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云学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9月联考
历史试卷
命题学校: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
考试时间: 2024年9月12 日 10:30-11:45 时长:7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构建了森严等级秩序 B. 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C. 实现了中央权力集中 D. 推动了文化的认同
2. 张居正改革提出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 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表明当时
A. 商品经济对国计民生的作用增强 B. 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打破
C. 工商皆本成为了统治阶层的共识 D.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3. 雍正元年二月,谕科道等官:“朕仰承大统,一切遵守成宪,尤以求言为急……尔等科道诸臣原为朝廷耳目之官,凡有所见,自应竭诚入告,绝去避嫌顾忌之私……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事务,皆许据实敷陈。”雍正此谕
A. 拓宽了基层民意上达的途径 B. 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
C. 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D. 有助于官僚体系的完善
4. 民国初年,“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随后袁世凯开始极力遏制政党力量,3月宋教仁被刺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年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这说明民国初年
A. 政党政治成为时代主流 B. 民主共和道路十分艰难
C. 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 军阀割据破坏民主政治
5. 抗战时期,根据地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政策的实施
A. 确保了各阶层的团结抗战 B. 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
C. 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 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6. 2024年7月23 日,在中国的斡旋下,巴勒斯坦14个主要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该宣言的签署实现了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希望,也是中国为中东地区提供的“和平之钥”。中国这一举措
A. 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 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C. 推动了新型国际秩序的形成 D.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
7. 如图1所示,当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印度神话中的这种创世观念旨在
A. 宣扬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B. 树立印度教的权威
C. 强调各等级间同源共祖 D. 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8.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教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垄断了《圣经》的解释权,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2—13世纪,教皇甚至有权废黜君主。这从侧面反映当时西欧
A.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B. 封君封臣制度遭到破坏
C. 民族国家形成受阻 D. 二元政治格局走向崩溃
9. 16 世纪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基本稳定,但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率先发生物价上涨,继而波及整个西欧,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叶。表1是这一时期西欧以白银计价的小麦价格指数变化 (每一数据为前后20年的平均价格,以1510年价格指数为100)。据表可推知,当时西欧
时间 价格指数 时间 价格指数
1510年 100 1590年 500
1530年 130 1610年. 650
1550年 250 1630年 800
1570年 400 1650年 900
表 1
A. 早期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 B.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 封建领主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D. 社会阶层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 在17世纪的西方人看来,中国是“欧洲的典范”,中国的伦理和德政是解救邪恶的正确道路。18世纪晚期,西方逐渐出现批评中国的声音。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道德、宗教、样貌等,遭到西方的全面批判,“劣等他者”成为描述中国形象的主要内容。材料中近代西方对中国形象构建的演变根源于
A. 整体世界初步形成 B. 近代欧洲社会剧烈变革
C. 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D.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
11. 美国独立后的某一时期内,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国、法国、西班牙在周边虎视眈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这反映当时美国
A. 遭受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 B. 宪法并未在地方有效实施
C. 南北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 D. 邦联体制存在着严重隐患
12. 表2是1801—1861年英国工农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重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 领域 1801年 1811 年 1821 年 1831 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产业结构 农业 34% 37% 30% 28% 24% 21% 19%
工业 28% 27% 34% 37% 39% 40% 41%
就业结构 农业 35.9% 33% 28.4% 24.6% 22.7% 21.7% 18.7%
工业 29.7% 30.2% 38.4% 40.8% 40.5% 42.9% 43.6%
表2
A. 科学技术与生产实现紧密结合 B. 国民经济比重出现严重失调
C. 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D. 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工业革命
13. 图2是1861年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创作的《总统的就职演说》,左侧是北方人眼中总统,右手用鹅毛笔写下“PEACE”(和平),左手提着天平; 右侧是南方人眼里总统,穿着罗马人的服装,戴着头盔,手拿武器,以征服者的面孔出现。该漫画意在表明当时美国
A. 调整南北关系符合国家利益 B. 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达成妥协
C. 南方各州权力受到严重削弱 D. 联邦政府的形象遭到严重丑化
14. 随着 1890年俾斯麦下台,德皇威廉二世开始主导德国政治。他用“世界政策”取代了早先俾斯麦谋求欧洲霸主的“大陆政策”。他在解释“世界政策”时认为,没有殖民地的德国“注定只能当二等强国”,开拓殖民地是“为了给充满进取精神和活力的德国人民提供一个活动场所”。德国对外政策的改变反映了
A. 英国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德国已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D.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德国兴起
15. 图3反映了苏俄(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俄 (联)
①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②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新经济政策成效甚微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阻碍了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文明扩张与文明交流】(14分)
材料一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 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三 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 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编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文明扩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
17.【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14分)
材料一 “在人类社会这个巨大的棋盘上,每一颗棋子都有它自己的移动原则,完全不同于立法机关或许会选择强迫它接受的那个原则。如果那两个原则的运动方向刚好一致,人类社会这盘棋,将会进行得既顺畅又和谐,并且很可能会是一盘快乐与成功的棋。但是,如果那两个原则的运动方向恰好相反或不同,那么,人类社会这盘棋将会进行得很凄惨,而那个社会也就必定时时刻刻处在极度混乱中。”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材料二 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1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物。
