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跟踪考点,核心素养,学以致用
创新同步练习复习导学案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目录:四步学习复习法
1.【基础知识掌握——熟悉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第一栏内容,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挖空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和复习时,重读教材,明确重点(即挖空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2.【重点难点理解——培养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重要知识,所以第二栏内容,是依据新课标核心素养拟定的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本节课内容,在理解重点难度的同时,融会贯通本节课所学,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3.【真题精选精练——中考考点跟踪】中考是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之一,典型的中考真题能够体现考查方向,进而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所以第三栏内容,是精选的中考真题,并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对其进行考点跟踪的分析,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中考考什么,进而明白历史学习应该学什么。
4.【知识点同步练——检测学以致用】同步学习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掌握,而且要能够学以致用,可以结合所学完成相应练习,融会贯通,所以第四栏内容,是依据每课的知识点,选取的对应题目,让学生在知识点的同步练习中,学以致用,检测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样的四步学习法,在当作课下作业时,可以借此巩固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若当作月考或者期中期末乃至中考一轮复习时,可以带领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以知识点的学以致用为落脚点,进行高效复习。
【基础知识掌握——熟悉教材内容】
1.中华文明有( )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 )的特征。(教材3页)
2.( )、( )和( )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现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分化出现并加剧,最终出现了私有制;后来,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 )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 ),这部分人被称为统治阶级,而其他继续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则被称为被统治阶级,阶级产生;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 )、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当时人口显著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 )逐渐形成,并出现了掌握( )、经济、( )和祭祀权力的( ),以他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 )。(教材15页)
3.良渚古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杭,距今约( )年。考古发现的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复杂的水利系统和规模庞大的宫殿区、内城、外城等,表明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 、 )能力;墓葬规模、埋葬区域和随葬品的多寡,表明当时社会的( )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这些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 )年,( )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这实证了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教材16页)
4.陶寺古城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山西襄汾,距今约( )年。考古发现的宫城、墓葬、人殉现象等,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 )分化严重。城内还出土了小件( )器,反映了当时技术的进步——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 ):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 )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根据陶寺所处位置和存在时间进行推论,它很有可能是古史传说中( )的都城。(教材17页)
5.中华文明的特征: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 )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 )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 )、长江、( )流域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多元),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 )和( ),共同构成了早期( )的主体(一体)。距今( )多年,( )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 )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教材18页)
6.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和( ),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 )子孙”。( )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在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和蚩尤等都是部落首领。黄帝曾联合一些部落,在( )和炎帝展开一场大战,最终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就是“阪泉之战”;后来,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 )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炎黄部落连噩梦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逐渐演化为后来的( )族。(教材18页)
7.相传在黄帝之后,( )依次称为首领,当时实行( )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便是对这一制度的描述,由此可知,首领传位给( )之人。尧在位时期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后来传位给舜,舜在位时制定( ),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 )治水,解除水患。禹竭尽全力治水,采用( )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教材18-19页)
【重点难点理解——培养核心素养】
1.如何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结合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3.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依据,古史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如何结合这二者,探寻古史传说中的历史信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呢?
