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力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上述材料可用于探讨( )。
A.清末新政带来的影响 B.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
C.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
2.下图是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其设立的直接相关背景是( )。
A.洋务运动进行 B.戊戌变法开始
C.教育制度改革 D.民族危机加深
3.1913年,民国政府举办县知事考试,“凡由科举出身如优贡、拔贡、副贡及举人,曾经办理行政事务年限在三年以上者,皆得应考”,结果“取录者仍以前清官僚居十分之七”。这体现了民国选官制度( )。
A.没有任何革新 B.仍属科举范畴
C.转型道路艰难 D.重视行政能力
4.1935年第三届高等文官考试,因“国际法”试卷中,将“地役”一词误印为“地域”,一字之差,担任这届典试委员会委员长的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被罚俸一个月,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与考选委员会委员长王用宾也分别受到处分,形成轰动一时的“一字风波”。这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 )。
A.纪律严明 B.公平公正
C.开放平等 D.注重程序
5.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当时说这话的目的在于( )。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拓展提升】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认为留学生只是通夷言、识夷字;20世纪初,清政府专门组织留学生考试,根据考试结果赐予其进士、举人出身,并分配相应的官职。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传统选官制度不合时宜 B.赴欧美留学的风气日盛
C.新式教育体制全面确立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所谓“点主”,就是给亡者的木牌上点墨。灵牌上写的是“某某之神主”,前面的字可以是普通文人题写,但“王”上的那一点,十分讲究,必须德高望重之人来,须是文人。1904年最后一次廷试的状元刘春霖,后来曾应上海闻人杜月笙之请,为杜氏祠堂落成点主。这说明( )。
A.传统影响十分深远
B.科举制依然存在
C.绅贵阶层故步自封
D.追求功名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8.下表所示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 )。
考试名称 考试日期 应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留学生甄选考试 1915年2月 239 151 63.18%
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 1916年6月 — 194 —
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 1917年4月 2482 405 16.32%
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 1919年10月 5600 480 8.57%
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 1920年10月 3800 400 10.53%
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
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
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
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高
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工作的市政府干部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近郊和公安局未计入)。这说明( )。
干部 来源 原地下工作者和新参加的社会干部 来自老解放区的人员 留用 旧人员
人数 570人 2490人 11 426人
A.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大量国民党残余
B.党内急需加强干部纯洁性建设
C.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管理原则
D.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具有紧迫性
10.据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大学生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这些变化说明( )。
A.宗法世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农村基层治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经济地位决定农村干部身份
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11.下表所示是2010—2011年我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取的公务员中来自普通家庭的占比情况,而且2012年度报考中央机关公务员的考生有15.5万余名,来自普通家庭的占总人数比例超过82.3%。材料说明,公务员制度( )。
年份 2010年 2011年
数量 1.4万余名 1.5万余名
占比 93.4% 87.1%
A.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
B.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C.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D.反映了政府事务的增多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上海市公务员选拔流程示意图。这种选拔有利于( )。
A.扩大选拔范围
B.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
C.增强行政机关活力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朱峙三(1886—1967),湖北鄂城人,以下内容节选自他的日记。
1901年10月4日:“朝廷近日已下诏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师命以后每夕读《古文观止》。”
“前日(1905年9月18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欲求时务之学,自以住学堂为有出路。”
“(两湖总师范学堂)下午第一、二堂物理学……教习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也……因予为初听物理学之人,甚快意,笔记特详。”
“予前住速成师范,无理化二科,今日初看试(实)验,颇感兴味。”“予喜音乐课,余时觅风琴练习之。”
“今日上课,堂中授三角。去冬几何已教完,小代数亦快教毕,以后或可教大代数。予每以算学为苦。”
——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 《朱峙三日记(1893—1919)》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晚清教育变革有哪些史料价值。(12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力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上述材料可用于探讨( )。
A.清末新政带来的影响 B.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
C.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力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可知,该时政画作者认为,科举改革会使士子们的所学付之东流,对其感到惋惜,这表明科举制改革存在局限性,B项正确。
2.下图是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其设立的直接相关背景是( )。
A.洋务运动进行 B.戊戌变法开始
C.教育制度改革 D.民族危机加深
【解析】1901年,清政府实行教育体制改革,此后各地掀起兴办大中小学堂热潮,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确实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于1898年失败,故B项错误;民族危机与兴办学校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3.1913年,民国政府举办县知事考试,“凡由科举出身如优贡、拔贡、副贡及举人,曾经办理行政事务年限在三年以上者,皆得应考”,结果“取录者仍以前清官僚居十分之七”。这体现了民国选官制度( )。
A.没有任何革新 B.仍属科举范畴
C.转型道路艰难 D.重视行政能力
【解析】民国初年的县知事考试中,允许科举出身的、有三年以上办理行政事务的人员应考,最终录取结果仍以前清官僚居十分之七,这说明在当时的考试中,考试内容体现了对行政能力的考查,意味着民国初年的选官制度重视行政能力,D项正确。
4.1935年第三届高等文官考试,因“国际法”试卷中,将“地役”一词误印为“地域”,一字之差,担任这届典试委员会委员长的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被罚俸一个月,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与考选委员会委员长王用宾也分别受到处分,形成轰动一时的“一字风波”。这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 )。
A.纪律严明 B.公平公正
C.开放平等 D.注重程序
【解析】材料中的文官考试的处罚案例,反映了考试制度中对相关犯错官员处罚的严厉,这体现了考试制度的纪律严明,故A项正确。
5.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当时说这话的目的在于( )。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解析】从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要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故选D项。
【拓展提升】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认为留学生只是通夷言、识夷字;20世纪初,清政府专门组织留学生考试,根据考试结果赐予其进士、举人出身,并分配相应的官职。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传统选官制度不合时宜 B.赴欧美留学的风气日盛
