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唐代,禅宗六祖离能提出“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其三世徒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寺院章程)主张: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处众以谦恭为有礼。由此可知,唐代( )
A.儒学独尊地位牢不可破
B.佛教融合儒道思想
C.佛教注重维护礼乐制度
D.三教并行趋势显著
2.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官府设立僧官制度,即君主通过赐予僧团领袖官位、爵禄的方式,笼络佛教领袖,促使僧团组织置于世俗权力秩序控制之下。僧官制度的设立( )
A.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 B.实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C.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D.表明佛教日益受政府控制
3.魏晋时期,以曹植为首的魏晋名士开启了“任诞放达”之风,曹植在其《赠丁翼诗》中写道:“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该诗主要体现了( )
A.魏晋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没落
B.魏晋士人对虚伪礼法名教的批判
C.魏晋文学注重对现实的探寻
D.儒学思想推动士人自我意识觉醒
4.唐代,僧人群体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孝僧”,如道明和尚(780—877年),居住在睦州(浙江)龙兴寺时,织卖蒲鞋养母,时人号为陈(俗姓陈)蒲鞋。“孝僧”现象折射出( )
A.儒学仍占据主流地位 B.佛教走向了严重衰落
C.佛教中国化已经完成 D.儒佛思想的争斗激烈
5.东晋时期,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这反映了( )
A.道教发展超过儒学 B.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C.儒学符合民间需求 D.道教思想与儒学的融合
6.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儒学( )
A.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 B.纲常礼教遭到破坏
C.理论存在严重的局限 D.正统地位已经丧失
7.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借来儒家学说,但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教。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院,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这反映了( )
A.日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B.中国文化深刻影响日本
C.中日文化交流由来已久 D.日本在借鉴中保留特色
8.如表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 )
引文 出处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晋书·阮籍传》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 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
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 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
9.敦煌85窟壁画(下图)描绘了佛教极乐世界,规划为方格状的一个个坊,令人想起唐朝长安城的布局。这表明唐朝( )
A.三教合一的出现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文化领先于世界 D.佛教渐趋本土化
10.唐代楷书步入盛世,其代表人物有( )
①钟繇
②王献之
③柳公权
④颜真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佛教带给许多民族的不仅是宗教信仰和一套道德标准,而且还有文化体系、建筑式样等。下列建筑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是( )
A.
B.
C.
D.
12.汉高祖刘邦从白登脱困后,汉匈双方的对抗问题并未解决。为应对被动局面,西汉采取了应对匈奴的全新政策:其一、与匈奴缔结和亲;其二、每年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物;其三、通过“喻以礼节”实现匈奴德化;其四、短期内建立汉匈的“子婿”亲戚关系,逐步形成长期的“外孙单于”血缘关系。关于西汉对匈奴的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
A.汉匈称“子婿”而非华夷表明华夏认同开始形成
B.是在长期交往交融中坚持独尊观念的政治选择
C.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
D.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后世照搬沿用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范镇(约450-515)认为“形”(形体)“神”(精神)的关系是“名殊而体一”“形神不二”,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归于消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形质神用”的论点,即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是由“形”派生出来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这个主体而单独存在。范镇还对“质”和“用”给予了论证,提出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精神作用只是活人的特有属性,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类:“知”(感知觉)和“虑”(思维);并指出二者的差别,“浅则为知,深则为虑”。范镇强调物体的变化有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范镇主张人们应禀承天性,行自我修养,人人各守其职,各安天命。其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摘编自潘富恩、马涛《范镇评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范缜思想的核心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范缜创作《神灭论》的历史背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由材料中的“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等内容可知,佛教禅宗思想中融合了儒家孝道、道家无为等思想,B项正确;唐朝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排除A项;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已经崩溃,排除C项;三教并行为政府文化政策,材料提及的是禅宗的思想,无法体现政府文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由材料信息可知,朝廷为了笼络佛教领袖,赐予僧团领袖官位,爵禄,以加强对他们的控制,这表明佛教日益受政府控制,D项正确;僧官制度的确立强调佛教官方化,不能体现佛教的中国化完成,排除A项;实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的说法夸大了僧官制度设立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朝廷加强对佛教的控制,不能说明佛教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俗多所拘”则指出当时社会风气受到许多约束,这些约束往往指的是儒家的礼法名教。而通过这些诗句,可以看出曹植对于当时社会中过分强调儒家礼法名教的现象持有批判态度,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追求更广阔的道德和智慧,而不是被也俗的礼法所束缚。因此,这首诗主要体现了魏晋士人对虚伪礼法名教的批判,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部分士人对于儒家的看法,不代表魏晋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没落,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文学受玄学影响,注重对现实的逃避,排除C项;材料确实反映魏晋时期,部分士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但是推动其觉醒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不是儒学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孝僧”是佛教徒在行为活动中渗透了儒家伦理,这说明当时儒学对佛教的影响较大,折射了当时儒学仍然占据主流地位,A项正确;唐代佛教兴盛,并未走向衰落,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佛教中国化在这一时期完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儒佛思想的融合,而非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D
