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三国与西晋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和西晋的统治。
1.三国鼎立(220—280年)
政权 建立 都城 特点
魏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洛阳 魏国国力较强,略占上风
蜀 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 成都 蜀、吴两国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吴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建业
2.西晋
(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危机
①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西晋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4)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1.观察教材P29《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指出西晋末年人口迁移的特点。
提示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
2.阅读教材P29“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这一印文有何史料价值?
提示 印文图片是反映西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实物见证,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助学助考
1.误区警示——三国鼎立的局面不是历史的倒退
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不能认为三国代替东汉是历史的倒退。
2.知识拓展——蜀汉政权的国号
蜀汉政权的国号为“汉”(刘备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由于其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故称其为蜀汉。
3.图解历史——三国政权的变化
4.特别说明——认识三国时期的史实
(1)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局势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经阶段。
(2)魏国的建立者不是曹操,所以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而是生活在东汉末年。
(3)内迁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学习任务二 东晋与南朝
【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了解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1.政权更迭
(1)东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士族崛起
(1)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2)西晋灭亡,逃往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3.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农业 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开发促进了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1.阅读教材P30“历史纵横”: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据此指出东晋统治的特点。
提示 士族专权。
2.阅读教材P30“学思之窗”:据此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的状况。
提示 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等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商业有一定发展。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士族与门阀政治
士族,就是以家族为基础、门第为标准,在地主阶级中享有很高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又称门阀士族。东晋是依靠门阀士族的支持而建立的,因而形成了士族与君主共治的局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2.概念阐释——江南
“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魏晋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
3.误区警示——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东晋与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学习任务三 十六国与北朝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十六国与北朝统治的主要史实。
1.十六国
(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特点
①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②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③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3)代表:前秦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后来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2.北朝
(1)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内容 ①迁移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②改革习俗:改籍贯、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
影响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北朝更迭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②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灭掉北齐,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观察教材P3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P32《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比较两图,说明南北对峙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 变化:由十六国和东晋的对峙到北周和北齐并立与陈对峙,北方并立政权大大减少;南北对峙的界线由淮河流域退回到长江流域;南朝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趋势:南北均势被打破,统一迫在眉睫。
助学助考
1.知识拓展——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
(1)前秦:军队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军队劳师远征,战线过长。
(2)东晋:将领指挥得当;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影响下士气高昂。
2.特别提示——认识孝文帝迁都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3.概念阐释——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4.归纳总结——认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和分裂的年代,民族矛盾尖锐,南北对峙;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大交融时期,各民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直至同化成一个民族,这种同化为后来隋唐的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5.构图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和民族交融。
2.难点:十六国与北朝的民族关系和政权。
主题一 魏晋时期的士族专权与江南开发
任务1 历史解释——东晋政权的特征
史料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士族与皇权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
——摘编自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研讨交流】概括东晋时期政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成果展示】特征:士族专权,与皇权共治。
影响:世家大族长期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任务2 历史解释——江南经济的发展
史料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较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流域成为主要的产粮区,至南朝后期,赣州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但南方各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南朝时期,欧阳頠在湘、广地区“务是民天,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
——摘自《中华文明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成果展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发速度快,但整体看,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任务3 史料实证——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史料一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避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史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自[南朝·梁]沈约《宋书》
【研讨交流】史料一、二体现了哪些现象?与江南的发展有何关系?
