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九单元 训练2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答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训练2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分值:57分)
1.(2024·衢州高一上期末)“这是中国共产党在11年的时期内第一次召开它的代表大会,大会是以洋溢的自我庆贺和自我批评为其特征的。对1949年的胜利和对195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来庆贺。”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2024·大连高一上期末)20世纪50年代,我国翻译界围绕《红与黑》的翻译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众多翻译家、批评家、理论家甚至一些读者和兴趣爱好者都加入其中。这场大辩论是我党针对艺术和学术领域提出的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这一方针是指(  )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1958年总路线
C.“双百”方针 D.八字方针
3.(2024·泰安高一上期末)下面的宣传画中,有“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等文字。读图判断,该宣传画可能创作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2023·湖州高一下期末)20世纪50年代,我国某地群众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办工厂,调原料,调车马带绳套;办食堂,调锅灶,大搞水利调木料;畜牧场,调土地,银行扣款当储蓄;交通设厂调机器。”该顺口溜所反映的史实是(  )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全民大炼钢铁
C.大办人民公社 D.实施包干到户
5.1960年春,铁人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其内涵是(  )
A.助人为乐 B.艰苦奋斗
C.执政为民 D.廉洁奉公
6.(2023·洛阳高一下联考)有学者在评价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时指出:此时的中国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由此可知,该历史时期为(  )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科技成就是(  )
A.探月工程 B.两弹一星
C.高铁技术 D.杂交水稻
8.(2024·太原高一上期末)1962年,中共中央决定,大量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切实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产品和日用品的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这一决定(  )
A.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B.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9.(2023·佛山高一下期末)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该事件(  )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
10.(2023·滁州高一下期末)2023年4月23日,旅美20年的大熊猫“丫丫”回到祖国怀抱。1972年4月我国也赠送美国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
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2023·江苏卷,10)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12.(2021·天津卷,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13.(2024·平顶山高一上期末)1980年年初,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林彪、‘四人帮’对我们党损害极大”,他们“横行时期,踢开党委闹‘革命’,党被打乱了,‘四人帮’实行的是帮领导、帮统治。”邓小平意在(  )
A.抵制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为党的指导思想
C.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D.强调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重要性
14.(2021·湖南卷,11)下表所列活动(  )
时间 活动名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1957年1月 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 《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
1957年12月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表明文艺领域出现“左”的倾向
D.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15.(2022·江苏卷,10)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16.(2024·肇庆高一上期末)(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加强国防经济建设和156个重点项目,推动工业化建设,发展合作社进行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上述基本任务,“一五”计划还提出了12项具体任务和相应的重要指标:以大力发展重工业为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也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贸易业,培育各方面的人才,加强人员综合素质,要逐步改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合作,继续创新手工业,加大生产和出产速率,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席芬芬《建国初期的工业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确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它是在汲取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双百”方针非一朝一夕之功。1951年,毛泽东谈到了“百花齐放”;1953年提到了“百家争鸣”;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明确了其地位。
——摘编自徐骁《“双百”方针的历史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中国“一五”计划与“双百”方针的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双百”方针提出并贯彻实施的历史意义。(8分)
答案精析
1.B [据材料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两者相隔11年,故选B项,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排除C项;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排除D项。]
2.C [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翻译界围绕《红与黑》展开的大辩论,体现了我党指导艺术和学术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双百”方针,故选C项,排除A、B、D项。]
3.B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故选B项,排除A、C、D项。]
4.C
5.B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排除A、C、D项。]
6.C [据材料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与之相适应,在治国方略和方式上采用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最终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内乱和损害,故选C项;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均与材料中“政策治国”不符,排除A、B、D项。]
7.D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故选D项,排除A、B、C项。]
8.D [1962年中共中央的决定是在经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做出的,最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故选D项;上述决定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体现,排除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1992年才提出,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排除C项。]
9.B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终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故选B项;20世纪70年代还处于两极格局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排除A项;祖国统一大业是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排除C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
10.D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因此材料中“熊猫外交”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A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B项;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排除C项。]
11.C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随着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国缓和与日本、欧洲的关系,引进技术专家、翻译西方著作,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故选C项;三线建设是从20世纪60年代前期到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摆脱”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在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
12.B 13.D 14.A
15.D [根据材料可知,该诗反映了美国提出了“双重代表权”案,想要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美关系的发展,排除A项;该诗反映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此时还不能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排除B项;当时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是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
16.(1)“一五”计划要求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而“双百”方针适应了这种需要,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4分,言之成理即可)
(2)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有助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8分,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且符合题目要求亦可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九单元 训练2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答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