解析:东晋时期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的话体现了道教融合了儒学思想,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道教人物为了教派的发展融合了儒学思想,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佛教思想,故排除B项;儒学是否符合民间的需求与道教教义变化无关,故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可以看出,儒家的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局限与问题,并不能适应战乱动荡时期的需求,故C项正确;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不符合材料中唐末的内容,排除A;材料强调儒学的发展问题,而不是具体的纲常礼教,排除B;D项不符合史实,丧失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亚洲)。根据材料“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借来儒家学说,但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教。”可知,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保留了其本土的文化特征,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保留本土特征,没有体现创新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日本文化在借鉴中保留本土特征,而非中国文化深刻影响日本,以及交流已久,排除B项和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听说兵家有一个貌美如花、文采超群且尚未出嫁的女子死了,虽然与兵家女素不相识,却像老朋友一样前去哭丧。《世说新语》记载,潘岳的长相气质、神态都绝佳。他年少时外出,无数的少女少妇为之癫狂,忘却礼教矜持,大庭广众之下,手拉手地把俊俏少年围于中间。《世说新语》记载,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此三事说明在魏晋时期,男女有别、言行合礼的观念有所松动,传统的儒家礼教观念遭遇到了信仰危机,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排除A项;刘伶喝酒与享受生活有关,阮籍、潘岳的故事则与追求享受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儒、道、佛三教彼此相互影响,吸收其他教派的理论,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敦煌85窟壁画(下图)描绘了佛教极乐世界,规划为方格状的一个个坊,令人想起唐朝长安城的布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壁画中,出现了仿照当时都城坊的布局,说明佛教在中国传教过程中,日渐本土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道家,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排除A项;材料信息难以得知“佛教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其他文明进行比较,无法得知其领先世界,排除C项。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楷书步入盛世,其代表人物有颜真卿和柳公权,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所以,③④正确,故选C项;钟繇是三国时期书法家,王献之是东晋书法家,①②均不是唐代人,故排除ABD。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佛塔是各地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A图片是中国共产党一大地址,与材料无关,A错误;C图片是中国古代农家房院,C错误;D是雅典帕特农神庙,与材料无关,D错误。
1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政府在处理与匈奴关系问题时多采取和平措施,利于各民族友好往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而非西汉时期“开始形成”,排除A项;西汉政府在与匈奴的交往中采取全新政策,主动降低姿态,与匈奴和亲、给匈奴送钱等。这是在匈奴强、西汉弱的背景下做出的务实选择,而非“坚持独尊观念”,排除B项;不同时期中原政府在国情上差异较大,应根据国情调整民族政策,而非一味效仿,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1)人的形体和精神不可分割(反佛理念);强调“形质神用”,认为只有活人才有精神作用,且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知、虑(唯物思想);事物的变化有其内在规律性(辩证思想);认为人们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动荡不安,佛教盛行;佛教教义(出世)与儒家思想(入世)的冲突;佛教势力的扩张激发人们的反佛意识;范缜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1)根据“认为形(形体)、神(精神)的关系.….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归于消灭。”他进一步提出“形质神用’的观点”“范缜强调物体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范缜主张人们应禀承天性,加强自我修养,各守其职,各安天命”可概括出答案。
(2)结合范缜生活的时代背景可分析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动荡不安,佛教盛行;佛教教义出世)与儒家思想(入世)的冲突;佛教势力的张激发人们的反佛意识;范缜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14.答案:(1)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大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学术传统上: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
(2)过程:南北朝时期互派使节,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朝时,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与北学汇集洛阳;唐朝时逐渐走向统一。
意义:有利于学术文化上的统一,推动儒学的发展,巩固儒学正统地位;推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大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根据材料“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可知,学术传统上,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过程,根据材料“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得出,南北朝时期互派使节,借机相互考校儒学;根据“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得出,隋朝时,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与北学汇集洛阳;根据“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得出,唐朝时逐渐走向统一。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统一,推动儒学的发展,巩固儒学正统地位;推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政治上的统一等角度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