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下图为根据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每天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时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共8天)。明太祖工作量庞大的原因是(  )。
                    
A.中枢机构效率低 B.明太祖勤于政事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制度的建立
【解析】根据材料“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每天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及所学可知,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得自己承担全部政务,因此工作量大增,C项正确,排除B项;中枢机构效率低是废除宰相制度的结果,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才设立内阁,排除D项。
2.“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强大的舰队进行和平的经贸往来、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是对郑和下西洋的描述,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凿通陆上丝绸之路,A项错误;鉴真东渡没有大规模的舰队,B项错误;戚继光抗倭属于打击侵略,与经贸和文化交流的活动不同,D项错误。
3.明嘉靖年间,福建巡抚谭纶上奏:“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宜稍宽其法。”谭纶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松弛海禁政策
C.造福福建人民 D.发展沿海经济
【解析】根据“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宜稍宽其法”可知,谭纶认为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居民贫困,盗匪丛生,所以他主张放宽海禁政策,以解决沿海居民贫困和盗匪丛生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A项正确。
4.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  )。
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
B.鞑靼首领接受明朝册封
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
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双方恢复互市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部边境的和平安定局面,其原因是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双方恢复互市,故D项正确;A项与明后期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属于明前期的史实,排除;长城的修缮并未达到阻止蒙古骑兵南下的目的,排除C项。
5.下表所示是学生根据某一主题梳理的相关史实。其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时间 史实
16世纪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平倭,九战九捷。 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A.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B.清政府抗击外来侵略有得有失
C.新航路开辟对中国沿海的影响
D.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新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戚继光……平倭”“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倭寇和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新问题,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此时是明朝时期,与清政府无关,排除B项;倭寇侵扰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C项。
【拓展提升】
6.明朝太监魏忠贤有“九千岁”之称,“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明朝(  )。
A.皇帝专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明太祖废宰相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太监魏忠贤……‘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太监魏忠贤权倾朝野,但其权力来源是皇帝,所以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明朝君主专制更趋强化,B项正确;皇帝专权被严重削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明太祖废宰相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锦衣卫是一个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军事特务机构,掌管侍卫、缉捕、刑狱,凌驾于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之上。它所设的监狱,称为“诏狱”,意为皇帝特批的监狱。锦衣卫的设置表明(  )。
A.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君主集权不断加强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锦衣卫是为皇帝服务的,其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反映了君主集权的不断加强,故选C项;材料不涉及贵族,排除A项;锦衣卫的设立是皇帝权力加强的结果,而不是衰落,排除B项;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反映出明代(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B.国家政策稳定性削弱
C.内阁的辅助作用不大
D.皇帝秘书班子年轻化
【解析】由材料可知,明代内阁大臣更迭频繁,虽然内阁不具备法定地位,但是内阁大臣频繁更迭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内阁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故D项错误。
9.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  )。
A.惩治地方腐败官吏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D.构建政权政治认同
【解析】根据材料“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可知,明朝最初设置巡抚是为了使其代表中央监察和安抚地方,以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惩治地方腐败官吏不是设立巡抚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巡抚制度无关,排除B项;构建政权政治认同主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和巡抚制度无关,排除D项。
10.郑和说服明仁宗保留宝船船队时曾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郑和(  )。
A.深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
B.强调海洋开发的经济效益
C.具有一定的海洋忧患意识
D.主张夺取和控制南洋地区
【解析】据材料可知,郑和认为危险来自海上,如果有别的国家控制了南海,那么中国就危险了,由此可知,郑和具有一定的海洋忧患意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天朝上国”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郑和具有一定的海洋忧患意识,而不是海洋开发的经济效益,排除B项;郑和并没有主张夺取和控制南洋地区,排除D项。
11.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单位。明朝初年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置了较多卫所,屯驻军队。这些卫所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A.防范蒙古人南下
B.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C.抗击倭寇的侵扰
D.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卫所主要设置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我国沿海地区倭寇猖獗,沿海居民深受其害,设置卫所主要是为了抗击倭寇的侵扰,C项正确;蒙古人主要活动范围不在沿海地区,排除A项;该时期我国没有受到英国侵略,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清朝,排除D项。
12.明代嘉靖末年以来,以郑若曾等人编撰的《筹海图编》为代表,一些士大夫也相继编撰了一系列筹海、海防论著,这些著作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倭寇事件的记忆,也表达了他们对海洋事务的见解。在随后的近三百年里,这种撰述传统被后人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种持续的“筹海”话语。这反映出(  )。
A.明代抗倭斗争影响深远
B.明末中国开始建立海防
C.明清时期海洋事务停滞
D.明清时期逐渐开发海洋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倭患和抗倭斗争引发了持续几百年的关于筹海、海防的撰述,这说明明代的抗倭斗争影响深远,A项正确;“明末中国开始建立海防”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海防撰述传统的持续,据此得不出“明清时期海洋事务停滞”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明清时期中国逐渐开发海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政治是唐代政治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推行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政治制度上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内阁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8分)
【答案】 (1)表现:在中央,设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割宰相事权。在地方,派文官任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理财,收精兵削弱地方权力。(4分)
(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参政优势: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
积极意义:缓和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8分)
【解析】第(1)问,结合宋朝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可知,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可知,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第③小问,根据材料二“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知,缓和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下图为根据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每天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时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共8天)。明太祖工作量庞大的原因是(  )。
                    
A.中枢机构效率低 B.明太祖勤于政事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制度的建立
2.“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3.明嘉靖年间,福建巡抚谭纶上奏:“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宜稍宽其法。”谭纶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松弛海禁政策
C.造福福建人民 D.发展沿海经济
4.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  )。
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
B.鞑靼首领接受明朝册封
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
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双方恢复互市
5.下表所示是学生根据某一主题梳理的相关史实。其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时间 史实
16世纪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平倭,九战九捷。 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A.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B.清政府抗击外来侵略有得有失
C.新航路开辟对中国沿海的影响
D.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新问题
【拓展提升】
6.明朝太监魏忠贤有“九千岁”之称,“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明朝(  )。
A.皇帝专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明太祖废宰相制度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锦衣卫是一个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军事特务机构,掌管侍卫、缉捕、刑狱,凌驾于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之上。它所设的监狱,称为“诏狱”,意为皇帝特批的监狱。锦衣卫的设置表明(  )。
A.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君主集权不断加强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反映出明代(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B.国家政策稳定性削弱
C.内阁的辅助作用不大
D.皇帝秘书班子年轻化
9.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  )。
A.惩治地方腐败官吏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D.构建政权政治认同
10.郑和说服明仁宗保留宝船船队时曾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郑和(  )。
A.深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
B.强调海洋开发的经济效益
C.具有一定的海洋忧患意识
D.主张夺取和控制南洋地区
11.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单位。明朝初年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置了较多卫所,屯驻军队。这些卫所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A.防范蒙古人南下
B.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C.抗击倭寇的侵扰
D.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12.明代嘉靖末年以来,以郑若曾等人编撰的《筹海图编》为代表,一些士大夫也相继编撰了一系列筹海、海防论著,这些著作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倭寇事件的记忆,也表达了他们对海洋事务的见解。在随后的近三百年里,这种撰述传统被后人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种持续的“筹海”话语。这反映出(  )。
A.明代抗倭斗争影响深远
B.明末中国开始建立海防
C.明清时期海洋事务停滞
D.明清时期逐渐开发海洋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政治是唐代政治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推行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政治制度上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内阁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