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2024-2025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史籍记载,“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原),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这表明三国鼎立的出现(  )。
A.缘于人才因素的均衡 B.具备客观的自然条件
C.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 D.是走向统一的必要步骤
【解析】材料“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原),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说明三国鼎立具备客观的地理条件,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三国鼎立的人才因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三国鼎立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走向统一的必要步骤,排除D项。
2.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这(  )。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解析】根据材料“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可知,中原王朝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故D项符合题意;中原王朝的衰落主要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有关,与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民族交融加强有利于缓和边患危机,排除B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3.魏晋时期,张季鹰作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提出“诗缘情”的思想,认为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言志”层面的讽喻教化,而在于“陶性灵,发幽思”;陶渊明自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魏晋文人的这些言论(  )。
A.体现了道家逍遥自得的思想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赋体文学形成与发展
D.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解析】从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很多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逍遥物外,通过文艺抒发自己的志向,具有道家思想的特点,故选A项。
4.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
A.加速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解析】据材料可知,冯太后主政时的改革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地方豪强隐匿人口的行为,其目的是加强国家对人口的了解和控制,保证国家赋役征派,D项正确。
5.北魏大臣元澄(原名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骚扰
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解析】根据材料“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可知,元澄认为中原地区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孝文帝迁都于此,可以统御华夏,造福苍生。由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6.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朝代是(  )。
A.东汉、新朝、唐朝 B.东汉、西晋、唐朝
C.西汉、隋朝、唐朝 D.东汉、西晋、隋朝
【解析】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①处为东汉(25—220年);266年晋国取代魏国,并于280年统一全国,史称西晋(266—316年),②处为西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掉南朝的陈国,完成统一,③处为隋朝,D项正确。
7.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唐代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解析】材料“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体现的是交通建设的发展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由材料无法得出隋唐时期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的结论,排除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
8.(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 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上(太宗)卒用彦博策。这说明唐朝初年实行(  )。
A.远交近攻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开明民族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
【解析】据材料“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可知,唐朝时期,针对突厥降唐者,唐朝政府采取了灵活开明的民族政策,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并不是远交近攻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A、B两项;重文轻武政策是北宋时期的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9.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唐朝纪年 公元纪年 户数 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8 525 763 48 909 800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 8 914 709 52 919 309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2 933 125 16 920 386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经济重心南移 D.边疆局势恶化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天宝十四载(755年)后,唐朝人口急剧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安史之乱的爆发,B项正确;黄巢起义是黄巢领导的农民运动(875年爆发),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并不是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排除C项;边疆局势恶化不是此时人口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10.“元夜燃灯”“寒食扫墓”是唐代出现的习俗,与佛教“燃灯礼佛”“扫塔”之说有一定关系。这些习俗的出现反映了(  )。
A.佛教融入中国社会
B.佛教文化影响了儒家思想
C.中国道教文化发展
D.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痹民众
【解析】“燃灯礼佛”“扫塔”等佛教仪式影响了唐代民间的习俗,说明佛教已经融入中国社会,故选A项;题干论述的是佛教对唐代习俗的影响,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B项;“元夜燃灯”“寒食扫墓”皆为民间习俗,与道教无关,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1.唐代诗人刘得仁是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可能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选官制度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2.唐朝前期,一切政令必须经过政事堂会议通过方能生效。唐玄宗时选任了一些擅长文学的亲信担任翰林学士,不计官阶品秩,其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 B.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
C.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 D.确立了二元权力中心
【解析】据材料“一切政令必须经过政事堂会议通过方能生效”可知,唐朝前期的中央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因此,唐玄宗选拔官阶较低的亲信,负责起草诏书并参预机务,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体制,B项正确;唐玄宗的做法加强了自己的权力,并非为了稳定国家政局,排除A项;“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选用亲信担任翰林学士并未改变唐朝君主专制体制,不可能形成二元权力中心,排除D项。
