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界现代史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吁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莫汉达斯·甘地。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充分利用电子对抗来打击法西斯势力。1943年7月,英国空军制订了轰炸德国汉堡的“罪恶城作战”计划。7月24日夜,英国轰炸机群飞向汉堡。出乎德军意料的是,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成千上万架英军轰炸机。高炮靠雷达提供数据,但雷达受到干扰,高炮只能胡乱射击。英国的791架飞机中有728架飞抵汉堡上空,高爆弹、燃烧弹似雨点一般落在汉堡市内,许多高炮阵地被炸毁,大批建筑物淹没在火海中。其实,德军雷达上出现的成千上万架轰炸机,只不过是英国人为压制德国雷达发明的一种铝箔条干扰方法,这是二战中电子对抗的精彩一幕。此外,盟军在1944年6月6日至7月18日进行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也成功地运用了通信欺骗、反雷达伪装、干扰佯动、火力摧毁等多种电子对抗手段,保障了登陆战役的胜利。
——摘编自李大光等《影响欧洲战场的重大军事科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空军“罪恶城作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盟国对法西斯势力的“电子对抗”。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俄建立之初,货币十分混乱。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后,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卢布贬值严重。1922年10月,苏俄国家银行按照金本位制的模式,以对工业和商业短期贷款的方式发行切尔文券,有0.5、1、3、5、10、25切尔文六种面额,随着贷款的偿还,再回归银行。1924年发行以金卢布为货币单位的国库券,作为切尔文券的辅币,面额在5金卢布以内。政府还逐渐按照比价依次以新卢布兑换旧卢布。这次货币改革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如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
——摘编自王小龙《苏联1922—1924年的货币改革:回顾与评价》等
材料二: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留存着通货膨胀的痕迹。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发行新版人民币的条件基本成熟。195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缩小人民币面额,更好地发挥人民币在计价、流通和支付中的作用。新版人民币面额,主币分为1元、2元、3元、5元、10元5种,辅币分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6种。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古和维吾尔四种文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决定采取新旧人民币不分对象、等价划一的兑换政策。1955年6月10日,新版人民币在市场上已全部取代旧版人民币流通。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编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1922—1924年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1922—1924年货币改革和中国1955年货币改革的异同,并简要评价1955年中国货币改革的意义。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但苏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且重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厂设备陈旧落后、工业结构比例不协调。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国家通过压缩消费基金的比重、调整税收、发行公债、减少农业投入、推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和管理干部等方式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和人才。1929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已占据优势地位,占比达54.5%,1932年增加到70%,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循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要重视增产节约,“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我们要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毛泽东则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以人为本、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及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使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国家工业化的特征,并简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实现工业化方面毛泽东不同于苏联的主张,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对我们的启示。
5.变化的格局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随着又一代年轻人被战火吞噬,欧洲各国的基本国力几乎也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殆尽,从而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造成了它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经济模式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一分为二,形成了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思想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这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革命性变化,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也是对旧欧洲的又一个致命打击。
因此,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世界霸权地位一去不复返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世界霸权地位“一去不复返了”的背景。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文化帝国主义。第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旨在殖民帝国时代增加和维持帝国的权威。20世纪后半期,随着非殖民化浪潮兴起,第二种类型的非官方文化帝国主义也应运而生。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经营活动和通讯行业的发达,发挥了塑造人之价值观、情趣态度的作用,如无所不在的广告宣传。
面对这样的侵袭,尼加拉瓜人提供了一个取代弥漫第三世界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做法。去年(1979年)的一次文化活动浪潮,尼加拉瓜人用艺术的方式在绘画、舞蹈、歌唱、写作和工艺创造中表达自己。“人们正爆发出一股干劲和热情,”一位民歌手说。政府也在努力拯救尼加拉瓜的文化传统,尼加拉瓜文化部长卡德纳尔说:“文化必须交到人民手中,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消费者。”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非官方文化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及第三世界的应对之道。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6年10月,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军事打击,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致电支持埃及的正义行动,谴责英法以的野蛮行为。中国坚决支持埃及,无偿提供2000万瑞士法郎援助埃及。苏联在致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中称,以色列的行为“将使以色列是否能继续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发生问题”。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联合国安理会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出所有外国军队。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英法以三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李平民《英国的分而治之与阿以冲突的根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以三国行动遭到国际社会普遍指责的原因。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8年戴高乐重返法国政坛之时,开始酝酿对苏缓和的长期规划。此时的苏联,“非斯大林化”的进程方兴未艾,赫鲁晓夫在“和平共处”外交总路线的框架下,积极在西方国家中寻找“特殊”对话者。1958年初,苏共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旨在“削弱法国与北约联系的纽带,加强法国从美国获取更大独立自主权的政治倾向。”苏联表示与戴高乐的“定期接触”可能会促进法苏缓和,钳制法美关系。同时,戴高乐进一步向在巴黎的苏联外交官阐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构想,并多次在公开场合使用该表述。
第二次柏林危机可被视作法苏关系缓和的障碍和契机。1959年至1960年,两国间出现了短暂“缓和”的迹象。然而,1960年5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失败,法苏间的“缓和”被苏联证明是一场错觉。苏联意识到,只要美国参与其中,法国就会为了维护其盟友的利益限制自身的判断和行动自由。在随后的联合国大会发言中,苏联强烈谴责了法国殖民主义,因为苏联此前对法国的期待和盘算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回报。
