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盘庚迁殷后采取二元统治体制,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下面地图中属于内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器内铭文记述了周康王改封夨于宜地为宜侯,赏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土,赏赐其前商王族、平民、奴隶等以为授民之事。以上记述可用于研究(   )。
A.禅让制 B.察举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3.秦朝规定:丞相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若职位出现空缺则由御史大夫递补;御史大夫可以监察或纠劾百官。这一规定反映出秦朝(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借重并制约相权
C.君主专制的没落 D.确立“家天下”体制
4.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丞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
A.前者 B.两者兼有
C.后者 D.两者皆无
5.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这一措施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改善自然环境
C.强化地方权力 D.促进区域平衡
【拓展提升】
6.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此时出现的霸主多采用“尊王”的战略来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使本国的对外政策合法化。这一现象(   )。
A.表明宗法制仍有重大的影响
B.说明周王依然有至尊权威
C.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加快了周王室的灭亡进程
7.《史记》记载,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地说:“请得与丞相议之。”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表明(   )。
A.丞相拥有最高行政权力,统领众官
B.相权不断增强,君权逐渐削弱
C.利益冲突使君主与丞相矛盾尖锐
D.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位高权重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北魏时,监察官御史中尉巡行时“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使逊避,其余百僚,下马弛车止路傍,其违缓者,以棒棒之”。这说明北魏时期(   )。
A.中央集权削弱,君主专制加强
B.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加强
C.监察权与皇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了中央集权
9.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中说,宋代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其代价却是牺牲军事实力。这里的“进退维谷”主要是指(   )。
A.继承传统体制与提倡改革创新的矛盾
B.发展民族关系与调整对外关系的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与抵抗外敌入侵的矛盾
D.强调以文治国与注重守内虚外的矛盾
10.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他们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提督军务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
A.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B.主要监察地方行政官员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
11.始撰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大明会典》是以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权力威胁皇权
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阁臣多来自翰林院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可知(   )。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汉 — 郡 县
魏晋南北朝 州 郡 县
隋唐 — 州 县
宋金 路 州 县
元 行省 路、府、州 县
明 布政使司 府、直隶州/州 县
清 省 府、直隶州 州、县
A.行政区划层级的调整加强了地方的自主性
B.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C.中央行政体制不断调整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呈现出日渐激化的趋势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和变迁与自然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补充一种因素,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两种因素(补充因素和材料提供的任一因素)分别进行说明。(12分,要求:明确写出补充因素,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楚。)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盘庚迁殷后采取二元统治体制,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下面地图中属于内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服指的是商王直接管辖的地区,所以②是内服地区,B项正确;①③④都是外服地区,排除A、C、D三项。
2.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器内铭文记述了周康王改封夨于宜地为宜侯,赏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土,赏赐其前商王族、平民、奴隶等以为授民之事。以上记述可用于研究(   )。
A.禅让制 B.察举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这符合对分封制内容的表述,C项正确。
3.秦朝规定:丞相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若职位出现空缺则由御史大夫递补;御史大夫可以监察或纠劾百官。这一规定反映出秦朝(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借重并制约相权
C.君主专制的没落 D.确立“家天下”体制
【解析】据材料“丞相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可知,丞相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体现了皇权对相权的借重;“御史大夫可以监察或纠劾百官”则体现了御史大夫可以对相权进行制约,故材料规定反映出秦朝借重并制约相权,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秦朝君主专制体制刚刚确立,排除C项;“家天下”早在夏朝就已确立,排除D项。
4.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丞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
A.前者 B.两者兼有
C.后者 D.两者皆无
【解析】汉武帝集权的方式是在中央设立中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
5.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这一措施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改善自然环境
C.强化地方权力 D.促进区域平衡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地理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划为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
【拓展提升】
6.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此时出现的霸主多采用“尊王”的战略来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使本国的对外政策合法化。这一现象(   )。
A.表明宗法制仍有重大的影响
B.说明周王依然有至尊权威
C.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加快了周王室的灭亡进程
【解析】材料中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表明宗法制遭到破坏,但霸主采用“尊王”战略来维护本国地位,这符合宗法制中的小宗服从大宗的规定,表明宗法制仍有重大的影响,故A项正确;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周王不再有至尊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中这一现象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故C项错误;“尊王”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周朝的统治,故D项错误。
7.《史记》记载,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地说:“请得与丞相议之。”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表明(   )。
A.丞相拥有最高行政权力,统领众官
