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武公时期的《秦公铸》铭文称:“我先且受天命,商(赏)宅受或(国)”“(秦公)应受大 命,眉寿无疆,匍(敷)有四方。”秦朝留下的碑文中多次出现“天”“天下”,包括“天下咸 抚”“初并天下”“亲巡天下”“既平天下”“普天之下”“维秦王兼有天下”“天下和平”等。 秦的这些刻写意在
A.打破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B.强调上天至高无上的地位 C.宣扬政权统治的合法依据 D. 倡导天人合一的治国理念
2.汉代有相关案例记载:“田延年以选入为大司农(掌管农业的重要官职)……取民牛车三 万两为僦(雇),载沙便桥下,送致方上,车直千钱,延年上薄诈增僦直车二千,凡六千万, 盗取其半……使者召延年诣廷尉,闻鼓声,自颈死,国除。”上述情况表明当时
A. 司法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
B.正统思想要求官员以农为本 C.政府打击侵占财产的行为
D.上计制度的基础是个人品行
3.有学者指出:“至南北朝,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 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由此可知
A.社会阶层身份趋于平等
B.阶层固化局面逐渐被打破 C.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选官制度保证官员的廉正
4.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是一个律令制国家,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务运行细则,都是通 过先后完善起来的律、令、格、式等法令条文加以规定的,并且实现了各项制度规定的高 度法典化,在基层社会广泛推行。唐朝政令顺利落实到乡里的基础是
A.保甲制
B.邻保制
C. 十家牌法 D.里甲制
5.元朝时期土司的承袭须报朝廷批准,由吏部负责。仁宗延祐六年,中书省提议:“云南土 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宜从本俗,权职以行。”仁宗批准了该提议,同 时明确了土司继承人的顺序。这一做法
A.保障了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 B. 促进了元朝的社会经济发展 C. 沿袭了中原传统的治边策略 D. 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6.明代中后期,长江三角洲一带“常思患粮食不足……区域内调剂甚繁”,整个区域内的产 量不能满足自我供给,须由湖北、江西、安徽运入。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
A.小农经济的逐步衰退 B. 政府强化了经济控制 C.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D. 海外贸易的繁荣兴盛
7.1854年,时任安徽巡抚的福济上奏称:“安徽叠被滋扰,失事之地较多……兵火之际,不 易催科……惟有仰恳天恩,俯准将咸丰三年应征钱粮展限缓办,俾藩司汇齐卷宗,细心 核办催征。”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
A. 政治局势的动荡 B. 政府财政的恶化 C.西方列强的入侵 D. 太平天国的失败
8.1924年以前,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的演变,多缘发于内部;而1924年国民党改组,其组 织形态却发生了迥异于以往的“革命性”变革,以至于当时有国民党人认为与其称为“改 组”,不如称做“改造”更恰当。这次改组
A.反映出社会性质的变迁 B. 改变了国民党的性质
C. 顺应了政党政治的需要 D.体现政府的执政理念
9. 1945—1948年汉口市煤球每担价格表
时间 币种 价格(元)
1945年9月 法币 500
1946年3月 法币 3500
1947年3月 法币 16000
1948年3月 法币 320000
根据上表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战乱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B.“囚笼政策”导致煤球价格上涨 C.国民政府法币改革成效显著
D. 国统区经济状况逐步走向恶化
10.1954年10月,毛泽东就外交政策指出:“我们是一个新中国,虽然号称大国,但是力量 还弱。在我们面前站着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美国。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 们,因此我们需要朋友。”这表明当时我国
A.努力争取外交环境的好转
B.愿意同各国开展经济交流活动 C.践行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行多边外交打破了对华封锁
11.在希腊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接纳了非王室血统的马其顿人参赛,马其顿王国和希 腊本土的希腊人在外交场合强调彼此属同一种族,说同一种语言,马其顿人变成了希 腊人内部的一个次族群。这说明希腊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身份认同 B. 经济互通 C. 文化交流 D.政治整合
12.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 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日心说”的提出得益于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理性主义思潮的传播 C.教会统治地位的动摇 D.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13.19世纪初,秘鲁的土生白人教士胡安指出:“这个比西班牙不知道大多少倍、更加富 庶、更为强大、人口更为众多的一个大陆,不应该依附于那个王国,它的距离那么遥远 且正处在更沉重的奴役地位。”据此可知,当时拉美独立运动开展的契机是
A. 宗主国的日渐衰落
B. 统一民族意识的形成 C. 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列宁在1920年12月曾指出:“国内敌人是靠小经济来支持的,要粉碎它,只有一种办 法,那就是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 基础上。只有电力才能成为这样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实践表现为
A.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B. 推行新经济政策发挥市场作用 C.大力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发展军事工业以提升国防实力
15. 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的主要看法
观点 理由
美国霸权论 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从两大阵营 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因此,冷战是由美国酝酿 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
美苏共振论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 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
根据上表内容,下列说法最合理的一项是
A.历史研究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B.研究视角的差异影响历史解释 C.史实拓展推动了史论的深化
D. 意识形态冲突导致了冷战爆发
16.1979年,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亏损金额高达11亿美元,美国政 府决定给予其财政支持。同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拯救克菜斯勒的法令,并给予其 15亿美元的贷款保证,这在美国公司发展史上是破天荒的。这一现象反映出
A.滞胀危机下国家政策的转变 B. 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经济生活 C.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日益凸显 D. 科技革命加快了汽车业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法两国开始了彼此的文化交往和盛世之间的对视,是一次难得的中 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机遇。但在这双向文化交往中同时发生的“西学东传”和“中学西 被”,在法国和中国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境遇。可以说,这次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 影响并决定了此后两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方向,无论对中法两国还是对整个世界的发展 都意义非凡。
——摘编自许平《盛世之间的对视,两个世界的遭遇》 材料二 晚清输入西学的主体为传教士及其他来华外国人及相关机构、清政府官办机 构、中国民间知识分子及民办机构,这三类机构与人物,由于其立场、出发点有别,重点 活动时期不一样,因而输入西学的价值取向有明显不同。官办机构输入西学有强烈的 为用而译、急用先译的功利主义倾向,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知识,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 会科学。
