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综合试题2024--2025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在虎门力战的关天培,坚守吴淞的陈化成,这些值得纪念的英雄们的事迹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 B.甲午中日战争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3.按照史料的学术价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资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琦善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B.电影《鸦片战争》海报
C.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 D.三元里抗英的宣传片
4.两则近代历史案例反映的主线为( )
重大事件案例◎ 时间:1841.5.30 地点:广州三元里 概况: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直杀侵略者 重大事件案例◎ 时间:1851 地点:金田 概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军事全盛,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5.近代史上,中国被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第一块领土是( )
A.台湾 B.香港岛
C.九龙司地方一区 D.新界
6.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没有被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压垮,反而在抗争中觉醒,民族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开始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后来,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渐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方面的影响有( )
A.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使国人民族意识增强,民众不断抗争
C.使中国主权完整性遭到破坏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汕头开埠后,从1860年6月开始,到1902年8月止,先后有英、法、美、荷、德等13国相继在汕头设立领事机构,这源自于( )
A.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
C.甲午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辛丑条约》
8.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代作家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解放军战士陈祥榕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些炙热的话语( )
A.体现了救亡图存的理念 B.延续着爱国主义的精神
C.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D.渗透了艰苦创业的品质
9.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主要反映了中国( )
A.开始丧失司法自主权 B.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D.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10.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船只数 吨位数
年份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55 缺 437 缺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清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11.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1880年,洋务派在天津设电报总局,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等铁路相继建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也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天津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浪潮的冲击
C.流动人口的增加 D.先进知识分子引领
12.“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给中国文化带来巨大的损失
B.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在太平天国相关的史实中,最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进行北伐和西征
C.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 D.洪仁玎提出《资政新篇》
14.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地区,一些乡村墙壁上出现了这样的标语:“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表明,这种理想社会模式( )
A.实现了均贫富的理想 B.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C.源自西方的社会学说 D.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水平
15.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蕃人并雄”。这一主张( )
A.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 B.体现农民政权性质
C.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D.顺应中体西用潮流
二、识图题
1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三个历史人物与近代中国哪一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爆发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图4)变为断壁残垣(图5),罪魁祸首是谁?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关系最大?
(3)图6和图7两个纲领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的转折点是哪一事件?
三、综合题
17.【鸦片战争】
材料一:
中国 英国
1557年后,葡萄牙人逐步占据中国澳门,进入17世纪,荷兰人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并于1624年侵占中国台湾。 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1644年,清朝统治开始。清廷在顺治时期就严厉限制海外贸易,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1757年开始,清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加速,越来越需要扩大市场。
1793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的以马戛尔尼为正使的使团抵达中国,以庆贺乾隆帝大寿为由,意欲提出割让中国岛屿、扩张英国贸易等要求。清政府完全拒绝英国使团无功而返。
——摘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材料二: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战后,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行无阻的贸易。鸦片输入量的激增,进一步激化了中国因白银外流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加剧了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19世纪40年代,外国商品虽然在中国不能获得广泛的销路,但在遭受外国商品冲击严重的五口通商地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此同时,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
——改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抵抗英国侵略者, 最终在虎门战役中牺牲, 展现了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陈化成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与英国侵略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可见关天培和陈化成均为鸦片战争时期牺牲的爱国将领,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晚于鸦片战争,此时关天培、陈化成均已牺牲,排除BCD项。
2.A
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A项正确;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符,排除D项。
3.A
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琦善上书道光帝的奏折是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属于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BCD项都是后人所作,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BCD项
4.C
两个案例分别是三元里人民抗英和太平天国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反抗英国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打击外国侵略势力,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因此,两者都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表现,C项正确;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体现的是国人的反抗,排除A项;近代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但材料与此关系不大,不涉及领土问题,排除B项;社会性质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发生变化,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上述案例社会性质没有变化,排除D项。
5.B
中国被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第一块领土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B项正确;台湾是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排除A项;19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C项;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租的,排除D项。
6.B
依据题干“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没有被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压垮,反而在抗争中觉醒,民族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开始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后来,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渐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开始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B项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排除A项;使中国主权完整性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但是题干没有涉及,排除CD项。
7.B
根据题干“汕头开埠后,从1860年6月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汕头是其中一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沿江沿海地区,B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马关条约》增开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新增通商口岸,排除D项。
8.B
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反映了林则徐强烈的爱国主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艾青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可知,是“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写下的一句话,清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为了祖国的安危,可以随时随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的高尚情怀。因此这三句炙热的话语延续着爱国主义的精神,B项正确;救亡图存与林则徐和艾青相关,与陈祥榕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思想,并不是要说明与时俱进的思想,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事件与反抗外来侵略相关,与艰苦创业的品质无关,排除D项。
9.D
根据题干信息“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与割香港岛给英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 严重破坏,故D正确;司法自主权,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与题干信息“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没有联系,排除A项;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与题干信息“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没有联系,排除B项;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其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从而开启了协定关税的先例,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与题干信息“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没有联系,排除C项。
10.A
从表格数据中能够得出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都增长了,表明广州和上海的对外贸易都在增加,但上海增速更快,远远超越了广州,造成了近代中国外贸中心的直接转移,A项正确;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未重视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上海对外贸易增加并不等于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广州经济仍在较快发展,排除D项。
11.B
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在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代化,材料以天津为例,描述了近代天津在成为通商口岸后,电报、铁路、电车等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这些均与近代化浪潮的冲击有关,B项正确;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天津的近代化无关,排除A项;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天津发生的变化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先进知识分子引领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12.A
根据题干“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罪恶行径给中国文化带来巨大的损失,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确实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这与题干中的诗句无关,排除B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13.D
根据题干信息“在太平天国相关的史实中,最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设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项正确;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信徒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
14.B
根据材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线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是一种不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空想,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没有实现均贫富的理想,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不是源自西方的社会学说,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水平,排除D项。
15.A
根据题干“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可得出他主张学习西方,从而摆脱西方的压迫,与西方国家并立,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A项正确;材料反映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不能体现农民政权性质,排除B项;这一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行,因此并没有推动近代化进程,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额主张,材料中没有中体西用的主张,排除D项。
16.(1)战争: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平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罪魁祸首:英法联军;国家:俄国。
(3)事件:太平天国运动;转折点:天京事变。
17.(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后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开辟海外市场)。
(2)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剧了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劳动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综合试题2024--2025上学期初中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