13.下表所示诗句反映出两税法(  )。
白居易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A.简化税目,统一税制
B.将役折钱,赋役合并
C.存在制度缺陷,面临现实困境
D.取消户税,夏秋两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三位诗人都描述了两税法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反映出两税法存在制度缺陷,面临现实困境,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两税法的影响,而A、B、D三项描述的是两税法的内容,均排除。
14.(南朝)梁武帝曾询问画家张僧繇,何故佛寺中画孔圣人,张僧繇答曰:将来还得靠他。梁武帝信佛,以致有“皇帝菩萨”之称,但他却不敢忘记“事衣冠礼乐”。这反映出(  )。
A.梁武帝信仰的其实是儒学
B.儒学在政治上的影响依然较大
C.佛教在当时不受欢迎
D.儒学与佛教紧密结合
【解析】梁武帝信佛,却不敢忘记“事衣冠礼乐”,说明梁武帝虽信仰佛教,但仍然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这反映出儒学在政治上的影响依然较大,故选B项;根据材料“梁武帝信佛”可知,梁武帝信仰佛教,排除A项;“佛教在当时不受欢迎”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而且结合所学可知,佛教在当时较为流行,故C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5.《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唐代(  )。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社会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唐朝时期出现了重诗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16.(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为唐初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局部),其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C.开元盛世与民族认同的荟萃
D.雕塑艺术与外交场景的结合
【解析】《职贡图》是阎立本创作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该图生动地描绘了唐太宗时,数十位使臣与仆从前往长安朝贡的场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体现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项正确;该作品描绘的使臣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一定仅仅来自西域,A项排除;阎立本生活在唐初,未经历开元盛世,C项排除;《职贡图》是绘画作品,而非雕塑,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由于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剩余产品也随之增加,这推动了南方粟、麦市场的发展。宋、齐、梁三朝的都城建康有较大规模的粟、麦市场。此外,山区的“蛮族”在政府的鼓励下,大力开发“蛮田”,使得“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
——摘编自杨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
材料二 以往史学界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只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才能促进当时经济的发展,而对分裂时期的地区性政权或偏处一隅的地方性政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则往往不予注意,也没有给以应有的评价。从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间歇发展中不难看出,即使暂时处于分裂时期,只要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实行缓和矛盾、保境安民的政策,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
——摘编自许辉《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
【答案】 (1)表现:冶铁业得到发展;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农作物种植多元化;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趋势;民族地区得到开发。
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南方政权的推动;南方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8分)
(2)观点:国家分裂时期地方政权统治者的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说明: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统治者政策、社会安定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人口规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有的这些因素中,封建制度下统治者的政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发展经济,从而促进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6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可知,冶铁业得到发展;根据材料“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可知,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根据材料“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可知,农作物种植多元化;根据材料“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可知,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剩余产品也随之增加,这推动了南方粟、麦市场的发展”可知,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趋势;根据材料“山区的‘蛮族’在政府的鼓励下,大力开发‘蛮田’,使得‘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可知,民族地区得到开发。第②小问,根据材料“由于北人南迁”可知,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从民族交融角度分析可知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从社会角度分析可知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从自然地理条件角度分析可知南方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即使暂时处于分裂时期,只要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实行缓和矛盾、保境安民的政策,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可知,材料二观点是国家分裂时期地方政权统治者的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②小问,先说明自己的态度,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论证说明。
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2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东晋至唐朝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0分)
【答案】 信息一:政治局势由分裂割据到国家统一。说明: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全国呈现南北对峙、分裂割据局面。隋朝建立后,南下灭陈,结束了南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唐朝建立后,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信息二:民族关系由隔阂较大到逐渐交融。说明: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建立的政权大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顺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不断加强,为隋唐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信息三:边疆治理方式由以战争为主到灵活多样。说明:东晋时期,国家力图使用军事手段解决边疆问题。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民族政策开明,采用军事征服、设置机构直接管辖、册封、会盟等多种手段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推动了边疆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0分,准确提取两项信息,并分别予以正确说明即可)
