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拥立其为帝,这里的“黄袍”主要体现服饰的( )
A.御寒功能 B.装饰功能 C.等级标识功能 D.文武分工的功能
2.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有( )
A.设三司使 B.文官任知州
C.枢密院与“三衙”分权 D.增设参知政事
3.《梦溪笔谈》记载宋朝皇祐二年,全国出现饥荒。范仲淹在浙西救灾,一方面下令散发米粮赈灾,一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如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鼓励寺庙住持招募工人大肆兴建,官府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范仲淹的救灾做法( )
A.体现了治理创新与时代同步 B.得益于赋役制度变革
C.解决了宋朝皇祐二年的饥荒 D.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4.宋初“儒将”泛指出身儒生的文士统兵者与“惋侚若儒生”的武将。北宋中后期“儒将”含义强调科举出身和文士身份,渐为文士所专有。南宋时期“儒将”的标准悄然放宽,“崇诗悦礼”成为评判儒将的重要依据。宋代“儒将”含义的演变折射出( )
A.政治形势的变迁 B.崇文抑武的贯彻 C.科举制度的发展 D.中央集权的强化
5.《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据此可知,三司设立的主要功用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分散中枢权力
C.提升监察能力 D.抬高文官地位
6.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 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 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7.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
A.恢复三代秩序 B.托古改制的策略
C.尊崇儒学的思想 D.遵循传统的意识
8.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 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 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9.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却答应每年给辽送岁币。这说明( )
A.当时的民族关系和睦 B.北宋以屈辱的代价换取边境的安定
C.北宋以礼治国 D.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扭转
10.宋太祖说:“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一遇凶岁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禁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一举措的消极影响是( )
A.诱发了灾民起义 B.助长了懒惰的世风
C.加剧了藩镇割据 D.削弱了禁军战斗力
11.北宋时期,地方州县财政经常入不敷出,中央只能默许州县政府超越制度许可范围去开辟税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经济衰败导致税源枯竭 B.边患加重地方财政压力
C.养兵政策造成财政恶化 D.体制运行影响财政收支
二、材料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北宋统治有何影响?
(3)宋仁宗是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后结果如何?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司判官,即三司系统内的盐铁判官、度支判官、户部判官的通称,是三司使、三司副使的协助官员。三司所掌稳定在二十案,其中度支司掌赏给、钱帛、粮料、常平、发运、骑、斛斗、百官八案;盐铁司掌兵、胄、商税、都盐、茶、铁、设七案;户部司掌户税、上供、修造、曲、衣粮五案。宋初两朝三司判官多专于上述二十案事务。逮至真宗朝,三司判官频繁参与本职外的体量安抚,即对灾伤区进行安抚、赈济;还出按刑狱、国家正旦使(外交使节)等临时性事务。司马光指出:“国初……晓钱谷者为三司判官,……近岁三司使、副使、判官,大率用文辞之士为之,以为进用之资涂,不复问其习与不习于钱谷也”。仁宗朝担任正旦使的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判官中,多带直集贤院、集贤校理、秘阁校理、崇文院检讨这类代表较高文学水平的贴职。
——摘编自邓森林《北宋三司判官的沿革及其差遣职能探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三司判官职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宋代三司判官职位变化的因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材料中的“黄袍加身”反映了士兵通过此举拥护赵匡胤为皇帝,体现出了服饰的等级标识功能,故选C;其他三个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BD。
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五代,受到藩镇割据的影响,中央集权大为削弱,而宋代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派文官任地方知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项都是削弱丞相的权力的,故排除ACD项。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朝。根据材料,在救灾时范仲淹除了采用传统的散发米粮赈灾之外,又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救灾,体现了治理的创新和与时代同步,A项正确;当时并未实行赋役制度变革,排除B项;C项“解决了”从材料中看不出,排除C项;范仲淹的做法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宋太祖、太宗出于平衡文武关系、巩固统治的目的,提倡和推崇“儒将”,北宋中后期,文臣士大夫通过对“儒将”的赞扬拒斥武人,巩固崇文抑武格局。南宋时期随着武将势力的膨胀“儒将”的标准悄然放宽,“崇诗悦礼”成为评判儒将的重要依据,在严峻的军事、政治形势下,人们通过追述和再评价“儒将”历史为现实困境寻求出路,A项正确。崇文抑武的贯彻是直接反映出来的,不是折射,折射应是背后本质的因素,排除B项;科举发展和儒将演变无关,排除C项;中央集权强化不是本质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增加,导致地方权力分散,行政效率低下,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级机构职责混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崇文抑武的国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儒家经典,这反映了王安石托古改制的策略,故B项正确;A.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恢复三代秩序,故A项错误;C.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托古改制的策略,不是尊崇儒学的思想,故C项错误;D.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托古改制的策略,不是遵循传统的意识,故D项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可知,知州起初属于武将,宋太祖时期演变成由文官担任的地方行政长官,并且由中央政府任免,这有利于削弱地方武将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宋代官僚机构急速膨胀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宋朝通过设置转运使的方式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排除C项;此时的宋王朝还未形成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地方州县财政困难是因为地方的大部分税收被收归中央,反映出体制运行影响财政收支,D项正确;北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不存在“经济衰败”一说,排除A项;材料所讲地方州县财政困难,是宋代各地州县的普遍状况,而面临边患问题的主要是北方、西北方的州县,排除B项;养兵政策是造成财政困难的因素之一,而其本质上是宋政权过度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
12.(1)后果:军队战斗力削弱;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积贫积弱”)
(2)反映了冗官现象。机构的臃肿,官员人数的增加,不仅造成了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宋仁宗时任用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史称“庆历新政”。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失败了。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军队战斗力下降,国家负担沉重。
(2)由“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可知官员人数众多,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财政负担加重。
(3)由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危机,宋仁宗开始了庆历新政,但最终失败。
13.答案:(1)变化:临时性事务增多;任职者由通晓钱谷之人转向文辞之士。
(2)因素:崇文政策的深化;科举规模扩大,文士增多;国家发展,政府职能的扩展;宋与周边民族对峙,民族关系的处理日益重要;加强专制集权的考虑。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宋初两朝三司判官多专于三司本部事务逮至真宗朝,三司判官频繁参与本职外的体量安抚、出按刑狱,国家正旦使(外交使节)等临时性事务”可知临时性事务增多;根据材料“晓钱谷者为三司判官,…..近岁三司使,副使、判官,大率用文辞之士为之,以为进用之资涂,不复问其习与不习于钱谷也”可知任职者由通晓钱谷之人转向文辞之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对灾伤区进行安抚,赈济;还出按刑狱国家正旦使(外交使节)等临时性事务”及所学可知国家发展,政府职能的扩展;宋与周边民族对峙民族关系的处理日益重要;根据材料“多带直集贤院、集贤校理、秘阁校理、崇文院检讨这类代表较高文学水平的贴职”及所学可知,宋代实行崇文抑武,崇文政策的深化,科举规模扩大,文士增多设置更多的临时事务,联系所学,三司判官任用文官担任,并且临时性的调遣有利于防范权力的集中,这是皇帝加强专制集权的考虑。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