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秦朝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一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职责 丞相 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
九卿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下设若干部门
特点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图解历史]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概念阐释] 廷议制度
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廷议的正确与否,或是否为多数人赞成。
(3)地方制度: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②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邮传
①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邮传制度: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思维点拨] 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教材挖掘] 据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扼要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影响。
提示 特点:高效性、严密性、规范性。
影响: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秦朝的政治制度
视角1 周秦之变
史料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提示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地方分权体制到中央集权制;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从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到官僚政治。
[深化拓展]
早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②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2)历史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兴修大型工程。
视角2 郡县制的架构及其影响
史料 郡县之间构成层级,下级对上级负责,郡之下设若干县,县的大小事务及重大决定皆须经过郡的管制,并且县应定期向郡汇报,郡也定期上计于中央,说明管辖内的具体情况,以便上级了解下情,这是确定赏罚和升降的重要标准。某一任郡守或县令一旦任职,并非终身制,而是有一定任期,官吏的任职地方也会随时调动,不是只任职于某一固定区域,官员流动性较大,这就不易形成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官吏之职位由国君任命,理应对国君效忠,因此国君能更加有力地控制郡县官吏,也能更好地管理地方,并且能把所有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朱海涛《郡县制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之形成》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郡县制的特点。
提示 特点:郡县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下级需要对上级负责;长官任职有任期;官员流动性大;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或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深化拓展]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划分依据 以宗法制为原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
地方长官权力 诸侯爵位世袭,拥有封地,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虽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诸侯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1.[教材内容改编]秦统一后,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丞相是百官之长,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上承皇帝,下统百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据此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
A.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
B.说明执政大臣由世袭产生
C.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
D.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通过建立三公九卿制,强化了对国家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皇权受到制约的历史结论,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度下,官吏由中央和皇帝任免,并不是世袭,排除B项;通过制度对中央官员权力进行规范,以便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并不是为了加强中央官员的权力,排除C项。
2.[教材内容改编]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巡察
C.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D.首创郡、县二级行政制度
答案 A
解析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且“另设监御史掌监察”说明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与管辖,受中央监察,这表明秦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的影响,无法得出“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巡察”,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基层社会治理,C项错误。战国时期,郡县制开始产生,D项错误。
3.[学习拓展改编]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由此可见,这种议政方式( )
A.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职权范围
B.杜绝了皇权独揽的专断随意
C.预防了朝中重臣的权倾朝野
D.提升了行政决策的科学严谨
答案 D
解析 由“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兼听独断’”可知,廷议、朝议、集议有利于集思广益处理国家重大事务,这提升了中央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D项正确。
知识点二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朝
①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时: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教材挖掘] 据教材第三目“学思之窗”,思考: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东汉光武帝刘秀针对西汉后期皇权不振的教训,将尚书台确立为行政中枢,以加强皇权。
[图解历史] 汉代中枢机构的设置及其沿革
(2)隋唐
①三省六部
名称 职能
三省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在政事堂共同议政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3)宋朝
①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②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图解历史] 宋代的中枢机构
(4)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朝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
①设立: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②职能: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③地位: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思维点拨]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2.地方行政体制
朝代 演变情况
两汉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二级制 (2)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1)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2)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监察机构。后来,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朝 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其权力;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
清朝 形成省、府、县三级制。巡抚为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军政大权
[思维点拨] 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呈现出由高到低、由虚入实、下稳上动的特点。县以上层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视角1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史料 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利益和目标出发,从君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出发,客观上就必然会把君主及其家族置于和一切人对立的地位,使一切人、一切社会集团都成为专制君主的潜在对手和敌人,成为猜疑和防范的对象……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运行中发育出某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的“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这就势必和君主专制制度所要求它的从属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目标发生错位与冲突。同时,宰相地位十分特殊,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宰相的这种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就埋下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摩擦的根苗。——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冲突的看法。
