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考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聚落的汇观山观象台等工程都围绕古城而建,
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表明当时良渚聚落具备了国家形态中对社会资
源进行集中调配的特征:城内近似“井”字形路网,把宫殿区与墓葬区围合在中间,这种城市规划体现了明显的功能分
区,这种等级秩序和职能分工是国家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荀山村落社区的瑶山墓地与庙前墓地,在埋葬方式及葬俗方
面基本相同,各自体现出社区内部人群集团之间的血缘关系。墓地的差异表明良渚社会存在明显的阶层分化,这种阶
层分化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故C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礼制观念的萌发时期,而礼制是西周时期形成
的制度,故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在良诸文化的墓葬中,同一氏族的成员往往集中埋葬,而且不同等级的
基葬在位置,规模和随葬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显示出血缘关系与社会等级紧密相连,故排除D项。
2.B考查汉字的起源及意义。根据材料可知,甲骨文中“仁”的书写指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指人人相等,应等而视之、
视人若己、将心比心、同情包容: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说文解字》中载:“仁,亲(亲爱)也”。图中三字都强调了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要友善、求和谐”,据此可知,汉字不仅有优美的字形,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道德内涵,故B项正确,排除
D项。中国古代文字载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甲骨→青铜~竹简和木牍·帛书·纸张,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
项:孔子所主张的“仁者爱人”,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思考,对“仁”的内涵进行了
更深入、更系统地阐述,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而非仅仅是某一时期人群认知水平的线性提升,故排除C项。
3.C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左传》中,称楚庄王为“楚子”,体现了左丘明对周朝
的宗法分封制和等级秩序的维护:而到了司马迁著述的《史记》中称楚庄王为“楚王”,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格局的
变动以及人们对于诸侯地位和权力认知的改变。从“楚子”到“楚王”称呼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导致人们观
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左传》称楚庄王为“楚子”表明作者维护周礼的立场,而非“楚庄王自觉维护礼乐制度”,故排除
A项;楚国并非周的同姓封国,故排除B项:自西周末年起,周王开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与材料中两部著作的时
间不符,故排除D项。
4,D考查秦朝政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王以违约为借口,对六国发动战争:但秦灭六国完成统
一后,秦对战争合理性的构建主要表现为宣扬统一战争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强调民众支持是一种更为柔和的统治策略,
注重争取民心,以稳定社会秩序,这体现出统治策路的调整,即从强调外部理由(如他国违约)转向强调内部因素(民众
支持),以寻求新建立的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社会结构重大改变无直接关联,且生
产力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源,故排除A项:B项中“覆灭”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皇帝制度确立了秦始皇的独尊地位,
故排除C项。
5.A考查西汉思想。“礼乐刑政”四维面向的宏观结构,即体现为“王道”的完备制度,表明“礼乐刑政”是一个具有目的一
致性而在实际功能上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体系化结构。这种理念寄托了“隆礼重法”的精神,即重视“礼”的教化作用,
同时也不忽视“法”的约束和惩戒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学术创新”,故排除B项;“修身明德”强调人们通过
自我修养,培养美好的品德,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材料所述与之不符,故排除C项;西汉建立后,统治者迫切需要一
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思想统治的理论和方法,《礼记·乐记》的创作应运而生,与“百家争鸣”无关,故排除D项。
6.B考查汉以来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代初期,察举制注重对人才品德和才能的考
察,而此时的“师法”传承有助于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道德规范的人才,为他们在察举中获得推荐提供了基础。然而,到
了东汉时期,门第和家族背景在选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些世家大族通过掌握独特的“家法”,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子
弟,使其在选官中更具优势。据此可知,汉以来,从重“师法”到重“家法”的转变易造成一定的学术垄断和阶层固化,故B
项正确。自汉尤其是东汉以来,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大族所垄断,故排除A项;汉以来,从重“师法”到重“家法”的
转变,主要反映的是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学术传承方式的变化,与“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排除C
项;汉以来,家法的形成使得各地出现了不同的经学流派和学术传承,丰富了地方的文化教有内容,鼓励了学者们在学
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不同的家法之间相互竞争、交流,促使学者们不断思考和完善自己的学说,从而推动了经学乃至整
个学术领域的进步,故排除D项。
【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S高 三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9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表明,良渚聚落的汇观山观象台、莫角山宫殿台基、水坝、城墙、钟家港河道等工程都围绕古城而建。城内近似“井”字形的路网,把宫殿区与墓葬区围合在中间。荀山村落社区的瑶山墓地与庙前墓地,在埋葬方式及葬俗方面基本相同。姜家山墓地大多属于贵族阶层,桑树头墓地大多属于平民阶层。据此可知,良渚时期
A.礼制观念成熟 B.手工业技术高超
C.国家形态初显 D.血缘关系被打破
2.甲骨文将“仁”写作““ =”,是“ ”(人)加上“‘二”(二,表示两个人,也表示等同、相等);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说文解字》中载:“仁,亲(亲爱)也”。下面是“仁、信、孝”的文字示例。据此可知
