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2025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进行了(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分田包产到户
2.把握历史主题,有利于增进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下表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A.改革经济体制 B.巩固新生政权
C.调整国民经济 D.迈向社会主义
3.《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 )
A.土地所有制不变 B.农村经营方式不变
C.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变 D.农民生活水平不变
4.毛泽东针对互助合作运动明确指明:“关键是对合作互助组领导的实际成效如何,即是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多打了粮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说明农业合作化运动重在( )
A.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B.巩固土地革命成果
C.实现工农业互哺 D.解放农村生产力
5.下图是小刚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进行的知识梳理。其中②应填写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6.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
A.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B.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7.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工人积极性不高;20世纪50年代,实行公私合营后,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说明公私合营( )
A.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
C.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创举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探索
8.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这些做法( )
A.纵容了资本家的剥削 B.有助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C.体现了“左倾”的思想 D.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9.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D.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0.1955年至1957年实行国营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计划定额全部由财政拨款的制度。国营企业在原料供应、要素价格、生产过程、财务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材料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 )
A.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重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C.国营企业进行改革 D.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
11.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这说明公私合营( )
A.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 B.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确立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D.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2.下图是同仁堂进行公私合营前后的数据统计图。图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优越性 B.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工业生产出现急躁冒进现象
二、材料题
13.1949—195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完成了过渡时期的任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三 1952年和1956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表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0% 0.1%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内容出自哪部文件及该文件颁布的时间。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14.探究题: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建国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这次会议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新中国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如图)为国旗。
材料二 在党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大超额完成,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
——《人民日报》1959年4月
材料三 1949年之前的中国农村,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承受地主剥削。……当时一首民谣讲:“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坐监牢!”
——董志凯:《土地改革史话》
材料四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讲话
(1)结合材料一,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2)结合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建立这一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农业、工业上存在的问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D B A B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A A
1.B
【详解】根据题干“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后,中国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存在较多问题,为解决分散经营的问题,我国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是变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符题意,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提高公有化程度,而且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不符题意,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包干,且分田到户不能解决题干中分散经营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图一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朝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图二反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次会议上,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图三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由此可知,这些图片都反映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的过程,D项正确;改革经济体制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巩固新生政权表现在对内土地改革,对外抗美援朝等方面,与图片反映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调整国民经济是在20世纪60年代,图片反映的史实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可知,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形式依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土地所有制不变,A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实行的是合作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经营方式出现变化,B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排除C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据材料“是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多打了粮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知,毛泽东强调农业合作化运动重在解放农村生产力,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解放生产力,不是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排除A项;土地革命的成果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材料体现的是合作化,变农民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不是巩固土地革命成果,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工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和②所处的时间段1953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开始,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②是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D项正确;“打土豪,分田地”是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的政策,排除A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政策,排除B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改革时期(1950—1952年)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1935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与“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不符,排除A项;1953年抗美援朝已经胜利结束,因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并不是为了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排除C项;1953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实行公私合营后,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私合营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A项正确;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没有提高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创举,公私合营不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创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公私合营解放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探索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可以看出,这属于和平赎买的政策,有利于缓和矛盾,推进改造的平稳进行和顺利开展,B项正确;纵容的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从材料国家、职工、企业和资本家所占利润比例可以看出 ,并没有“左倾”,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改造而非支持其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可知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就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是三大改造的一个方面,因为还涉及到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排除A项;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与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不符,排除C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是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5年至1957年国营企业,在原料供应、要素价格、生产过程、财务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正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A项正确;材料中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严格受到政府控制,重视市场调节,说法错误,排除B项;国营企业的改革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国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无从得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据材料“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可知,1953—1956年国家进行了三大改造,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实行公私合营,这调动了企业工人的积极性,产量大幅增加,这体现了公私合营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A项正确;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说法错误,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而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未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排除B项;确立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是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从“公私合营”及题干统计图中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职工人数和生产总值有了很大的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经过改造,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优越性。A项正确;土地改革、优先发展重工业,均与题干中的“公私合营”无关,排除BC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我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过分强调发展速度,出现了冒进的现象,而公私合营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范例,不属于急躁冒进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
13.(1)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间:1950年。
(2)劳动生产率低下;小农经济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走合作化道路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走合作化道路符合工业发展的需要。(答出一点即可)
(3)直接原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解】(1)文件:根据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原因:根据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可知,土地改革后,因小农经济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我国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二“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可知,小农经济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是我国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二“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可知,我国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是走合作化道路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走合作化道路符合工业发展的需要。
(3)直接原因:根据材料三“ 1952年和1956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数据可知,1956年我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比重不断上升,私营经济、个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是因为我国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因此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基本完成。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1)方面:中国共产党促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形成新中国的建国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新中国的国名、国歌、国旗都提现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标志: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成。
作用: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3)存在问题:农业:封建土地制度仍存在;农民阶级没有土地,深受地主阶级剥削,生活没有出路。工业:工业基础薄弱,一穷二白,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薄弱。
【详解】(1)方面:根据材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促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根据材料“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建国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作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纲领作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其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主导作用,确保了纲领内容符合人民利益和国家发展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志。根据材料“会议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决定确立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领导核心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其当选为主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标志。根据材料“会议决定新中国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如图)为国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国名、国歌、国旗等国家象征的确定,都体现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中,国旗的设计融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元素,如五颗黄色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英勇斗争精神。这些国家象征的确定,不仅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2)标志: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3)存在问题:农业:根据材料三“租种地主土地,承受地主剥削”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仍存在;农民阶级没有土地,深受地主阶级剥削,生活没有出路。
工业:根据材料“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穷二白,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薄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2025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