4.依据炎黄蚩尤的传说与考古发现,结合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说说中华民族形成的特点,从中感受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民族特点。
5.结合现实与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砖木取火等中国神话,对比西方诺亚方舟、普罗米修斯盗火等传说,分析神话传说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真题精选精练——中考考点跟踪】
【典型例题】(2022·内蒙古赤峰·1)“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考点跟踪】本题选取的考古发现是“红山文化”,考查的依然是如何借助考古发掘成果,推论历史研究成果,重点考查的还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发现有用信息,进而与选项中的内容建立起对应关系,从“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可知,墓葬的位置不同,随葬品也不同,在2024版教材内容中,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相关内容中,都有通过墓葬反映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的介绍,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好这些,注重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推论研究的一一对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记忆,而是注重核心素养的锻炼,能够注意到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推论研究之间的基本对应关系,则面对此类问题就得心应手。此处的题目,已经很难通过排除法进行排除了,所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锻炼,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推论的对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举一反三】1.(2024·江苏连云港·1)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2.(2024·甘肃兰州·1)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在良渚莫角山西坡出土了1.3万公斤碳化稻谷,经换算,这些稻谷约可以供今天的一个成年男性吃71年。这些稻谷可能属于( )
A.权贵 B.奴隶 C.平民 D.地主
3.(2024·广东中考·1)如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南北经济差距明显
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4.(2024·青海中考·1)2024年2月,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该遗址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是研究青海历史的( )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二手史料
5.(2023·河南·1)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产生时间最早 B.居于核心地位 C.发展相对独立 D.体系最为完备
6.(2023·浙江丽水·9)亚运之城杭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上)
(1)良渚文明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佐证该观点的证据。(4分)
(附:(2024·江苏南京浦口江北七下期中·27)良渚文明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佐证该观点的证据并填在下列空格中。
证据:①_____古城由宫殿区、②_____城和外城组成。③_____、玉璧和④_____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⑤_____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6.(2023·贵州贵阳·14)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李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 【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____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活动二 【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北京门头沟区东湖林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的粟和黍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
图一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图二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图三
(2)将活动二中图一、图二、图三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
考古发现 推论
图一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
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二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三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活动三 【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4)综上所述,请你为李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知识点同步练——检测学以致用】
1.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 )
A.经济发达贸易频繁 B.存在文化交流
C.手工业的技术精良 D.农耕技术先进
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半坡遗址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
C.黄帝生活在五六千年前,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D.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
3.如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
红山文化玉龛
A.中华文明起源 B.奴隶社会瓦解 C.封建国家形成 D.皇帝制度确立
4.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谐平等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5.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
A.一枝独秀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丰富多彩
6.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国家如此重视良渚遗址,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 )
A.出现了最早的阶级分化 B.产生了非常发达的手工业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7.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 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
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8.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蔓延近8万平方米。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具备强大的组织规划能力 B.经济生活以稻谷种植为主
C.农业发展领先于世界水平 D.社会阶层的分化现象明显
9.在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等遗迹。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良渚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0.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 )
浙江良渚遗址·玉琮 四川三星堆遗址·玉琮 山西陶寺遗址·玉琮
A.先进丰富 B.稳定发展 C.多元一体 D.民族交融
11.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前期已出现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 )
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 B.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
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 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
12.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铃形小铜器、玉器等多种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属于(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13.“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2年春晚节目中,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的舞蹈《金面》惊艳四方,节目中还原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这些考古发现( )
A.确定了中华文化的新起源 B.动摇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地位
C.印证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1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和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我国已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
15.下图中的“华夏部落”的主体居民是( )
A.炎黄部落 B.黄帝部落 C.苗蛮部落 D.东夷部落
16.一组打卡山西夏县西阴村。这里长期流传着“先蚕娘娘”的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树下烧水,蚕茧落锅里,螺祖用树枝去捞,没想到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她尝试用这种丝线代替植物编织,就此发明了缫丝织绸。”2019年考古学者在该村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蚕蛹。据此可知( )
