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2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如图为《最近之花花世界》,选自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2023·包头高一期末)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反映出( )
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领导权
B.五四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3.(2023·太原高一期末)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数量约为100万人;截至1919年,这一数量接近200万人。工人阶级数量的增长( )
A.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转型
B.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推动
C.加速了推翻清王朝的进程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2024·昆明高一期末)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地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5.(2023·焦作高一期末)下表选自20世纪20年代初《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中国( )
1920年 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中明确指出:“故中国将来发生(社会主义)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1920年9月 陈独秀发表《谈政治》《对于时局的我见》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等思想
1923年3月 瞿秋白发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东方问题之题要》等文章,详细论述了东方落后,被压迫民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A.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革命政党即将诞生
D.进步人士探索救国道路
6.(2023·宜宾高一阶段练习)金冲及是著名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其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描述中共一大时说道:“凡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种种困难和挫折,会经历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意在强调( )
A.中国共产党诞生具有必然性
B.党的自身建设走向了成熟阶段
C.中国革命任务开始发生转变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时机成熟
7.(2023·全国甲卷,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8.(2023·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有学生作出以下总结:
①新的思想引领了中国救亡运动 ②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③改变了近代以后的方向和进程 ④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下面一些同学的补充中,正确的还有( )
A.有了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B.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9.(2024·南阳高一阶段练习)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10.(2024·红河高一期末)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号召“团结一切劳动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工人、商人、农民、学生、妇女等群体参与了“五一”节的纪念活动。这( )
A.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加速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到来
C.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扩大
D.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11.下表是1925年1月至1927年5月两湖地区某省中国共产党、共青团人数对比。
时间 党员人数/人 团员人数/人 党团员比例/%
1925年1月 52 76 0.68
1925年9月 99 144 0.69
1926年1月 164 303 0.54
1926年5月 428 475 0.90
1926年8月 1 000余 481 2.08
1927年4月 13 000余 20 000余 0.65
由上表可知,两湖地区某省共产党、共青团人数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全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12.(2024·白银高一校考)虽然国民革命军中实行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但大多数官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革命改造,仍带有浓厚的封建地方狭隘保守的排外思想,部队缺少统一的正规战斗操练。材料表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国民革命军革命性弱
B.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没有科学纲领的指导
13.(2023·浙江高一校联考)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4.(2023·新课标卷,30)下表可以反映出( )
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东北)
产业资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业资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业资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15.(2023·德州高一阶段练习)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意在强调( )
A.以城市斗争为工作的中心
B.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C.尽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16.(2023·安徽卓越县高一联考)从1932年春起,苏维埃政府先后创办中华钨矿公司等公营企业,开办中华商业公司造纸厂、瑞金纺织厂、于都通讯材料厂等小型工厂。到1934年3月,中央苏区国营工厂发展到32家,产业工人达万余人,中央钩砂公司年出口创汇400多万元。这( )
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B.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改变了苏区旧有生产关系
17.(2023·中山高一期末)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18.(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期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红船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 红船精神 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红船精神
19.(2024·南阳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遵义会议开始的这个根本变化和它产生的深远影响,很难想象中国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在此后的几十年岁月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里的“根本变化”是( )
A.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
B.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纠正
C.正确思想路线的确立
D.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实现
20.(2023·北京大兴高一期末)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如表所列事件中获得的启示是( )
革命活动 方式 结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照搬苏联城市中心道路 失利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根据中国国情,走向农村 发展
前四次反“围剿” 根据实际情况,打游击战 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 照搬苏联经验,打正规战 失败
遵义会议与其后的长征 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制定战略战术 胜利
A.坚持进行武装斗争
B.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建立统一战线组织
D.坚持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南阳高一阶段练习)(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整体上来观察五四运动,它的骨干力量是以《新青年》同仁和以北大为中心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其中既包括19世纪70-80年代后一代,拥有出国留日经历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包括了罗家伦和傅斯年这样的19世纪末的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留日时期,日本学界正处于“主义”概念广泛应用的时代,这样的经历让陈独秀等人对“主义”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心中,不管秉承什么“主义”,有“主义”比没有主义强,“主义”应该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尺度和标准,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
——摘编自邵明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考察
——基于社会思潮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五四运动展现了中国青年力量,在主义和社会运动的催化下,中国青年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从社会改良转向谋求社会改造,乃至革命,他们成为社会变革的急先锋。先进青年结成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他们创办社团,制订组织章程,训练组织骨干,增进组织团结,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先进青年教育服务群众,宣传鼓动群众,组织凝聚群众,找到了一条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群众基础。先进青年在实践中发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都行不通,转而选择马克思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摘编自张治银等《酝酿和探索:五四运动与建党准备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活动的价值。(12分)