——摘编自熊月之《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 中华民族有丰富的对外交往经验和文明互鉴历史,面对经由资本主义扩张而 建立起来的单向国际传播旧秩序,新媒介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理论与话语体系急需革新 与修正,中国需要基于中华文化与本土经验,推进精神交往和物质传递并轨的国际传 播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对世界做出贡献。
——摘编自周勇《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建构》
(1)解释材料一中“中法两国不同境遇”的历史背景。(4分)
(2)概括材料二中西学传播的主体,简评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4分)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部分)
产生阶段 通过马丁 ·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 语言得到普及,使宗教共同体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地位上升。
形成阶段 民族主义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中得到普及。人们产生的“我们 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民族、属于祖国”这一认识, 体现了人们对民族的高度认同和忠诚。
发展阶段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民族主义形成后继续发展。这个阶段民族主义的主 要功能还是对内的,建立统一民主的民族国家任务十分迫切。在这一过程中 民族主义意味着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割据,具有进步作用
——据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整理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亚非国家异军突起,并逐步在国际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民 族主义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出现了一系列以本民族为基础的思想意识, 如阿拉伯主义、泛非主义等,各种民族主义的联合也应运而生。但同时,亚非国家也被 民族主义冲突及所造成的动荡所困扰。二战后世界发生的150多起战争中,大多发生 在民族主义国家之间,如印巴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等,这些战争除了一些历史遗 留问题之外,主要是由民族主义问题所造成的。
——摘编自黄山《论民族主义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原因。(8分)
(2)指出民族主义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所产生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 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 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而形成的成果,其演进的历史进程 如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初探索。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拓展与调适。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明确走“中国式的现代化”。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摘编自周方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维探析》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阶段,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 出所选阶段,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以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和新材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生产社会化加速进 行,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由此引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欧美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 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国家均卷入其中。从调整的产业范围看,调整几乎波及国民经济的 所有部门……新兴工业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主要发展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这 种全球范围的分工体系使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成为全球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各国在经 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加强。
——摘编自黄光耀《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 30%左右。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达5.2%,全年货物进出 口总额4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2%,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编自金观平《中国经济为世界增添确定性》
(1)概括材料一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4分)
(2)就材料二中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表述清晰)(8分)
一、选择题
1. C【 解析】材料所示为秦国和秦朝有关刻文,“我先 且受天命”“(秦公)应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敷)有四 方”“维秦王兼有天下”等,都认为秦国或秦朝受命于 天.其统治具有合法性依据,故选C 顶。材料并没有 “打破贵族垄断政治”与“天人合--”的相关信息,A、 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所示尽管认为上天至高 无上,但秦国(秦朝)统治者刻文的意图是为了宣扬 自己统治的合法性.B 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段文字是关于一位汉代 官员盗取财产的案例。他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并且盗 取了一半的贿赂款项,后来被发现,自杀身亡,故选C 项 。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儒家 恩想,排除B项 ;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B 【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 期的君主在调整选官制度、由重视门第向重视官员能 力转变,这反映了阶层固化局面逐渐被打破,故选B 项。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门阀政治受到冲击,但是 尚未退出所史舞台,排除C 项;选官制度有利于提高 官员文化水平,但是不一定能保证官员的消正廉洁, 排除D项。
4.B 【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基层管理制度 是邻保制度,这便利了政令的传达和执行,故选B 项 , 其他说法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5.D 【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土司承袭的规 定、体现了对地方习俗的尊重和适应,有利于维护边 疆地区的稳定,故选D项 。A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C 两项均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6.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长江三角洲- 带在明代中后期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发达,但很食产量 不能满足自我供给,需要从其他省份运入,这一 ·现象 从例面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状况,故选 (项 小农经济衰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B
项在材料中无法休现,排除;材料和海外贸易无关,排 除D项。