——摘编自侯波、宁宵宵、贺梦禹《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
材料三 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各自所体现的经济思想。(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演变的趋势,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8分)
18.【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15分)
材料一 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法国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他们渴望统一、为寻求王权的保护,以金钱和武力支持王权。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集了有市民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商议与罗马教廷对抗事宜。这次会议有高级教士、贵族和市民上层三个等级的代表参加,各等级均持有一票表决权。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年、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雅典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当时法国市民阶层参加三级会议的时代背景。(6分)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自古代雅典至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变化。(3分)
19.【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12分)
材料
从梁启超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里首次使用“中国民族”,到1902年正式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到1922年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特别强调民族意识的确立是民族成立的要素,“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从抽象到具体,在他的心目中是一步一步发展、一步一步成熟的。
——摘编自陈来《他最早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
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摘编自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摘编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摘编自习近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请围绕“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24 年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 月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C B D A A C D B D C A B C
二、非选择题
16.(1)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的潜能(农业文明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先进的社会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创新;强大武装力量的
征服;人地矛盾的驱使。(6分,1点 2分,任意 3点即可)
【评分细则】:16 题(1)评分细则: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的潜能(农业文明具有
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2分);社会分工的发展(农业剩余产品出现导致工商业出现)
(2分)或农业剩余产品出现,人口流动(2分)或工商业对外交往的需要(2分);生产工
具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分);人地矛盾的驱使(2分);先进的社会组织与管理制
度的创新(2分);强大武装力量的征服(2分);(6分,1点 2分,任意 3点即可)
(2)特征:以西欧国家为核心;形成西方文化圈;广泛的地理空间覆盖;深度的经济政
治控制;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不平等、不平衡的层级结构。(4分,1点 2分,任意 2点即可)
影响:①对欧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②对亚非拉:一方面,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造成长期的落后;另一方面,客观上传播了
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等,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③对世界:世界上几乎所
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
个整体。(4分,1点 2分,任意 2点即可)
【答案解析】本题的第(1)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农耕文明扩张
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第(2)小问中的
“特征”既要结合材料二,也要结合材料三,难度较大;关于影响,则要求分区域作答,特
别是要运用一分为二分析法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
【评分细则】:16 题(2)分析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特征(4分):
以西欧国家为核心(或西欧国家主宰)、广泛的空间地理覆盖(或范围广泛)、不平等不平
衡的层级结构(或不平等性)、深度的经济政治控制、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或扩张性)、形
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 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RYQUggAIAJBAABhCQwVKCEMQkBEAAagORFAAMAAAgANABAA=}#}
成西方文化圈(若学生回答“客观进步性”也可给分)(1点 1分,任答 4点满分)
影响(4分):
对欧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2分)
对亚非拉:一方面,给亚非拉的确带来灾难,完成长期落后(1 分);另一方面,客观上传
播了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等,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1 分,学生答案一
定要突出客观上的进步性,否则不给分)
对世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东方从属于西方,世
界越来越紧密的连为一个整体。(2分)
(任答以上 2个方面,可得满分)
17. (1)材料一:自由主义;材料二:凯恩斯主义;材料三:新自由主义。(6分,
1点 2分)
【评分细则】:17.(1)材料一:自由主义;材料二:凯恩斯主义(答“国家干预”亦可);材
料三:新自由主义(答“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亦可得 2分,若答“货币学派或货币主
义”只给 1分。(6 分,1点 2分)
(2)趋势: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到全面加强政府干预这只“看
得见的手”的作用,再到适当减少国家干预,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走“第三条道
路”。(2分,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认识:经济政策的演变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表现;经济政策无论怎样调整都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根本矛盾,因
此也无法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在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左右摇摆,可调节的
空间越来越小,显示了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困境。(6分,1点 2分)
【答案解析】本题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演变的分析考查学生分阶段认
识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小问比较简单,第(2)小问难度加大,表述上可酌情处理;关
于“认识”则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
从而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评分细则】:17.(2)演变的趋势:答出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1分),
再到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分)。
认识:答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
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找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又主张适度调控,说明资本主义
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 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RYQUggAIAJBAABhCQwVKCEMQkBEAAagORFAAMAAAgANABAA=}#}
国家充分运用了市场与政府两种经济手段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每点 2分)其它答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国情等可酌情给分。
18.(1)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大会是国家最
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员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产生;陪审
法庭审理大小案件;发放津贴,穷人也可以担任国家官职和出席公民大会,直接对国家政治
