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2025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单选题
1.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聚落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这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B.母系氏族公社状况
C.国家阶级已经产生 D.原始农业生产状况
2.《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伎乐,列乎深堂。”这些现象( )
A.巩固了儒家学说的地位 B.标志着门阀士族的形成
C.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3.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玄学的出现( )
A.标志道教本土化完成 B.使儒学融入了新内容
C.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D.重新确立了贵族政治
4.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 )
A.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 B.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
C.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 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5.春秋时,管仲回答齐桓公称霸举措时说:“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则)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战国时,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 )
A.冶铁技术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 B.统治阶层努力适应时代大变革
C.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D.一夫一妻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6.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 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7.下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只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孔子”照“镜子”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C.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全球化潮流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
8.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 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9.下图所示为人们根据《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的记载所绘制的示意图。该图显示出,井田制( )
A.与郡县制相配合 B.对农民剥削较少
C.以宗法制为根基 D.具有理想化色彩
10.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护乌桓校尉②单于都护府州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西宁办事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②单于都护府③西宁办事大臣
11.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12.先秦时期,孔子、孟子先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分别倡导德治和仁政,但都无功而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B.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C.儒学不能迎合现实需求 D.法家学派刻意抵制
1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车车轮宽度各有区分,车轮印记就成为甄别不同国家军队的方法。国君们也故意制造不同的战车区分敌我,防范外敌。据此可推知,秦始皇的“车同轨”( )
A.促进了文化心理的融合 B.实现了华夏族的身份认同
C.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D.消除了区域地理间的隔阂
14.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 )
A.儒、法、道、墨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5.“出奔”是被迫从一国出逃到另一国寻求政治庇护或援助的行为。春秋时期出奔者多来自贵族阶层,有不少宗族成员和私属仆役跟随,出奔事件集团性色彩浓重;战国时期出奔占主导地位的是士,向个人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诸侯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
C.当时的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D.宗法血缘关系在政治领域淡化
16.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1万余平方米的台基基础和直径0.5米柱洞的大型基址,还有主体殿堂柱网遗迹,确证了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存在。这反映了陶寺遗址( )
A.呈现出早期文明的特点 B.体现较高的国家治理水平
C.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中心 D.凸显建筑力学与美学结合—
17.战国时期,列国统治者多从外部罗致没有任何政治资源和政治背景的士人到本国担任军国要职,如楚悼王用吴起,以“废公族疏远者”,秦昭王任范雎而“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均为秦国权贵)于关外”,孝公重用商鞅,制衡秦国世族。材料表明当时( )
A.士人阶层已经正式崛起 B.世官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C.中央的集权化倾向加强 D.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提高
18.据甲骨卜辞可以推断,在商朝,“王臣”是商王的私兵,他们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但到了西周晚期,“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西周封建不断拓展 B.家国同构开始显现
C.君主专制已经出现 D.土地国有得以实行
二、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有不同内容,如下表所示:
时期 内容
夏商时期 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两周时期 内地华夏礼乐文明日益完备,与周边民族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助长了华夏族文明的优越感。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夷夏之辨”的理念,认为华夷有别、要严守“夷夏之大防”
秦汉时期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汉文帝、景帝时由于国力上的劣势,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汉武帝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以夏化夷”,纳“夷秋”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
魏晋南北朝 在儒家“大一统”观念影响下,各政权都以华夏礼乐文明承袭者自居,坚称自己“奉天承命”,以“大一统”为政治目标,并指责其他政权为“僭伪”
隋唐时期 隋文帝实施“守御安边”之策,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夷夏大防”的传统民族观被打破,开启了“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的大格局
宋朝 “华夷之辨”的呼声又趋激烈。北宋石介在其《中国论》中严格限制了“华夷”之间的文明界限: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
元代 宫廷和军政官署大量使用“华夷一统”“华夷混一”等概念,汉族士人多谨慎地称之为“混一”,如“混一华夷”“华夷混一”
明朝 盛行“华夷一统”,又兼用“中华一统”,朝野上下多认可“华夷混一归真主,宇宙弘开属大明”的主流价值观
清朝 皇太极继位不久便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乾隆认为“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完善了“华夷一体”的观念
——摘编自段超《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三、材料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士”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入大转型、大分化、大动荡时期。宗法分封体制趋于瓦解,社会阶级构成也发生巨大变化,士阶层的人数因而大增。与此同时,王官之学散于百家,学术也不再垄断于“官方”,士阶层因拥有“知识”而逐渐掌握“话语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阶层。“士至于道”,以“道”自任,是士阶层的文化自觉。士人必须以人格独立为第一要义;对与道相违的人、事必然要批判,更要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士人对社会政治生活要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为保证道的尊严,还必须高度注重自身精神修养。以身载道、人格独立等文化符号共同构筑了传统“士文化”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高伟洁《“士至于道”与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一以春秋战国时期为核心的考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士”阶层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传统“士文化”的核心内容。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21处,世界文化遗产1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处,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处。