B.相权不断增强,君权逐渐削弱
C.利益冲突使君主与丞相矛盾尖锐
D.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位高权重
【解析】依据“请得与丞相议之”可知国家大事需要皇帝和丞相商议之后再作决定;依据“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可知汉武帝对丞相“所言皆听”,这表明丞相位高权重,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丞相拥有最高行政权力,故排除A项。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C项“矛盾尖锐”说法片面,故排除。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北魏时,监察官御史中尉巡行时“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使逊避,其余百僚,下马弛车止路傍,其违缓者,以棒棒之”。这说明北魏时期(   )。
A.中央集权削弱,君主专制加强
B.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加强
C.监察权与皇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了中央集权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监察官御史中尉巡行地方时的权威表现,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错在“削弱”,排除;监察官代表皇帝巡查地方,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项错在“相互制约与平衡”,排除。
9.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中说,宋代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其代价却是牺牲军事实力。这里的“进退维谷”主要是指(   )。
A.继承传统体制与提倡改革创新的矛盾
B.发展民族关系与调整对外关系的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与抵抗外敌入侵的矛盾
D.强调以文治国与注重守内虚外的矛盾
【解析】据材料“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其代价却是牺牲军事实力”可知,陷入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的原因是为避免分裂而加强中央集权,而这些措施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抵抗外敌入侵的力量,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关于继承体制和改革创新的任何内容,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无论是避免分裂还是牺牲军事力量针对的都是民族关系而未涉及对外关系,排除B项;以文治国与注重守内虚外都是牺牲军事实力以避免分裂的具体措施,两者具有一致性,并不矛盾,排除D项。
10.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他们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提督军务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
A.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B.主要监察地方行政官员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
【解析】根据材料“总督某地提督军务兼巡抚事”“巡抚某地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可知,明朝总督和巡抚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总督和巡抚掌管地方的行政、经济及军事,并没有涉及监察职责,故B项排除。明朝的总督和巡抚是中央的派出大臣,而不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故D项排除。
11.始撰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大明会典》是以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权力威胁皇权
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阁臣多来自翰林院
【解析】据材料“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地位举足轻重,却始终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既无实际决策权,也无行政权,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C项正确;内阁无法对皇权形成有效制约,无法威胁皇权,排除A项;内阁本身就是皇权膨胀的产物,不能成为材料描述现象的原因,排除B项;官修史书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不是因为阁臣多来自翰林院,而是因为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排除D项。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可知(   )。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汉 — 郡 县
魏晋南北朝 州 郡 县
隋唐 — 州 县
宋金 路 州 县
元 行省 路、府、州 县
明 布政使司 府、直隶州/州 县
清 省 府、直隶州 州、县
A.行政区划层级的调整加强了地方的自主性
B.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C.中央行政体制不断调整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呈现出日渐激化的趋势
【解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两大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A项错误;县级行政区从秦汉到明清一直存在且地位稳定,说明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B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没有涉及中央行政体制,也不能体现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故C、D两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和变迁与自然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补充一种因素,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两种因素(补充因素和材料提供的任一因素)分别进行说明。(12分,要求:明确写出补充因素,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楚。)
答案 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国家对于国防、军事的考虑;国家对边疆和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人口的迁移流动;等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说明:政治因素影响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1分)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推行郡县体制。汉初在沿袭秦制的同时,又推行分封,形成郡国并行体制。诸侯国实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分化、削弱王国势力,又划分天下为十三州监察区,设置刺史监督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到东汉时期,刺史演变为州牧,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州由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郡县两级体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体制。(4分)
说明:经济因素影响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1分)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推行郡县体制。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设郡县数量较多,区域面积小,人口稠密;长江以南地区地广人稀,所设郡县数量则较少。伴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海外贸易不断发展,泉州、明州、扬州等港口城市兴起,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在江南地区新增设州县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4分)
【解析】因素: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与多种因素相关,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研究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相关联,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两种因素(补充因素和材料提供的任一因素)分别进行说明。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说明的。其次,结合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和刺史制度、东汉的州牧制度等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注意史实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