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末六校联考
历史答案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B A C A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D B C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2分,18题8分,19题22分,20题10分)
17.【答案】(2分+4分+6分)
【小题1】概况: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1分)
因素: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1分)
【小题2】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
;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任意一点2分)
表现: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2分)
【小题3】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2分)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
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任意两点4分)
18.【答案】(8分)(从中国和阿拉伯两方面进行解释。)
解释: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史。
汉唐以后,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阿交流不断发展。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对阿拉伯地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指南针、造纸术等中华文明成果西传至阿拉伯地区,扩大了中华文明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求知的渴望和早期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使得关于中国的记载及富饶、发达的文明形象不断地在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出现。
19.【答案】(14+8)
【小题1】14分
内容不同:(6分)
《三国志》对曹操称公,《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
《三国志》中曹魏君主的官位、爵位、皇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后汉书》中曹魏君主擅权自立。
《三国志》中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后汉书》中皇后被曹操杀害。
叙事方式不同:(4分)
《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
评价不同:(4分)
《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
【小题2】8分
观点:(2分)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
原因:(6分)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出于编年记事的需要,选择曹魏作为正统;
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人,北宋由后周禅让建立政权,和汉魏禅让有类似之处;
司马光生活的北宋作为中原政权,和曹魏地理空间相似。
朱熹是儒家学者,更强调道德和名分,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
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
朱熹所处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
20.【答案】(10分)(任意一个时期)
书名:《中华帝国的衰落:明清时期》
论证: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上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仍然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且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文化上,科举制逐渐僵化,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思想上虽然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但是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外交上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使得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科技上虽然出现大量的科技著作,但是均是对传统文化的总结性文化巨著。
综上所述,由于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并走向衰落。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末六校联考
历史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由王都(大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大族邑)、次级中心聚落(小族邑)及众多村落(属邑)组成”,可以看出二里头文化遗址当中有都城,聚落,村落等,是国家的代表因素,A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家国一体,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二里头文化,未涉及其他文化,不能说明多元一体,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国野分立,排除D项。
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形制变化”“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到汉朝,货币形制的演变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信用”“方便”“货币数量”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A项与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不符,排除;货币形制的演变与审美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裂割据,与D项不符。
3.【答案】B
【解析】A.商鞅变法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
B.由材料信息“(晋)邵绮夺夷阳五田……执而梏之”“(鲁)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丙歇之父争田”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出现争夺土地的现象,大夫家都占有很多土地,这说明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出现,社会呈现转型之势,故B项正确;
C.材料未涉及诸侯国之间冲突不断,故C项错误;
D.材料未体现铁犁牛耕技术,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其思想特点是以法治国,法教兼重。既重术、势,又重法、教,体现尚法存礼,故选A项;
BCD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解读题意并结合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西周并非实行集权专制制度,排除A项;
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西周,周王任命诸侯,并能够任命诸侯国的卿大夫的职务,反映出西周中央对诸侯国有一定控制,C项正确;
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分封制,解答本题需结合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分封制,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代中央集权强化,所以不再特别要求“别书相报……”,地方官员也会上书汇报中央,而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如果不特别强调“不报,追”,地方则有可能不进行回报,A正确;
材料和汉代管理水平无关,排除B;
CD均和材料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东晋时期,门阀豪强势力强盛,手中掌握大量依附农民,致使政府掌握的户籍大为减少,这意味着中央集权和皇权较弱,C项正确;
东晋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没有国家动荡战乱不断,排除A项;
B项“豪强大族执掌朝政”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东晋时期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8.【答案】B
【解析】颜之推认为北方地区的家庭都能做到省俭节用,江南一带的风气者侈,在节省方面多数比不上北方,显示了北朝社会向上的精神面貌,且家训具有教化作用,这一言论是在肯定北方的节用思想,B项正确;
他批评江南一带的风气奢侈,不是肯定江南开发的成果,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信息,排除C项;
材料说的是社会风气,不是为了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根据“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所学知识,唐代中后期北方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局混乱,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南方,南方社会局势相对安定,因此,“江南”成为文人之间相互唱和的重要主题,故选A项;
坊市制度在宋代被打破,排除B项;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兴起,排除C项;
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隋唐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隋唐商业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阅读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从1038到1078年,宋代三路的客户比率都有所上升,说明土地租佃现象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所以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加快,C项正确;
土地兼并程度加深并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A项;
仅凭材料数据无法得出地域经济差别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
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会促使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土地制度及宋朝社会变化,需要考生掌握宋朝土地政策及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土地制度及宋朝社会变化,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斤,东北输入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用粮”可知,清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手工业较北方发达,农业产量高,需要较多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因此北方生产的大豆就大量运输至南方,A项正确;
材料还提及了运河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排除B项;
C项与史实不符,北方粮食亩产不及南方,排除C项;