——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材料二:从自然环境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
——摘自侯仁之《黄河文化》
根据材料围绕“黄河文化”自拟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史实分析加以分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裂)道而议,分徒而讼。
——摘编自《淮南子》
史料二:“士”从最低级的贵族转变到四民之首(士农工商),是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发展,从此以后,“士”便从固定封建秩序中获得了解放……“士”不再受固定的身份的束缚,因此在思想上也解放了他们,过去是“思不出其位”,现在则可以“思出其位”了。
——摘编自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史料三:吾(孔子)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摘自《左传》
史料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归纳史料一、二、三中的历史现象,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
(2)结合以上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23.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可知,姜寨遗址中墓葬的随葬品差别不大,说明应该尚未出现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别,这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状况,B项正确;仅根据姜寨一个遗址并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排除A项;姜寨遗址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此时国家阶级尚未产生,排除C项;根据姜寨遗址的墓葬情况无法体现当时原始农业的生产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世家豪门的奢侈生活,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和地方势力的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导致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内容,排除A项;标志着门阀士族的形成,涉及明确的起点时间,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豪门氏族的发展,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可知儒学吸收了道家思想,融入了新内容,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道教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政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春秋时期受到神权主义精神桎梏,排除A项;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叙述不准确,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诗经》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统治者处于争霸需要,纷纷开展变法,管仲引导各行业的人掌握和使用铁制工具,商鞅推行“分异令”,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这都适应了时代的大变革,故选B项;此项不能解释商鞅“分异令”,排除A项;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C项;“一女必有一针……事立。”说明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基本位于北方,结合所学,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整体比较落后,北方事务比较复杂,故在北方设比较多的郡等加强管理,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比较信息,不能得出“行政制度是否有重大调整”,排除A项;东汉前期,尚未形成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不能反映出“儒家思想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青铜器的记载涉及“诸侯王”的称谓,《左传》却将诸侯称为“子”,这说明历史史料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色彩,即文献史料作者以自身主观观点角度命名诸侯,体现了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D项正确;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遭到不断地破坏,并未解体,排除A项;出土文物信息确实较为可信,但材料并不是强调出土文物的可信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春秋时期并未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受自然条件和当时生产力条件的限制,该城市规划思路是很难进行实际操作的,具有理想化色彩,D项正确。郡县制萌芽于春秋,初步形成于战国,秦朝推广到全国,与《周礼》所记载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西周井田制主要用奴隶进行集体劳动,材料未体现对农民的剥削,排除B项;宗法制是西周贵族进行权力和财产分配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B项正确;汉代护乌桓校尉,唐代设单于都护府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时期,诸侯争霸频繁,儒家学派“德治”和“仁政”等主张与社会现实不符,遭到统治阶级的冷遇,C项正确;题干中的“德治”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利益诉求,排除A项;“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其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法家学派刻意抵制儒学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车车轮宽度各有区分,车轮印记就成为甄别不同国家军队的方法。国君们也故意制造不同的战车区分敌我,防范外敌”可知,战国时期,不同的战车代表了不同诸侯国,也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秦始皇“车同轨”的推行,促进了文化的融合,A项正确;实现了华夏族的身份认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消除了区域地理间的隔阂,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指的是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学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指的是提倡法制的法家学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指的是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墨家学派,“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指的是提倡仁爱追求道德修养的儒家学派,综上看得出正确排序为道、法、墨、儒,D项正确;儒、法、道、墨与题干中所述思想的排序有出入,排除A项;墨、儒、法、道不是题干中所述思想的排序,排除B项;法、儒、道、墨与题干中思想排序不符,排除C项。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从春秋到战国,“出奔”由集团性色彩浓重向个人化方向发展,主要出奔者由宗法贵族阶层变为士,反映了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进一步崩坏,阶级变动剧烈,个体家庭取代宗族组织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宗法制和氏族社会结构的瓦解使得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也变得脆弱,使得“出奔”现象更具个人化色彩,D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实施,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当时的政治斗争错综复杂只能解释“出奔”,但无法反映从春秋到战国“出奔”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A项,根据材料“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1万余平方米的台基基础和直径0.5米柱洞的大型基址,还有主殿堂柱网遗迹确证了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存在”可知,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1万余平方米的台基基础和直径0.5米柱洞的大型基址还有主殿堂柱网遗迹,确证了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存在,这反映了陶寺遗址呈现出早期文明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体现较高的国家治理水平。故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陶寺遗址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中心。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建筑力学与美学结合。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
17.答案:C
解析:选择C:战国统治者罗致没有任何政治资源和政治背景的士人到本国担任军国要职,打击了本国贵族势力,这体现了当时君主权力的加强,中央集权化倾向加强。排除A:士人阶层崛起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战国时期世官制度依然存在。排除D:新兴地主阶级地位的提高不是材料主旨。
1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可知,商朝时“王臣”只是商王私兵,但到西周晚期,“王臣”变成了周王国臣民,体现了周王朝对地方的统治相对商朝得以提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西周分封制有关,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增强了周文化认同,A项正确;本题主旨为“王臣的变化”,而“家国同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与秦朝,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但商朝也实行这一制度,侧面反映了这一制度与“王臣”范围的扩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