22.(2024·广州高一期末)(20分)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泽东认为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1931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道路。——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1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如图为《最近之花花世界》,选自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爱国救亡运动,反对当时亲日派的行为,故选D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救运动,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批判儒家思想的运动,排除C项。
2.(2023·包头高一期末)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反映出( )
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领导权
B.五四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1919年”可知,创刊词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的爱国情怀,B项正确;依据材料不能判定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C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排除D项。
3.(2023·太原高一期末)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数量约为100万人;截至1919年,这一数量接近200万人。工人阶级数量的增长( )
A.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转型
B.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推动
C.加速了推翻清王朝的进程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一战爆发前后,工人阶级的数量急剧增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转型,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排除B项;清王朝结束的时间是1912年,排除C项;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工人阶级数量的增长,而非工人阶级数量增长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排除D项。
4.(2024·昆明高一期末)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地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影响,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辛亥革命,排除B项;工农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时间是在1927—1937年,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排除D项。
5.(2023·焦作高一期末)下表选自20世纪20年代初《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中国( )
1920年 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中明确指出:“故中国将来发生(社会主义)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1920年9月 陈独秀发表《谈政治》《对于时局的我见》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等思想
1923年3月 瞿秋白发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东方问题之题要》等文章,详细论述了东方落后,被压迫民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A.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革命政党即将诞生
D.进步人士探索救国道路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新青年》发表了多篇关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反映出进步人士探索救国道路,D项正确;这些文章的发表并不足以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工人阶级的数量,排除B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与材料时间“1923年”不符,排除C项。
6.(2023·宜宾高一阶段练习)金冲及是著名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其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描述中共一大时说道:“凡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种种困难和挫折,会经历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意在强调( )
A.中国共产党诞生具有必然性
B.党的自身建设走向了成熟阶段
C.中国革命任务开始发生转变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时机成熟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共一大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A项正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是遵义会议的召开,并非中共一大,排除B项;中共一大后,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并未发生转变,排除C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时机成熟是在中共三大后即国民革命前夕,排除D项。
7.(2023·全国甲卷,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C项正确;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8.(2023·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有学生作出以下总结:
①新的思想引领了中国救亡运动 ②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③改变了近代以后的方向和进程 ④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下面一些同学的补充中,正确的还有( )
A.有了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B.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有了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A项正确;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排除B项;1919年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排除C项;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排除D项。
9.(2024·南阳高一阶段练习)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材料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B项正确。
10.(2024·红河高一期末)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号召“团结一切劳动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工人、商人、农民、学生、妇女等群体参与了“五一”节的纪念活动。这( )
A.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加速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到来
C.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扩大
D.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工人、商人、农民、学生、妇女等群体响应国民大革命号召,参与“五一”节纪念活动,这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扩大,C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无产阶级,排除D项。
11.下表是1925年1月至1927年5月两湖地区某省中国共产党、共青团人数对比。
时间 党员人数/人 团员人数/人 党团员比例/%
1925年1月 52 76 0.68
1925年9月 99 144 0.69
1926年1月 164 303 0.54
1926年5月 428 475 0.90
1926年8月 1 000余 481 2.08
1927年4月 13 000余 20 000余 0.65
由上表可知,两湖地区某省共产党、共青团人数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全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答案 A
解析 1925年1月到1927年4月,由于开展国民革命,尤其是北伐胜利进军,推动了两湖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故选A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在1927年10月进军井冈山,即国民革命失败后才开始开辟的,排除B项;国共合作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实现,排除C项;全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是在1922年至1923年,排除D项。
12.(2024·白银高一校考)虽然国民革命军中实行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但大多数官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革命改造,仍带有浓厚的封建地方狭隘保守的排外思想,部队缺少统一的正规战斗操练。材料表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国民革命军革命性弱
B.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没有科学纲领的指导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但大多数官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革命改造,仍带有浓厚的封建地方狭隘保守的排外思想”可知,国民革命军受封建思想的残余的影响,革命性不强,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人民群众对国民大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国民大革命的纲领,排除D项。
