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时训练(答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训练16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分值:57分)
1.(2023·北海高一下期末)有学者提出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三点原则:第一,不能将其看作传统的农民起义,要关注其鲜明的近代风格;第二,不能全盘否定;第三,注重其推动历史的作用。下列史事符合第一条原则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社会财富
B.抗击英法洋枪队执行反帝的任务
C.席卷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
D.《资政新篇》提出新社会经济政策
2.(2023·宁波五校联盟高一上期中)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英法等西方国家获取了在长江各口岸及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直到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却是东三省、天津和北京一带。这最有可能是因为(  )
A.洋务运动新式军事工业建立在长江各地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列强遵守“东南互保”协议
D.传统的经济模式具有排他性
3.(2023·包头高一下期末)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洋务派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的这一认识(  )
A.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地位
B.说明西方政体的先进性
C.不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为西学传播减轻了压力
4.(2023·张家界高二下期末)1899年,开平矿务局技术顾问、美国工程师胡佛调查发现,矿务局为内部每位官员都配备马匹,花费巨大但实际上很少用得上,中国职员也决不同意任何减薪,只因为这样很“丢面子”。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技术
B.洋务企业未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
C.晚清近代化转型极其艰难
D.洋务运动将面临失败的必然结局
5.这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所推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B.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敌
D.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6.(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林公曾与论忧患,花甲抬棺征边关。蓄锐缓进筹粮饷,扬威急战歼敌顽。千里柳引春风度,十万兵夺疆土还。放眼西陲广袤地,天山雪映发苍髯。”下列选项对诗中事件影响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强化了政府对蒙古的管理
B.导致了近代化努力的破产
C.证实了清政府统治的腐朽
D.缓解了西北部边疆的危机
7.(2023·如皋高一上期末)中国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反之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一变化说明清王朝(  )
A.坚决维护了领土主权 B.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D.疆域意识渐趋近代化
8.下图为近代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所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该图(  )
A.没有史料实证价值 B.说明图像史料可信
C.真实反映当时史事 D.可作历史研究参考
9.(2024·浙江浙南名校高一阶级练习)如图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  )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10.(2023·云南楚雄高一上期末)1899年2月,美、英两国达成协议,美国允许英国投资中国的粤汉铁路,英国允许美国投资中国的广九铁路。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
B.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C.英美积极促成中国近代化
D.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11.(2023·龙岩高一上期末)金田起义后,受拜上帝教教义影响的太平军,时常焚毁儒、佛、道的庙宇神像,一些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士大夫们大多反对洪秀全的宗教教义,曾国藩更是指责洪秀全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孔子、孟子痛哭于九原”。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失去农民阶级支持
B.清政府已经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C.洪秀全的思想完全排斥传统文化
D.思想文化分歧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12.(2022·江苏卷,6)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系
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
13.(2023·浙江台金七校高一上期中)学者钱乘旦指出:比之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洋务运动(  )
A.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
B.实现了“剿发逆”,没实现“勤远略”
C.使清朝统治阶级达到自救目的
D.以改变封建统治引进生产技术为初衷
14.(2023·宝鸡高一上期末)下面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部分研究成果,据表可知,这些成果的取得(  )
作者 成果
魏源 《西北边域考》
沈垚 《新疆私议》
李兆洛 《皇朝一统舆地全图》
官方修订 《钦定回疆则例》
A.反映出“天朝上国”观念的盛行
B.体现出忧患时局的精神内涵
C.推动了近代史学逐渐走向繁荣
D.总结了历朝的治国理政经验
15.(2024·南通高一调研)晚清时期,东北北部的东清铁路采用俄式1.524米轨距,运费按卢布结算;东北南部的南满铁路采用日式1.435米轨距,运费按日元结算;西南的滇越铁路,采用法式1米窄轨距,运费按法郎结算。这一状况(  )
A.阻断了国内南北之间商品流通
B.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C.是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折射出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6.(2023·湖北云学新高考高一上期末)(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多种选择:一是保守派的排外与故步自封;二是洪秀全的天国乌托邦;三是洋务运动。当时的中国要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在当时既无阶级基础,又无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统治阶级上层,从学习器物开始。即使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政权,也会按《资政新篇》的路子去走,但这实际上走的仍是洋务运动之路。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工业,搞洋务不单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凡是遇到西方侵略的国家都会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摘编自孟昭《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答案精析
1.D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符合材料中的第一条原则,故选D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排除A项;抗击英法洋枪队执行反帝的任务,符合材料中的第三条原则,排除B项;席卷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符合材料中的第三条原则,排除C项。]
2.B
3.D [奕?的回应是说西学源自中学,等于说学习西学并不会放弃中学,本质上学的还是中学,这就为学习和传播西学减轻了压力,故选D项;“中体”本身是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要高于西学的,排除A项;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排除B项;奕?的说法根本上还是为了学习西学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C项。]
4.C [据材料分析可知,近代中国官办企业管理方式和薪资分配方面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侧面反映出晚清近代化转型极其艰难,故选C项;A、B、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D
6.D [诗歌反映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缓解了西北边疆危机,故选D项;材料中“天山”是指新疆,而不是蒙古,排除A项;使近代化努力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排除B项;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平乱,收复新疆,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不能证实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排除C项。]
7.D
8.D [根据所学可知,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画报却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可以作为研究当时清朝谎报军情、政治腐败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实证价值,D项正确。]
9.C [根据漫画中“欧洲的干预”“辽东半岛”“日本”等信息及所学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放弃了占领中国辽东半岛的企图,该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故C项正确。]
10.B [材料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列强在中国利益均沾,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故选B项;完全丧失铁路主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英美在华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得侵略权益,而不是积极促成中国近代化,排除C项;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排除D项。]
11.D [据材料可知,洪秀全拜上帝教教义与传统思想观念发生冲突,遭到一些人不满或反对,从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故选D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而非清政府的处境,排除B项;洪秀全把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宗教思想结合起来形成拜上帝教,排除C项。]
12.B
13.B [据材料可知,钱乘旦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和传统学习西方技术有明显区别,但是由于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能有效抵抗外国侵略,实现“勤远略”,故选B项;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企业而不是军事工业,排除A项;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并未能挽救清王朝统治,排除C项;洋务运动并不是为了改变封建统治,排除D项。]
14.B [这些研究成果都与当时清政府面临的边疆危机有关,反映出忧患时局的精神内涵,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天朝上国”观念,排除A项;材料中的这些研究成果并不能推动近代史学逐渐走向繁荣,排除C项;“历朝”的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
15.D
16.示例
论题:洋务运动是开明官僚对国家出路的积极探索。
阐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地主阶级内部的开明官僚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引导下,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官僚,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编练新式海军,设立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并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技著作。洋务运动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晚清的国防力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洋务运动作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有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时训练(答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