【成果展示】史料一: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史料二:封建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关系:史料一、二的现象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1.士族制度的特点
(1)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文化: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2.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劳动力、技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社会环境:北方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③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④政府政策: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⑤劳动人民: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影响
方面 阐释
经济发展 促进了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重心转移 使原先落后的江南经济逐渐赶上黄河流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民族交融 推动了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国家统一 为隋唐实现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主题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与孝文帝改革
任务1 历史解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史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成果展示】方式多样;以汉化为主;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任务2 家国情怀——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摘编自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史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交融,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研讨交流】(1)依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成果展示】(1)原因:平城(旧都)位置偏僻,不利于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也不利于改革鲜卑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制度;洛阳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统治。
特点:不断南迁。
(2)历史影响:孝文帝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社会繁荣,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4)民族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2.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进步性: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移植东晋南朝腐朽的“士族制度”,使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迁都洛阳,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等导致北魏的败亡。
速检速测
1.(2023·浙江7月学考,2)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益州(今四川成都)”并结合所学可知,刘备占据成都,建立蜀汉,与魏、吴鼎立,故选A项;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排除B项;曹操以河南许昌为据点,排除C项;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与材料“汉末一人物”不符,排除D项。
2.(2023年6月广西学业水平考试,4)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
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荆城、扬州”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南方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民族交融,C项错误,南朝刘宋时期,还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故选B项。
3.(2022年6月天津学业水平考试,4)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
A.民族差异的消失 B.民族交融的发展
C.民族习俗的趋同 D.民族布局的改变
答案 B
解析 根据“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可知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是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民族差异并没有消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并不是民族习俗趋同,排除C项;根据“内迁的少数民族”可知这时的民族布局已经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3)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
①改用汉姓 ②分科取士 ③迁都洛阳 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改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等,①③④正确,D项正确;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员,排除②,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3年7月甘肃省学业水平考试,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
A.动摇了封建统治 B.消除了阶级矛盾
C.推动了江南开发 D.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 D
6.(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32“史料阅读”改编)“(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孝文帝对儒家、道家等文化非常重视,据所学这些文化是汉族创造的,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孝文帝喜好汉族文化,没有体现出他学以致用,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虽涉及孝文帝的文学创作,但是没有突出他对文学创作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A项。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三国与西晋
1.(2024·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 )
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
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
答案 B
解析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反映了蜀汉被曹魏所灭之后,曹魏与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故选B项;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是在刘备时期,而不是后主刘禅时期,排除A项;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局面的形成是在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之后,而题干所述是司马昭时期,排除C项;西晋完成统一是在公元280年,在司马昭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023·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大一统王朝。下表是关于西晋统一的两种观点:
学者 观点
钱穆 西晋统一是秦汉统一政府的一段回光返照。
阎步克 西晋政局其实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口,它可能维持优容士族的现状,也可能逐渐回归集权官僚政治的常态。
这两位学者的观点意在强调西晋统一( )
A.延续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B.蕴藏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C.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态势
D.压缩了民族生存的空间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晋的统一比较短暂,具有明显的士族政治的特征,这蕴含着严重的政治危机,故选B项;钱穆并未强调士族的特权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强化的态势,门阀政治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晋时期的民族关系,西晋的统一有利于扩展民族生存的空间,排除D项。
3.(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中)率先举起反晋大旗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也以“汉”为国号。此后建立的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也多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甚至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说明当时( )
A.民族交融基本完成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以‘汉’为国号”“臣僚甚至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可知,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均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以华夏族自居,说明当时华夏认同氛围浓厚,故选D项;当时民族交融正在进行之中,排除A项;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趋势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史实,民族间战争频繁是史实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题组2 东晋与南朝
4.(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的门阀政治局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 )
A.是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
B.使士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
C.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
D.有效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
答案 A
解析 材料“如果没有……士族的存在……皇统存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可知,该学者认为,强大士族群体的存在,专制皇权的衰落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三者的并存才使得东晋门阀政治得以存在,即东晋门阀政治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故选A项。
5.(2024·重庆三峡名校联盟高一测试)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
B.王氏家族已有谋反之心
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
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可知,当时高门士族既能在中央做高官,又可以在地方掌实权,而且“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说明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并不是政权更迭和政体混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谋反之心”,排除B项;题干强调高门士族权势大,而不是“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关于江南地区,《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而《宋书》(南朝沈约著)则是:“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 )
A.得益于江南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
B.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
C.源于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地区开发