——摘编自宋雪《“缓和”的错觉——再议1958—1960年的法苏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苏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苏关系缓和成为“错觉”的原因。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急速膨胀、新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美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越发意识到濒危物种的生态价值。认识到物种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引发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生态学的新有机论者们将生态学与伦理学进一步结合,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这个星球”的生态道德观.美国司法界也提出了“自然诉讼”的概念。主张“那些啄木鳥。那些山狗和熊。那些旅鼠和河流中的鲑鱼都可以站在法庭上”。保护环境成为1969年美国选民关注的第三大重要话题……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公民游说团,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更具保护效力的议案。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颁布了保护珍稀物种的法律法规,虽然其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与严格程度不尽相同。但在立法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全球性环保组织也积极在各国开展拯救濒危物种的行动。据不完全统计,被该法案列入保护名录的物种有90%在美国(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摘编自膝海键、张雪奴《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法〉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法》制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说明如何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一战后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
(2)以印度自产棉布,抵制英国棉布的倾销;在手工纺织中恢复传统美德,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道德沦丧;提供就业和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印度的民族自治。
(3)破坏性: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掠夺、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法掠夺财富和巨额利润;英国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矛盾尖锐的弱点,挑动印度内战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几乎完全控制印度,破坏了印度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
建设性:英国通过向印度输入英国式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印度经济结构向近代化的转型,催生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大党,促进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萌发。
解析:(1)根据材料一“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得出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吁求”得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根据材料一“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得出一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得出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
(2)根据材料二“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印度自产棉布,抵制英国棉布的倾销;根据材料二“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可知,在手工纺织中恢复传统美德,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道德沦丧;根据材料二“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供就业和解决贫困问题并且实现印度的民族自治。
(3)根据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破坏性与建设性两个方面分析。破坏性,根据材料三“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角度看,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掠夺、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法掠夺财富和巨额利润;从政治角度看,英国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矛盾尖锐的弱点,挑动印度内战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几乎完全控制印度,破坏了印度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
建设性,根据材料三“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角度看,英国通过向印度输入英国式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印度经济结构向近代化的转型;从政治角度看,催生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大党,促进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萌发。
2.答案:(1)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电子对抗技术运用到战场上。
(2)简要评价:沉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解析:(1)“历史背景”,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电子对抗技术运用到战场上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2)“简要评价”,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沉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
3.答案:(1)背景:苏俄政权的巩固;苏俄建立之初,货币混乱,经济形势严峻,通货膨胀严重;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2)相同:都是在新政权巩固的形势下进行的,目的在于消除通货膨胀;都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主辅币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任答三点)
不同:苏联多种货币,共同流通;改革呈现渐进性。中国新版货币全套设计;彰显了各族人民大团结。(任答两点)
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旧中国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建立了完整的货币金融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的认同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苏俄建立之初,货币十分混乱。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后,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卢布贬值严重。”可知苏俄建立之初,货币混乱,经济形势严峻,通货膨胀严重;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政权的巩固;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2)第一问,根据材料信息“苏俄国家银行按照金本位制的模式,以对工业和商业短期贷款的方式发行切尔文券,有0.5、1、3、5、10、25切尔文六种面额,随着贷款的偿还,再回归银行”,“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古和维吾尔四种文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决定采取新旧人民币不分对象、等价划一的兑换政策。”等信息得出中国与苏联货币改革的不同:苏联多种货币,共同流通:改革呈现渐进性。中国新版货币全套设计;彰显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再结合时代特征总结归纳中国与苏联货币改革的相同点,相同:都是在新政权巩固的形势下进行的,目的在于消除通货膨胀;都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主辅币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第二问,可以从政治、经济、国情等角度进行作答,相同:都是在新政权巩固的形势下进行的,目的在于消除通货膨胀;都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主辅币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旧中国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建立了完整的货币金融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的认同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4.答案:(1)特征: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现代化技术;对农业投入少但索取多。(任答其中三点即可)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当时苏联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迟滞;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经验与刺激。(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不同: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保证重工业资金;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人为本,实行企业民主管理。成因:照搬苏联道路的弊端暴露;中苏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中共领导人对中苏国情不同的正确认识及正确领导;对苏联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反思。(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3)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文教事业,鼓励技术创新。(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赋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可知,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由国家通过压缩消费基金的比重、调整税收、发行公债、减少农业投入、推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和管理干部等方式为工业建设提供资金和人才”可知,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现代化技术、对农业投入少但索取多。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1925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可知,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苏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且重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厂设备陈旧落后、工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可知,当时苏联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迟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经验与刺激。