提示 从原因角度看:皇权的绝对专制性要求官僚组织高度依附;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宰相的权位易遭到皇帝的猜忌。
从影响的角度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交融。但,君权与相权冲突加剧,也往往导致丞相的权力被架空或分割;中央官僚机构膨胀;严重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深化拓展] 汉唐以来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皇权加强。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发展演变。
(2)内外转化。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由实变虚。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反映了宰相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任,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相权分化。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分化相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了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视角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史料
朝代 地方政府
秦 郡、县
汉 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府)、县
元 省、路、府、州、县
明 三司、府(州)、县
清 省、府(州)、县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
提示 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地方治理不断完善。
阐述:自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古代地方治理不断完善。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汉朝则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唐宋元时期,地方行政层级经历了二、三、四级的反复变化,最终在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之间达到平衡。在明清时期,行省制度被完善,边疆治理得到加强,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总之,中国古代地方治理在历朝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完善。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
(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级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1.[教材内容改编]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东汉时期“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正式定名,且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这一现象( )
A.使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异变
B.体现皇权专制不断强化
C.表明行政中枢稳定性增强
D.是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这一现象是指汉朝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不断演变,结合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东汉时期设立尚书台和南北朝时期门下省的官员均是“皇帝的侍从”可知,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收归皇帝,这体现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加强,B项正确。
2.(2024·牡丹江质量检测)元朝时期,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兼领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分为三道,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朝廷这一做法( )
A.旨在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B.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
C.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宣政院属于中央机构,宣政院的设置及下属地方机构官员的任命方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宣政院的设置是为了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管理西藏地区,并非要建立政教合一国家,排除A项;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官员由皇帝任命,只有低级地方官员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这并没有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矛盾,排除C项。
3.[教材内容改编]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布政使司掌理民政,按察使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指挥使司则掌管卫所军政。三司之间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这一制度设计( )
A.实现了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D.改变了元朝行中书省的格局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其权力被分割说明明朝逐渐分化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C项正确。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秦朝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是分散权力、转移权力。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课时精练
1.(2024·常德高二统考)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时期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答案 D
解析 秦始皇用“皇帝”的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更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利用民众的信仰来实现自己的统治,D项正确;A项没有谈到“帝”,即天神,排除;守法的臣民也要统治,排除B项;C项只是对题干材料的总结,没有谈到目的,排除。
2.(2023·成都高二校联考期中)公元前221年,在秦朝的一次廷议中,丞相王绾建议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几乎所有大臣都认可;而廷尉李斯则主张施行郡县制,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反映出( )
A.三公九卿制度形同虚设
B.丞相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C.廷尉地位明显高于丞相
D.郡县制度适应时代需要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能说明三公九卿制度形同虚设,排除A项;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拥有行政、监察和军事(虚衔)权,权力未被限制,排除B项;廷尉属于九卿之一,地位低于三公,排除C项。
3.(2023·辽宁高二校联考)据1983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显示,秦及汉初律令、官方文书中,作等级制度的“卿”是爵称,但西汉后期爵称“卿”逐渐消失,“卿”指称职官更加常见,并逐步制度化。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 )
A.史料无法确认“卿”曾为爵称
B.封建社会初期官僚政治的发展
C.秦汉重大事务由公卿参与决断
D.皇权加强推动了治国理念转变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卿”从爵称到职官称呼的转变,体现了秦汉时期官僚政治的发展,B项正确;张家山汉简能够说明“卿”曾为爵称,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秦汉公卿参与决断,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皇权加强推动了治国理念转变,排除D项。
4.(2023·马鞍山质量检测)汉朝的藩国官制比照中央,也设有诸侯国相。惠帝至文帝时,国相权力很大,统领藩国百官,辅佐藩王,甚至有统兵之权。但自景帝以后,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国相权力的演变体现了( )
A.中枢官制逐步完善
B.藩王权力恶性膨胀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无为政策有效贯彻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朝诸侯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说明诸侯国地位被不断削弱,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枢官制逐步完善,排除A项;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藩王权力被削弱的信息,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为政策,排除D项。
5.(2023·日照高二校联考)“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