D.反映了南朝政府更注重农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无积聚而多贫”“江南之为国盛矣”可知,《史记》记载的江南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记载的江南地区人民勤劳,农业发达,这一变化源于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推动江南地区开发,故选C项。
题组3 十六国与北朝
7.(2024·重庆市渝西七校高一期中)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他下令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汉人),派人到各地劝课农桑;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培养包括胡羯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还立了秀才、孝廉试经之制,提倡儒学。这些措施( )
A.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B.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D.推动了察举制走向完善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劝课农桑”“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提倡儒学”可知,后赵统治者石勒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故选B项;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政策,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排除A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察举制走向完善是在两汉时期,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2024·湖北十堰高一联考)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这些举措( )
A.延续了礼乐制度的主体价值
B.得益于国家大一统局面重建
C.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深入推进
D.确立了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北魏在北方的统治,C项正确;礼乐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北魏统一北方,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与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湖南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一期中)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动摇汉族门第观念 D.减少移风易俗阻力
答案 C
解析 据地图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为鲜卑贵族定门第,并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因此并未动摇汉族门第观念,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改革的内容,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可知,减少了移风易俗的阻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2024·山东德州高一期中)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这一局面的出现( )
A.强化了南北对峙 B.为士族专权提供了助力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及所学可知,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出现打下了基础,故选D项。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别传,人物传记的一种。即在史书中列传以外别立一传,专记某一人之事迹,高平郗氏、颍川庾氏等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别传。据考证和统计,历代史志共著录、征引别传211种,其中传主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别传193种。别传盛行于魏晋,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思想的根本变革 B.门阀政治的要求
C.政局动荡的影响 D.传统史学的衰落
答案 B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世家大族对于自己宗族的发展演变及重要人物的事迹特别看重,造成别传盛行,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和主流,并未“根本变革”,排除A项;别传盛行与政局动荡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别传盛行于魏晋是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非“传统史学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4·安徽皖东县中联盟高一测试)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A.反映出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中外交流加快
答案 B
解析 据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对汉武帝时期明显呈现南移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通过主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使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被纳入农耕范围,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因为少数民族内迁导致部分中原地区被其所占领,二者都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
13.(2024·河南商丘名校高一联考)据《魏书》载:“显祖(献文帝)平青齐(山东一带),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孝文帝即位后,则“选尽物望,河南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自此,“平齐民”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
A.意在制衡鲜卑贵族的政治权力
B.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
C.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
D.折射出北魏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可知,北魏孝文帝向河南人士开放了仕途通道,这些汉族人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封建化,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的这一举措意在推动北魏汉化改革,而非制衡鲜卑贵族,排除A项;材料举措是为了推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是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不能说明其他民族的交融情况,排除B项;据材料“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可知,材料举措虽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社会矛盾复杂,并非这一项举措能够缓和的,排除D项。
14.(2024·江苏苏南八校高一联考)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
A.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B.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D.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要求祭祀时不再使用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牛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畜力,不使用牛进行祭祀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项;祭祀时不使用牛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当时的战乱并不一定导致牛的数量骤减,排除B项;萧梁和北魏之所以开展祭祀用牲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并非相互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4·安徽“江南十校”高一摸底)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谴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各郡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南北民族交融加强 B.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农业得到恢复 D.南北饮食习惯趋同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知,北方人对南方人的食鱼习俗从讥讽到接纳,说明南北民族交融加强,A项正确;材料体现南北方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方农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食鱼习俗,不能全面反映饮食习惯,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6.(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幅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地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影响。(6分)
答案 (1)信息:图1反映了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图2反映了东晋与十六国对峙。
联系: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北方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内迁的匈奴贵族灭掉西晋,西晋宗室南迁建立东晋,形成东晋与十六国对峙局面。
(2)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导致北方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三国与西晋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和西晋的统治。
1.三国鼎立(220—280年)
政权 建立 都城 特点
魏 220年,____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洛阳 魏国国力较强,略占上风
蜀 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 ____ 蜀、吴两国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吴 229年,____称帝,国号吴 建业
2.西晋
(1)建立:266年,________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________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危机
①匈奴、羯、氐、羌和________等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西晋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4)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________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1.观察教材P29《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指出西晋末年人口迁移的特点。
试答
2.阅读教材P29“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这一印文有何史料价值?
试答
助学助考
1.误区警示——三国鼎立的局面不是历史的倒退
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不能认为三国代替东汉是历史的倒退。
2.知识拓展——蜀汉政权的国号
蜀汉政权的国号为“汉”(刘备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由于其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故称其为蜀汉。
3.图解历史——三国政权的变化
4.特别说明——认识三国时期的史实
(1)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局势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经阶段。
(2)魏国的建立者不是曹操,所以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而是生活在东汉末年。
(3)内迁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学习任务二 东晋与南朝
【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了解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1.政权更迭
(1)东晋:317年,____________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____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士族崛起
