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1.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学者推断 D.史书记载
2.云南元谋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遗产,至今还留存许多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留的化石和遗迹,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天然原始社会博物馆”。通过对遗存的研究,我们可知道元谋人( )
①距今约170万年②使用磨制石器③知道使用火④掌握磨光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对史前时期的一次推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B.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C.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 D.北京人的外貌全是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
5.下图是七年级某学生制作的北京人生产生活示意图,图中“?”处应该填入( )
A.修建房屋 B.制作陶器 C.打制石器 D.种植作物
6.下面是一组在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物品图片,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的饮食十分讲究
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D.北京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7.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
8.归纳、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都会缝制衣服 B.都使用打制石器 C.都会人工取火 D.面貌都与古猿相似
9.“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图片能反映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10.山顶洞遗址下层墓地发现三具遗骨,骨架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的圆圈。红色的赤铁矿粉象征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该考古发现说明山顶洞人( )
A.已有祭祀观念 B.具有审美观念 C.手工技艺高超 D.过着集体生活
11.下图为某遗址出土陶器上的稻穗纹,我们可以猜测这是来自(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2.河姆渡房屋的木制构件,用到了卯榫技术,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拉作用。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B.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
C.黄河流域文化领先 D.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
13.下图是发现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姜寨文明的特征是( )
A.种植水稻,兼有饲养家畜 B.刀耕火种,形成早期文明
C.精耕细作,形成农业文明 D.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14.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仰韶村而得名,据统计,仅河南就有多达约3000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段话意在强调仰韶文化( )
A.发掘遗址众多 B.分布地域辽阔 C.延续时间很长 D.影响特别深远
15.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的意义上,都为此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反映出( )
A.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 B.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C.仰韶文化最早形成文化圈 D.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为引领
16.郭沫若曾咏叹某遗址为“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其咏叹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7.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半坡遗址发现公共墓地、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些都能够证明( )
A.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B.原始居民的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C.他们已有了埋葬的意识 D.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18.下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这说明半坡人( )
A.以捕鱼狩猎为生 B.已从事农业生产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懂得人工种植水稻
19.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当时(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阶级国家开始建立
C.出现严重贫富分化 D.原始社会已经解体
20.大汶口文化晚期,大多数墓葬随葬品较少,有的墓葬随葬品多达180余件,部分墓葬中出现了象征权力的石制斧钺,滕州岗上遗址还发现了城池。这表明该时期( )
A.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B.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C.已进入了邦国时代 D.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21.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主题纹饰,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出土的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这说明良渚文化( )
A.已经形成早期国家 B.宗法制度正式形成
C.可能进入文明时代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2.下图Ⅰ是五千年前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图Ⅱ是同时期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龙首纹玉镯,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早期中华文明的多源多元 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特点
C.南北文化格局的逐渐融合 D.不同文明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23.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体现了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B.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体现了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体现了良渚文化手工业已十分发达
24.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铃形小铜器、玉器等多种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属于(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25.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鼍(tuó)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据此可知当时( )
A.社会中神权至上 B.中原为引领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C.礼制已初步形成 D.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
26.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物都曾经被列入过中国的“三皇”之列。这些“三皇”的传说反映出中国()
A.远古文明领先世界 B.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 C.远古文明发展概况 D.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
27.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体现了( )
A.华夏文明的传承 B.部落联盟的形成
C.禅让制度的确立 D.神话传说的真实
28.下表整理自史书对传说中的炎帝后裔的相关记载。据此推知,炎帝后裔部落当时
炎帝后裔 功绩
烈山氏 以善于烧山种田而闻名
烈山氏子“柱” 被尊奉为谷物之神一一稷
共工氏 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
共工氏子“后土” 被尊奉为土地之神一一社
A.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B.最先过上定居生活
C.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D.最早人工种植谷物