(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我们要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可知,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保证重工业资金;根据材料“毛泽东则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可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材料“以人为本、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及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使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可知,以人为本,实行企业民主管理。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因循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可知,照搬苏联道路的弊端暴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影响了中共领导人发展工业化的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领导人对中苏国情不同的正确认识及正确领导;根据材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可知,对苏联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反思。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发展要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工业化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业化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文教事业,鼓励技术创新。
5.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力的下降,欧洲国际地位整体衰落,影响力削弱。政治方面,随着冷战格局的演变,欧洲事实上被分裂,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差异明显;经济方面,需要来自美国的援助、经历了长时间的恢复才重新发展;军事方面,成为“北约”与“华约”对峙的核心地区,战争威胁挥之不去;殖民主义方面,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2)原因:反殖民地化斗争的深入使得原宗主国被迫转为非官方性质的文化渗透;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载体;通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应对:正视西方外来文化;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发挥民众在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政府积极努力维护文化传统。
解析:(1)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从而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力的下降,欧洲国际地位整体衰落,影响力削弱。根据材料“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造成了它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经济模式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一分为二,形成了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治方面,随着冷战格局的演变,欧洲事实上被分裂,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差异明显;经济方面,需要来自美国的援助、经历了长时间的恢复才重新发展;军事方面,成为“北约”与“华约”对峙的核心地区,战争威胁挥之不去;根据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思想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可得出殖民主义方面,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世界。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后半期,随着非殖民化浪潮兴起”可得出反殖民地化斗争的深入使得原宗主国被迫转为非官方性质的文化渗透;根据材料“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经营活动和通讯行业的发达,发挥了塑造人之价值观、情趣态度的作用,如无所不在的广告宣传”可得出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载体;通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文化的传播。第二小问应对:根据材料“文化必须交到人民手中,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消费者。”可得出发挥民众在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根据材料“政府也在努力拯救尼加拉瓜的文化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府积极努力维护文化传统;正视西方外来文化;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
6.答案:(1)背景:埃及民族独立的实现;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收回;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与冲突;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2)原因:三国行动严重侵犯别国主权;民族独立运动成为世界潮流;联合国发挥重要的号召作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美苏等国基于争霸目的谴责英法等国行径。(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6年(世界)。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背景:据材料“1956年10月,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军事打击,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可得出埃及民族独立的实现;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收回;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与冲突;结合所学知识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6年(世界)。原因:据材料“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可得出三国行动严重侵犯别国主权;据材料“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致电支持埃及的正义行动,谴责英法以的野蛮行为。”可得出民族独立运动成为世界潮流;据材料“联合国安理会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可得出联合国发挥重要的号召作用;据材料“中国坚决支持埃及,无偿提供2000万瑞士法郎援助埃及。”可得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积极维护世界和平;据材料“苏联在致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中称,以色列的行为“将使以色列是否能继续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发生问题”。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可得出美苏等国基于争霸目的谴责英法等国行径。
7.答案:(1)历史背景:戴高乐重新执掌法国政权,试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西欧是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苏联支持法国摆脱美国的控制;二战后法国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主动调整对外政策。
(2)
原因:第二次柏林危机为法苏关系缓和提供了契机;解决柏林问题的四国首脑会议失败;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较明显;法国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1)由材料“1958年戴高乐重返法国政坛之时,开始酝酿对苏缓和的长期规划。”可得出戴高乐重新执掌法国政权,试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由材料“削弱法国与北约联系的纽带,加强法国从美国获取更大独立自主权的政治倾向”可得出西欧是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苏联支持法国摆脱美国的控制;由材料“苏联表示与戴高乐的‘定期接触’可能会促进法苏缓和,钳制法美关系”“戴高乐进一步向在巴黎的苏联外交官阐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构想”及所学可得出二战后法国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主动调整对外政策。
(2)由材料“第二次柏林危机可被视作法苏关系缓和的障碍和契机。”可得出第二次柏林危机为法苏关系缓和提供了契机;由材料“960年5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失败”可得出解决柏林问题的四国首脑会议失败;由材料“苏联意识到,只要美国参与其中,法国就会为了维护其盟友的利益限制自身的判断和行动自由。”可得出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较明显;由材料“苏联强烈谴责了法国殖民主义,因为苏联此前对法国的期待和盘算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回报”可得出法国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8.答案:(1)历史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矛盾激化;滥用科技成果的负面效应显现;生态知识的普及;生态道德观(伦理观)的发展;环境公益诉讼观念(司法理论)的进步;环保组织和热心公民的推动。
(2)说明:推动国际法发展;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解析:(1)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急速膨胀、新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得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矛盾激化;滥用科技成果的负面效应显现;根据材料“生态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越发意识到濒危物种的生态价值,认识到物种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可以得出生态知识的普及;根据材料“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这个星球的生态道德观”可以得出,生态道德观(伦理观)的发展;根据材料“美国司法界也提出了自然物诉讼的概念”可以得出,环境公益诉讼观念(司法理论)的进步;根据材料“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公民游说国。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更具保护效力的议案。”可以得出,环保组织和热心公民的推动。
(2)措施: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颁布了保护珍稀物种的法律法规”可以得出,推动国际法发展;根据材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全球性环保组织也积极在各国开展拯救濒危物种的行动”可以得出,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