A.文字的载体发生变化 B.汉字可缘意求理以传承华夏文明
C.世人的认知水平提升 D.不同史料会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3.“楚王问鼎”最早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史记》的记载与《左传》原文基本一致,但《左传》中称楚庄王为“楚子”,而《史记》则称为“楚王”。对“楚王”的不同称谓反映出
A.楚庄王自觉维护礼乐制度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时代变迁影响认知的变化 D.周王开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4.秦王嬴政声称,因韩国“倍约”,赵国“倍盟”,魏国“始约服”而后“谋袭秦”,楚国“畔约”而出兵六国。秦灭六国后,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刻石曰:“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秦始皇对战争合理性构建的变化
A.源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B.反映出地方割据势力覆灭
C.确立了秦始皇的独尊地位 D.体现出秦统治策略的调整
5.西汉《礼记·乐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这一思想寄托了
A.隆礼重法的精神 B.实现学术创新的理想
C.修身明德的追求 D.对“百家争鸣”的推崇
6.有学者指出:“汉(西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师法之严如此。”《后汉书》所载名臣列传中频频出现“传父业”的字眼,如杨秉“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伏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汉朝从重“师法”到重“家法”的转变
A.体现了文化教育的日益普及 B.易造成一定的学术垄断和阶层固化
C.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D.折射出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衰落
7.《史通·断限》载:“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录,索虏成传。”唐高祖君臣则提出修写前朝“六代史”的概念。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史官整合了宋、齐、梁、陈诸政权的历史,著为《南史》;统合了魏、齐、周、隋的历史,完成了《北史》。这一变化源于
A.民族关系趋向平等开放 B.中华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
C.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政治统治与文化传承的需要
8.下表所示为宋神宗时期南北方商、盐、酒、茶四项赋税的收入统计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宋朝
地区 商税(贯) 盐税(贯) 酒税(贯) 茶税(贯) 总计(贯) 占本地区总赋税收入比例
北方 3 633 389 700 968 6 999 459 299 356 11 633 172 25.8%
南方 4 114 746 7 665 415 4 659 286 207 086 16 646 533 36.3%
A.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 B.国家鼓励民众从事多种经营
C.经济重心南移已基本完成 D.长途贩运贸易获得较快发展
9.宋末元初的词人赵文在《学蜕记》中指明:“士欲舍科举而专意义理,势有所不能,科举义理之学两进,日有所不给。”金末元初的文人刘祁在《归潜志》中记载:金章宗时,宋使进贡枇杷,章宗命文人赋诗,状元王泽因不识枇杷而无法成诗。当时文人的这些举动
A.获得了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B.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对立
C.强调了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体现出对科举制的反思
10.有学者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过程中,国家在制度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强,商帮兴起,历史发展进程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博弈与合作交错的过程。该学者意在强调,明代白银货币化
A.呈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B.促使朝贡贸易体系最终瓦解
C.是明代国家法令推行的单向过程 D.加剧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11.马克思指出,“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对于西方列强而言,引发1848 年这场动摇和冲击其资本主义根基的革命的“导火索”,正是远在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2.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在织布局迁鄂的进程中,张之洞上书清廷:“查上海已设织布机器局,本年于广东设局织布,因时兴利,实为不可缓之举”。张之洞的这些设想
A.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 B.克服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
C.旨在推进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D.表明他具有革新和自强意识
13.19世纪中后期,时常发生民众对机器的暴动、捣毁机器等现象。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斯·古莱特说:“技术研究与发展肯定会继续,但不会无节制地进行下去……还要考虑不同的社会承受技术的不同能力。”上述史料最适合论证近代中国
A.“土洋结合”技术演化路径有一定合理性 B.立足于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
C.“中体西用”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D.清廷被迫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
14.有学者说:“共和之发轫也,主动于黎军(湖北新军),被动于各省志士,然原动力则孙、黄诸君也。共和之解决,主动于段军,被动于各军将校,然其原动力则廖(少游)、靳(云鹏)制诸君也。”这可以用来说明
A.新军成为军阀势力扩大的关键 B.共和建立的多源性和复杂性
C.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政府不作为引发了政治危机
15.右图是1911年末《时报》刊载的漫画《女子革命军赴前敌》。这些女子身着军装,英姿飒爽,手持武器,队列整齐;她们的表情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勇敢。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社会革命与妇女解放相辅相成
B.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D.新文化运动开展成效显著
16.民国初期,邹鲁曾批评说,国民党“组织缺乏,不特党员之行为言论纯任自由,未有指导,甚至一经入党,住居何处,所执何业,亦莫之悉,因而训练不能周到,致有党员不明党义,遑言政策”。孙中山也认为:“然按之实际,则除册籍载有姓名者外……毫无活动,衡量党力,更属微渺”。这反映出当时
A.照搬西方政治体制 B.军阀割据影响政治运作
