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卷(word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课。
5.难度系数:0.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
A.郧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该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郧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 D.该遗址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2.透过文物,看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骨针 B.打制石器 C.炭化稻谷 D.人面鱼纹彩陶盆
3.“琮琮”是2023年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其创意灵感来自于长江流域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下列选项中同属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遗址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河南宜阳苏羊遗址延续时间从仰韶文化(河南)早期一直到龙山文化(山东)晚期,且含有油子岭(湖北)、屈家岭(湖北)、红山(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等诸多文化因素。材料说明( )
A.中华文明进程中不同地域间文化存在交流
B.该遗址反映文化比其他地区文化更为先进
C.该遗址反映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
D.此时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的雏形
5.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量众多的玉琮、玉璧和玉钺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它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些考古发现( )
A.反映当时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B.说明玉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C.印证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D.体现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6.在陕西宝鸡,湖南株洲都有祭祀炎帝的炎帝陵,湖北随州也被称为炎帝神农故里,有神农大道,炎帝大道等以神农炎帝命名的地方。这反映了( )
A.炎帝与黄帝战于阪泉 B.传说神农发明了农业
C.炎帝部落在渭河流域 D.炎帝受到后世的敬仰
7.与下面示意图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
A.大禹治水 B.阪泉之战 C.武王伐纣 D.商汤灭夏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此可知,西周朝政( )
A.共建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 B.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
C.分封诸侯维护了国家统一 D.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9.“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亡,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井田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
10.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会以“牛”或“耕”作为名、一些诸侯国还设置负责管理耕牛的官员,统治者禁止杀生祭祀宗庙、诸侯国秦国还规定、盗牛者罪加一等这源于( )
A.统一趋势的加强 B.儒家思想的盛行
C.牛耕技术的使用 D.铁器的广泛使用
11.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最东和最西的两国是( )
A.齐秦 B.楚燕 C.韩魏 D.赵秦
12.表中历史人物的论述反映了商鞅变法( )
人物 论述
韩非子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李斯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
王充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A.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增强了秦国的国力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3.我国是出土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65年发现于云南的元谋猿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929年是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在发掘中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在1930年的继续发掘中,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数件石制品被发现。1931年发现更多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灰烬等。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
材料三 郑州某历史社团进行以“文化传承,大河先行”为主题的大河村遗址研学活动,内容如下:
序号 研学内容
① 了解大河村遗址概况
② 欣赏绚丽彩陶,品味仰韶文化
③ 学习制陶课程
④ 参观遗迹厅,感受六千年前“星空下最美的村落”
⑤ 情境体验:大河村先民的一天
⑥ 学习锡补工艺课程
(1)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任选材料一、二的内容完成一组史实和推论。(2分)
示例:史实: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石器。
(2)将上表中研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在B处补充提炼一个主题,并补充与主题对应的研学内容。(4分)
主题 A.参观遗址、文物 B
对应事件(填序号) ①② ⑤⑥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是什么?(2分)
14.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奠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原始先民进入定居时代,是走向文明社会的重要一步。
文字资料:“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畜圈里,因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
图片资料:
元谋人使用的石器 北京人居住的洞穴 河姆渡人的水稻遗存 半坡人种植的粟
材料二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五千年”。
文明标准 考古发现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判断国家形成的标准:一是阶级的严重分化,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以保证公共工程、宗教祭祀等活动的举行。 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北有一个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权贵们的墓地里,出土了用于宗教祭祀的玉琛、玉璧等陪葬品,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
(1)材料一中,哪些原始先民过上了定居生活?并根据材料简述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明标准”简述良渚古城能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理由。(4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以前的“耦耕”完全依靠人力,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牛耕,利用畜力进行耕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春秋末至战国早期普遍使用石、木等制成的农具,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不占主要地位。战国中后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先秦卷》
(1)材料一中图A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它属于 (类型)石器,使用该类型石器的时代叫做“ 时代”;图B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劳动工具——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它进行耕种,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2分)并简述这一现象的出现对农业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2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至此,私人土地的所有权依法确立了下来。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刘新文《先秦土地制度变迁》
材料二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的修建特点。(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商鞅变法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A D C D A C
11 12
A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3.(8分)
【答案】(1)史实1: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推论1:元谋人已经懂得使用火。史实2: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数件石制品被发现。1931年发现更多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灰烬等。推论2:北京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石器,并懂得使用火。(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2分)
(2)B:体验先民生活。(2分) 对应事件:A:④。(1分)B:③。(1分)
(3)考古发现(遗址)。(2分)
14.(8分)
【答案】(1)定居生活:河姆渡人、半坡人。(2分)理由:他们都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的生产,为定居生活创造了条件。(2分)
(2)墓地陪葬品的差异表明良渚古城出现阶级的分化;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表明出现了强制性的权力系统。(写“建大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有祭祀神灵使用的玉琮、玉璧”也可)以上考古发现证明良渚在距今约5000年前已是早期国家。(类似即可,4分)
15.(10分)
【答案】(1)打制 (1分)旧石器时代 (1分) 骨耜 (1分) 水稻 (1分)
(2)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2分)
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分)
(3)认识: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社会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16.(10分)
【答案】(1)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分)
(2)特点:利用地形因地制宜;自流灌溉;各功能相互依存。(答出两点即可,4分)
(3)共同作用:推动秦国国力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分)
试卷第2页,共1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卷(word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