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从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阶段特征】
本单元涵盖晚清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840-1928年)。这一时期,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努力救亡图存,奋起抗争。
政治 经济 文化
1.社会性质: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民族危机: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3.救亡图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1.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外国经济:列强入侵伴随着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甲午战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3.民族企业: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的潮流和趋势 1.学习器物: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新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学习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兴起,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3.学习文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文化革新;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拔高练习】
1.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 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 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魏源曾多次引用历史上“师长”的典故:“汉用西域攻匈奴;唐用吐蕃攻印度,用回纥攻吐蕃;圣祖用荷兰夹板船攻台湾,又联络俄罗斯以遥准噶尔。”魏源此举意在( )
A.摒弃藐视西方的传统观念 B.推动晚清政府的改革
C.积极探寻挽救危机的途径 D.开启向西方学习浪潮
3.1864年5月,清廷命令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整顿江南田赋,以正赋取代战争期间权宜采取的粮捐、亩捐等,并要求“认真收纳,年清年款”。在此后的数年间,长江中下游六省普遍开展了清赋。“清赋”之举意在( )
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
C.提高汉族官僚集团地位 D.恢复清廷的统治秩序
4.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委派一批官僚或买办作为洋务企业中的“督办”、“总办”、“帮办”等,他们往往因“官”、“商”两种角色的相互排斥性而产生一系列冲突,结果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这说明( )
A.洋务运动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官府压制
C.洋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亟待革新 D.洋务运动践行了中体西用主张
5.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协饷,有的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地方督抚力量削弱清王朝统治根基
C.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D.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
6.英文单词“Revolution”最初被翻译为“叛”“作乱”“逆反”,法国大革命因此被翻译为法国大乱。直到19世纪90年代后期,经康梁等人提倡,“Revolution”才被普遍翻译为“革命”。这反映了当时部分先进中国人( )
A.理解现代政治理论 B.准备走暴力革命路线
C.坚持中体西用原则 D.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7.孙中山在回顾其革命历程时曾指出,在1895年广州起义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1900年惠州起义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戊戌变法对民众的思想启蒙 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廷在新政中立宪骗局败露 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8.有学者认为,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清政府代表分为军机大臣荣禄、“全权大臣”李鸿章和东南督抚张之洞等三个派别,三者之间矛盾重重。为了平衡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代价。这主要表明当时( )
A.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 B.清廷权臣明争暗斗激烈
C.清朝专制政治体制已病入膏肓 D.近代民族意识尚未形成
9.1906年出洋考察英、美的大臣认为中国政体相差甚远,无法学习。但对德国的考察结果却大异其趣:“揆其立国之意,专注重于练兵,故国民皆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至于用人行政,则多以兵法部勒其间,气象森严,规矩正肃。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与中国最为接近。正当以德为借镜。”据此可知,晚清政府( )
A.以“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 B.找到了实现变法图强的途径
C.改革的出发点是巩固清廷统治 D.通过考察凝聚朝野改革共识
10.著名学者季云飞认为“武昌起义以前,民族资产阶级、农民、市民和军人的反满式?成为政治生态的主流……而武昌起义后国民政治心态演化,出现‘崇权威’及‘追求秩序安定’两大特征”。这一转变( )
A.加速了保路运动的爆发 B.促进了民族工业春天到来
C.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 D.突破了旧三民主义的束缚
11.1912年,中国报社数从100家增加到500余家,但到了第二年,中国出现了“报灾”,报社数量一下子锐减了300多家,报刊减少了三分之二,北京报刊只剩20家,上海5家,汉口2家。这一状况折射出( )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萧条 B.国内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C.信息传播方式的迭代更新 D.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
12.1936年成立的上海民营的天利氮气制品公司,年产液体氮8000磅,硝酸13000磅,硝酸錏、硝酸钙、盐化錏共约10000磅。政府核准给予在上海享有五年专利权,并免征其出口税及减低国内交通运输费,以资鼓励。这说明该厂的发展受益于(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上海通江入海的便利交通条件
C.国内抗日运动的不断高涨 D.抗战时期英美对华的经济援助
13.[社会变动与人口变化]
材料一 明末及清朝时期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衣
年份 1600年 1651年 1712年 1775年 1794年 1822年 1851年 1856年 1011年
总人口 2.05亿 1.19亿 1.42亿 2.64亿 3.13亿 3.72亿 4.32亿 3A2亿 3.47亿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布政使是由吏部任命并直接对户部负责,按察使是对刑部负责的,都享有与督托平起平坐的半独立地位。这种每一省的分权剔衡正是朝廷得以对省实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因之一。但太平天国战争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蚕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权力,直到将他们降为毫无个人忿态可言的从属地位。因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束时,督抚已成为集军事指挥、财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的胜利者,有效的中央控制已一去不返。太平天国时期的形势使清廷必须给予督抚组织与训练新军并为之筹饷的权力。由于这些新军有较强的团结精神和地域观念,仅服从各自长官的命令,它们实际上几乎是“个人”的军队。太平天国平定以后,捻军战争和西北的回民起义又延续了多年的战乱。整个帝国已经衰败不堪,以至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已没有恢复一度普及全国的保甲机构的愿望和能力。有些省和地方官员为了地方治安试图加强保甲,但没有人真正能恢复早期的保甲户口簿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14.观察下表,完成试题:
表一:中国缫丝工业的发展状况(1914-1927)
地区 1914年场数 1919年场数 1924年场数 1927年场数
上海 60 65 72 104
无锡 5 14 16 45
浙江 3 3 7 18
其他 5 7 6 6
合计 73 89 101 173
表二:1932—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表
时间 总指数 棉纱 卷烟 麦粉 火柴 水泥 啤酒
1932年月平均 99.5 103.9 114.6 66.0 101.0 96.8 ——
1933年月平均 97.2 93.4 106.9 87.7 109.4 100.4 87.0
1934年月平均 100.7 105.9 93.9 98.8 103.0 103.0 105.4
1935年月平均 102.1 100.7 99.2 113.5 96.7 96.7 101.1
1936年11月份 121 136.3 135.8 111.0 144.1 144.1 70.7
(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一数据进行分析,缫丝业发展呈现何种趋势和特点?这一时期影响缫丝业变化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2)分析上表,1932—1936年我国卷烟业、火柴业、水泥业发展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由不同意开放汉口、九江到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作为通商口岸,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威胁了清政府的钱粮要地,企图借外国侵略势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项正确;总理衙门的设置体现外交体制调整,排除A项;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与推动洋务运动无关,排除B项;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以夷制夷策略,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多次举例中原政权借用他族力量维护统治的举措,这是他对“师夷长技”主张的实证,从而可看出其是在积极探寻强国御辱、挽救危机的新途径,C项正确;魏源并未摒弃藐视西方的传统观念,排除A项;魏源的正是目的是想要找到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并不是要推动清政府进行改革,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魏源的主张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所以无法得出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为了满足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在南方一些省份加收粮捐、亩捐等,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政府命令地方官员整顿江南田赋,恢复正常的赋税制度,取消战争期间加征的苛捐杂税,目的是恢复统治秩序,D项正确;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已被镇压,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整顿赋税,不是为发展经济,排除B项;清政府重用汉族官僚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汉族官僚集团地位的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等生产经营模式存在严重弊端,洋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亟待革新,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官督商办的不足”,而“洋务运动的失败具有必然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洋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无关,排除B项;“中体西用”主张,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技,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协饷,有的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可知,地方督抚对于中央决策讨价还价,体现了地方督抚力量削弱清王朝统治根基,B项正确;A错在“根本”,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尖锐,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是否达成共识,而是对中央命令的阳奉阴违,排除D。故选:B。
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19世纪后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所以吸收了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理念,懂得革命与作乱的区别,故选A项;从材料中的“康梁”可知,尽管已经理解了革命与作乱的区别,当时的主流还是变法维新,排除B项;从理解何谓革命,以及康梁等字眼,可知当时已经准备变革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再是中体西用,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要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正处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题干涉及的相关人员态度的变化的原因明显与民族危机有关,故D正确;题干信息与维新变法的影响关系不大,故排除A;B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此时新政还未开始,故排除C。故选:D。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矛盾重重,为了本集团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国家民族利益,说明清朝的政治体制已经不可救药,病入膏肓,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清廷权臣明争暗斗激烈”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意识尚未形成”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改革。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派出大臣对于英、美、德三国政体进行考察为国内立宪提供借鉴,英美考察团认为中国政体相差较远,无法学习;而德国考察团关注到的是“练兵”、“尚武”、国民之“服从 ”、“进步”,这些才是“借镜”德国的真正原因,说明其改革主要还是在于巩固清廷统治,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不符合“中体西用”思想,排除A:材料中大臣主张学习德国,但并非就能真正实现强大,排除B:材料未体现凝聚朝野改革共识,排除D。
