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1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发现时间 发现地点 相关事件
1965年 云南元谋 考古学者发掘出远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元谋人”
1964年 陕西蓝田 考古学者发掘出远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蓝田人”
1921年 北京 人类学家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人”
A.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B.“北京人”生活年代比“元谋人”早
C.人类遗址命名普遍以遗址所在地为准
D.考古学者与人类学家没有任何的区别
2.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炎帝、黄帝打败蚩尤
3.下列关于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想象中,与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相符的是( )。
A.饲养猪、狗等家畜 B.用骨针缝制衣服
C.举火把驱逐野兽 D.用骨耜耕种水稻
4.(2023·山东菏泽中考)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
A.能够饲养家畜 B.广泛使用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从事农业生产
5.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文明程度
6.当原始农业种植出现之后,人类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农作物来获得食物,使生活来源有了可靠保障,从而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原始农业的发展( )。
A.促进了原始手工业与家畜饲养的发展
B.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C.仰赖大自然的恩赐并受大自然的制约
D.促进人口增长并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7.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8.大汶口文化晚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充分说明了( )。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贫富分化的出现
C.栽培庄稼的开始 D.玉器制造的出现
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共同印证了我国原始居民( )。
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C.会制作瓷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10.许净瞳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指出:“良渚文化的玉器制造承袭自马家浜文化的工艺传统,并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东方薛家岗文化各氏族的经验,从而使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是( )。
A.各具特色 B.推陈出新
C.独立发展 D.多元一体
11.〔2023·重庆中考B卷(改编)〕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炎帝)“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些传说( )。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12.《世本·作篇》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考古发现,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距今约四千年。这表明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水井已存在。根据材料,可知( )。
A.古书不需要遗址作为辅证
B.古代书籍与考古发现有互证作用
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
D.《世本》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图1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食物话变迁】
(2)请各举出一例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3)出土了大量炭化的稻谷和粟粒,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系辞下》
(4)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祭黄帝陵》
(1)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哪一战役 战争双方分别是谁 “平定蚩尤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2)中国人尊称“轩辕”为什么 材料一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材料二 禹、稷当平世,(治水期间)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孟子·离娄下》
(3)大禹采用了什么方法成功治理洪水 材料二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怎样的精神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学习传说时期的历史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在陶寺遗址已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从墓坑、葬具、随葬品等综合排比,可分大、中、小三类,分别占墓葬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左右。大型墓的墓坑长3米多,有木棺,随葬品既丰富又精美,有彩绘蟠龙纹陶盘、土鼓、特磬、成套的彩绘木器和彩绘陶器,还有玉石礼器、工具、武器、装饰品等,单座墓的随葬器物总数达一二百件。
——摘编自任式楠《任式楠文集》
(1)对比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觉得哪种文化的经济发展更先进一些 理由是什么
(2)从材料二你能够得出什么推论 得出这样推论的依据是什么
(3)通过上述探究,你觉得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
1.C 根据题干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命名为“元谋人”。发现地点“陕西蓝田”,命名为“蓝田人”。发现地点“北京”,命名为“北京人”,综上所述,可知人类遗址命名普遍以遗址所在地为准,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的信息,排除A项;“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排除B项;“考古学者与人类学家没有任何的区别”说法错误,排除D项。
2.A 根据题干信息“周口店遗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口店遗址,又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靠采集、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故选A项。
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C项正确;饲养猪、狗等家畜出现在原始农耕时代,排除A项;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排除B项;原始农耕时代河姆渡人用骨耜耕种水稻,排除D项。
4.C 根据题干材料“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可知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居民已经懂得烧制黏土、建造房屋,这说明该遗址居民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C项正确;能够饲养家畜、广泛使用石器、从事农业生产等,都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题干材料未体现这些内容,排除A、B、D三项。
5.A 河姆渡人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因此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人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因此他们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故A项正确。
6.B 题干材料体现了原始农业解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原始农业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B项正确。
7.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可以证明河姆渡人已经开始培育水稻,可以用来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B项正确;北京人还没有进行农业生产,排除A项;玉琮和玉璧的出土并不能说明中国出现农业生产,排除C项;传说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最可信的,排除D项。
8.B 同一时期墓葬的陪葬品数量差别很大,说明当时贫富分化已经出现。故选B项。
9.B 文物图案中的鸟纹和舞蹈纹等体现出朴素的审美观念,B项正确。
10.D 中国不同地区的史前文明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各地区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体现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D项。
11.B 根据题干材料“神农(炎帝)‘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号神农氏,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这一传说含有原始农业气息,B项正确;此传说来源于古文献,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私有制的出现,排除C项;目前的考古发现只能印证其中的一部分,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2.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书中有关古井的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与考古的发现得到了印证,说明古代书籍与考古发现有互证作用,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书需要遗址等其他史料作为辅证,排除A项;“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古代文献也是历史认识的重要来源,并不能够说明历史研究价值不大,排除D项。
13.参考答案 (1)图1是河姆渡人使用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磨制。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3)说明我国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4)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答出两点即可)
14.参考答案 (1)涿鹿之战。炎黄部落(炎帝和黄帝联盟)与蚩尤部落。华夏族逐渐形成。
(2)“人文初祖”。对黄帝的崇敬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3)疏导的方法。一心为民,大公无私。
(4)查阅考古发掘资料;参观文物遗址;查阅有关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书籍;上网查阅等。
15.参考答案 (1)图2的经济发展更先进一些。理由:图2出土的石器、骨器比图1种类更多;用途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2)推论1:社会贫富分化(或阶级分化)明显。依据:墓葬分大、中、小三类。
推论2:经济发展;手工业发展。依据:随葬品丰富又精美。
推论3:可能出现了极大的贵族首领;可能出现了国王。依据:有不到1%的大型墓葬,是极少数人,不是一般贵族;随葬品非常丰富,证明墓葬主人生前地位极高。
(3)史料实证、重视证据,大胆推理、严谨求实。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训练(答案)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