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其中包括( )
A.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 B.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C.在城市的郊区建造购物中心 D.社区功能发生转变
2.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问世,随后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中部分法规和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对其具体实施规定做出了补充与修正,英国逐渐形成了建立济贫院等一整套济贫制度。这一制度( )
A.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
B.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C.暴露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弊端
D.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革命结果
3.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 )
A.古代的南亚 B.中古时期的西欧 C.古代的美洲 D.中古时期的西非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旨在( )
A.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B.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C.加强基层治理减轻财政负担 D.改变政府的工作思路
5.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混合经济的发展
③福利制度的完善
④计划经济的推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6.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维系这一双重性最关键的因素是( )
A.权力 B.人口 C.土地 D.宗教
7.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法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陆续颁布了《工资委员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等法案。英国政府的这些举措( )
A.有助于阶级矛盾的缓和 B.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局面
C.缩减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D.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前途光明
8.183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城市机构法》,在178个城市中设立了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教育部、铁道部等政府管理机构。19世纪中后期,英国颁布了多部《首都水法》,对自来水水质、水量、水价等作了严格的规定。1875年颁布的《克罗斯法》准许地方政府制订改造贫民区的计划。英国这些举措的出台( )
A.反映出城市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B.加速了城市治理的制度化发展
C.表明城市治理有赖于社会力量的紧密配合
D.得益于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
9.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取消了“斯皮纳姆兰制”的家内救济,改为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济贫法(修正案)》的出台说明,当时英国( )
A.城市化已基本实现 B.工业革命造成贫富悬殊
C.社会教育亟待发展 D.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制度
10.从1951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个社会保险法规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A.已经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B.基本继承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
C.加重国家财政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 D.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11.1918年2月至1920年4月,席卷全球的大流感感染了全球约5亿人,期间美国死于流感的人数约为67.5万人。关于疫情起源美国媒体众说纷纭。这表明当时( )
起源 原因
西班牙流感说 最先关注且忠实报道流感,成为当时大流感最“通用”的名称
“俄国流感”说 认为流感的发源地是俄国,特别是俄国和土耳其斯坦之间的边境地区。许多记录在案的流感病例或多或少都来源于该地
“德国流感”说 这场大流感不仅源出德国,甚至很可能是德国人为制造并由德军特工传播的
“中国流感”说 大流感以及所有其他存在于宇宙中的大瘟疫都是在亚洲产生的,它们如同插翅一般,随着20万中国劳工扩散向西方
A.第一次世界大战阻碍了医学正确认知 B.美国媒体掩盖疫情真相
C.国家应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D.意识形态左右舆论报道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 )
A.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 B.社区承担了更多政府功能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覆盖城镇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人的养老金。医疗费都由企业负责支付和报销,企业的压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逐步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完全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难以行得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迹象日益明显。……2000年初,有学者建议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建立养老基金,通过资本运作,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底,中央财政拨款200亿元作为第一笔基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加上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投资收益,截至2010年底,其累计投资收益已占社保基金权益的43.19%.
——摘编自刘仲藜等《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影响。
14.治安官是美国各个县(county)的执法者,负责维持县域内的治安,常被译为“警长”。治安官由民选产生,可连任。据不完全统计,自1924年威斯康星州产生该州第一位女性治安官以来,州内已有超过1/3的县出现女性候选人,有的人被提名不止一次。这反映出,美国基层治理( )
A.凸显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B.以维护地方的治安为核心
C.体现了现代性与传统的交织 D.注重激发女性的参政意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对于城市的管理各国都寻求新的方法,为了应对城镇化,各国开始城市探索,其中社区组织治理的方式被纳入其中,对于当时的城市治理产生积极作用,B项正确;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不属于这一时期城市的治理方法,排除A项;在城市的郊区建造购物中心属于当代城市治理的方式,排除C项;材料只是对于社区组织的探索,没有提及社区功能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当时英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阶段,故选A。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中古时期的西欧,B项正确;古代南亚、古代美洲、中古的西非,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之后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滞胀”局面,各国逐渐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程度,采取了发展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政策;同时为减少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战后各国建立并不断完善福利国家制度,故①②③正确;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政策,不同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故排除④。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到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C项正确;权力、人口和宗教均是维系这一双重性的因素,但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排除ABD项。故选:C。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
解析:考查英国城市治理。根据材料“在178个城市中设立了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教育部、铁道部等政府管理机构”“英国颁布了多部《首都水法》,对自来水水质、水量、水价等作了严格的规定”“1875年颁布的《克罗斯法》准许地方政府制订改造贫民区的计划”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管理,加速了城市治理的制度化发展,故选B项。“日趋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C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英国开始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4年(英国)。根据材料中“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中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英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而新法令的出台使得原来一些可以接受救济的人去寻找工作,说明政府在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制度,D项正确;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收入情况,无法得知贫富差距是否悬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救济,与教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D正确;ABC说法均错误,排除。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国家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基层社区迅速发展起来,并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说明基层社区承担了很多政府功能,故选B项;材料中的做法可以使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鼓励社区自我管理,未体现加强经济干预,排除C项;根据材料“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可知,政府公共开支减少,而非增加,排除D项。
13.答案:(1)原因:传统社会保障体系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计划生育下,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供养压力大;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新的保障制度;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2)影响:有利于缓解供养压力,缓解财政支出的问题;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利于国企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等。
解析:
14.答案:C
解析:美国在独立之前已存在基层自治的传统,材料显示出一战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基层自治活动当中,这反映出当时美国的基层治理既传承了自治传统,又体现出男女平等的现代化趋向,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男女平等化趋向,故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美国基层自治的核心无关,故排除B项;D项因果颠倒,基层治理并不是女性参政意识被激发的原因,故排除D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4-2025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测试(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