【解析】根据材料比较图1、图2,从政治局势、民族关系、边疆治理方式等角度提取两项有关东晋至唐朝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比如:政治局势由分裂割据到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由隔阂较大到逐渐交融;边疆治理方式由以战争为主到灵活多样。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即可。
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天竺的佛教,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传入中国的:一是经西域的丝绸之路,从西北内陆传入关中和中原;二是经海上丝绸之路,从华南沿海传入东南进而进入中原;三是向北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西藏;四是向东北翻越横断山脉传入云南。这四条线路,都是著名的商路。也就是说,经济的因素,是佛教向中国传播的最基本的考虑。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这使众多权贵皈依佛教。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译经活动。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可能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在译经过程中,经书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此外,汉译经书还强调前世福报和转轮圣王,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
——摘编自方永《试论佛教中国化》
材料二 唐初实行均田制,“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并保留其免赋役等特权。虽有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会昌二年(842年),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下诏,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戒者尽皆还俗,行咒术、妖术等者同禁,并要求“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其铁像委本州铸为农器”。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不仅令年五十岁以下僧尼还俗,还敕令大秦穆护、祆僧皆勒还俗,递还本地充纳税百姓。如系外国人,即送回国。据统计,会昌年间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
——摘编自齐倩楠《唐武宗“会昌灭佛”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会昌灭佛”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
【答案】 (1)特点:传播路线多元;持续时间久;以经济因素为主向以政治、文化为主转变;以民间传播为主向政府、民间传播共同发展转变;冲突与融合并存,逐渐完成本土化转型。(6分)
(2)原因:抑佛思想的兴起;唐武宗个人的宗教喜好(唐代道教的崛起);唐武宗时期财政负担的加剧;佛教寺院经济兴起,冲击了国家赋税稳定。
影响
积极影响:扩大了政府的税源,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巩固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还俗,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消极影响:加速了佛教及佛教文化的衰弱;灭佛运动的扩大也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发展。(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四条线路”可知传播路线多元;根据材料一“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可知持续时间久;根据材料一“经济的因素”“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在译经过程中,经书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可知以经济因素为主向以政治、文化为主转变;根据材料一“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可能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可知以民间传播为主向政府、民间传播共同发展转变;根据材料一“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在译经过程中,经书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在唐朝冲突与融合并存,逐渐完成本土化转型。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可知抑佛思想的兴起;根据材料二“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可知唐武宗时期财政负担的加剧;根据材料二“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可知佛教寺院经济兴起,冲击了国家赋税稳定;根据材料二“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可知唐武宗个人的宗教喜好(唐代道教的崛起)。第②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分别分析回答。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等整理
  提取材料中有关三省的两条信息,并加以解读。(12分)
【答案】 中书、门下两省位于宫城内皇宫(或太极宫)的两侧,尚书省则位于宫城之外;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敕有一定的否决权。
隋唐时期为加强皇权,中央正式设立三省制度,三省的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的分解。中书省和门下省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接近宫城(皇帝、太极宫)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而尚书省是皇帝诏令的执行机构,对距皇宫的距离要求不高。而这种空间布局和职责分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也造成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在三省中的权力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
尚书省有一定的否决权,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中枢权力机构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12分)
【解析】材料分为地图和文字两部分,根据地图信息可知,中书、门下两省位于宫城内皇宫的两侧;根据文字材料中“门下省诏敕行达尚书省,须先经其长官审阅,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可知,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敕有一定的否决权,由此提取出两条信息。然后需对信息逐一加以论述。 对于信息一,可从三省制度设立及三省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及影响的角度进行解读;对于信息二,可从尚书省职能的角度进行解读。具体论述如下:中书、门下两省位于宫城内皇宫(或太极宫)的两侧,尚书省则位于宫城之外;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敕有一定的否决权。隋唐时期为加强皇权,中央正式设立三省制度,三省的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的分解。中书省和门下省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接近宫城(皇帝、太极宫)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而尚书省是皇帝诏令的执行机构,对距皇宫的距离要求不高。而这种空间布局和职责分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也造成中书省和门下省在三省中的权力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尚书省有一定的否决权,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中枢权力机构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史籍记载,“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原),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这表明三国鼎立的出现(  )。
A.缘于人才因素的均衡 B.具备客观的自然条件
C.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 D.是走向统一的必要步骤