(1)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2)西晋灭亡,逃往南方的几家北方____________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3.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农业 土地大量开垦,____________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开发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与汉族交融。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________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1.阅读教材P30“历史纵横”: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据此指出东晋统治的特点。
试答
2.阅读教材P30“学思之窗”:据此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的状况。
试答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士族与门阀政治
士族,就是以家族为基础、门第为标准,在地主阶级中享有很高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又称门阀士族。东晋是依靠门阀士族的支持而建立的,因而形成了士族与君主共治的局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2.概念阐释——江南
“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魏晋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
3.误区警示——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东晋与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学习任务三 十六国与北朝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十六国与北朝统治的主要史实。
1.十六国
(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________,合称“十六国”。
(2)特点
①大部分由________________建立。
②都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③原有____________被打乱,各族之间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3)代表:前秦
4世纪下半叶,________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后来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2.北朝
(1)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动____________
内容 ①迁移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____,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②改革习俗:改籍贯、________、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
影响 ①顺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____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北朝更迭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____________,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②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灭掉北齐,________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观察教材P3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P32《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比较两图,说明南北对峙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试答
助学助考
1.知识拓展——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
(1)前秦:军队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军队劳师远征,战线过长。
(2)东晋:将领指挥得当;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影响下士气高昂。
2.特别提示——认识孝文帝迁都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3.概念阐释——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4.归纳总结——认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和分裂的年代,民族矛盾尖锐,南北对峙;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大交融时期,各民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直至同化成一个民族,这种同化为后来隋唐的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5.构图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和民族交融。
2.难点:十六国与北朝的民族关系和政权。
主题一 魏晋时期的士族专权与江南开发
任务1 历史解释——东晋政权的特征
史料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士族与皇权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
——摘编自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研讨交流】 概括东晋时期政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成果展示】
任务2 历史解释——江南经济的发展
史料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较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流域成为主要的产粮区,至南朝后期,赣州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但南方各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南朝时期,欧阳頠在湘、广地区“务是民天,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
——摘自《中华文明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成果展示】
任务3 史料实证——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史料一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避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
对待之政策》
史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自[南朝·梁]沈约《宋书》
【研讨交流】 史料一、二体现了哪些现象?与江南的发展有何关系?
【成果展示】
1.士族制度的特点
(1)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文化: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2.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劳动力、技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社会环境:北方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③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④政府政策: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⑤劳动人民: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影响
方面 阐释
经济发展 促进了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重心转移 使原先落后的江南经济逐渐赶上黄河流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民族交融 推动了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国家统一 为隋唐实现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主题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与孝文帝改革
任务1 历史解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史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成果展示】
任务2 家国情怀——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摘编自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史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交融,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研讨交流】 (1)依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特点。
【成果展示】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成果展示】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4)民族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2.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进步性: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移植东晋南朝腐朽的“士族制度”,使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迁都洛阳,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等导致北魏的败亡。
速检速测
1.(2023·浙江7月学考,2)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2.(2023年6月广西学业水平考试,4)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
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
3.(2022年6月天津学业水平考试,4)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
A.民族差异的消失 B.民族交融的发展
C.民族习俗的趋同 D.民族布局的改变
4.(2023·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3)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
①改用汉姓 ②分科取士 ③迁都洛阳 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23年7月甘肃省学业水平考试,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
A.动摇了封建统治 B.消除了阶级矛盾
C.推动了江南开发 D.促进了民族交融
6.(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32“史料阅读”改编)“(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共81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课前·预习案
课堂·研学案
速检速测
课后·检测案
目
录
学习任务一 三国与西晋
学习任务二 东晋与南朝
学习任务三 十六国与北朝
主题一 魏晋时期的士族专权与江南开发
主题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与孝文帝改革
课前 · 预习案
1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和西晋的统治。
1.三国鼎立(220—280年)
学习任务一 三国与西晋
政权 建立 都城 特点
魏 220年,______称帝,国号 魏,东汉灭亡 洛阳 魏国国力较强,略占上风
蜀 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 ______ 蜀、吴两国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吴 229年,______称帝,国号吴 建业
曹丕
成都
孙权
2.西晋
(1)建立:266年,________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________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危机
①匈奴、羯、氐、羌和______等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②西晋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4)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______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司马炎
280
鲜卑
匈奴
微思考
1.观察教材P29《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指出西晋末年人口迁移的特点。
提示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
2.阅读教材P29“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这一印文有何史料价值?
