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其投票权与各国所缴股金份额成正比,而份额是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确定的。这一议事规则www.21-cn-jy.com
A.体现了公平正义 B.维护了殖民利益
C.适应了美国需要 D.打破了美国菊权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 http: / / )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除2018年 10月1日起施行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外,新增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根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个人所得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B.只要有收入,就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3.明朝中后期,随着白银货币化、商品货币经济 ( http: / / )的发展,政府征派的赋役也用白银征收:田赋用白银征收,称为折色银;以银代役,则称为银差。随后,这种征税方式推行于全国,称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两税法 B.租庸调制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4.下图是战国时期流通于不同国家货币的形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http: / / / )
A.冶炼水平差异 B.诸侯割据纷争 C.区域经济特色 D.商品经济发展
5.明弘治年间,湖北的地方州县开 ( http: / / )始对运往京库的部分田赋折银。至嘉靖年间,湖北部分州县,役的银差与力差已实现全部折银;田赋的征收以“一条鞭”的形式展开;夏税秋粮折银的比重也相应增加,存留本地的部分已多过起运京师的部分。湖北地方州县的这一举措( )
A.是“一条鞭法”的具体实践 B.反映了白银货币化对赋役制度的冲击
C.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D.是明朝赋役制度自上而下变革的开始
6.下表是1913-1929年中国关税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中国关税总收入(万元) 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比重
1913年 1967 21%
1928年 17914 41%
1929年 27554 51%
A.中国建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 B.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改订新约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逐步形成 D.一战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
7.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即土地所有人向政府呈报占有土地的数量,政府根据呈报数额征收田租。这反映了21*cnjy*com
A.秦朝准确核查了全国土地的总量 B.秦朝实行沉重的赋税征收政策
C.全国范围内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 D.秦始皇好大喜功导致财政困难
8.1956年初,美国黄金储 ( http: / / )备为219亿美元,国内法定储备基础为115亿美元黄金(不能动),可兑换的自由黄金为104亿美元,美国以外流动的美元为161亿美元;1956年底,美国自由黄金储备下降到100亿美元,国际流动美元为165亿。据此可预测
A.美国经济迅速走向衰落 B.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保
C.美元难以充当国际货币 D.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持续
9.唐中期以来边境战事频繁,开元二十五年, ( http: / / )唐玄宗下诏改行募兵制,允许士兵携带家属。到达防区后授予工具、田地和房屋。士兵转向职业化,随军家属则就地展开屯田。这一政策
A.促进了边疆开发 B.削弱了军事力量
C.打击了地方割据 D.加剧了土地兼并
10.北宋时期铜钱铸行量达到了中国历史 ( http: / / )的最高峰,神宗熙宁末至元丰初年(1077年前后),铜钱岁铸行量达到了600万贯。铜钱之外,铁钱也在很大区域内流通。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宋代【来源:21cnj*y.co*m】
A.国家货币体系混乱 B.通货膨胀问题严重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11.该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http: / / / )
A.体现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 B.反映四川商品经济最为发达
C.证实了交子得到市场认可 D.成为纸币交子证的文物实
12.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 ( http: / / )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怀特计划的真实意图是
A.打破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建立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
C.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D.帮助各国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1872年是 ( http: / / )中国股票交易初步兴起的第一阶段,股票交易规模小,只是买卖外商在华企业发行的股票。1873—1882年秋是中国股票交易规模扩大的第二阶段,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开始发行股票,虽仍无固定股票交易场所,但股票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明显扩大。1882年秋至1883年冬,中国历史上首家自办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交易逕渐规范化的第三阶段。
——摘编自田永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
材料二 1882年10 ( http: / / )月24日,专营股票交易的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应运而生,公司章程道:“本公司事属创始,为各项公司通径路而固藩篱起见,故取用不敢不廉,立法不可不善,既维持乎商务,又挹注乎善举。”公司内部组织分明,业务经营明确,并订有详细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股票交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成立的背最及意义。
14.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列是一组有关这一体系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 http: / / )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 ( http: / / )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最高数字。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各国争相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英、法、联邦德国、日、意、加、荷、比、瑞典和瑞士等),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解决世界金融危机,你有何合理化的建议?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宗羲定律”是一个具有 ( http: / / )超越历史学学科范围影响力的理论。这一论断源自于黄宗羲的文章《明夷待访录·田制三》,即历代封建王朝鉴于农民赋税的不堪重负,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有时也采取诸如改费为税之类的政策。这种“并税”改革虽在短期内产生作用,减轻了农民的眼前负担,甚至出现“向来丛弊为之一清”的局面,然而从长远的效果看,往往引发新一轮农民负担的加重。著名历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将黄宗羲的这种描述简化为下列公式【版权所有:21教育】