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可以分析出郡太守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地方权力,体现不出中央权力,排除B项;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6.(2023·佛山高二统考)《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汉官旧仪》又云:“丞相府司直一人……职无不监。武帝初置,曰司直官。”这表明汉武帝设置司直( )
A.减轻了丞相处理全国政事压力
B.意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使中央行政监察体制逐渐完善
D.旨在加强中枢机构权力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掌佐丞相举不法”“职无不监”可知,汉武帝在丞相府设置司直,协助丞相监察不法官员,这实质上对丞相起了监督作用,有利于加强皇权,B项正确;“掌佐丞相举不法”是协助丞相监察百官,而非帮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A项错误;设置司直是为了监督相权,不是完善行政监察体制,排除C项;汉武帝时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故不可能加强中枢行政权力,且材料涉及的是监察权,排除D项。
7.(2023·大连高二期中)唐肃宗以来,翰林学士用白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用黄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律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一制度设计( )
A.避免了政府决策失误
B.削弱了中书门下的权力
C.有利于加强皇帝权力
D.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翰林学士和中书门下所书写的诏敕都具有法律效力,开启了中央双轨辅政的模式,有利于加强皇权,C项正确。
8.(2024·大连统考)乞留是宋代朝廷听取民众舆论、考察和选拔地方官员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胡瑗在地方有德政,离开时百姓遮道乞留,胡瑗严词拒绝,理由是作为地方长官不能违背君主之命。胡瑗的做法( )
A.反映了民本思想 B.质疑了乞留功效
C.维护了中央权威 D.强化了地方治理
答案 C
解析 胡瑗遵从君主和中央政府之命,拒绝百姓遮道乞留,维护了中央权威,C项正确;拒绝百姓乞留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民本思想,排除A项;胡瑗严词拒绝的理由是作为地方长官不能违背君主之命,并非质疑乞留功效,排除B项;地方治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9.(2023·太原质量检测)行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是元地方行政、军事、监察的三大机关。《行台体察条例》规定行御史台有权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元朝的这一制度设计( )
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
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答案 B
解析 元朝地方上设置三大机构,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体现了分权意图,同时行御史台有权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这些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行省的地位并未因机构设置而下降,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行省制的发展程度,排除C项;材料并未特指上述内容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排除D项。
10.据图一和图二,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图一 康熙四年江南省政区图 图二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省、安徽省政区图
A.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 D.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此范围内增设行政区,这能够加强对地方的分区管理,有利于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行政区划调整未能体现地方官员权力变化,排除B项;增设行政区,地方基层官员同样需增加,可能会加剧基层官员的冗滥,排除C项;地方行政区划层级未变,仍旧是省—府制,排除D项。
11.(2023·保定高二统考)“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至秦朝,“博士”指原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招揽各国士人,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由此可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 )
A.全面继承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
B.体现了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民主色彩
C.强化了对六国地区的行政控制
D.适应了秦朝初年的实际政治需要
答案 D
解析 秦朝是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材料中的博士议政制度,可以为秦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原六国地区提供支持,适应了当时的实际政治需要,D项正确;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并不相同,排除A项;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实行君主专制,权力运行过程并不带有民主色彩,排除B项;秦朝强化对六国地区行政控制的措施是实行郡县制,并非博士议政制度,排除C项。
12.公元前118年,武帝下诏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秩二千石,品评朝政。《汉书·严助传》记载“上令助等(内朝官员)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细”。这表明当时( )
A.决策效率有所提升
B.专制皇权有所加强
C.朝廷党争现象严重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汉武帝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旨在让官员之间相互制衡,以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决策效率有所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与朝廷党争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权加强,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故D项错误。
13.(2023·丹东统考)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 ◎东汉:尚书台之副。 ◎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 ◎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 ◎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尚书仆射的地位和职权在不同时期不断进行调整,这体现了对前朝制度的传承与创新,C项正确;尚书仆射仅仅是中枢权力机构的一部分,无法体现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对其调整的影响,排除B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尚书仆射的权力先加强后削弱,而后又加强,排除D项。
14.(2023·青岛高二统考)元朝中书省除了处理全国政事外,还直接管理着庞大的腹里地区,其面积大致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区,共辖路二十九,县三百四十六。其所掌握的土地、人口、财富远非任何一行省可比拟。这体现了元朝( )
A.中央实力强大以维护统一
B.中书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C.各行省互相牵制以加强集权
D.区划犬牙交错防范地方割据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中书省统治区域广大,所掌握的土地、人口、财富远非任何一行省可比拟,说明元朝中央实力强大,得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书省权力威胁皇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各行省相互牵制,排除C项;“区划犬牙交错防范地方割据”是设立行省的原则和目的,排除D项。
15.(2024·洛阳调研)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拥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A.内阁发展为制衡君权的正式机构
B.内阁制的确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军机处取代内阁行使中央决策权
D.取缔相权后中枢机构仍在不断调整
答案 D
解析 从废除宰相到设立内阁,再到设立军机处,说明为了处理国家事务,中枢机构在不断地调整,D项正确;内阁发展为制衡君权的正式机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军机处不是中央决策机构,只是服务于皇帝的秘书机构,排除C项。
16.(2023·连云港高二期中)(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6分)
答案 (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3分)
宋朝:宋初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掌控。(3分)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3分)
(2)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之争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分)(共50张PPT)
秦朝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第1课
<<<
课时2
知识点一 秦朝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二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一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 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导学 教材自主梳理
法律事务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职责 丞相 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_______
