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九年级模拟题一
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克己复礼” D.“天人感应”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 )
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 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 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据下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
A.皇帝制度 B.丞相制度 C.太尉制度 D.郡县制度
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学者郑石桥指出:“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自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此观点表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是( )
A.皇权掌管中央机构,相权主管地方行政,两者互相监督
B.承相为百官之首,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不可或缺的助手
C.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
D.宰相由充当皇帝顾问到主持朝政,最后完全架空了皇帝
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外来侵略促进国家意识觉醒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这体现出渡江战役胜利的原因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先进
C.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D.国民党将领的错误指挥
2021年,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简历上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等上百次战役、战斗”。这段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北伐战争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下表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此表表明“一五”计划( )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长率
原煤(万吨) 6649 13000 96%
原油(万吨) 43.6 146 235%
钢(万吨) 135 535 296%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布(亿米) 38.3 50.5 32%
纱(万吨) 65.6 84.4 29%
A.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 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使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1971年10月,刚果总统约见中国驻刚果大使时表示:“这不仅是人民中国的胜利,也是所有进步国家的胜利,是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的胜利。”刚果总统所指的“人民中国的胜利”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82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被称为“深圳速度”。同时被称为“深圳速度”的,还有深圳人创造的办事效率高、条条框框少、工作和生活节奏快。下列选项与“深圳速度”的出现相关的是(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城市的开放 D.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如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A.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B.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C.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以上内容说明该法典( )
A.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 B.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
C.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贸往来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标记】3143-301543
在中世纪,庄园在西欧的乡村里逐渐流行开来,在庄园内,城堡、教堂、法庭、磨坊、农奴住宅一应俱全,农奴们正在耕地上辛勤劳作,农奴连终身大事也要获得主人的允许。从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与城市建立了贸易关系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但不可否认的是,意大利此时已经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严重的道德危机中间,就是最好的人也逃脱不掉。”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文化思想繁荣 B.全盘接受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弊端
C.对基督教义的信仰出现空前危机 D.人文思潮引发个人主义过度泛滥
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享有如此的赞誉,是因为他们( )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B.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 D.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时”、“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晚清政府的挣扎与徘徊 D.东西方的冲突与隔绝
世纪之交的美国进入了“发明的时代”。1860 年至1890年,美国国家专利局登记的专利证达44万件。美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工业产量超过英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在19世纪后半期里,美国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2倍。材料说明( )
A.英国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美国科技始终领先英国
C.德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 D.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11分,22题11分)
(11分)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二,指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展革命的目的?(1分)该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
材料二
《权利法案》书影(部分) 费城独立宫 1787年美国宪法在这里制定
《权利法案》条款(部分):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2分)并说出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原则及局限性。(3分)
材料三
事件 主要内容
② 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美国南北战争 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3)结合所学知识,补充②处的内容,(1分)材料四中三个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影响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2)材料二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三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其中心措施。(4分)
材料四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哪些成功探索?(4分)
材料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5)根据材料五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四史”中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鸿篇巨著,无数先辈为它写下了精彩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从空想到科学】
(1)发表于1848年的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伟大著作是什么?(1分)这一科学理论的诞生有何意义?(1分)
【从理论到实践】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1分)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谁?(1分)
【从国到多国】
(3)世界风云激荡,举出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经典战役。(1分)革命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有何国际意义?(1分)
【从曲折到奋起】
(4)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几位?(1分)
(5)学史明理。通过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谈谈你有何感想?(1分)
2022—2023年九年级模拟题一
选择题:
1-5:BAADB 6—10:DCAAD 11 —15:AAACA 16—20:BDAAD
材料分析题:
21、【答案】
(1)为众生谋幸福;(1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2)《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2分)原则;分权制衡;(1分)局限性:宪法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2分)
(3)②: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都有利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4)改革和革命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
(1)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
(2)说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言之有理即可,2分)
(3)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陷入绝境。(1分)
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分)
(4)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90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分)
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
简答题:
23、【答案】
(1)《共产党宣言》(1分)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1分)
(2)十月革命(1分) 列宁(1 分)
(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1分)(举出任意一例即可得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分)
(4)戈尔巴乔夫改革(1分) 第二位(1分)
(5)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1 分)(只要写出一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表述正确也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