提示 印文图片是反映西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实物见证,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助学助考
1.误区警示——三国鼎立的局面不是历史的倒退
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不能认为三国代替东汉是历史的倒退。
2.知识拓展——蜀汉政权的国号
蜀汉政权的国号为“汉”(刘备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由于其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故称其为蜀汉。
3.图解历史——三国政权的变化
4.特别说明——认识三国时期的史实
(1)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局势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经阶段。
(2)魏国的建立者不是曹操,所以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而是生活在东汉末年。
(3)内迁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了解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1.政权更迭
(1)东晋:317年,________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__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学习任务二 东晋与南朝
司马睿
刘裕
2.士族崛起
(1)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2)西晋灭亡,逃往南方的几家北方__________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高门士族
3.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农业 土地大量开垦,____________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开发促进了______________与汉族交融。
农作物品种
山区少数民族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______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长江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30“历史纵横”: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据此指出东晋统治的特点。
提示 士族专权。
2.阅读教材P30“学思之窗”:据此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的状况。
提示 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等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商业有一定发展。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士族与门阀政治
士族,就是以家族为基础、门第为标准,在地主阶级中享有很高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又称门阀士族。东晋是依靠门阀士族的支持而建立的,因而形成了士族与君主共治的局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2.概念阐释——江南
“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魏晋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
3.误区警示——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东晋与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十六国与北朝统治的主要史实。
1.十六国
(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______,合称“十六国”。
学习任务三 十六国与北朝
成汉
(2)特点
①大部分由______________建立。
②都采用了__________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③原有__________被打乱,各族之间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3)代表:前秦
4世纪下半叶,______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后来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内迁少数民族
中原模式
民族布局
氐族
2.北朝
(1)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动__________
内容 ①迁移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__,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②改革习俗:改籍贯、________、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
影响 ①顺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__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民族交融
洛阳
穿汉服
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隋唐盛世
(2)北朝更迭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____________,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②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灭掉北齐,______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东魏和西魏
隋朝
微思考
观察教材P3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P32《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比较两图,说明南北对峙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 变化:由十六国和东晋的对峙到北周和北齐并立与陈对峙,北方并立政权大大减少;南北对峙的界线由淮河流域退回到长江流域;南朝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趋势:南北均势被打破,统一迫在眉睫。
助学助考
1.知识拓展——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
(1)前秦:军队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军队劳师远征,战线过长。
(2)东晋:将领指挥得当;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影响下士气高昂。
2.特别提示——认识孝文帝迁都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3.概念阐释——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4.归纳总结——认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和分裂的年代,民族矛盾尖锐,南北对峙;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大交融时期,各民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直至同化成一个民族,这种同化为后来隋唐的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5.构图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课堂·研学案
2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和民族交融。
2.难点:十六国与北朝的民族关系和政权。
主题一 魏晋时期的士族专权与江南开发
任务1 历史解释——东晋政权的特征
史料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士族与皇权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
——摘编自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研讨交流】概括东晋时期政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成果展示】特征:士族专权,与皇权共治。
影响:世家大族长期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任务2 历史解释——江南经济的发展
史料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较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流域成为主要的产粮区,至南朝后期,赣州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但南方各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南朝时期,欧阳頠在湘、广地区“务是民天,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
——摘自《中华文明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成果展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发速度快,但整体看,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任务3 史料实证——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史料一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避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史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自[南朝·梁]沈约《宋书》
【研讨交流】史料一、二体现了哪些现象?与江南的发展有何关系?
【成果展示】史料一: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史料二:封建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关系:史料一、二的现象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1.士族制度的特点
(1)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文化: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2.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劳动力、技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社会环境:北方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③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④政府政策: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⑤劳动人民: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影响
方面 阐释
经济发展 促进了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重心转移 使原先落后的江南经济逐渐赶上黄河流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民族交融 推动了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国家统一 为隋唐实现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主题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与孝文帝改革
任务1 历史解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史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成果展示】方式多样;以汉化为主;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任务2 家国情怀——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摘编自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史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交融,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研讨交流】(1)依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成果展示】(1)原因:平城(旧都)位置偏僻,不利于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也不利于改革鲜卑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制度;洛阳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统治。
特点:不断南迁。