九卿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下设若干部门
特点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 ,最后由皇帝裁断
监察官
廷议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图解历史
廷议制度
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廷议的正确与否,或是否为多数人赞成。
概念阐释
(3)地方制度: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 掌监察。
②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 直接任命。
(4)文书邮传
①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邮传制度: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监御史
中央
思维点拨
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据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扼要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影响。
教材挖掘
提示 特点:高效性、严密性、规范性。
影响: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视角1 周秦之变
史料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导思 主题深化探究
秦朝的政治制度
提示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地方分权体制到中央集权制;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从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到官僚政治。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早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②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深化拓展
(2)历史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兴修大型工程。
深化拓展
视角2 郡县制的架构及其影响
史料 郡县之间构成层级,下级对上级负责,郡之下设若干县,县的大小事务及重大决定皆须经过郡的管制,并且县应定期向郡汇报,郡也定期上计于中央,说明管辖内的具体情况,以便上级了解下情,这是确定赏罚和升降的重要标准。某一任郡守或县令一旦任职,并非终身制,而是有一定任期,官吏的任职地方也会随时调动,不是只任职于某一固定区域,官员流动性较大,这就不易形成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官吏之职位由国君任命,理应对国君效忠,因此国君能更加有力地控制郡县官吏,也能更好地管理地方,并且能把所有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朱海涛《郡县制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之形成》
提示 特点:郡县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下级需要对上级负责;长官任职有任期;官员流动性大;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或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郡县制的特点。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深化拓展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划分依据 以宗法制为原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
地方长官权力 诸侯爵位世袭,拥有封地,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独 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深化拓展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历史作用 虽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诸侯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导练 对点训练提能
1.[教材内容改编]秦统一后,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丞相是百官之长,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上承皇帝,下统百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据此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A.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
B.说明执政大臣由世袭产生
C.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
D.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
√
据材料“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通过建立三公九卿制,强化了对国家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D项正确;
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皇权受到制约的历史结论,排除A项;
三公九卿制度下,官吏由中央和皇帝任免,并不是世袭,排除B项;
通过制度对中央官员权力进行规范,以便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并不是为了加强中央官员的权力,排除C项。
2.[教材内容改编]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巡察
C.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D.首创郡、县二级行政制度
√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且“另设监御史掌监察”说明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与管辖,受中央监察,这表明秦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的影响,无法得出“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巡察”,B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基层社会治理,C项错误。
战国时期,郡县制开始产生,D项错误。
3.[学习拓展改编]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由此可见,这种议政方式
A.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职权范围
B.杜绝了皇权独揽的专断随意
C.预防了朝中重臣的权倾朝野
D.提升了行政决策的科学严谨
√
由“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兼听独断’”可知,廷议、朝议、集议有利于集思广益处理国家重大事务,这提升了中央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D项正确。
返 回
知识点二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朝
①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时:为了加强集权,设立 ,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刘秀将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中朝
尚书台
导学 教材自主梳理
据教材第三目“学思之窗”,思考: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教材挖掘
提示 东汉光武帝刘秀针对西汉后期皇权不振的教训,将尚书台确立为行政中枢,以加强皇权。
图解历史
汉代中枢机构的设置及其沿革
(2)隋唐
①三省六部
名称 职能
三省 _______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在_______共同议政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中书省
政事堂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3)宋朝
①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②设 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枢密院
图解历史
宋代的中枢机构
(4)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朝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
①设立:清朝雍正帝设立 。
②职能: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③地位: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军机处
思维点拨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2.地方行政体制
朝代 演变情况
两汉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二级制
(2)东汉晚期:监察区“ ”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1)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2)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监察机构。后来,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州
朝代 演变情况
宋朝 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在地方设置 ,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朝 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其权力;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
清朝 形成省、府、县三级制。巡抚为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军政大权
行中书省
思维点拨
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呈现出由高到低、由虚入实、下稳上动的特点。县以上层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要因素。