29.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声,从此萦绕在你的身边;相见时,已隔了数年……感叹你聪颖的智慧,让那洪水猛兽,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龙……这首诗歌歌颂了( )
A.盘古开天辟地 B.大禹治水 C.炎黄打败蚩尤 D.女娲造人
30.尧老时在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问题让大家讨论,众人推举了舜;当舜年老让位时,由于禹治水有功,联盟议事会一致推举禹担任首领。这反映出当时( )
A.实行禅让制度 B.建立早期国家 C.形成联盟部落 D.出现阶级分化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
3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世界直立人的遗址中,最被人肯定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当属北京人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的13层文化堆积里,共发现了5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6米。灰烬成堆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灰烬成堆、成层分布的现象,表明北京人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对火的使用能力具有相对的连续性。
——摘编自安家媛《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
(1)根据材料一的我国早期人类分布图,指出①处跟④处分别生活着哪些早期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一个方面,说说两个时期的早期人类的异同。
(3)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早期人类在用火方面的发展。
32.进入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和杂草,晒干后焚毁,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平整后即行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称之为刀耕火种。农业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所以新石器时代被誉为“农业革命时代”。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及其考古发现
遗址 考古发现
半坡遗址 炭化粟;磨制石器、骨器;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河姆渡遗址 人工栽培水稻遗址;磨制石器、骨器;干栏式建筑遗迹
——整理自人教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陶器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这以前,人类处理食物一般采用烧或烤的方法。有了陶器后,人类增加了煮熟食物的方法,并且便利了饮用水的运送和储存,使人类比较能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所以,陶器的制作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也构成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陶器出现的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33.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上述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版)
(1)请在材料中任意提炼一个历史观点,参照示例,对观点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释,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
观点:良渚古城规模宏大。
阐释: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综上所述,从良渚古城的面积大小和影响范围可见,良渚古城的规模宏大。
(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的原始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为了解史前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考古人员通过实地考古发掘,获得了关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第一手资料,B项正确;神话传说常带有夸张和虚构成分,可信度不高,需要考古史料佐证,排除A项;学者推断的可信度不如考古发现,带有主观性,排除C项;史书记载的可信度不如考古发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故①和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掌握磨光技术的是山顶洞人,元谋人还不会这项技能,③说法错误,排除B、D项;元谋人用的是打制石器,②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3.【答案】A
【详解】
根据“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是中国的远古人类,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A符合题意;商朝、战国、汉代都不属于远古时期,BCD排除。故选择A。
4.【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通过化石我们可以推断出北京人的外貌等特征,说明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B项正确;我们无法得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排除A、C项;北京人的外貌有化石作为依据,不是全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这些石器用于狩猎、采集和其他日常活动,C项正确;北京人主要居住在山洞中,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庇护所,而非修建房屋,排除A项;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而北京人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尚未掌握制作陶器的技术,排除B项;种植作物通常与农业文明相关,而北京人还处于狩猎采集阶段,尚未进入农业社会。因此,他们不可能种植作物,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烧骨、灰烬”,可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了。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C项正确;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但从图片“灰烬”无法传递这一信息,排除A项;图片“灰烬”反映的是北京人会使用火,不能说明北京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荤素搭配,排除B项;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大量的树籽、孢粉及动物化石说明植物北京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A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北京人用火信息,且北京人不会人工取火,排除B项;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不能说明北京人种植农作物,排除C项;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三者都是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居民,他们都会使用打制石器,B项正确;山顶洞人已经会用骨针缝制衣服,但元谋人和北京人还不会缝制衣服,排除A项;元谋人和北京人还不会人工取火,排除C项;山顶洞人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基本相同,面貌并不与古猿相似,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因此D项骨针能反映山顶洞人生活状况,D项正确;骨耜出现于距今约七千年,与山顶洞人生活时间不符,排除A项;红山文化距今大约在5500年前到5000年前,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玉器,排除B项;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和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题干中红色的赤铁矿粉、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原始灵魂不灭等信息反映了山顶洞人有祭祀观念,形成祭祀文化,A项正确;题干反映山顶洞人已有祭祀观念,未体现山顶洞人具有审美观念,排除B项;题干反映山顶洞人已有祭祀观念,与山顶洞人手工技艺高超无关,排除C项;题干主要反映山顶洞人已有祭祀观念,无法说明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详解】据题干“某遗址出土陶器上的稻穗纹”和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7000年,遗址中还有大量水稻遗存,说明河姆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所以河姆渡人可能会制作刻画水稻的陶器,C项正确;我国学者在云南元谋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没有发现稻,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6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没有水稻遗迹,排除B项;半坡原始居民主要是种植粟,不是稻,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河姆渡居民房屋”“用到了榫、卯、销钉等,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拉的作用”可知,河姆渡居民已经懂得使用复杂的“榫卯结构”