(2)历史影响:孝文帝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社会繁荣,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4)民族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2.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进步性: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移植东晋南朝腐朽的“士族制度”,使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迁都洛阳,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等导致北魏的败亡。
速检速测
A
1.(2023·浙江7月学考,2)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解析 据材料“益州(今四川成都)”并结合所学可知,刘备占据成都,建立蜀汉,与魏、吴鼎立,故选A项;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排除B项;曹操以河南许昌为据点,排除C项;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与材料“汉末一人物”不符,排除D项。
2.(2023年6月广西学业水平考试,4)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
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
解析 从题干中“荆城、扬州”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南方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民族交融,C项错误,南朝刘宋时期,还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故选B项。
B
3.(2022年6月天津学业水平考试,4)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
A.民族差异的消失 B.民族交融的发展
C.民族习俗的趋同 D.民族布局的改变
解析 根据“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可知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是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民族差异并没有消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并不是民族习俗趋同,排除C项;根据“内迁的少数民族”可知这时的民族布局已经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
B
4.(2023·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3)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
①改用汉姓 ②分科取士 ③迁都洛阳 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改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等,①③④正确,D项正确;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员,排除②,排除A、B、C项。故选D项。
D
5.(2023年7月甘肃省学业水平考试,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
A.动摇了封建统治 B.消除了阶级矛盾
C.推动了江南开发 D.促进了民族交融
D
6.(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32“史料阅读”改编)“(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孝文帝对儒家、道家等文化非常重视,据所学这些文化是汉族创造的,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孝文帝喜好汉族文化,没有体现出他学以致用,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虽涉及孝文帝的文学创作,但是没有突出他对文学创作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A项。
课后·检测案
3
A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三国与西晋
1.(2024·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 )
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 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
解析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反映了蜀汉被曹魏所灭之后,曹魏与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故选B项;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是在刘备时期,而不是后主刘禅时期,排除A项;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局面的形成是在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之后,而题干所述是司马昭时期,排除C项;西晋完成统一是在公元280年,在司马昭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B
2.(2023·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大一统王朝。下表是关于西晋统一的两种观点:
学者 观点
钱穆 西晋统一是秦汉统一政府的一段回光返照。
阎步克 西晋政局其实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口,它可能维持优容士族的现状,也可能逐渐回归集权官僚政治的常态。
这两位学者的观点意在强调西晋统一( )
A.延续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B.蕴藏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C.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态势 D.压缩了民族生存的空间
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晋的统一比较短暂,具有明显的士族政治的特征,这蕴含着严重的政治危机,故选B项;钱穆并未强调士族的特权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强化的态势,门阀政治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晋时期的民族关系,西晋的统一有利于扩展民族生存的空间,排除D项。
D
3.(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中)率先举起反晋大旗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也以“汉”为国号。此后建立的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也多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甚至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说明当时( )
A.民族交融基本完成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解析 据材料“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以‘汉’为国号”“臣僚甚至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可知,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均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以华夏族自居,说明当时华夏认同氛围浓厚,故选D项;当时民族交融正在进行之中,排除A项;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趋势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史实,民族间战争频繁是史实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A
题组2 东晋与南朝
4.(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的门阀政治局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 )
A.是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
B.使士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
C.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
D.有效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
解析 材料“如果没有……士族的存在……皇统存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可知,该学者认为,强大士族群体的存在,专制皇权的衰落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三者的并存才使得东晋门阀政治得以存在,即东晋门阀政治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故选A项。
C
5.(2024·重庆三峡名校联盟高一测试)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
B.王氏家族已有谋反之心
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
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解析 根据材料“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可知,当时高门士族既能在中央做高官,又可以在地方掌实权,而且“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说明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并不是政权更迭和政体混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谋反之心”,排除B项;题干强调高门士族权势大,而不是“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排除D项。故选C项。
C
6.(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关于江南地区,《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而《宋书》(南朝沈约著)则是:“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 )
A.得益于江南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 B.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
C.源于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地区开发 D.反映了南朝政府更注重农业发展
解析 据材料“无积聚而多贫”“江南之为国盛矣”可知,《史记》记载的江南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记载的江南地区人民勤劳,农业发达,这一变化源于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推动江南地区开发,故选C项。
B
题组3 十六国与北朝
7.(2024·重庆市渝西七校高一期中)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他下令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汉人),派人到各地劝课农桑;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培养包括胡羯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还立了秀才、孝廉试经之制,提倡儒学。这些措施( )
A.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B.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D.推动了察举制走向完善
解析 据材料“‘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劝课农桑”“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提倡儒学”可知,后赵统治者石勒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故选B项;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政策,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排除A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察举制走向完善是在两汉时期,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8.(2024·湖北十堰高一联考)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这些举措( )
A.延续了礼乐制度的主体价值 B.得益于国家大一统局面重建
C.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深入推进 D.确立了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
