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八十周年,于2015年1月15日发行的邮票,该历史事被认为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判断该事件是21教育网
( http: / / / )
A.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 C.长征的胜利 D.中共七大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果一次会议“开始确立以 ( http: / / )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厄急的情况卜,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B.标志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确定国共合作方针 D.揭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版的小学教科 ( http: / / )书具体规定了儿童洗手的教学步骤,便于记忆的“吃饭前,洗洗手”,“吃饭后,漱漱口”等类似语句在课本中随处可见。该教科书的出版旨在( )
A.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B.培育公共卫生观念
C.保障儿童基本权益 D.提升公民科学水平
4.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年间,中国民主革命正孕育着新的“转机”。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
A.新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B.新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新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
D.新的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5.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统计,从1932年 ( http: / / )5月至1937年底,全国登记工厂共计3935家,资本3.779亿元,职员43824人,工人457123人。其中以纺织、食品业为最多,分别占22%和23%。其次为化学工业,占14%。这一时期新式工厂的发展表明( )
A.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工业体系已趋完备
C.民族经济较快发展 D.民众已经衣食无忧
6.1921年,革命知识分子李树彝在 ( http: / / )长辛店的“劳动补习学校”,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工人讲解社会发展史、旧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规律。这体现了( )
A.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中得以传播 B.国民革命高潮将到来
C.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已相继建立 D.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
7.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某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次会议是( )www.21-cn-jy.com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8.1923年12月,陈独秀撰 ( http: / / )文指出,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无产阶级开始表现他的社会势力以前,小资产阶级之重要的国民运动,其中所得的教训是,这四个运动都是小资产阶级独唱的舞台,也就是屡次失败之根本原因”。这说明陈独秀( )
A.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B.主张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C.反思了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 D.意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9.对图片所示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http: / / / )
A.使革命势力从长江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 B.基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中国各革命阶级大联合是其推进的基础 D.孙中山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10.如图为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宣传标语。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
( http: / / / )
A.1924-1927年 B.1927-1936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11.五四运动中“反对强 ( http: / / )权”的口号将传统“排外”转为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的基本诉求和坚定立场,并由此开始从感性的反抗走向理性的斗争,为其后反帝纲领的形成和科学理论的产生奠立了基础。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版权所有
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主要任务的转变 B.首次提出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C.使启蒙压倒救亡成为改造社会的主流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条件
12.有人认为:新文化运 ( http: / / )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道避重就轻,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为“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有力的“第三种思路”,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材料最能说明21·cn·jy·com
A.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
C.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需要重估 D.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1927-1932年)》
( http: / / / )
材料二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耕种,禁止买卖。
——《井冈山土地法》
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 ( http: / / )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处理,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使用。销毁豪绅政府的一切田契及其他剥削农民的契约。
——中共六大《土地问题决议案》
1931年2月27日,毛泽东以中央革 ( http: / / )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写信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21·世纪*教育网
——《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
(1)根据图片依据材料并结合 ( http: / / )所学知识,在地图上用斜线“/”标示出农村革命根据地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的理由。(要求:只需标出其中两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须用黑色签字笔准确标示;理由充分,表述清晰)2-1-c-n-j-y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趋势及调整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他(毛泽东)对 ( http: / / )大革命危机时期的形势洞察秋毫,在八七会议上就指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在8月湖南省委研究秋收起义计划时毛泽东坚决主张举共产党的旗帜,“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的树起红旗”。于是湖南省委制定的行动纲领上就明确提出,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摘编自岑中柱《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打出不同旗帜之原因初探》
材料二 八七会议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 ( http: / / )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会后,武装起义在全国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统计,仅在三个月内,爆发的秋收起义就有22次,但唯独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结局,“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黄爱国、杨桂香等《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意义。
(2)材料二中“胜利结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能够取得此“胜利结局”的主要原因。21*cnjy*com
三、论述题
15.时代与报刊
据现有材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新创办报刊1000 种左右,选取部分有刊存的主要刊物如下表。
( http: / / / )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如果让你在1840—191 ( http: / / )2年之间创办一个报刊,请为这一 报刊起名,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要求: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C A B D C B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1.B
【详解】试题分析:1935年1月,中共中 ( http: / / )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表明中共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
2.B
【详解】根据材料“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 ( http: / / )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厄急的情况卜,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可以称之为转折点的会议有两次,一是遵义会议,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材料中提到了挽救红军,B项正确;A项是八七会议的内容,排除A项;C项是三大的内容,排除C项;D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www-2-1-cnjy-com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 http: / / )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便于记忆的‘吃饭前,洗洗手’,‘吃饭后,漱漱口’等类似语句在课本中随处可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教科书中规定儿童洗手的教学内容,反映出该教科书的出版旨在培育公共卫生观念,B项正确;同时,材料中还可以看出,教科书编撰适应了当时儿童发展的需要。“促进民主思想传播”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并不是该教科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公民科学水平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思想,与材料呈现的内容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版权所有:21教育】