10.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内容可知,武昌起义前,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当时民心所向,武昌起义后,面对政局的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西方列强、立宪派和旧官僚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稳定局面,积极支持掌控清朝内政的袁世凯,向中华民国进行施压,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和复辟帝制准备了条件,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C项正确;保路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1年6月,发生于武昌起义前,所以材料中涉及的国民政治心态转变,无法加速保路运动的爆发,排除A项;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排除B项;材料与革命指导思想的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国报社数从100家……汉口2家”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思想传播,报纸数量激增;1913年出现“宋案”,“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建立起独裁统治,导致报纸数量的急剧减少,故选B项;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迅速萧条,排除A项;“迭代更新”说法错误,此时信息传播方式仍以报刊为主,排除C项;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应该促使报刊数量大增,而非减少,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1936年政府核准给予天利氮气制品公司在上海享有五年专利权并免征其出口税及减低国内交通运输费以资鼓励,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正是国民政府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第一年,天利氮气制品公司获得政府支持,符合当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A正确;上海的交通条件便利与题干中政府鼓励支持该厂发展不符,排除B;抗日运动高涨与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无关,排除C;题干主旨是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与英美无关,排除D。
13.答案:(1)目的:全面参与战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最终被接受成为世界舞台上相对平等的一员。
特点:主动发起外交;对世界秩序和西方社会的认识模糊且相互矛盾。
(2)历史背景:中国民族主义和民族自觉意识加速觉醒;公共领域的形成和民众观念的转变;中国在一战期间经历了多次主动要求出兵参战而被拒,后派遣约14万名华工到西线战场为协约国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剧了中国内政的变化,导致各种政策的出台。
解析:(1)第一小问清人口变化,根据材料一“1600年到1911年,总人口数量的变动”可知,从1600年到1911年,人口数量总体呈上趋势,其中1600年到1775年增长较为缓慢,1775年到1851年增长较快,1851年到1911年有所波动。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明末及清朝时期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表”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社会相对稳定,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得粮食产量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清朝实行的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如康熙时期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2)根据材料二“太平天国战争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蚕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权力,直到将他们降为毫无个人意志可言的从属地位”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使他们集军权、财政权和司法权于一身,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扩大。根据材料二“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束时,督抚已成为集军事指挥、财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的胜利者”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军权和地方权力的结合,导致了政治格局的变化,形成了“督抚专权”的局面。根据材料二“整个帝国已经衰败不堪,以至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已没有恢复一度普及全国的保甲机构的愿望和能力。有些省和地方官员为了地方治安试图加强保甲,但没有人真正能恢复早期的保甲户口登记。”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西北的回民起义等战乱,使国家破败不堪,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难以恢复保甲机构,社会秩序混乱。
14.答案:(1)趋势:1914年-1927年缫丝业稳定发展,不断上升。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上海、无锡等地发展较快。影响因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政策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部分政策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各种实业组织团体的建立;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推动。
(2)原因: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东北地区逐渐被占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美国实行“购银法案”,导致中国白银价格上涨,大量外流,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日益严重的乡村危机和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官僚资本的发展,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打压。
解析:(1)趋势:据表一中国缫丝工业的发展状况可知,1914年-1927年缫丝业稳定发展,不断上升。特点:据表一中国缫丝工业的发展状况可知,地区发展不平衡,上海、无锡等地发展较快。影响因素:据材料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从内外因两方面分别去分析,首先,从内因来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辛亥革命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政策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部分政策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各种实业组织团体的建立;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推动;其次从外因来说,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据表二数据可知,1932年-1935年,我国卷烟业、火柴业、水泥业的发展都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内外两方面分别去分析;首先从国外来看,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东北地区逐渐被占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美国实行“购银法案”,导致中国白银价格上涨,大量外流,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然后从国内来看,结合所学可知,日益严重的乡村危机和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官僚资本的发展,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打压。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5年10月第一周 从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高考历史大单元每周拔高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