A.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B.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C.传说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D.考古发掘也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
17.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黄帝塑造为华夏始祖,魏收在《魏书》中总结孝文帝改革成就、将黄帝进一步塑造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给上述事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制度沿革与社会转型 B.中外交往与文明互鉴
C.民族交融与华夏认同 D.科技创新与文化繁荣
1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使华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盘古和女娲 B.炎帝和黄帝 C.尧、舜和禹 D.黄帝、蚩尤
19.孙中山曾评价某位人物:“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位人物是( )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20.远古时期有“神农耕而作陶”“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的传说。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陶器等。这些考古发现( )
A.证明黄帝发明了独木舟 B.印证了传说都不可信
C.证明神农发明了陶器 D.印证传说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
21.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并发明了弓箭。这些传说
A.作为历史信息,需要考古证实 B.无任何历史依据,只是传说
C.作为历史信息准确无误 D.是历史的文学化,可以作为历史依据
22.他们“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 B.黄帝和尧 C.炎帝和蚩尤 D.舜和禹
23.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部落势力 B.德才兼备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24.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学上称为龙山文化,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华大地进入了万邦林立的“邦国时代”。龙山时代的都城遗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被学术界认为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下列可能发生在该时代的是( )
A.国人暴动 B.盘庚迁殷 C.商汤灭夏 D.尧舜禅让
25.直观的流程图可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如图流程图标题的是
A.各部族的统一 B.大禹治水 C.禅让制的实行 D.华夏族的形成
26.《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体现了尧( )
A.因地制宜 B.精耕细作 C.因材施教 D.亲力亲为
27.《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材料体现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28.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9.“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务,在位的部落联盟首领会自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据此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是( )
A.选举贤能 B.任人唯亲 C.任人唯利 D.社会地位
30.“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共存。下图所反映的传说是( )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女娲造人 D.夸父追日
31.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
A.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唯一途径。
B.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C.关于黄帝的远古传说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
32.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道道印迹。下列关于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
【舜的传说】:他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周围的人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传说】:专心治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
C.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D.部落联盟禅让制度的出现
33.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34.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总结教训,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 )
①爱国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③敬业精神 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5.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双目面具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黄帝陵祭文》
(1)根据材料一回答,毛泽东之所以给予黄帝如此高的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举一例黄帝的“伟业”加以证明。
材料二
《墨子·尚贤上》:“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史记·五帝本纪》:“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举舜、禹成为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禹吸取了父亲9年治水未能成功被处死的教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治水成功?我们应该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学习大禹的哪些精神?
37.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6分)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 相关结论
6个头盖骨化石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10万件石器 大量的动物化石 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补全表格。(3分)
材料二
遗址名称 部分考古发现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 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 干栏式建筑遗迹;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② 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多达数斗的粟;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①②对应的遗址名称。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2分。填写字母。)归纳①②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3分)
材料三
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面的观点。(2分。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__________
B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__________
38.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鹰潭二中七年级某班同学组织开展了课外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方式二:考查学史)如图
河姆渡遗址
(2)如果你有幸到河姆渡遗址参观,你可能会看见哪些文物,请列举两例?
(3)以上学史方式,你认为最能了解到真实历史的是哪一种学习方式?为什么?夯实基础,跟踪考点,核心素养,学以致用
创新同步练习复习导学案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目录:四步学习复习法
1.【基础知识掌握——熟悉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第一栏内容,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挖空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和复习时,重读教材,明确重点(即挖空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2.【重点难点理解——培养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重要知识,所以第二栏内容,是依据新课标核心素养拟定的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本节课内容,在理解重点难度的同时,融会贯通本节课所学,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3.【真题精选精练——中考考点跟踪】中考是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之一,典型的中考真题能够体现考查方向,进而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所以第三栏内容,是精选的中考真题,并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对其进行考点跟踪的分析,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中考考什么,进而明白历史学习应该学什么。
4.【知识点同步练——检测学以致用】同步学习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掌握,而且要能够学以致用,可以结合所学完成相应练习,融会贯通,所以第四栏内容,是依据每课的知识点,选取的对应题目,让学生在知识点的同步练习中,学以致用,检测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样的四步学习法,在当作课下作业时,可以借此巩固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若当作月考或者期中期末乃至中考一轮复习时,可以带领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以知识点的学以致用为落脚点,进行高效复习。