解析 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北魏在北方的统治,C项正确;礼乐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北魏统一北方,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与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C
9.(2024·湖南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一期中)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动摇汉族门第观念 D.减少移风易俗阻力
解析 据地图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为鲜卑贵族定门第,并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因此并未动摇汉族门第观念,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改革的内容,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可知,减少了移风易俗的阻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10.(2024·山东德州高一期中)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这一局面的出现( )
A.强化了南北对峙 B.为士族专权提供了助力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解析 据材料“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及所学可知,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出现打下了基础,故选D项。
B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别传,人物传记的一种。即在史书中列传以外别立一传,专记某一人之事迹,高平郗氏、颍川庾氏等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别传。据考证和统计,历代史志共著录、征引别传211种,其中传主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别传193种。别传盛行于魏晋,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思想的根本变革 B.门阀政治的要求
C.政局动荡的影响 D.传统史学的衰落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世家大族对于自己宗族的发展演变及重要人物的事迹特别看重,造成别传盛行,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和主流,并未“根本变革”,排除A项;别传盛行与政局动荡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别传盛行于魏晋是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非“传统史学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
B
12.(2024·安徽皖东县中联盟高一测试)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A.反映出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中外交流加快
解析 据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对汉武帝时期明显呈现南移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通过主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使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被纳入农耕范围,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因为少数民族内迁导致部分中原地区被其所占领,二者都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
C
13.(2024·河南商丘名校高一联考)据《魏书》载:“显祖(献文帝)平青齐(山东一带),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孝文帝即位后,则“选尽物望,河南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自此,“平齐民”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
A.意在制衡鲜卑贵族的政治权力
B.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
C.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
D.折射出北魏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解析 据材料“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可知,北魏孝文帝向河南人士开放了仕途通道,这些汉族人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封建化,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的这一举措意在推动北魏汉化改革,而非制衡鲜卑贵族,排除A项;材料举措是为了推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是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不能说明其他民族的交融情况,排除B项;据材料“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可知,材料举措虽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社会矛盾复杂,并非这一项举措能够缓和的,排除D项。
D
14.(2024·江苏苏南八校高一联考)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
A.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B.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C.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D.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要求祭祀时不再使用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牛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畜力,不使用牛进行祭祀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项;祭祀时不使用牛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当时的战乱并不一定导致牛的数量骤减,排除B项;萧梁和北魏之所以开展祭祀用牲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并非相互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A
15.(2024·安徽“江南十校”高一摸底)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谴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各郡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南北民族交融加强 B.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农业得到恢复 D.南北饮食习惯趋同
解析 从材料可知,北方人对南方人的食鱼习俗从讥讽到接纳,说明南北民族交融加强,A项正确;材料体现南北方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方农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食鱼习俗,不能全面反映饮食习惯,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6.(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幅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地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影响。(6分)
答案 (1)信息:图1反映了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图2反映了东晋与十六国对峙。
联系: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北方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内迁的匈奴贵族灭掉西晋,西晋宗室南迁建立东晋,形成东晋与十六国对峙局面。
(2)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导致北方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训练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三国与西晋
1.(2024·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 )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
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
2.(2023·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大一统王朝。下表是关于西晋统一的两种观点:
学者 观点
钱穆 西晋统一是秦汉统一政府的一段回光返照。
阎步克 西晋政局其实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口,它可能维持优容士族的现状,也可能逐渐回归集权官僚政治的常态。
这两位学者的观点意在强调西晋统一 ( )
延续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蕴藏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态势
压缩了民族生存的空间
3.(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中)率先举起反晋大旗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也以“汉”为国号。此后建立的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也多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甚至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说明当时 ( )
民族交融基本完成 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民族之间征战频繁 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题组2 东晋与南朝
4.(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的门阀政治局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 )
是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
使士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
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
有效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
5.(2024·重庆三峡名校联盟高一测试)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
王氏家族已有谋反之心
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
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6.(2024·黑龙江龙东五市高一期中)关于江南地区,《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而《宋书》(南朝沈约著)则是:“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 )
得益于江南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
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
源于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地区开发
反映了南朝政府更注重农业发展
题组3 十六国与北朝
7.(2024·重庆市渝西七校高一期中)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他下令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汉人),派人到各地劝课农桑;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培养包括胡羯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还立了秀才、孝廉试经之制,提倡儒学。这些措施 ( )
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推动了察举制走向完善
8.(2024·湖北十堰高一联考)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这些举措 ( )
延续了礼乐制度的主体价值
得益于国家大一统局面重建
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深入推进
确立了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