视角1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导思 主题深化探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史料 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利益和目标出发,从君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出发,客观上就必然会把君主及其家族置于和一切人对立的地位,使一切人、一切社会集团都成为专制君主的潜在对手和敌人,成为猜疑和防范的对象……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运行中发育出某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的“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这就势必和君主专制制度所要求它的从属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目标发生错位与冲突。同时,宰相地位十分特殊,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宰相的这种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就埋下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摩擦的根苗。——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提示 从原因角度看:皇权的绝对专制性要求官僚组织高度依附;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宰相的权位易遭到皇帝的猜忌。
从影响的角度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交融。但,君权与相权冲突加剧,也往往导致丞相的权力被架空或分割;中央官僚机构膨胀;严重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冲突的看法。
汉唐以来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皇权加强。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发展演变。
(2)内外转化。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由实变虚。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反映了宰相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任,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相权分化。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分化相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了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深化拓展
史料
朝代 地方政府
秦 郡、县
汉 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府)、县
元 省、路、府、州、县
明 三司、府(州)、县
清 省、府(州)、县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视角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提示 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地方治理不断完善。
阐述:自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古代地方治理不断完善。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汉朝则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唐宋元时期,地方行政层级经历了二、三、四级的反复变化,最终在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之间达到平衡。在明清时期,行省制度被完善,边疆治理得到加强,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总之,中国古代地方治理在历朝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完善。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
(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级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深化拓展
1.[教材内容改编]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东汉时期“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正式定名,且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这一现象
A.使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异变
B.体现皇权专制不断强化
C.表明行政中枢稳定性增强
D.是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
导练 对点训练提能
这一现象是指汉朝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不断演变,结合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东汉时期设立尚书台和南北朝时期门下省的官员均是“皇帝的侍从”可知,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收归皇帝,这体现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加强,B项正确。
2.(2024·牡丹江质量检测)元朝时期,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兼领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分为三道,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朝廷这一做法
A.旨在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B.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
C.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宣政院属于中央机构,宣政院的设置及下属地方机构官员的任命方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
宣政院的设置是为了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管理西藏地区,并非要建立政教合一国家,排除A项;
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官员由皇帝任命,只有低级地方官员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这并没有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民族矛盾,排除C项。
3.[教材内容改编]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布政使司掌理民政,按察使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指挥使司则掌管卫所军政。三司之间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这一制度设计
A.实现了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D.改变了元朝行中书省的格局
√
结合所学可知,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其权力被分割说明明朝逐渐分化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C项正确。
知识体系
1.秦朝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是分散权力、转移权力。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学科术语
返 回课时2 秦朝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一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____________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职责 丞相 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________
九卿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下设若干部门
特点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________,最后由皇帝裁断
[图解历史]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概念阐释] 廷议制度
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廷议的正确与否,或是否为多数人赞成。
(3)地方制度: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________掌监察。
②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______直接任命。
(4)文书邮传
①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邮传制度: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思维点拨] 郡县制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教材挖掘] 据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扼要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朝的政治制度
视角1 周秦之变
史料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早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②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2)历史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兴修大型工程。
视角2 郡县制的架构及其影响
史料 郡县之间构成层级,下级对上级负责,郡之下设若干县,县的大小事务及重大决定皆须经过郡的管制,并且县应定期向郡汇报,郡也定期上计于中央,说明管辖内的具体情况,以便上级了解下情,这是确定赏罚和升降的重要标准。某一任郡守或县令一旦任职,并非终身制,而是有一定任期,官吏的任职地方也会随时调动,不是只任职于某一固定区域,官员流动性较大,这就不易形成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官吏之职位由国君任命,理应对国君效忠,因此国君能更加有力地控制郡县官吏,也能更好地管理地方,并且能把所有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朱海涛《郡县制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之形成》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郡县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划分依据 以宗法制为原则,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