4.A
【详解】根据材料“从辛亥革命到中国 ( http: / / )共产党成立的10年间,中国民主革命正孕育着新的‘转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主革命最大的转机就是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转机主要体现在阶级关系的变化上,A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发展均属于变动的表现,但并非是实质性因素,因此BC选项排除;北伐战争开始时间是在1926年,与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 http: / / )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从1932年5月至1937年底,全国登记工厂共计3935家,资本3.779亿元,职员43824人,工人457123人。其中以纺织、食品业为最多,分别占22%和23%。其次为化学工业,占14%”可知,这一时期工厂数量、职工数量等发展较为明显,体现了这一时期民族经济较快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经济的发展,不是官僚资本,排除A项;“完备”和“衣食无忧”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故选C项。【来源:21cnj*y.co*m】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 ( http: / / )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工人讲解社会发展史、旧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规律”可知,1921年,革命知识分子通过“劳动补习学校”向工人宣扬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体中传播,A项正确;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排除B项;材料与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无关,排除C项;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 ( http: / /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B项正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瓦窑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总结了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com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12月(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陈独秀撰文指出,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小资产阶级独唱的舞台,也就是屡次失败之根本原因,可知陈独秀认识到了联合其他阶级的重要性,结合时间1923年12月,可得出陈独秀意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项正确;“只有”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材料主要强调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小资产阶级一个阶级领导,排除A项;陈独秀属于资产阶级,材料也没有提到陈独秀主张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失败发生在1927年,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革命军是人民的军队”“工农商 ( http: / / )学兵联合起来”“北伐”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是联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开展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C项正确;随着革命的发展,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是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com
【点睛】
10.B
【详解】根据“抗日反蒋”可知,这一时期是十 ( http: / / )年内战时期,应该是1927-1936年,B正确,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1937-1945年为抗日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为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为 ( http: / / )其后反帝纲领的形成和科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D项正确;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革命任务没有发生改变,排除A项;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首次提出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目标,排除B项;使启蒙压倒救亡成为改造社会的主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新文化运 ( http: / / )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点和时代需要,使其赢得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与史实不符,新文化运动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要重估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排除D项。故选B项。
13.(1)区域:湘赣边界/湘鄂赣/赣南、闽西(中央)/闽浙赣/鄂豫院/湘鄂边/湘鄂西/洪湖/左右江/海陆丰/川陕/苏北/琼崖等。
理由:这些地区属于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或偏远地区,远离大城市;属于易守难攻、地势险要的两省或多省交界地带。
(2)趋势: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原因: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工农政权。2·1·c·n·j·y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标注区域:结合所学可知,19 ( http: / / )27年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各地相继创建了湘赣边界/湘鄂赣/赣南、闽西(中央)/闽浙赣/鄂豫院/湘鄂边/湘鄂西/洪湖/左右江/海陆丰/川陕/苏北/琼崖等。
理由: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 ( http: / / )后,属于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或偏远地区,远离大城市;从地形上说,属于易守难攻、地势险要的两省或多省交界地带。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趋势:据材料二“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耕种,禁止买卖”可知,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共面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可以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工农政权。
14.(1)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的主张;有利于得到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
(2)胜利结局: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原因:毛泽东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详解】(1)意义:据材料一,由“鉴于国 ( http: / / )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可知,秋收起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由“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旗子”可知,秋收起义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的主张;由“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可知,秋收起义有利于得到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
(2)胜利结局:据材料二“八七会议 ( http: / / )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及“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可知,“胜利结局指的是中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出处:21教育名师】
原因: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15.(1)受众群体范围 ( http: / / )广,有少年、青年、工人、农民、平民等;办刊者来自不同阶层和团体;报刊地点遍布全国,集中于大城市;报刊内容侧重传播新思想;各类思想竞相传播,体现办报自由;报刊宗旨启发民智,救亡图存。
(2)戊戌维新时期,《救亡报》。甲午中 ( http: / / )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借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报》宣传各阶层救亡图存的事迹,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详解】(1)据材料“《少年 ( http: / / )世界》”“《新青年》”“启发工人觉悟”“促农民之觉悟”“实施平民教育”结合所学得出受众群体范围广,有少年、青年、工人、农民、平民等;据材料“陈独秀”“梁启超”“毛泽东”“张东荪”结合所学得出办刊者来自不同阶层和团体;据材料“上海”“北京”“湖南”“天津”结合所学得出报刊地点遍布全国,集中于大城市;据材料“宣传新思想”“研究新思想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与方法”结合所学得出报刊内容侧重传播新思想;据材料“抵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介绍国际共运、列宁学说、共产党知识”“促农民之觉悟”结合所学得出各类思想竞相传播,体现办报自由;据材料“鼓吹同胞之爱国心,唤起同胞之敌忾”“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促农民之觉悟”“启发工人觉悟”结合所学得出报刊宗旨启发民智,救亡图存。
(2)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第一小问 ( http: / / )名称,据材料“在1840—1912年之间创办一个报刊”结合所学得出戊戌维新时期,《救亡报》。第二小问理由,结合戊戌维新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影响回答即可,结合所学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借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报》宣传各阶层救亡图存的事迹,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达标练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