,这说明我国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B项正确;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题干并未涉及,排除A项;河姆渡居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农业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详解】由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可知,姜寨先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形成了原始聚落,D项正确;姜寨聚落遗址地处陕西临潼,我国北方种植粟,并非水稻,排除A项;由图片可知,姜寨聚落表明姜寨先民已经定居了,并非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据统计,仅河南就有多达约3000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可知,仰韶文化在仅仅一个河南就有多达约3000处遗址,说明仰韶文化发掘的遗址众多,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了仰韶文化发掘的遗址众多,没有强调其分布区域,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时间,无法得出其延续的时间很长,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仰韶文化产生的影响,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的意义上,都为此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所学知识可知,仰韶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距今约 7000-5000年,引领了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反映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未体现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排除A项;题干反映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未体现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特征,排除B项;题干反映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未体现仰韶文化最早形成文化圈,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及所学知识可得,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文明,D项正确;元谋人、北京人还没有彩陶文化,排除AB项;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7.【答案】D
【详解】据材料可知,在半坡遗址发现公共墓地、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些都能够证明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D项正确;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磨制工具、聚落的出现等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仅仅涉及公共墓地和水井,没有涉及其他生活用品,不能断定原始居民的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排除B项;材料仅仅涉及半坡遗址的公共墓地,没有涉及河姆渡遗址的墓地,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故选D项。
18.【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石铲(翻土)”,“石刀 (收割)”,“石磨盘 (谷物加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铲用于翻土可以种植庄稼,石刀用于收割,石墨盘用于谷物加工,这些说明人类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项正确;捕鱼狩猎的工具,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翻土、收割、谷物加工的工具,排除A项;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涉及居住的房屋,与题干内容反映的是翻土、收割、谷物加工的工具不符,排除C项;懂得人工种植水稻,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翻土、收割、谷物加工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可知,大墓和小墓在随葬品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和地位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正是贫富分化的体现,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直接提及私有财产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或不可侵犯,只是描述了墓葬中随葬品的差异,排除A项;墓葬的差异表明了贫富分化的存在,但题干中并未明确提及国家的建立或阶级制度的形成,排除B项;题干中虽然展示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但并未直接说明原始社会已经解体。原始社会的解体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需要多方面的证据来支持。因此,仅凭墓葬的差异就断定原始社会已经解体是不充分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0.【答案】B
【详解】据材料“大多数墓葬随葬品较少,有的墓葬随葬品多达180余件,部分墓葬中出现了象征权力的石制斧钺”和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贫富悬殊特别明显,有的墓随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件,有的却一无所有,B项正确;随葬品的多少无法体现国家雏形,排除A项;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前后,整个中华大地进入了城堡四起、争奇斗艳的邦国时代, 同时材料中没有涉及邦国特征,排除C项;随葬品的多少与手工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1.【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主题纹饰,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出土的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文化时期已经产生了专门的艺术和文字的雏形,而艺术和文字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可能进入了文明时代,C项正确;早期国家形成是夏朝,排除A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并且这时期还未正式形成宗法制,排除B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商朝的政治特点,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神权相关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22.【答案】B
【详解】据材料“图Ⅰ是五千年前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图Ⅱ是同时期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龙首纹玉镯”,结合所学可知,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部分文化遗址各具特色又相互借鉴交流,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既有多元性,又有共通性,即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特点。B项正确;“早期中华文明的多源多元”概括不全,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南北文化格局发生融合,排除C项;“不同文明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3.【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双钱结藤编既是良渚人生产中需要用的手工业品,又具有一定的美感,这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项正确;夏朝的建立说明早期国家形成,排除A项;一个双钱结藤无法表明良渚文化已经出现社会阶级分化明显的特征,需要结合墓葬陪葬品和其他考古发现才能推测,排除C项;良渚文化手工业已十分发达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按其形式主要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三大类。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等;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铃形小铜器、玉器属于实物史料,正确A项;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地方史志、影像史料等,排除B项;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神话,传说、史诗等,排除C项;影像史料是通过摄影、录像等方式对当时场景的真实记录,排除D项。故选A项。
25.【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陶寺遗址中,随葬品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年代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当时礼制已初步形成,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至上,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原为引领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排除B项;材料只展现了陶寺遗址,没有体现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排除D项。故选C项。