地方长官权力 诸侯爵位世袭,拥有封地,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在地方上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虽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诸侯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1.[教材内容改编]秦统一后,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丞相是百官之长,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上承皇帝,下统百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据此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
A.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
B.说明执政大臣由世袭产生
C.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
D.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
2.[教材内容改编]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巡察
C.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D.首创郡、县二级行政制度
3.[学习拓展改编]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由此可见,这种议政方式( )
A.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职权范围
B.杜绝了皇权独揽的专断随意
C.预防了朝中重臣的权倾朝野
D.提升了行政决策的科学严谨
知识点二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朝
①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时: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____,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刘秀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教材挖掘] 据教材第三目“学思之窗”,思考: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历史] 汉代中枢机构的设置及其沿革
(2)隋唐
①三省六部
名称 职能
三省 ________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在________共同议政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3)宋朝
①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②设________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图解历史] 宋代的中枢机构
(4)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朝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
①设立: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____。
②职能: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③地位: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思维点拨]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2.地方行政体制
朝代 演变情况
两汉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二级制 (2)东汉晚期:监察区“____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1)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2)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监察机构。后来,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朝 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其权力;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
清朝 形成省、府、县三级制。巡抚为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军政大权
[思维点拨] 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呈现出由高到低、由虚入实、下稳上动的特点。县以上层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视角1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史料 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利益和目标出发,从君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出发,客观上就必然会把君主及其家族置于和一切人对立的地位,使一切人、一切社会集团都成为专制君主的潜在对手和敌人,成为猜疑和防范的对象……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运行中发育出某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的“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这就势必和君主专制制度所要求它的从属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目标发生错位与冲突。同时,宰相地位十分特殊,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宰相的这种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就埋下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摩擦的根苗。——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冲突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汉唐以来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皇权加强。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发展演变。
(2)内外转化。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由实变虚。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反映了宰相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任,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相权分化。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分化相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了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视角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史料
朝代 地方政府
秦 郡、县
汉 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府)、县
元 省、路、府、州、县
明 三司、府(州)、县
清 省、府(州)、县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
(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级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1.[教材内容改编]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东汉时期“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正式定名,且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这一现象( )
A.使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异变
B.体现皇权专制不断强化
C.表明行政中枢稳定性增强
D.是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2.(2024·牡丹江质量检测)元朝时期,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兼领吐蕃之地。宣政院下属的地方机构分为三道,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俗自相传袭。朝廷这一做法( )
A.旨在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B.导致地方的实际权力增大
C.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教材内容改编]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布政使司掌理民政,按察使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指挥使司则掌管卫所军政。三司之间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这一制度设计( )
A.实现了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D.改变了元朝行中书省的格局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秦朝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是分散权力、转移权力。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训练1 课时2 秦朝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值:60分)
1.(2024·常德高二统考)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时期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2.(2023·成都高二校联考期中)公元前221年,在秦朝的一次廷议中,丞相王绾建议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几乎所有大臣都认可;而廷尉李斯则主张施行郡县制,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反映出( )