2.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这(  )。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3.魏晋时期,张季鹰作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提出“诗缘情”的思想,认为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言志”层面的讽喻教化,而在于“陶性灵,发幽思”;陶渊明自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魏晋文人的这些言论(  )。
A.体现了道家逍遥自得的思想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赋体文学形成与发展
D.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4.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
A.加速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5.北魏大臣元澄(原名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骚扰
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6.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朝代是(  )。
A.东汉、新朝、唐朝 B.东汉、西晋、唐朝
C.西汉、隋朝、唐朝 D.东汉、西晋、隋朝
7.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唐代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8.(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 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上(太宗)卒用彦博策。这说明唐朝初年实行(  )。
A.远交近攻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开明民族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
9.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唐朝纪年 公元纪年 户数 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8 525 763 48 909 800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 8 914 709 52 919 309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2 933 125 16 920 386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经济重心南移 D.边疆局势恶化
10.“元夜燃灯”“寒食扫墓”是唐代出现的习俗,与佛教“燃灯礼佛”“扫塔”之说有一定关系。这些习俗的出现反映了(  )。
A.佛教融入中国社会
B.佛教文化影响了儒家思想
C.中国道教文化发展
D.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痹民众
11.唐代诗人刘得仁是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2.唐朝前期,一切政令必须经过政事堂会议通过方能生效。唐玄宗时选任了一些擅长文学的亲信担任翰林学士,不计官阶品秩,其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 B.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
C.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 D.确立了二元权力中心
13.下表所示诗句反映出两税法(  )。
白居易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A.简化税目,统一税制
B.将役折钱,赋役合并
C.存在制度缺陷,面临现实困境
D.取消户税,夏秋两征
14.(南朝)梁武帝曾询问画家张僧繇,何故佛寺中画孔圣人,张僧繇答曰:将来还得靠他。梁武帝信佛,以致有“皇帝菩萨”之称,但他却不敢忘记“事衣冠礼乐”。这反映出(  )。
A.梁武帝信仰的其实是儒学
B.儒学在政治上的影响依然较大
C.佛教在当时不受欢迎
D.儒学与佛教紧密结合
15.《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唐代(  )。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社会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16.(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为唐初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局部),其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C.开元盛世与民族认同的荟萃
D.雕塑艺术与外交场景的结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由于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剩余产品也随之增加,这推动了南方粟、麦市场的发展。宋、齐、梁三朝的都城建康有较大规模的粟、麦市场。此外,山区的“蛮族”在政府的鼓励下,大力开发“蛮田”,使得“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
——摘编自杨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
材料二 以往史学界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只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才能促进当时经济的发展,而对分裂时期的地区性政权或偏处一隅的地方性政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则往往不予注意,也没有给以应有的评价。从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间歇发展中不难看出,即使暂时处于分裂时期,只要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实行缓和矛盾、保境安民的政策,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
——摘编自许辉《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
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2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东晋至唐朝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0分)
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天竺的佛教,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传入中国的:一是经西域的丝绸之路,从西北内陆传入关中和中原;二是经海上丝绸之路,从华南沿海传入东南进而进入中原;三是向北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西藏;四是向东北翻越横断山脉传入云南。这四条线路,都是著名的商路。也就是说,经济的因素,是佛教向中国传播的最基本的考虑。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这使众多权贵皈依佛教。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译经活动。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可能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在译经过程中,经书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此外,汉译经书还强调前世福报和转轮圣王,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
——摘编自方永《试论佛教中国化》
材料二 唐初实行均田制,“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并保留其免赋役等特权。虽有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会昌二年(842年),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下诏,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戒者尽皆还俗,行咒术、妖术等者同禁,并要求“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其铁像委本州铸为农器”。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不仅令年五十岁以下僧尼还俗,还敕令大秦穆护、祆僧皆勒还俗,递还本地充纳税百姓。如系外国人,即送回国。据统计,会昌年间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
——摘编自齐倩楠《唐武宗“会昌灭佛”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会昌灭佛”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等整理
  提取材料中有关三省的两条信息,并加以解读。(1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2024-2025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