材料无法体现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根据“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生产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确。
题干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
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
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福建出现了许多专做烟草贸易的烟铺和牙行,他们到烟草产地收购烟叶,经过加工、包装再进行贩卖”可知,清朝,福建出现了与烟草贸易有关的烟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草原产于美洲,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传入中国,到了清朝,烟草行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反映出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劳作方式的转变,排除A项;
材料没有提及土地利用空间的拓展,排除C项;
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且商业革命影响的主要是欧洲,与中国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清初地方官员管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督抚可以正常行使职权,A项是对题干的误读,故排除A。
B.仅由“长官私人支付”不足以得出国家财政陷入危机,故排除B项。
C.根据题干中“其印信也临时使用遣官所用的长方形‘关防’”“没有官方设置的属员”“主要依靠私人聘请的‘幕宾’”等信息可知,清初,地方大员不固定设置,随意性强,且督抚手下无官方设置的属员,更便于清廷对督抚进行更换、调动等管理,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C项正确。
D.题干强调的是地方官员的设置问题,与地方吏治公正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称谓由区分胡汉政治与文化到被广泛运用,表明胡汉之间差异逐渐淡化,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C项正确;
“中华”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未涉及地域文化双向交流,排除A项;
“中华”称谓变化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
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概念到近代才逐步形成,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的丝绸之路,考生需要结合驿站的特点及其对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进行解答。根据材料“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等信息可知,汉王朝在敦煌郡设立9座驿站来保障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畅通,其目的是为了使中央下达的政令能够得到有效传达,这说明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故选D项。邮驿是传送文书的机构并不是交通机构,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驿站设置的作用,并不是强调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故排除B项;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C项。
17、答案:
【小题1】概况: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因素: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小题2】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表现: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小题3】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
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1.
第一小问的概况,依据材料一“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可以得出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第二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种植推广”,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 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的表现,结合宋朝经济重心南移解答即可。
3. 第一小问的两面性,依据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可以得出两面性是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第二小问的原因,注意限定信息“经济角度”,结合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解答即可。
18【答案】
解释: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史。
汉唐以后,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阿交流不断发展。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对阿拉伯地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指南针、造纸术等中华文明成果西传至阿拉伯地区,扩大了中华文明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求知的渴望和早期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使得关于中国的记载及富饶、发达的文明形象不断地在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可以从中阿双方两方面去分析,影响古代外交的因素具体有可以从交通、宗教、政策、文化、民族等等方面去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阿之间有悠久交往史;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唐以后,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阿交流不断发展。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对阿拉伯地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指南针、造纸术等中华文明成果西传至阿拉伯地区,扩大了中华文明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根据材料“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商人们公正、守信,人们心灵手巧,精于手工艺品”可知,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求知的渴望和早期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使得关于中国的记载及富饶、发达的文明形象不断地在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出现。
19.【答案】
(1)内容不同:《三国志》对曹操称公;《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
《三国志》中曹魏君主的官位、爵位、皇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后汉书》中曹魏君主擅权自立。
《三国志》中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后汉书》中皇后被曹操杀害。
叙事方式不同:《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
评价不同:《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
(2)观点: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
原因: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出于编年记事的需要,选择曹魏作为正统;
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人,北宋由后周禅让建立政权,和汉魏禅让有类似之处;
司马光生活的北宋作为中原政权,和曹魏地理空间相似。
朱熹是儒家学者,更强调道德和名分,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
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
朱熹所处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
【解析】(1)由《三国志·魏纪》中“天子以公领冀州牧”、“以公为丞相”、“命公为魏公”等信息可知,《三国志》对曹操称公;曹操的官位、爵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三国志·魏纪》中“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使张音奉玺绶禅位”等信息可知,《三国志》认为伏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汉帝禅位曹丕。根据《后汉书·献帝纪》中“曹操自领冀州牧”、“曹操自为丞相”、“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等信息可知,《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曹操的官、爵皆擅权自立;《后汉书·献帝纪》中载“曹操杀皇后伏氏”、“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认为皇后被曹操杀害;曹丕废汉帝,夺得皇位。由以上可知,《三国志》和《后汉书》叙述的内容不同,对曹魏的评价亦不同,《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比较《三国志》《后汉书》者对史实叙述,如皇后被杀,《三国志》叙述为“汉皇后伏氏,坐与父(伏)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后汉书》叙述为“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可见《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
(2)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二“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三国时期以曹魏为正”可知,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由材料三中“三国当以蜀汉为正”可知,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第二小问原因,先分析司马光以曹魏为正统的原因。材料二“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说明是出于编年纪事的需要;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因宋受后周禅让,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故也认可汉魏禅让;由所学可知,北宋与曹魏的统治在地理空间上相似也是原因之一。再分析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的原因。由材料三“‘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可知,朱熹是儒家学者,强调道德修养,司马光以曹魏为正统,贬低诸葛亮,与诸葛亮的道德形象不符,故反对以曹魏为正统;理学讲究道统和名分,故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结合南宋的历史背景可知,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朱熹所处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
