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了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他指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探究历史必须注重( )
A.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相结合 B.神话传说和史书记载相结合
C.逻辑推理和大胆假设相结合 D.考古发现和逻辑推理相结合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着梦的“种子”去了天堂,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曾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居民 C.北京人 D.半坡居民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这段描述( )
A.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 B.反映了华夏族的形成
C.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 D.属于中国的神话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共26处,下表反映了其中一部分遗址的出土情况。据此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遗址 编号 出土情况
北京人遗址 136 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大量的用火遗迹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139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还发现了炭化了的菜籽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B.北京人学会了人工取火,过着集体生活
C.半坡人生活在青铜时代,逐水草而居
D.半坡人会制造使用工具,种植作物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夏商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周确立分封制②商朝用甲骨文记事③夏朝的建立④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C.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右图是我国河南省出土的一种早期文字,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其大致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学家经研究编写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根据以上描述,在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中可信度较高的是( )
A.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B.电视连续剧——《大舜》
C.出土文物——利簋及其铭文 D.长篇小说——《封神演义》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围魏救赵、退避三舍、胡服骑射、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生产力飞速发展 B.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C.改革变法成为历史潮流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穿有鼻环的战国牛尊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古代农耕的发展 D.耕作技术的提高
右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楚国的位置应是( )
① B.② C.③ D.④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改革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秦始皇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B.首称皇帝,创立中央集权制
C.巩固一统,修筑长城 D.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钱
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刑罚太极故也。”材料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刑罚太严酷 B.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陈胜、吴广发动了起义 D.徭役繁重
如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B.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C.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D.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材料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百姓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三
材料一中“哲人辈出的时代”是指哪一重要时期?据材料指出诸子百家争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分)
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与之相关的教育举措是什么?在“政治活动”中他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3分)
(3)材料三是哪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据材料指出他认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条件是什么?(2分)
某班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人文初祖】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这些贡献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青铜文化】
材料二 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青铜文化深受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同时又发展演变出独属于自身的文化内涵,不仅在整体上与中原地区有所差异,其内部三省之间也互有异同。
——《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文化研究》
据材料二,归纳“商代青铜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的表现。结合所学,列举商代青铜器代表一例。(3分)
【文化建设】
材料三 他最基本的功绩之一是文化建设,他大力推行的“书同文”政策,结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
——《汉字的力量》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书同文’政策”具体指什么?据材料三概括其影响。(3分)
(4)综上所述,归纳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2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以“大变革的时代”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经济大发展】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使用图A所示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 图B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 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图片话历史】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 它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变革促发展】
材料三 商鞅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功爵制,人的政治地位要由有无军功来决定。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宗室多怨鞅”,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秦法未败”的理解。(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分)
答案
选择题:
1——5:AABCD 6--10:DBBCB 11--15:CDCBA 16--20:ACABB
非选择题:
21、(9分)答案:(1)春秋战国;(1分)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3分)
(2)儒家;(1分)开创私学(1分);为政以德(1分)。
(3)孟子(1分);得民心(1分)。
22、(11分)
(1)黄帝(1分);贡献: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2分);影响:为后世人们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1分)。
(2)既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又有独属于自身的文化内涵,其内部之间也互有异同(2分);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1分)。
(3)秦始皇(1分);统一文字(1分);有利于凝成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1分)。
(4)多元一体;源远流长。(1分)
23、(9分)
(1)时代:旧石器时代(1分);时期:春秋时期(1分)。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分)。
(2)水利工程:都江堰(1分)。影响: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证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地区农业丰收提供了条件(或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分)。
(3)内容:奖励军功。(1分)
简析: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重大改革的推动等。(1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