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人类,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之一。请为研究北京人的社会生活状况选择最可靠的材料( )
A. 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B. 现代研究者的著述
C.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D. 史书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2. 以下可用于研究早期人类劳动状况的是( )
A. B.
C. D.
3. 历史课上,有同学向大家介绍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活在长江流域 B. 住半地穴式房屋 C. 会人工栽培水稻 D. 会运用雕刻技术
4. 榫卯(sǔn mǎo),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见下图)。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榫卯木构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 )
A. 制作精美玉器 B. 制作青铜农具 C. 建造干栏式房屋 D. 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5.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 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 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良渚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6.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天然火的运用 B. 打制石器的使用 C. 群居生活出现 D. 原始农业的兴起
7.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珍品,上面的鱼纹反映出原始居民的图腾崇拜。看到这个珍贵的陶盆,我们应该感谢制造它的(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居民 D. 元谋人
8. 关于下图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第一手史料,反映我国原始农业领先世界
B. 属于口传史料,反映华夏族形成过程
C. 属于第二手史料,反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 属于实物史料,反映我国青铜铸造工艺历史悠久
9.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A. 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审美观念趋向同一 D. 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10. 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 为首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 推行了禅让制
C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 主持治水有功
11. “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位贤德的女性。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也像丈夫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她发现桑蚕,教会者百姓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做成漂亮的衣服。”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属于( )
A. 历史传说 B. 真人真事 C. 历史遗迹 D. 考古发现
12.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具备的条件是
A. 与部落联盟首领有血缘关系 B. 与部落联盟首领有隶属关系
C. 德才兼备 D.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结义关系
13.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
A. 等级有序,阶级分化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D. 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14.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了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对于以上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
A. 涿鹿之战完全真实 B. 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展开攻伐
C. 蚩尤害怕战鼓而败 D. 黄帝部落单独赢得战争的胜利
15.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D.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16.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图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西周灭亡 D. 平王东迁
17.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8.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中央集权加强 B. 周王室衰微 C. 社会和平稳定 D. 儒学居主导地位
19.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0. “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此一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的新王朝培育了后世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战争是( )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有三小题,其中第21题7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2分,本大题共计3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革命,而农业革命反过来又导致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就不会感到惊奇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粮食的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历史读本》
材料三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春秋牺尊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距今10000年至2000年间人类总人口数发生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变化?(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中国北方和南方“农耕聚落”代表遗址。(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什么?(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河南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地,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3分)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夏朝) 图二(西周)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该制度的创立者是谁?(3分)
(2)图二王朝创立了什么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立这项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该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4分)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3分)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指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2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5 CBBCB 6-10 DCABA
11-15 ACABC 16-20 BBBA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有三小题,其中第21题7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2分,本大题共计30分)
21、(1)人口增长,农业革命。
(2)北方:半坡遗址、南方:河姆渡遗址。
(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4)农业的发展。
22、(1)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
(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
(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23、(1)建立者:禹;制度:世袭制;创立者:启
(2)制度: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作用: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言之成理即可)
(3)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言之成理即可)
(4)特征: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