9.(2024·湖南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一期中)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动摇汉族门第观念 减少移风易俗阻力
10.(2024·山东德州高一期中)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这一局面的出现( )
强化了南北对峙
为士族专权提供了助力
消除了民族矛盾
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别传,人物传记的一种。即在史书中列传以外别立一传,专记某一人之事迹,高平郗氏、颍川庾氏等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别传。据考证和统计,历代史志共著录、征引别传211种,其中传主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别传193种。别传盛行于魏晋,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思想的根本变革 门阀政治的要求
政局动荡的影响 传统史学的衰落
12.(2024·安徽皖东县中联盟高一测试)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反映出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说明中外交流加快
13.(2024·河南商丘名校高一联考)据《魏书》载:“显祖(献文帝)平青齐(山东一带),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孝文帝即位后,则“选尽物望,河南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自此,“平齐民”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
意在制衡鲜卑贵族的政治权力
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
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
折射出北魏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14.(2024·江苏苏南八校高一联考)南北朝时,萧梁与北魏相继开展了祭祀用牲制度改革。梁武帝两次改革“牛牲”,先是要求祭祀用“大脯”取代整牛,随后又用“大饼”取代“大脯”;北魏孝文帝也规定“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整牛)”。这些改革反映出当时( )
宗教信仰发生显著改变
战乱导致牛的数量骤减
南北制度改革相互影响
农业生产被统治者重视
15.(2024·安徽“江南十校”高一摸底)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谴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各郡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南北民族交融加强 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北方农业得到恢复 南北饮食习惯趋同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6.(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幅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地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影响。(6分)
训练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B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反映了蜀汉被曹魏所灭之后,曹魏与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故选B项;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是在刘备时期,而不是后主刘禅时期,排除A项;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局面的形成是在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之后,而题干所述是司马昭时期,排除C项;西晋完成统一是在公元280年,在司马昭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B [据材料可知,西晋的统一比较短暂,具有明显的士族政治的特征,这蕴含着严重的政治危机,故选B项;钱穆并未强调士族的特权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强化的态势,门阀政治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晋时期的民族关系,西晋的统一有利于扩展民族生存的空间,排除D项。]
3.D [据材料“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以‘汉’为国号”“臣僚甚至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可知,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均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以华夏族自居,说明当时华夏认同氛围浓厚,故选D项;当时民族交融正在进行之中,排除A项;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趋势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出现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史实,民族间战争频繁是史实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4.A [材料“如果没有……士族的存在……皇统存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可知,该学者认为,强大士族群体的存在,专制皇权的衰落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三者的并存才使得东晋门阀政治得以存在,即东晋门阀政治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故选A项。]
5.C [根据材料“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可知,当时高门士族既能在中央做高官,又可以在地方掌实权,而且“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说明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并不是政权更迭和政体混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谋反之心”,排除B项;题干强调高门士族权势大,而不是“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排除D项。故选C项。]
6.C [据材料“无积聚而多贫”“江南之为国盛矣”可知,《史记》记载的江南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记载的江南地区人民勤劳,农业发达,这一变化源于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推动江南地区开发,故选C项。]
7.B [据材料“‘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劝课农桑”“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提倡儒学”可知,后赵统治者石勒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故选B项;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政策,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排除A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察举制走向完善是在两汉时期,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C [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北魏在北方的统治,C项正确;礼乐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北魏统一北方,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与汉族官僚的统治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C [据地图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为鲜卑贵族定门第,并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因此并未动摇汉族门第观念,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改革的内容,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可知,减少了移风易俗的阻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D [据材料“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及所学可知,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出现打下了基础,故选D项。]
11.B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世家大族对于自己宗族的发展演变及重要人物的事迹特别看重,造成别传盛行,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和主流,并未“根本变革”,排除A项;别传盛行与政局动荡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别传盛行于魏晋是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非“传统史学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据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对汉武帝时期明显呈现南移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通过主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使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被纳入农耕范围,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因为少数民族内迁导致部分中原地区被其所占领,二者都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
13.C [据材料“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可知,北魏孝文帝向河南人士开放了仕途通道,这些汉族人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封建化,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的这一举措意在推动北魏汉化改革,而非制衡鲜卑贵族,排除A项;材料举措是为了推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是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不能说明其他民族的交融情况,排除B项;据材料“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可知,材料举措虽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社会矛盾复杂,并非这一项举措能够缓和的,排除D项。]
14.D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要求祭祀时不再使用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古代,牛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畜力,不使用牛进行祭祀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信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项;祭祀时不使用牛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当时的战乱并不一定导致牛的数量骤减,排除B项;萧梁和北魏之所以开展祭祀用牲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并非相互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从材料可知,北方人对南方人的食鱼习俗从讥讽到接纳,说明南北民族交融加强,A项正确;材料体现南北方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方农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食鱼习俗,不能全面反映饮食习惯,排除D项。故选A项。]
16.(1)信息:图1反映了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图2反映了东晋与十六国对峙。
联系: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北方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内迁的匈奴贵族灭掉西晋,西晋宗室南迁建立东晋,形成东晋与十六国对峙局面。
(2)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导致北方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课件+教案+学案+练习四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