两税=租庸调+横征(法外之征)
一条鞭法=(租庸调+横征)+横征摊丁入亩= ( http: / / )(租庸调+横征+横征)+横征普遍式:B=a(1+nx)(B为最终税率,a为初税率,n为变革频率,x为横征)
请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运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相关知识解读“黄宗羲定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B B C D A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1.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 ( http: / / )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与各国所缴股金份额成正比,而份额是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确定的。美国是战后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因认缴的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因此美国对该组织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适应了美国建立经济霸权的需要,所以C正确;材料中的议事规则无法体现公平正义,所以A错误;这一议事规则与殖民利益无关,所以B错误;材料中的议事规则有利于维护美国霸权,所以D错误。
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 ( http: / / )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和实施,反映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C项正确;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的是增值税,不是个人所得税,A项错误;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只有超过5000元的部分才缴纳个人所得税,B项错误;提高个税起征点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D项错误。21·cn·jy·com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 http: / / )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明朝中后期”、“政府征派的赋役也用白银征收:田赋用白银征收,称为折色银;以银代役,则称为银差”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的内容,C项正确;两税法和租庸调制都是在隋唐时期实行的,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B项;摊丁入亩是到清朝时期才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从材料中不同地区的钱币 ( http: / / )的多样性可得出,当时区域经济各具特色,C项正确;材料中的都是钱币,与冶炼水平差异无关,排除A项;诸侯割据,商品经济发展并不是钱币多样的主要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2·1·c·n·j·y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 http: / / )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湖北部分州县,役的银差与力差已实现全部折银;田赋的征收以‘一条鞭’的形式展开;夏税秋粮折银的比重也相应增加”及所学可知,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政府的赋役征收方式呈现出货币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湖北地方州县的这一举措体现了白银货币化对赋役制度的冲击,B项正确;万历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赋役制度的变革信息,无法直接得出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结论,排除C项;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是明朝赋役制度自上而下变革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www-2-1-cnjy-com
6.B
【详解】1928年国民政府进行改订新约运 ( http: / / )动,提高了我故宫关税税率,使得我国的关税收入大大增加,B项正确;关税收入主要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逐步形成,与中国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无关,排除C项;一战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无法体现对外贸易增加,与我国关税收入增加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
7.C
【详解】由材料可知,在秦统一后命令土地所有 ( http: / / )人向政府呈报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呈报的土地数量来征收田租,这就意味着私有土地受到统一的封建政权的保护,意味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得到确认,故C项正确;秦朝诏令土地所有者自行申报所占土地的数量,并不能准确掌握国家土地的总量,这里面可能有隐瞒虚报的情况存在,故A项错误;秦朝诏令土地所有者自行申报所占土地的数量是作为征收田租的依据,但看不出赋税征收是否沉重,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看出秦朝令民申报土地数量和财政困难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无法得出秦朝财政困难的结论,故D项错误。21cnjy.com
8.D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 ( http: / / )学知识可知,美国黄金储备减少,说明依靠美国黄金储备而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故D正确。材料反映美国黄金储备减少,不能推断美国经济迅速走向衰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霸主地位的信息,而是强调美国黄金储备减少,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持续,排除B项。美元依然是国际主要货币,排除C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 ( http: / / ),家属随军并分得田宅与士兵职业化有利于参军积极性的提升与军队战斗力的增加,与土地兼并无关,B正确,D错误;唐代边患突出,府兵制无法负担。募兵制改革允许家属随军并分配田产工具屯田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故A正确;改革加重了边防力量,为后来藩镇形成埋下隐患。C错误。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10.C
【详解】北宋时期,铜钱铸行量达到 ( http: / / )了历史最高峰,铁钱在大范围内流通,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家货币体系混乱,A项错误;通货膨胀问题严重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
11.C
【详解】根据材料“除四川外,许于诸路 ( http: / / )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可知,北宋纸币交子的铜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是铜版拓片的流通,不是印刷技术,排除A项;根据材料“除四川外……”可知,这一铜版并不是反映四川地区的,排除B项;纸币铜版拓片不是纸币交子的文物实证,排除D项。版权所有
12.C
【详解】美国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 ( http: / / )划,是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世界经济体系,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C正确;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已经被打破了,排除A;B项是客观影响,而不是美国的主观目的,排除B;“各国”的表述错误,美国不可能帮助各国,排除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1)特点:具有阶段性;规模不断扩大;外商股票交易早于华商;固定交易场所成立;逐渐规范化。