C.新式教育体制全面确立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七八十年代……留学生只是通夷言、识夷字;20世纪初,清政府专门组织留学生考试……并分配相应的官职”可知,清政府对留学生的态度经历了从不承认到承认的过程,这说明清政府已经意识到传统的选官制度难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留学生的留学地点进行介绍,排除B项;新式教育体制的全面确立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排除D项。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所谓“点主”,就是给亡者的木牌上点墨。灵牌上写的是“某某之神主”,前面的字可以是普通文人题写,但“王”上的那一点,十分讲究,必须德高望重之人来,须是文人。1904年最后一次廷试的状元刘春霖,后来曾应上海闻人杜月笙之请,为杜氏祠堂落成点主。这说明( )。
A.传统影响十分深远
B.科举制依然存在
C.绅贵阶层故步自封
D.追求功名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解析】通过杜月笙邀请清末状元刘春霖给杜氏祠堂落成点主可知,重视功名这一传统在废除科举制后依然影响深远,A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B项;杜月笙一人不能代表整个绅贵阶层,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8.下表所示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 )。
考试名称 考试日期 应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留学生甄选考试 1915年2月 239 151 63.18%
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 1916年6月 — 194 —
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 1917年4月 2482 405 16.32%
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 1919年10月 5600 480 8.57%
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 1920年10月 3800 400 10.53%
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
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
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
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高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15年到1920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故选A项;表格内容体现不出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员选拔,不是人事任用程序,排除C项;仅据表格信息不能说明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高,排除D项。
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工作的市政府干部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近郊和公安局未计入)。这说明( )。
干部 来源 原地下工作者和新参加的社会干部 来自老解放区的人员 留用 旧人员
人数 570人 2490人 11 426人
A.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大量国民党残余
B.党内急需加强干部纯洁性建设
C.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管理原则
D.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具有紧迫性
【解析】由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上海干部组成中,留用旧人员数量非常多,究其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多成长于革命环境,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并不熟悉,而且干部极为缺乏,因此亟须建立干部管理制度,D项正确;上海干部中有留用旧人员不能说明有大量国民党残余,排除A项;留用旧人员不一定思想不纯洁,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材料主要反映了1949年上海建立干部管理制度的紧迫性,排除C项。
10.据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大学生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这些变化说明( )。
A.宗法世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农村基层治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经济地位决定农村干部身份
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不同,需要的管理人才也不同,从贫下中农到劳模、劳动积极分子再到大学生的变化,反映出社会需求影响村干部任用,这些变化说明农村基层治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B项正确;材料与宗法世俗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农村干部的经济地位,而且C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排除D项。
11.下表所示是2010—2011年我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取的公务员中来自普通家庭的占比情况,而且2012年度报考中央机关公务员的考生有15.5万余名,来自普通家庭的占总人数比例超过82.3%。材料说明,公务员制度( )。
年份 2010年 2011年
数量 1.4万余名 1.5万余名
占比 93.4% 87.1%
A.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
B.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C.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D.反映了政府事务的增多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取的公务员中,来自普通家庭的人员占比虽呈减少趋势,但仍较大,这表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阶层在不断丰富,说明公务员考试制度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C项正确;仅仅从公务员的家庭属性无法证明公务员制度“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于公务员制度的态度,排除B项;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取的公务员中来自普通家庭的占比情况并不能反映出政府事务的增减情况,排除D项。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上海市公务员选拔流程示意图。这种选拔有利于( )。
A.扩大选拔范围
B.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
C.增强行政机关活力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上海推行规范和严格的公务员选拔流程,这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严格的选拔流程,不能体现选拔范围扩大,排除A项;材料中的流程与公务员的工作效率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从材料流程示意图中看不出这种选拔能增强行政机关活力,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朱峙三(1886—1967),湖北鄂城人,以下内容节选自他的日记。
1901年10月4日:“朝廷近日已下诏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师命以后每夕读《古文观止》。”
“前日(1905年9月18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欲求时务之学,自以住学堂为有出路。”
“(两湖总师范学堂)下午第一、二堂物理学……教习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也……因予为初听物理学之人,甚快意,笔记特详。”
“予前住速成师范,无理化二科,今日初看试(实)验,颇感兴味。”“予喜音乐课,余时觅风琴练习之。”
“今日上课,堂中授三角。去冬几何已教完,小代数亦快教毕,以后或可教大代数。予每以算学为苦。”
——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 《朱峙三日记(1893—1919)》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晚清教育变革有哪些史料价值。(12分)
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来源 材料选自一个晚清知识分子的日记 朱峙三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变革的亲历者,其日记是研究晚清选官及教育变革的一手史料
材料 内容 “1901年”“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读《古文观止》”“1905年”“停止科举……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可用于研究清末新政中科举内容的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及其产生的影响 日记所记载的求学经历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有关,有助于研究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之初新旧杂糅、中西并存的教育变革情况
学堂、物理学、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师范、试(实)验、音乐、三角、几何、代数 可用于研究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改革、选官制度的变革以及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并结合相关史实可知,日记是研究当时历史的一手文献史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根据材料“1901年”“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读《古文观止》”“1905年”“停止科举……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学堂、物理学、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师范、试(实)验、音乐、三角、几何、代数”并结合相关史实可知,朱峙三作为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于朱峙三日记的研究可以从知识分子求学亲身经历的视角,研究晚清废科举和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之初新旧杂糅、中西并陈的教育变革的历史情况。因此朱峙三的日记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