【基础知识掌握——熟悉教材内容】
1.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教材3页)
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现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分化出现并加剧,最终出现了私有制;后来,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这部分人被称为统治阶级,而其他继续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则被称为被统治阶级,阶级产生;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当时人口显著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渐形成,并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他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教材15页)
3.良渚古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考古发现的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复杂的水利系统和规模庞大的宫殿区、内城、外城等,表明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墓葬规模、埋葬区域和随葬品的多寡,表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这些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这实证了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教材16页)
4.陶寺古城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考古发现的宫城、墓葬、人殉现象等,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反映了当时技术的进步——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根据陶寺所处位置和存在时间进行推论,它很有可能是古史传说中(尧)的都城。(教材17页)
5.中华文明的特征: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多元),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一体)。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教材18页)
6.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黄帝),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在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和蚩尤等都是部落首领。黄帝曾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和炎帝展开一场大战,最终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就是“阪泉之战”;后来,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炎黄部落连噩梦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族。(教材18页)
7.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称为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便是对这一制度的描述,由此可知,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尧在位时期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后来传位给舜,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禹竭尽全力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教材18-19页)
【重点难点理解——培养核心素养】
1.如何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良渚古城发现于长江流域,陶寺古城发现于黄河流域,牛河梁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都发展出格局特色的早期文明,这是多元的特征;考古发现,良渚文化的彩陶影响周边,陶寺古城的随葬品来源广泛,这些都反映出各个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和融合,这些早期文明在交流和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这是一体:由此可知,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结合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1)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发现的墓葬中,随葬品多寡不同,这反映出当时的贫富分化现象,这是私有制出现的证据;
(3)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墓葬区中,墓葬规格不同,随葬品多寡差异显著,陶寺古城的墓葬中甚至发现了人殉现象,这表明当时阶级分化明显,即阶级已经产生;
(4)对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它们都是早期国家。
(5)综合(2)(3)(4)可知,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表明,它们当时已经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性质属于早期国家,完美符合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志,所以说当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3.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依据,古史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如何结合这二者,探寻古史传说中的历史信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呢?
传说人物 传说事迹 历史信息
炎帝 传说中炎帝是部落首领,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在传说中,炎帝又号称神农,神农尝百草,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渭河流域有西安半坡,半坡人种植粟、制作陶器、会种菜(遗址出土菜籽),掌握纺织(纺轮)
黄帝 传说中黄帝姓姬,名轩辕,也是部落首领。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lei)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制作木结构水井;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会纺织、制衣,遗址发现骨箭头;仰韶文化发现蚕茧、丝织品残片;陶寺古城发现小件青铜器和有书写符号的陶壶…
炎帝与黄帝 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首领,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在(阪泉)展开大战,炎帝败,归顺后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早期国家中出现“王”,早期国家对外发动战争…… 部落兼并融合,中华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形成……
炎帝、黄帝 与蚩尤 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尧舜禹 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传说显示的早期首领传承
尧的统治 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
舜的统治 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征讨不服中原的三苗 早期国家对内进行统治,制度有助于统治稳定与国家发展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良渚水利工程;大禹建夏朝
古史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但需要考古发现进行印证:
(1)在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中,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的时间是五六千年前,这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的发展时间基本吻合,这一时期的史前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之后早期国家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出现,而炎帝与黄帝的身份都是部落首领,甚至是部落联盟的盟主;阪泉之战是发生在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的战争,涿鹿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炎黄和蚩尤,这与在早期国家对外发动战争的描述相符合:由此可知,炎黄的传说可能反映了我国从氏族社会到部落联盟时期的发展。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都有很多重大发明,而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很多发明也的确存在,如神农教民开垦耕种对应原始农业,黄帝建造宫室对应定居生活与居住房屋,嫘祖养蚕缫丝对应仰韶文化中的掌握丝织技术等。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炎帝和黄帝的诸多发明创造,实际是远古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符合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但是,在发明推广的过程中,作为统治者的炎帝和黄帝可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很多发明都冠以炎黄之名。
(3)传说中尧舜禹各自作出的贡献也很有意思,三者的前后相继暗含了早期国家发展强大的逻辑:农业生产进行物质积累,是一切的基础,而尧的贡献正是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夯实文明发展的根基;早期国家要发展,制度是极大的助力,舜的贡献正是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让中华文明持续稳定发展;大禹治理水患,应对的是自然带来的危机,而治水,既是一个消耗物资的过程,又需要极强的调度、组织能力,巧合的是,尧舜时期发展生产有大量的积累,舜帝时期完善了制度,可以保证组织调度;同时,治水的过程,也是一个凝聚升华的过程,经过了远古人类的不断演化,在发展出原始农业,产生了文明起源后,远古先民在杰出首领的带领下,众志成城,攻克时艰,文明社会会得到极大地升华。最终,治水有功的大禹,最终建立了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奇妙!