13.(2023·浙江高一校联考)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
D.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②处的事件指的是国民政府从武汉迁到南京,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B项正确。
14.(2023·新课标卷,30)下表可以反映出( )
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东北)
产业资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业资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业资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答案 A
解析 1894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B项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表格数据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经济结构是指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材料仅涉及民族资本,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D项错误。
15.(2023·德州高一阶段练习)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意在强调( )
A.以城市斗争为工作的中心
B.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C.尽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28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以敏锐的战略眼光认识到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D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在农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作战方式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国民党的态度,排除C项。
16.(2023·安徽卓越县高一联考)从1932年春起,苏维埃政府先后创办中华钨矿公司等公营企业,开办中华商业公司造纸厂、瑞金纺织厂、于都通讯材料厂等小型工厂。到1934年3月,中央苏区国营工厂发展到32家,产业工人达万余人,中央钩砂公司年出口创汇400多万元。这( )
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B.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改变了苏区旧有生产关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34年,中央苏区国营工厂发展较快,仅中央钩砂公司年出口创汇就达400多万元,这打破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革命,排除B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苏区原来的生产关系,排除D项。
17.(2023·中山高一期末)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30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得当地的地主大量涌入城市,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与国内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排除C项;北伐战争是在1926—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8.(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期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红船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 红船精神 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红船精神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船精神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井冈山精神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有关;长征精神与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有关。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B项正确。
19.(2024·南阳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遵义会议开始的这个根本变化和它产生的深远影响,很难想象中国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在此后的几十年岁月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里的“根本变化”是( )
A.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
B.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纠正
C.正确思想路线的确立
D.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实现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实现了从教条主义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转变,C项正确。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根本变化,排除A项;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排除B项;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排除D项。
20.(2023·北京大兴高一期末)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如表所列事件中获得的启示是( )
革命活动 方式 结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照搬苏联城市中心道路 失利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根据中国国情,走向农村 发展
前四次反“围剿” 根据实际情况,打游击战 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 照搬苏联经验,打正规战 失败
遵义会议与其后的长征 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制定战略战术 胜利
A.坚持进行武装斗争
B.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建立统一战线组织
D.坚持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照搬苏联城市中心道路,最终失败,遵义会议与其后的长征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制定战略战术,最终成功,这表明中国革命需要结合中国国情,B项正确;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均涉及武装斗争,但是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建立统一战线组织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不相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南阳高一阶段练习)(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整体上来观察五四运动,它的骨干力量是以《新青年》同仁和以北大为中心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其中既包括19世纪70-80年代后一代,拥有出国留日经历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包括了罗家伦和傅斯年这样的19世纪末的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留日时期,日本学界正处于“主义”概念广泛应用的时代,这样的经历让陈独秀等人对“主义”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心中,不管秉承什么“主义”,有“主义”比没有主义强,“主义”应该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尺度和标准,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
——摘编自邵明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考察
——基于社会思潮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五四运动展现了中国青年力量,在主义和社会运动的催化下,中国青年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从社会改良转向谋求社会改造,乃至革命,他们成为社会变革的急先锋。先进青年结成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他们创办社团,制订组织章程,训练组织骨干,增进组织团结,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先进青年教育服务群众,宣传鼓动群众,组织凝聚群众,找到了一条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群众基础。先进青年在实践中发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都行不通,转而选择马克思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摘编自张治银等《酝酿和探索:五四运动与建党准备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活动的价值。(12分)
答案 (1)特征:年龄整体偏小;不少人有留学经历;崇尚“主义”;是五四运动的骨干力量。
(2)简评:促使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积极探寻救国救民思想;其探索与实践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重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22.(2024·广州高一期末)(20分)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泽东认为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1931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道路。——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12分)
答案 (1)观点: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立三:城市中心论。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进行根据地建设。影响: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周测12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答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