(2)背景:股份制企业大量出现及股票发行数量的扩大;股票买卖活跃。
意义: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便利了股票交易。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 ( http: / / )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据材料“1862—1872年是中国股票交易初步兴起的第一阶段”,“1873—1882年秋是中国股票交易规模扩大的第二阶段”,得出具有阶段性;据材料“但股票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明显扩大”,得出规模不断扩大;从外商股票与华商股票的时间分析,得出外商股票交易早于华商;据材料“中国历史上首家自办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交易逐渐规范化的第三阶段”,得出固定交易场所成立;逐渐规范化。21教育网
(2)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 ( http: / / )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从股份制企业角度分析,得出股份制企业大量出现及股票发行数量的扩大;据材料“但股票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明显扩大”,得出股票买卖活跃。21*cnjy*com
意义: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 ( http: / / )响分析,得出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据材料“并订有详细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得出便利了股票交易。
14.(1)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 ( http: / / )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美元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3)加强国际间合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 ( http: / /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材料中“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说明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 http: / / )。材料中“各国争相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明美元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21·世纪*教育网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阐释和描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得出,为解决世界金融危机,各国要开展广泛的合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5.“黄宗羲定律”是指封建王朝从维护自身统 ( http: / / )治出发,在赋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短期内可能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长远来看会引发新一轮农民负担的加重。(阐释定律内容)
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隐匿赋 ( http: / / )税,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各地农民赋役沉重,改革赋役制度渐渐成为各地官民的强烈意愿。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具体内容为:赋役合并;农民可以出钱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承应;田赋、徭役一律征银;役银“量地计丁”,丁、田分担。虽然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前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但农民所有的负担并未丝毫减少,而只是将以前所交纳的不合法赋税合法化。赋税实际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成为加速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康熙年间实行“滋生人丁, ( http: / / )永不加赋”的政策,雍正接续这一政策,实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并不是取消人丁税,而是将易于流动的人丁银数额固定,分摊到土地中,以确保收入,实际上田赋税银增加,百姓负担不断加重,晚清时期出现厘金以及众多杂税杂捐也是清政府最终灭亡的原因之一。
小结:中国古代历朝的赋税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解 ( http: / / )决财政危机,增加政府收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其改革的主要手段往往是“并税”而不是“减税”,从这一点来看,“黄宗羲定律”的确是成立的。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 ( http: / / ),时空是:古代(中国)。设问要求提取信息,运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相关知识解读“黄宗羲定律”。据材料“即历代封建王朝鉴于农民赋税的不堪重负,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有时也采取诸如改费为税之类的政策。这种‘并税’改革虽在短期内产生作用,减轻了农民的眼前负担,甚至出现‘向来丛弊为之一清’的局面,然而从长远的效果看,往往引发新一轮农民负担的加重”可概括黄宗羲定律的内容为:封建王朝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在赋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短期内可能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长远来看会引发新一轮农民负担的加重。在阐释中可以结合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的改革的内容、产生的影响,如何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反而加重了农民负担角度进行阐述。可进行解读如下: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隐匿赋税,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各地农民赋役沉重,改革赋役制度渐渐成为各地官民的强烈意愿。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具体内容为:赋役合并;农民可以出钱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承应;田赋、徭役一律征银;役银“量地计丁”,丁、田分担。虽然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前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但农民所有的负担并未丝毫减少,而只是将以前所交纳的不合法赋税合法化。赋税实际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成为加速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康熙年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雍正接续这一政策,实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并不是取消人丁税,而是将易于流动的人丁银数额固定,分摊到土地中,以确保收入,实际上田赋税银增加,百姓负担不断加重,晚清时期出现厘金以及众多杂税杂捐也是清政府最终灭亡的原因之一。最后进行总结,说明黄宗羲定律的合理性。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