4.依据炎黄蚩尤的传说与考古发现,结合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说说中华民族形成的特点,从中感受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民族特点。
古史传说中,炎黄阪泉之战后进行联盟,炎黄蚩尤涿鹿之战后,蚩尤部落一部分败逃,一部分归附,最终炎黄部落联盟,在联合、吸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称为华夏族,这表明华夏族的形成,是多部落联合、战争、归附、融合的结果;这样的古史传说,反映出了部落联盟时期部落之间交流的方式——战争冲突、和平联盟、战败归附等形式,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早期开放包容的特点——多部落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走向联合,形成一个民族,所以到了现在,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间亲如一家,不分彼此,这是中华民族从炎黄时期便具备的底色。
5.结合现实与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砖木取火等中国神话,对比西方诺亚方舟、普罗米修斯盗火等传说,分析神话传说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中国的大禹治水,是人定胜天,后羿射日和精卫填海,是面对不平,即便是神明(太阳、大海),也敢于抗争,或用箭矢射落太阳,或衔木石,准备湮平大海,砖木取火,火是自己努力取得的,与神明何干,这些神话的底色都是自强不息,敢于抗争。
西方也有一个与大禹治水相似的传说——诺亚方舟,但是西方面对大洪水,选择的不是治理克服,而且乘船躲避。大禹治水,是携手万民,人定胜天,诺亚方舟,是物竞天择,适者逃脱。普罗米修斯盗火也与此类似,西方的火是神的恩赐,而非自己努力获取的,这种情况下,人似乎天然低神一头。
再看看前几年,我们发现,大禹治水的精神一直都在,中国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护佑万民,而西方一直在做着与诺亚方舟类似的选择,不作为下,任由人民被选择,而少数富人权贵则用高超的医疗条件,营造一个新的“诺亚方舟”。
网络上的一段话总结的很好——天塌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自己决雍疏流,疾病流行,自己尝遍百草,没有火,就钻木取火,在东海淹亡,就把东海填平,十日并出,就把太阳射下来,不去求什么神迹,不去求谁的施舍,谁愿意做拣选的仆人就让他去吧,谁愿意做俯伏的羔羊就让他去吧,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这就是中国神话和中华文明凝聚而来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敢于抗争,这就是我们历史学习的核心精华!
【真题精选精练——中考考点跟踪】
【典型例题】(2022·内蒙古赤峰·1)“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考点跟踪】全网搜索下,2024年中考考第3课相关内容的题目能找到10道,其中选择题7道,填空题1道,综合材料题2道;2023年的能找到12道,其中选择题9道,综合材料题3道,但贵州贵阳和黔南州的14题内容一样,本质还是一道题,但考查内容和形式都很典型;2022年的能找到10道,都是选择题;2022年之前的是依据2011年课程标准出题的,如今的参考价值没有2022年之后的大。
本题选取的考古发现是“红山文化”,考查的依然是如何借助考古发掘成果,推论历史研究成果,重点考查的还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发现有用信息,进而与选项中的内容建立起对应关系,从“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可知,墓葬的位置不同,随葬品也不同,在2024版教材内容中,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相关内容中,都有通过墓葬反映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的介绍,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好这些,注重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推论研究的一一对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记忆,而是注重核心素养的锻炼,能够注意到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推论研究之间的基本对应关系,则面对此类问题就得心应手。此处的题目,已经很难通过排除法进行排除了,所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锻炼,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推论的对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答案】A【解析】据“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可知,随葬品有多有少,有贵有贱,墓葬等级有大有小,其属于阶级分化,故选A项;据“新石器文化”可知,这一时期尚未体现出明显的多元宗教信仰,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随葬品的数量多少,与具体的是否敬畏祖先无关,排除C项;材料有提及随葬品的种类,但其并未提及生产的具体技术或来源,无法体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排除D项。
【举一反三】1.(2024·江苏连云港·1)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并结合所学可知,良渚古城的规模和工程量表明其社会组织形态和工程能力均比较发达,有可能是一个统一的早期国家组织进行的,故选B项;物品交换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能印证良渚古城的发展程度,且材料也无法印证这一方面的推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良渚古城青铜工具或者牛耕技术的使用,不能说明广泛使用青铜工具、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农具没有广泛使用,开始推广牛耕技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D项。
2.(2024·甘肃兰州·1)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在良渚莫角山西坡出土了1.3万公斤碳化稻谷,经换算,这些稻谷约可以供今天的一个成年男性吃71年。这些稻谷可能属于( )
A.权贵 B.奴隶 C.平民 D.地主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大量的稻谷在当时属于重大物资,一般掌控在权贵手中,故选A项;奴隶和平民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并不能掌握大量生活物资,排除B项、C项;地主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2024·广东中考·1)如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南北经济差距明显
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广东石峡遗址和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玉钺、玉琮、龙首玉环等玉器图片可以看出,两地玉器有相似风格,说明两地存在文化交流,故选D项;材料中玉钺、玉琮、龙首玉环都属于玉器,不能反映青铜冶炼技术成熟,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两地玉器的相似之处,不能得出南北经济差距明显,且都属于南方,排除B项;玉钺、玉琮、龙首玉环都不是农业生产工具,它们是礼器或饰品,不能得出农业生产工具先进,排除C项。
4.(2024·青海中考·1)2024年2月,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该遗址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是研究青海历史的( )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二手史料
【答案】B【解析】据材料“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并结合所学可知,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材料中考古发现的房屋建筑基址等都属于实物史料,故选B项;口述史料是指以人的口头讲述为来源的史料,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文献史料需要文字记述,材料信息并未出现文字记录的史料信息,排除C项;二手史料是指并非历史事态的直接见证者所撰述的史料文书,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中的考古发现都属于一手史料,并未出现后人研究的成果等,排除D项。