和政策产生影响。(6分,1点 2分,任意 3点即可)
【评分细则】:18.(1)①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
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提到公民大会的地位和各机构名称并解
释给两分,只罗列名词不进行解释扣一分);②议事会议员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
产生;陪审法庭审理大小案件(陶片放逐法可酌情给分);③发放津贴,穷人也可以担任国
家官职和出席公民大会,直接对国家政治和政策产生影响(表达出直接民主受众的范围较大
可酌情给分)。(每点 2分,共 6分,答出括号内内容酌情给分)
(2)中世纪欧洲,教权与王权长期并立;14 世纪,王权加强,国王和教会斗争日益激
烈;城市兴起和发展,市民阶层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6分,1点 2分)
【评分细则】:18 题(2)
①中世纪欧洲,教权与王权长期并立(或答:反教权与封建主分裂势力是国王与市民的共同目
标);②14 世纪,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兴起),国王和教会斗争日益激烈(国王要借助市民阶级
的力量对抗教会与封建主);③城市兴起与发展(工商业复兴和繁荣),市民阶级已经成为一种
重要的政治力量(市民阶级壮大;他们要借助国王力量实现自治,摆脱封建主束缚,统一国内
市场。可给 2分)。(每点 2分,共 6分,答出括号内内容酌情给分)
(3)民主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民主方式更加合理;民主制度更加健全。(3分,1点
2分,2 点 3 分)
【答案解析】本题的总设计思路是以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为线索,从雅典到法国再到英
国,贯穿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充分体现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
基本趋势:民主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民主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其中第(1)小问显示雅典民
主区别于专制制度的表现,第(2)小问突出了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发展,但每
个等级均只有一票的表决方式存在局限性。材料三进一步描述了英国自 1832 年议会改革以来
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更直观地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变化。综合则材料则可以得出正
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 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RYQUggAIAJBAABhCQwVKCEMQkBEAAagORFAAMAAAgANABAA=}#}
确的历史结论。
【评分细则】:18 题(3)(每点 1分,任答两点给 3分)
①民主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放宽了财产年龄性别的限制”也可以)
②民主方式更加合理,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③奴隶社会的民主到封建社会的民主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19.(1)评分说明:论题 2分,阐释 2分,论证 6分,结论 2分
(2)答案示例:
论题:民族主义是引领国家发展的一面旗帜
论述: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内忧外患,
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进的中国人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引领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为救亡图存,梁启超率先高举民族主义大旗,还最早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欲借
此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加强内部团结共御外侮,影响深远。
孙中山先生在历经多次失败后,于 1924 年国共合作之际,提出新三民主义,明确区别中
外民族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平等,但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抛弃新三
民主义,理想终成幻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于 1922 年在中国人民面前首次
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继而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 1949 年推翻三
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此站立起来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制订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
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筹建了内蒙古、宁夏、新疆筹 5个省级自治区和
100 多个自治州(县),大大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加深,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结论:总之,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始终都是引领国家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在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征程
中,这面旗帜必将继续发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3)参考论题: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民族独立与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不懈追求(背景)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启示)
【评分细则】:19.(1)评分说明:
本题材料给得比较充足,学生只要把握“民族主义”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
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 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RYQUggAIAJBAABhCQwVKCEMQkBEAAagORFAAMAAAgANABAA=}#}
材料,罗列史实都可以论述得明白。
在评分方面,论题 2分,对论题的阐释 2分,论证 6分(必须要有相应史实,可以结合
梁启超、孙中山、中共、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论述,无史实相应扣分),结论(有升华)2
分。另外,回答格式要有论题、阐述、论证、结论这几个部分,缺少部分相应扣分。
(2)答案示例:
论题:民族主义是引领国家发展的一面旗帜
论述: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中国
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进的中国人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引领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为救亡图存,梁启超率先高举民族主义大旗,还最早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欲借
此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加强内部团结共御外侮,影响深远。
孙中山先生在历经多次失败后,于 1924 年国共合作之际,提出新三民主义,明确区别中外民
族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平等,但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抛弃新三民主
义,理想终成幻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于 1922 年在中国人民面前首次
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继而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 1949 年推翻三
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此站立起来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制订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
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筹建了内蒙古、宁夏、新疆筹 5个省级自治区和
100 多个自治州(县),大大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加深,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结论:总之,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
不同的精神内涵,始终都是引领国家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在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
这面旗帜必将继续发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3)参考论题: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民族独立与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不懈追求(背景)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启示)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 月联考历史评分细则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RYQUggAIAJBAABhCQwVKCEMQkBEAAagORFAAMAAAgAN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云学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