7.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54年正是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在安微境内屡战屡捷,挖 制区域不断扩大,导致了田赋无法正常地征收,故选 A项 。B 项是材料所述现象的结果,排除;C、D两项 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8.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24年的国民党改 组使其成为革命统一战线性质的政党,故选B 项。 1924年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排 除 A 项 ;C、D两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9.D 【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5—1948年汉口市煤 球每担价格从1945年的500元飙升到了1948年的 320000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阶段处于解放 战争时期,煤球价格的急剧增加侧面反映出国统区经 济状况的恶化,故选D 项。材料看不出人民生活水 平情况,排除A项;“囚笼政策”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日 本侵略者为封锁八路军采取的行动,该说法不符合史 实,排除B 项;法币改革是在1935年,排除C 项。
10.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指出新中国力量 较弱,而对强大的对手美国,需要朋友的帮助,表明 当时我国努力争取外交环境的好转,故选A 项 。B 、 D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求同存异”方针 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排除C 项 。
11.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 化时代接纳了非王室血统的马其顿人参赛,马其顿 人变成了希腊人内部的一个次族群,这体现了身份 认同的显著特点,故选A 项 。B、C、D三项均与材料 主旨不符,排除。
12.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哥白尼的
“日心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它代表着人类对 宇雷的新认识和新探索、是近代科学思想的重要成 果,正是因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为日心说(近代白
然科学)的兴起提供条件,故选D 项 。A 项因果倒 置.排除;B、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13.A 【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那个王国,它的距离那 么遥远且正处在更沉重的奴役地位”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这一时期的西班牙日渐衰落,故选A 项。拉 丁美洲并米形成统-的民族,排除B项;启蒙思想的 传播、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 项;19世纪初,拉丁 美洲种植园经济发达,并非工业资本主义经济,排除 D项。
14.A【 解析】根据材料“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 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只有电力才能成为这祥的 基础”,这一理论的实践即表现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 化建设,故选A项。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市场并不 能够铲除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 基础,排除B 项;农业集体化不是现代化大生产的技 术基础,排除C 项;军事工业属于工业化的一部分, 排除D项。
15.B【 解析】题目中列举的是冷战起源的不同解释, 其根据的理由和侧重点也不同,说明了研究视角的 不同会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故选B 项,排除C 项。 材料没有体现历史研究的发展,排除A项;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的产 物,排除D项。
16.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当时 通过了拯救克莱斯勒的法令,进行了经济干预,表明 美国的国家宏观调控仍在影响经济生活,直到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总统上台后才大力执行新自由主 义政策.故选B 项。材料说的是通过法令,没有涉及 美国国家的政策问题,排除A 项 ;C、D两项均和材 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17. (1)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程朱理 学日益僵化。(2分,任答两点即可)
法国: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社会转型不断加快;资木 主义迅速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
(2)主体:传教上,民间知识分子,清朝官员。(2分) 简评: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传播了西
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侧 重技术,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未能引发真正的社会变 革。(4分)
(3)应基于中华文化与本土经验,推动国际传播理 论与话语体系的革新,促进文明互鉴;同时在国际传 播中展现中国特色,对世界做出贡献。(4分)
18. (1)内涵:强调民族认同;反对封建统治;追求国家 统一。(2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宗教改革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 革命的开展,(6分)
(2)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有利于世界多极 化的发展;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极端民族主 义带来新的动荡。(6分,任答三点即可)
19.示例:
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分)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恢复经 济,巩固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一化_: 改”,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工业体系,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了工业现 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紫的 伟大尝试;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式现代化探素过程中 虽有曲折,但这一时期我国在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等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的长期探索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分)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 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积极探索,为当下 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分)
20.(1)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影响 涉及区域范围广;以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为主导,工 业体系国际化,与全球市场结合紧密度高。(4分、 任答两点即可)
(2)示例:
评述.改革开放以采.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成为世界第.“大经济体。通过扩大出口、引入外资 技术创新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对企球经济产 生了显著影响;不仅如此,当代中国通过参与国际事
务,推动全球治理,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等 挑战,为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贡献 力量;中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扩大多种对外合作, 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综上所述,当今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自 身的发展带动世界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出 了中国力量。(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2024-2025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