5.(2023·河南·1)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产生时间最早 B.居于核心地位 C.发展相对独立 D.体系最为完备
【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的信息可知,题干材料表明中原文化地理位置优越,在中华文明中占据重要位置,起到了大熔炉的角色,居于核心地位,故选B项。
6.(2023·浙江丽水·9)亚运之城杭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上)
(1)良渚文明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佐证该观点的证据。(4分)
【答案】(1)证据: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解析】(1)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据材料“良渚古城”“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这些考古发现,能够佐证历史,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依据题干要求,故答,证据: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附:(2024·江苏南京浦口江北七下期中·27)良渚文明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佐证该观点的证据并填在下列空格中。
证据:①_____古城由宫殿区、②_____城和外城组成。③_____、玉璧和④_____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⑤_____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答案】(1)①良渚②内③玉琮④玉钺⑤阶级。(5分)
【解析】(1)证据:根据材料一“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可得出①是良渚,②是内;根据材料一“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可得出③是玉琮,④是玉钺,⑤是阶级。
(2023·贵州贵阳·14)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李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 【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____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答案】(1)A;B
【解析】(1)据“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即地图中的A所在位置。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可知,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即地图中的B所在位置。
活动二 【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北京门头沟区东湖林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的粟和黍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
图一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图二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图三
(2)将活动二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
考古发现 推论
图一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
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二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三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答案】(2)图一对应推论3;图2对应推论2;图三对应推论1。
【解析】(2)据图一“炭化的粟和黍”可知,粟和黍属于粮食作物,即农业生产出来的,可以对应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据图二“半坡人的房屋”“河姆渡人的房屋”可知,原始先民已经不再主要依靠游猎生活,因为出现了定居房屋,且因为半坡人所在北方气候较为寒冷,有了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人所在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有了干栏式建筑,即图2可以对应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据图三“人面鱼纹彩陶盆”“猪纹陶钵”可知,原始先民已经可以使用陶器,这得益于原始制陶业的发展,而“纹彩”“猪纹”说明原始先民已出现审美观念,即图3可以对应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活动三 【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答案】(3)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都发现了礼器等。
重要意义:距今5000—4000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
【解析】(3)共同点:据活动三“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围墙环绕的宫城”“宫殿建筑群”可知,三处遗址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据“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可知,三处遗址都发现了墓葬;据“精美的玉礼器”“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可知,三处遗址都发现了礼器。
意义:据“距今5300—4300年”“距今4300—4000年”“距今约4100年左右”可知,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
(4)综上所述,请你为李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
【解析】(4)主题: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即“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良渚古城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
【知识点同步练——检测学以致用】
1.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 )
A.经济发达贸易频繁 B.存在文化交流
C.手工业的技术精良 D.农耕技术先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存在文化交流。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经济发达、手工业和农耕技术,故排除A、C、D项。
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半坡遗址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
C.黄帝生活在五六千年前,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D.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A项提出了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征的总结性论断,这是基于对史料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得出的结论,符合历史解释的定义,故选A项; B项描述了半坡遗址的具体布局,属于对历史事物的客观描述,并未涉及理性分析和评判,排除B项; C项是关于黄帝生活时代和地位的叙述,同样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并未包含深入的历史解释,排除C项; D项是关于考古发现的描述,属于历史事实的记录,并非历史解释,排除D项。