26.【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可得出,三皇的传说反映的都是远古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体现出远古文明领先世界,排除A项;传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出现早期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27.【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在涿鹿之战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他们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体现了华夏文明的传承,A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部落联盟的形成,排除B项;禅让制度的确立强调选贤,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只提到炎帝与黄帝的影响,说明不了神话传说的真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8.【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烈山氏以善于烧山种田而闻名,烈山氏子“柱”被尊奉为谷物之神一一稷,共工氏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共工氏子“后土”被尊奉为土地之神一一社可得出炎帝后裔部落当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最先过上定居生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排除C项;最早人工种植谷物是河姆渡人,排除D项。故选A项。
29.【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部落联盟首领和夏王朝开创者禹接替其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禹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 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题干中的歌词即是在歌颂大禹治水。B项正确;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传说炎黄打败蚩尤、神话女娲造人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30.【答案】A
【详解】据材料“尧老时在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问题让大家讨论,众人推举了舜;当舜年老让位时,由于禹治水有功,联盟议事会一致推举禹担任首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制,其标准是品德和威望,A项正确;早期国家是夏商周,与材料尧舜禹传说时代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推选首领,而不是部落联盟的形成,排除C项;阶级分化出现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出现贫富分化,材料没有涉及贫富分化,而是强调推选首领,排除D项。故选A项。
31.【答案】(1)①处:元谋人;④处:北京人。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打制石器。
(2)相同点:都使用打制石器;都过群居生活;都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不同点:北京人的头部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3)信息:北京人会使用火,并且具有管理火的能力。发展:早期人类最初使用天然火,如雷击起火、火山爆发等;后来,人类学会了保存火种,如钻木取火等;再后来,人类能够人工取火。
【详解】(1)早期人类:根据材料一中的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北京地区,④是云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可以得出,①处生活的早期人类是北京人;我国学者在云南元谋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云南元谋县生活的早期人类被称为元谋人,可以得出,④处生活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
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约10万件打制石器,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可以得出,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
(2)相同点: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时期的早期人类的相同点可以从使用的工具、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如都使用打制石器;都过群居生活;都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不同点: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时期的早期人类的不同点可以从面部特征方面分析,如北京人的头部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3)信息:根据材料三中“在北京人遗址中的13层文化堆积里,共发现了5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灰烬成堆、成层分布的现象,表明北京人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对火的使用能力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北京人会使用火,并且具有管理火的能力。
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会使用火,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可以得出,我国早期人类在用火方面的发展是早期人类最初使用天然火,如雷击起火、火山爆发等;后来,人类学会了保存火种,如钻木取火等;再后来,人类能够人工取火。
32.【答案】(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影响: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迁徙走向定居。
(2)相同之处: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从事农业生产;都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3)意义:增加了煮熟食物的方法;便利了饮用水的运送和储存;使人类能够比较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构成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详解】(1)方式:根据材料“人们砍去树木,铲除荆棘和杂草,晒干后焚毁,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进行简单的松土平整后即行播种,这种原始农业通常称之为刀耕火种”可知,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影响:根据材料“农业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和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迁徙走向定居。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及其考古发现”可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在生产生活方面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从事农业生产;都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3)意义:根据材料“有了陶器后,人类增加了煮熟食物的方法,并且便利了饮用水的运送和储存,使人类比较能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所以,陶器的制作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也构成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可知,陶器出现增加了煮熟食物的方法;便利了饮用水的运送和储存;使人类能够比较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构成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33.【答案】(1)观点:良渚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阐释: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
综上所述,从良渚古城的墓地随葬品情况可见,良渚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2)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等特点;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可得观点:良渚古城规模宏大。
阐释:围绕观点进行阐释,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最后总结提升,从良渚古城的面积大小和影响范围可见,良渚古城的规模宏大。
(2)认识: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良渚古城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等特点;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