信仰和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
总之,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解析】
论述:首先,观察图片及相关文字解释,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
定一个论题,如根据“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级结构和“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
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等信息,可得出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
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可从民族交往、民族交融的
角度展开分析;最后总结,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
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
谨,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