20.【答案】书名:《中华帝国的衰落:明清时期》
论证: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上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仍然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且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文化上,科举制逐渐僵化,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思想上虽然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但是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外交上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使得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科技上虽然出现大量的科技著作,但是均是对传统文化的总结性文化巨著。
综上所述,由于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并走向衰落。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要求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结合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历程,可从明清时期及其时代特征拟定书名,即《中华帝国的衰落:明清时期》。然后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以及科技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由于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影响,明清时期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的特征的结论。也可从其他时期拟定书名,如《中华帝国的繁荣鼎盛:唐朝》,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即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末六校联考
历 史 试 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命题校:福州市马尾第一中学 命题人: 审核人:
班 级: 姓 名: 准考证号: 座 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分布,由王都(大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大族邑)、次级中心聚落(小族邑)及众多村落(属邑)组成,形成金字塔式的聚落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 分布格局。这种格局本质上反映了
A. 早期王权国家的形成 B. 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
C. 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 国野分立的城乡之别
2.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 铸铁技术的进步 B. 商品交易的需要
C. 审美观念的不同 D. 国家统一的推动
3.下表为春秋时期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当时
史料 出处
(晋)邵绮夺夷阳五田……执而梏之 《左传 成公十七年》
(鲁)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 《左传 成公十七年》
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丙歇之父争田 《左传 成公十八年》
A. 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 B. 社会呈现转型之势
C. 诸侯国之间冲突不断 D. 铁犁牛耕技术扩展
4.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 尚法存礼 B. 尊法敬天
C. 崇德重法 D. 外儒内法
5.在西周,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侯国的国君在中央任职,这些诸侯国的一些重要官职也是由天子任命。据《礼记 王制》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A. 西周的集权专制得到加强 B. 分封制树立了天子独尊地位
C. 周王室对地方有一定控制 D. 周王对诸侯国实行层层分封
6.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A. 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 B. 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 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 D. 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7.《晋书 颜含传》记载东晋的情况:“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忧”,到了梁代,“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这表明东晋时期
A. 国家动荡战乱不断 B. 豪强大族执掌朝政
C. 集权专制较为薄弱 D. 农耕经济破坏严重
8.北朝末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令(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这一言论
A. 肯定了江南开发的成果 B. 显示了北朝社会向上的精神面貌
C. 偏离了政府的教化要求 D. 着眼于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9.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 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 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 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 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10.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江南东路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主户 客户 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 456431 354626 0.437 350593 238709 0.405 902261 171499 0.160
元丰元年 475677 395537 0.454 280000 377533 0.574 926225 201086 0.178
A. 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 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 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 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1.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 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 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12.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 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 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13.清朝前期,福建出现了许多专做烟草贸易的烟铺和牙行,他们到烟草产地收购烟叶,经过加工、包装再进行贩卖,时人惊叹“卖烟之家倍多米铺”。这说明当时
A. 烟草生产改变了当地的劳作方式 B. 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 经济作物拓展了土地的利用空间 D. 商业革命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14.清初的总督、巡抚除京官头衔外,其印信也临时使用遣官所用的长方形“关防”。另外他们手下没有官方设置的属员,文牍事务主要依靠私人聘请的“幕宾”协助处理,“幕宾”薪酬也由长官私人支付,不纳入国家开支。清初的这些举措
A. 致使督抚不能正常行使职权 B. 表明国家财政陷入危机
C. 利于加强中央对官员的管理 D. 推动地方吏治趋向公正
15.“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这意味着“中华”称谓
A. 源自于地域文化双向交流 B. 是当时胡汉冲突之下的产物
C. 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 D.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16.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 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 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 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 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2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4分)
(3) 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书籍中,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商人们公正、守信,人们心灵手巧,精于手工艺品。从第一本记载中国的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成书于851年)一直到阿拉伯地理学走向衰落的13世纪完成的《伊本 白图泰游记》,阿拉伯人对于中国的描写从未中断过。
——摘编自郭筠《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文献中“中国形象”的出现作出解释。(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三国志·魏纪》 《后汉书·献帝纪》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 曹操自领冀州牧。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 曹操自为丞相。
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 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汉皇后伏氏,坐与父(伏)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 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
材料二 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如在三国时期以曹魏为正,南北朝选择宋齐梁陈纪年,五代十国则选择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为标准。北宋和辽、夏并立,因宋受后周禅让,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他认为这一举措“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司马光)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
——(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三国志》和《后汉书》对相关史事叙述的差异。(1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司马光和朱熹关于三国时期“正统”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观点产生的原因。(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