A.三公九卿制度形同虚设
B.丞相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C.廷尉地位明显高于丞相
D.郡县制度适应时代需要
3.(2023·辽宁高二校联考)据1983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显示,秦及汉初律令、官方文书中,作等级制度的“卿”是爵称,但西汉后期爵称“卿”逐渐消失,“卿”指称职官更加常见,并逐步制度化。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 )
A.史料无法确认“卿”曾为爵称
B.封建社会初期官僚政治的发展
C.秦汉重大事务由公卿参与决断
D.皇权加强推动了治国理念转变
4.(2023·马鞍山质量检测)汉朝的藩国官制比照中央,也设有诸侯国相。惠帝至文帝时,国相权力很大,统领藩国百官,辅佐藩王,甚至有统兵之权。但自景帝以后,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国相权力的演变体现了( )
A.中枢官制逐步完善 B.藩王权力恶性膨胀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无为政策有效贯彻
5.(2023·日照高二校联考)“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
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6.(2023·佛山高二统考)《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汉官旧仪》又云:“丞相府司直一人……职无不监。武帝初置,曰司直官。”这表明汉武帝设置司直( )
A.减轻了丞相处理全国政事压力
B.意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使中央行政监察体制逐渐完善
D.旨在加强中枢机构权力
7.(2023·大连高二期中)唐肃宗以来,翰林学士用白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用黄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律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一制度设计( )
A.避免了政府决策失误
B.削弱了中书门下的权力
C.有利于加强皇帝权力
D.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8.(2024·大连统考)乞留是宋代朝廷听取民众舆论、考察和选拔地方官员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胡瑗在地方有德政,离开时百姓遮道乞留,胡瑗严词拒绝,理由是作为地方长官不能违背君主之命。胡瑗的做法( )
A.反映了民本思想 B.质疑了乞留功效
C.维护了中央权威 D.强化了地方治理
9.(2023·太原质量检测)行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是元地方行政、军事、监察的三大机关。《行台体察条例》规定行御史台有权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元朝的这一制度设计( )
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
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10.据图一和图二,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图一 康熙四年江 图二 乾隆二十六年江
南省政区图 苏省、安徽省政区图
A.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 D.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11.(2023·保定高二统考)“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至秦朝,“博士”指原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招揽各国士人,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由此可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 )
A.全面继承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
B.体现了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民主色彩
C.强化了对六国地区的行政控制
D.适应了秦朝初年的实际政治需要
12.公元前118年,武帝下诏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秩二千石,品评朝政。《汉书·严助传》记载“上令助等(内朝官员)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细”。这表明当时( )
A.决策效率有所提升
B.专制皇权有所加强
C.朝廷党争现象严重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3.(2023·丹东统考)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 ◎东汉:尚书台之副。 ◎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 ◎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 ◎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14.(2023·青岛高二统考)元朝中书省除了处理全国政事外,还直接管理着庞大的腹里地区,其面积大致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区,共辖路二十九,县三百四十六。其所掌握的土地、人口、财富远非任何一行省可比拟。这体现了元朝( )
A.中央实力强大以维护统一
B.中书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C.各行省互相牵制以加强集权
D.区划犬牙交错防范地方割据
15.(2024·洛阳调研)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拥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A.内阁发展为制衡君权的正式机构
B.内阁制的确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军机处取代内阁行使中央决策权
D.取缔相权后中枢机构仍在不断调整
16.(2023·连云港高二期中)(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6分)
1.D [秦始皇用“皇帝”的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更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利用民众的信仰来实现自己的统治,D项正确;A项没有谈到“帝”,即天神,排除;守法的臣民也要统治,排除B项;C项只是对题干材料的总结,没有谈到目的,排除。]
2.D [材料不能说明三公九卿制度形同虚设,排除A项;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拥有行政、监察和军事(虚衔)权,权力未被限制,排除B项;廷尉属于九卿之一,地位低于三公,排除C项。]
3.B [材料中“卿”从爵称到职官称呼的转变,体现了秦汉时期官僚政治的发展,B项正确;张家山汉简能够说明“卿”曾为爵称,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秦汉公卿参与决断,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皇权加强推动了治国理念转变,排除D项。]
4.C
5.A [根据材料“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可以分析出郡太守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地方权力,体现不出中央权力,排除B项;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6.B
7.C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翰林学士和中书门下所书写的诏敕都具有法律效力,开启了中央双轨辅政的模式,有利于加强皇权,C项正确。]
8.C [胡瑗遵从君主和中央政府之命,拒绝百姓遮道乞留,维护了中央权威,C项正确;拒绝百姓乞留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民本思想,排除A项;胡瑗严词拒绝的理由是作为地方长官不能违背君主之命,并非质疑乞留功效,排除B项;地方治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9.B
10.A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此范围内增设行政区,这能够加强对地方的分区管理,有利于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行政区划调整未能体现地方官员权力变化,排除B项;增设行政区,地方基层官员同样需增加,可能会加剧基层官员的冗滥,排除C项;地方行政区划层级未变,仍旧是省—府制,排除D项。]
11.D
12.B [根据材料可得出,汉武帝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旨在让官员之间相互制衡,以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决策效率有所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与朝廷党争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权加强,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故D项错误。]
13.C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尚书仆射的地位和职权在不同时期不断进行调整,这体现了对前朝制度的传承与创新,C项正确;尚书仆射仅仅是中枢权力机构的一部分,无法体现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对其调整的影响,排除B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尚书仆射的权力先加强后削弱,而后又加强,排除D项。]
14.A
15.D [从废除宰相到设立内阁,再到设立军机处,说明为了处理国家事务,中枢机构在不断地调整,D项正确;内阁发展为制衡君权的正式机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军机处不是中央决策机构,只是服务于皇帝的秘书机构,排除C项。]
16.(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3分)
宋朝:宋初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掌控。(3分)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3分)
(2)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之争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单元 第1课 课时2 秦朝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四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