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1)中国古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内容、措施类材料分析专练(答案)

(1)中国古代史
1.【中国古代的盐业政策】
材料一:
晚商时期食盐等内运示意图
围绕着制盐作坊,在靠近内陆的滨海平原上发现了数量相当的商王朝晚期聚落群。这些聚落居民种植粮食为盐工提供生活和生产物资,并承担盐制品向内陆运输的任务。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王室成员和官员、军队首领,居住和驻扎在高等级聚落和交通枢纽,保卫和控制、管理着盐业生产和食盐外运。
——摘录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从考古看中国》(2022年中华书局出版)
材料二: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盐官分布于二十八郡国达三十五处。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商区。商人通过各种途径,或到京师榷货务缴纳现钱,或到边地入中粮草,然后获准取得食盐,到指定通商地区贩卖。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商代盐业开发和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西汉和宋代盐业管理措施及其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的混合政体在理念上则凸显对“周政”和“秦政”优势的正当继承。但这种以血缘和硬实力为基础的平衡缺乏稳定性和韧性。……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摘编自《潘妮妮:汉初混合政体与儒家制度化的“间隙显现”——中华帝国初期政治发展的一种观察视角》
材料二: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汉武帝宣布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前98年,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汉书》记载,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武帝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国有专营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积极影响。
3.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诏版拓片
材料二:汉武帝将盐、钱、酒的制造和售卖权收归中央,还规定所有商贾须每年向朝廷呈报财产,按额征税,此为“算缗”,车船等也须纳税,并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之商贾,凡举报属实者可得被告发商人财产之半,此为“告缗”。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他便设官命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摘编自王俊编《中国古代赋税》
材料三 :最初,唐太宗命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后改为礼部侍郎,并增加了比隋朝多三四倍的科目,确定以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六科为常设科目。唐太宗还规定每年十一月起,至次年三月止,为考试日期,规定所有考生,必须考以《春秋》《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帖经,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由中国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新发展的客观趋势,促成了唐太宗时期中外交流的繁荣。
——摘编自赵克尧等《唐太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诏版所用的字体?概述上述诏令的内容及官府推行诏令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对商业与郡国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并分别说明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唐太宗对中外交往的态度及其政策特点,并结合当时与亚洲国家交往的史实简要说明?②概述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并简析上述改革对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周时期上层贵族热衷于鲜卑化与西胡化,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任用南朝投降的文人、士大夫进行改革,排斥前朝北周的礼乐文化,开始学习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周武帝用行政手段强行压制佛教的做法,招致了广大信徒的不满,隋文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南北朝时期仍然沿用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587年,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但由于学校未能迅速培养出德为代范、才任国用的人才,601年,隋文帝下令废除太学、四门和州县的所有学校,只保留供王公贵族子弟读书的国子监(唯留学生70人)。隋炀帝即位后,恢复了各类学校。
——摘编自王大建《隋代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文化政策调整与改革的主要措施,简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摘编自韩涛《唐代进士群体的时空分布研究》等
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
图3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唐代进士籍贯分布的因素并加以说明。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安石把“管桑之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官营禁榷等方式来拯救财政困窘的理论,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同时,王安石提出在生产流通领域创造财富的观点,不仅强调依靠天下人的劳动来生财,还认为财富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劳动生财人人皆知,交流生财就属于商品经济意识,颇有超前性。“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王安石的变法实践中,不仅注重“开源”,也注重“节流”,他主张发展经济来满足需求,反对只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然而王安石通过垄断重要资源的生产和流通来聚敛财富,极大地遏制了民间经济的活力,不但没有解决社会总体的危机,相反还加剧了社会矛盾,以致民怨沸腾。
——摘编自谭建立《论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与措施》
(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理财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安石理财思想。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部分北魏皇帝列表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公元)
道武帝 拓跋珪 368—409
太武帝 拓跋焘 424—452
献文帝 拓跋弘 466—471
孝文帝 拓跋宏 471—499
宣武帝 元恪 500—515
孝明帝 元诩 516—527
孝庄帝 元子攸 528—531
孝武帝 元修 532—534
材料二:以下是北朝不同时期的佛像图片
(1)指出材料一内容变化,这些变化分别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朝佛像样式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3)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云南的管理,并且在与云南地区各族群众长久地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云南模式”。先秦时期,楚将庄跷入滇,带去内地文化,并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变换服饰融入当地。汉朝在云南设官置郡后,耗费巨资修建了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唐前期在云南建立羁縻州县,延续了以当地酋长为国家之官的管理模式。后来,南诏崛起,威胁到唐朝在云南的统治。元朝灭大理国后,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改由流官治政,与土官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再统一由强有力的行省管理。忽必烈命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在云南“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后“阅中庆版籍,得隐户万余,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编定赋役,发展农业经济。元初在云南实施的这些创新性政策,使得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加剧,至明清,已渐同内地了。
——摘编自吕文利等《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中的“云南模式”》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边疆治理中“云南模式”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治理云南新措施的作用。
8.在中国古代史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口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和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58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扬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我国清朝不同时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
时间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资料出处
1685 81.37 560.19 6.88 《康熙会典》
1706 81.65 551.95 6.76 《清圣祖实录》卷227
1722 103.05 784.37 7.16 《清世宗实录》卷2
1734 109.42 820.35 7.50 《清世宗实录》卷150
1753 183.68 677.58 3.69 乾隆《大清会典》
1784 286.33 700.94 2.45 乾隆《大清一统志》
材料三: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江浙、湖广、四川、福建等稻产区一般亩产都在二三石,多者达五六石,甚至七八石。康熙年间,在江南推广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在南方地区日益推广。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也在全国普及,推动了粮食的增产。
——《中国经济史》章开沅主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户)超过北方的原因,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迁徙呈现出何种趋势?产生哪些影响?