C.政治转型存在困难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天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召诰》,《诗经·小雅》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这一含义。“天下制度”确立起天子(天下)——诸侯(国)——大夫(家)的政治秩序和伦理(价值)秩序,并将四夷以“五服”“九服”的秩序设想纳入“天下”之中。及春秋末,各诸侯国兵伐不断、战争不息,诸夏文化也随之扩散至四方。战国时期,诸侯的“国”与大夫的“家”的含义差别仅在范围大小,“国家”一词开始兴起。在孟子的天下观中,以“仁”为基础的文化与价值压倒了政治,成为天下“定于一”的价值准则。荀子讲“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其根本特性是大一统国家继承了天下观念的精神遗产,把天下观念用于国家建构而发明了“一国多制”的大一统。
——摘编自袁宝龙《先秦时期天下观的演进》
材料二
顾炎武认为,“教化纲纪”不行、“杨墨之言(杨朱和墨翟)”横行,则“仁义充塞”;“仁义充塞”则“风俗人心”沦丧;“风俗人心”沦丧则人才不肖、天下将亡、国家不保,并在此意义上赋予每个人正“风俗人
心”的使命感,使得每个人在面对国破家亡、民族危难的时候能够坚持气节,在面对生死抉择、人性考验的时候能够坚守底线。
——摘编自汪日宣《顾炎武的“天下观”及其现代性转化》
材料三
近代以来,国人受到外来殖民侵略,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国家主权意识凸显。西方史地知识的传播,促使中国中心世界观及华夷秩序受到冲击。甲午战争之后,帝国的朝贡体系崩溃,华夷秩序解体。进步思想家借助西方国家学说、民主思想及权利观念来抨击传统制度及思想观念,终致天下观的理论根基坍塌,完全被解构。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思想家大力传播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观念,引进西方国家学说。随着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国家观念孕育成熟,民族国家共同体认同形成,理论界形成多种国家学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对国家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天下观一步步走向崩溃,终致彻底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民族国家观。
——摘编自张春林《解构与建构:近代天下观向国家观转变历程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儒家天下观形成的背景,并说明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的天下观相较于先秦时期天下观的不同之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天下观转型的特征,并简析其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创立农学会。1896年,罗振玉等人牵头在上海发起成立务农会,后改名为农学会,该协会主张“兴天地自然之利,植国家富弱之原”,其主要活动有“立农报、延农师、开学堂、译农书”等,旨在通过农学会工作达到“俾中国士夫,咸知以化学考地质,改土壤,求光热,以机器灌溉,精制造之法之理”,全面推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之发展。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各省设立农务学堂和农会等。1917年1月,中华农学会在上海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学术,图农业之发挥;普及知识,求农事之改进”,创始会员中美日留学归国人员有50多人。1917年后,农学研究重心逐渐由北京等地向江浙沪等地转移,中华农学会以沟通南北交流、统一农会团体为办学理念。此外,中华农学会还出现了众多海外和地方农学会、学校社团以及各种专门学会。1919年,中华农学会与留日殖产协会合并,在东京设分事务所。1925年,中华农学会与旅美中国农业会合并,旅美中国农业会更名为中华农学会美洲分会。在此过程中,中华农学会逐步确立了其在农学界的关键地位。
——摘编自仪德刚等《中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学会创建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著名论断中,从历史的观点看,我们承认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强调两者间有着无法割裂的历史连续性。但说历史连续性,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滞留于五四、晚清是压抑与被压抑的紧张对抗关系的现有描述之中,而是要跨前一步去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导致历史连续性的断裂以及晚清现代性的收缩,但“断裂”本身在英国学者吉登斯那里不正是“现代性”的普遍特性吗 第二,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现代性的断裂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垄断,即“以西学是尚的现代观念,几乎垄断了文学视野”,那么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纯粹的西方现代性吗 第三,如果说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晚清相比更多地接受了西学影响,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断定其不是重塑而是抛弃了“中国多重传统”,并最终导致了“单一的现代性” 归根结底,就是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性
材料二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其“凝聚性结构”的认同特性会在心灵最深处规约五四学者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基本立场。可从“一个群体”“一个命题”和“一个错位”具体回应对新文化运动的质疑。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许徐《新文化运动现代性问题再考察——从反思“被压抑的现代性”开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一观点进行合理解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清晰。)(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民族史是一部从未间断、接续发展、不断更新的文明创造史。历史连续中创新进取的文明发展史,铸就了中华文化以我为主、差异融合、创新再生的发展逻辑,在持续不断的中心扩散与向心凝聚的双向互动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对生产生活、阶级斗争的实践进行凝练提升,留下了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文化成果。中华文明差异融合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逻辑中,包含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的内在基因,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开拓新局面、创造新事物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守正出新、自我超越的传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具体体现为自我批评、自我警醒、自我变革、自我完善的思想智慧。
——摘编自金民卿《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品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