19.答案:示例:看法:“夷夏”区别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
阐述:中华民族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多元趋势,中原文明农耕发达,政治成熟,领先于周边地区,因此有“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等观念的存在;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拓展,以及中原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加之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统治者的民族观念适应客观形势逐渐发生改变,强调“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观念逐渐占据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夷夏”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当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许多启示。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世界。结合中国古代史整体对材料中的现象可提出看法:“夷夏”区别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阐述可围绕中原文明农耕发达,政治成熟,领先于周边地区,因此有“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等观念的存在;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拓展,以及中原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加之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强调“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观念逐渐占据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夷夏”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当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许多启示等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20.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和分化(或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促进士阶层的壮大(或阶层分化);私学兴起,学术不再被贵族垄断,提高了士阶层的文化水平(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争霸战争促使各诸侯国重视人才;社会文化氛围较为自由宽松;小农经济发展(铁犁牛排,井田制瓦解)等。
(2)内容:以身载道的自觉意识(以道自任);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勇于批判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自我修养。
解析:(1)根据材料“社会进入大转型、大分化、大动荡时期”,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和分化(或社会动荡);根据材料“宗法分封体制趋于瓦解,社会阶级构成也发生巨大变化,士阶层的人数因而大增”,可知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促进士阶层的壮大(或阶层分化);根据材料“王官之学散于百家,学术也不再垄断于官方”,可知私学兴起、学术不再被贵族垄断;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如争霸战争促使各诸侯国重视人才、社会文化氛围较为自由宽松、小农经济发展(铁犁牛排,井田制瓦解)等。
(2)根据材料“士至于,以道自任,是士阶层的文化自觉”,可知以身载道的自觉意识(以道自任);根据材料“士人必须以人格独立为第一要义”,可知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根据材料“对与道相违的人、事必然要批判,更要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可知勇于批判的精神;根据材料“士人对社会政治生活要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可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为保证道的尊严,还必须高度注重自身精神修养”,可知注重自我修养。
21.答案:观点:黄河流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流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然后结合旧石器时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明、三皇五帝和夏朝建立相关史实记忆说明,如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最后得出结论: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
22.答案:(1)现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等级制崩溃;摆脱等级秩序束缚的“士”追求思想自由;私学兴起,打破“学在官府”,学术下移。
社会根源: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使生产力获得巨大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崩溃。(任答2)
(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孔子“仁”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
解析:(1)现象:根据材料“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裂)道而议,分徒而讼。”“从此以后,‘士’便从固定封建秩序中获得了解放……‘士’不再受固定的身份的束缚,因此在思想上也解放了他们”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等级制崩溃、摆脱等级秩序束缚的“士”追求思想自由;根据材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可知,私学兴起,打破“学在官府”,学术下移。社会根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使生产力获得巨大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分封制崩溃。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孔子“仁”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
23.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3)积极: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秦国社会进步;壮大秦国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消极:轻视教化,刑罚严苛,加重人民负担。
解析:(1)背景:根据“战国初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根据“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得出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措施,根据“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得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根据“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根据“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得出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根据“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得出废分封,行县制。
(3)积极:根据“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得出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秦国社会进步;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消极:商鞅变法轻视教化,刑罚严苛,加重人民负担,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24.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周代中国。
机制:据材料一“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君指的是被分封到地方的诸侯等,据材料一“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等信息可得出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故“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据材料一“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稳定了西周的统治秩序,维护了政治联系。
(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周代中国。
意义:据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伟大)文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不仅配乐,而且还有舞蹈,可得出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据材料一“按宗法制分配政治权力”可得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据材料二“维天其右(保佑)之”“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据材料一中的“分封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早期国家时期,地方独立性还比较强,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2025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