(3)材料二中1722年以后人口的增长与哪一赋税制度的推行有关?表格中的情况凸显了何种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三,分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商王朝动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从东部沿海地区开采、保卫和运输食盐;食盐主要沿河流运输到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
(2)措施:西汉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盐由政府统一收购销售;宋代采取因地制宜的盐业政策,禁榷与通商相结合。影响:西汉时期中央集权加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抑制私营盐业;宋代降低盐业管理成本的方式,保障了国家税收,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解析:(1)根据材料“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王室成员和官员、军队首领居住和驻扎在高等级聚落和交通枢纽,保卫和控制、管理着盐业生产和食盐外运”并结合图片完成第一问。
(2)结合材料中“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商区”完成第二问中对盐业管理措施的概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影响。
2.答案:(1)措施:“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颁布“推恩令”“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建立中朝制度;“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设立刺史制度。(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2)内容: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酒类、盐铁专营;推行均输平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经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对后世的经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提高了手工业制造技艺;打击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增强边疆防御;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推动西汉走向强盛。(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为加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朝制度;加强对官僚的管理设立刺史制度。
(2)内容:根据材料二“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统一发行‘五铢钱’”,可得出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根据材料二“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与“官营冶铁后”,联系所学可得出实行酒类、盐铁专营;再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推行均输平准。
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稳定经济,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联系所学,可得出对后世的经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实行酒类、盐铁专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可得出提高了手工业制造技艺;根据材料二“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联系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增强边疆防御;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并且推动西汉走向强盛。
3.答案:(1)字体:小篆。内容:统一度量衡。举措:官府制作标准的度量衡器;将诏书和度量衡标准刻在标准器上,发放全国。
(2)措施及作用:打击富商巨贾,发展官营商业,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设置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①态度:积极友好态度。政策特点:开放政策。史实:玄奘去天竺取经,唐太宗在洛阳亲自接见。朝鲜、日本僧人慕名到唐都游学,唐太宗时常召见他们;对于堕婆登遣使来唐,唐太宗复信答礼,并回赠物品。②举措:规范科举考试的实施;强化儒学经典的测试;提高进士科地位。影响:通过文化大一统促进政治大一统;为贞观之治奠定人才基础;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解析:(1)字体:《秦诏版》为秦代篆书刻版,以小篆文字刻于金属薄版上。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为丞相,进行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变大篆为小篆,结束了“文字异形”的状况。内容:据材料一“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可知,统一度量衡。举措: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官府制作标准的度量衡器;将诏书和度量衡标准刻在标准器上,发放全国。
(2)措施:据材料二“汉武帝将盐、钱、酒的制造和售卖权收归中央……并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之商贾,凡举报属实者可得被告发商人财产之半,此为‘告缗’”结合所学得出打击富商巨贾,发展官营商业;据材料二“他便设官命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结合所学得出设置刺史。作用: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商业措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刺史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选择阐述①,据材料三“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由中国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新发展的客观趋势,促成了唐太宗时期中外交流的繁荣”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对中外交往的态度是积极友好态度。其政策特点是开放政策。史实:结合所学可从玄奘去天竺取经,唐太宗在洛阳亲自接见;朝鲜、日本僧人慕名到唐都游学,唐太宗时常召见他们;对于堕婆登遣使来唐,唐太宗复信答礼,并回赠物品等角度入手。选择阐述②,第一小问举措,据材料三“最初,唐太宗命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后改为礼部侍郎”“确定以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六科为常设科目。唐太宗还规定每年十一月起,至次年三月止,为考试日期”得出规范科举考试的实施;据材料三“必须考以《春秋》《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帖经”得出强化儒学经典的测试;结合所学得出提高进士科地位。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从通过文化大一统促进政治大一统、为贞观之治奠定人才基础、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等角度入手。
4.答案:(1)措施:学习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创立科举制,突出教育的政治性。作用:有利于消除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之间的隔阂与敌对状态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选拔治国人才,为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政治区位因素:进士分布与政治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有政府政策支持,进士较多,对附近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地理交通因素:唐代交通较为便利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全国各地,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地区,带动城市与经济发展,影响进士籍贯分布。
经济因素:中原一带农业生产发达,是重要的产粮区,进士人数较多;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带进士数量较多。
文化传统因素: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多分布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文化底蕴深厚,影响了唐代进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中“学习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可知,学习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根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可知,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根据“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立科举制;根据“下令废除太学、四门和州县的所有学校,只保留供王公贵族子弟读书的国子监”可知,突出教育的政治性。
作用:根据材料中“任用南朝投降的文人、士大夫”“全国范围内推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方针,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可知,有利于消除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之间的隔阂与敌对状态;根据“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学习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可知,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根据“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可知,有利于选拔治国人才;综合隋文帝文化政策调整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因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区位因素、地理交通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以及文化传统因素。说明:政治区位因素:根据材料“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政治中心在北方地区,进士分布与政治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有政府政策支持,进士较多,对附近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地理交通因素:根据材料“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交通较为便利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至全国各地,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地区,带动城市与经济发展,影响进士籍贯分布。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经济重心尚在北方,中原一带农业生产发达,是重要的产粮区,进士人数较多,但是唐朝中期后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带进士数量较多。文化传统因素:根据材料“图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进士的分布状况与区域范围内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关,魏晋以来,北方人口南迁,世家大族多分布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文化底蕴深厚,影响了唐代进士籍贯的地理分布。
5.答案:(1)内容: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官营专卖政策;重视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开源和节流并重。
(2)评价: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财思想理念超前,善于创新,为后世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政府垄断经营,与民争利,压抑了社会经济活力,加剧了社会矛盾。
解析:(1)内容:依据材料“王安石把‘管桑之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官营禁榷等方式来拯救财政困窘的理论,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可以得出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官营专卖政策;依据“王安石提出在生产流通领域创造财富的观点……交流生财就属于商品经济意识,颇有超前性”可以得出重视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依据“王安石的变法实践中,不仅注重‘开源’,也注重‘节流’”可以得出开源和节流并重。
(2)简评:依据材料“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交流生财就属于商品经济意识,颇有超前性”可知,理财思想理念超前,善于创新,为后世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垄断重要资源的生产……以致民怨沸腾”可以得出政府垄断经营,与民争利,压抑了社会经济活力,加剧了社会矛盾。
6.答案:(1)变化:谥号多采用孝字;拓跋氏改姓为元氏。
措施:尊儒崇礼(以孝治国、改行汉制);改汉姓。
(2)趋势:佛像样式逐渐汉化。
原因: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或答儒家思想的影响);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世俗化;受南朝文化的影响(或答南北文化交融的影响)。
(3)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1)变化一问,根据材料北魏皇帝列表中谥号和姓名的纵向对比,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得出变化:谥号多采用孝字;拓跋氏改姓为元氏。措施一问,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可知是行汉制、改汉姓。
(2)趋势一问,根据材料二北朝不同时期的佛像图片的信息,从佛像样式逐渐端庄和严肃,可以得出逐渐汉化的趋势;原因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佛教的中国化、南北方的文化交流等角度思考。
(3)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对民族融合、对后代隋唐的统一、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的角度回答即可。
7.答案:(1)内容: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实行文化同化;设立地方政府,加强交通;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改土归流。
(2)作用:加强了对云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云南地区封建化进程发展。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带去内地文化,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可以概括得出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文化同化;通过材料“汉朝在云南设官置郡之后,耗费巨资修建了通往西南的道路”可以概括得出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加强交通;通过材料“唐前期在云南建立羁縻府州,延续了以当地酋长为国家之官的管理模式”概括得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加强管理;通过材料“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实行流官制度”可以概括得出实行改土归流。
(2)作用:根据材料“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改由流官治政,与土官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再统一由强有力的行省管理”可知,加强了对云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根据材料“使得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加剧,至明清,已渐同内地了”可知,元朝对云南的新措施推动了云南地区封建化进程发展。
8.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的影响;南方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发达。(答出两点即可)
关系: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趋势:由北向南迁徙。
影响:对于南方地区、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增进了民族交融;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奠定了此后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答出两点即可)
(3)赋税制度:摊丁入亩。
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人地矛盾突出)
措施:提高生产力,改善农业经营管理;在江南地区推广两季稻;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推广;在全国普及种植玉米和番薯提高粮食产量。(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南方户口数占全国比重62.9%、北方人口数占全国比重37.1%”和所学可知,可从北方战乱的影响、南方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等角度进行分析。关系:从材料中西汉到北宋的南北方人口分布情况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来看,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趋势:从材料西汉到北宋的南北方人口分布情况来看,南方的人口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人口流动的趋势是由北向南迁徙。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关于北民南迁的影响可从开发南方地区、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增进民族交融、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奠定此后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
(3)赋税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摊丁
入亩是1712年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社会问题:从材料中的人口与耕地的比重来看,人口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措施:根据材料“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可知,提高生产力,改善农业经营管理;根据材料“康熙年间,在江南推广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可知,在江南地区推广两季稻;根据材料“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在南方地区日益推广”可知,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推广;根据材料“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也在全国普及,推动了粮食的增产”可知,在全国普及种植玉米和番薯提高粮食产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1)中国古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内容、措施类材料分析专练(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