3.如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
红山文化玉龛
A.中华文明起源 B.奴隶社会瓦解 C.封建国家形成 D.皇帝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玉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已经能够制作精美的玉器,这说明这一时期红山文化已经出现文明的曙光,因此可以用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故选A项;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它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属于原始社会,不是奴隶社会,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排除C项;皇帝制度确立于秦朝,排除D项。
4.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谐平等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神农氏教民播百谷”属于农业,因为种五谷要耕地,所以叫农耕,养蚕巢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故选C项;中国古代的文明重心更多地集中在大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而不是海洋地区,因此海洋文明并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排除A项;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平等的价值观,但这并不是题干信息所展示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特征,排除B项;游牧文明也叫草原文明,以放牧为基本特征,排除D项。
5.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
A.一枝独秀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丰富多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辽河流域……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可以看出,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是由辽河流域、黄河流城和长江中游等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形成的,中华文明起源多源、多样,但是有强大的向心力,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B项;材料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而非一枝独秀,排除A项;材料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不能说明中华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排除C项;材料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没有说明中华文明的内容丰富多彩,排除D项。
6.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国家如此重视良渚遗址,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 )
A.出现了最早的阶级分化 B.产生了非常发达的手工业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良渚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有规模宏大的古城、水利工程、还有象征权力的玉器等,证实了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证实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故选D项;根据良渚遗址的墓葬研究发现,当时阶级分化相当明显,不能反映良渚遗址出现了最早的阶级分化,阶级分化也不是良渚遗址最重要的价值,排除A项;发达的手工业不是良渚遗址独有的,不是被国家重视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良渚遗址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是由于它对我国的国家形成和文明起源具有特殊意义,而不在于良渚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排除C项。
7.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 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
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可知,良渚古城城区分明;根据材料“内城长……外城面积……”可知,良渚古城规模宏大,而良渚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体现出其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能够调动大规模人力物力进行建设,故选B项;城市规模较大与原始农业无关,排除A项;城市规模较大与原始的宗教信仰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良渚古城规模较大,没有体现社会阶级分化,排除D项。
8.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蔓延近8万平方米。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具备强大的组织规划能力 B.经济生活以稻谷种植为主
C.农业发展领先于世界水平 D.社会阶层的分化现象明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规划有致……近8万平方米”可以得出良渚古城的水利设施等规模较大,体现出良渚古城已经具备强大的组织规划能力,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良渚古城以稻谷种植为主,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良渚农业发展领先于世界水平,排除C项;材料体现良渚古城设施规模大,没有涉及社会阶层的分化问题,排除D项。
9.在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等遗迹。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良渚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距今约4000年……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与题干所述遗址较为相近,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0.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 )
浙江良渚遗址·玉琮 四川三星堆遗址·玉琮 山西陶寺遗址·玉琮
A.先进丰富 B.稳定发展 C.多元一体 D.民族交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浙江、四川、山西等地都出土了象征权力的玉琮,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C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华文明先进丰富,先进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华文明稳定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排除D项。
11.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前期已出现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 )
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 B.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
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 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其说明三星堆文化以及良渚文化和陕西的石峁遗址存在着相同的文化遗迹,说明他们之间存交流的现象,并且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材料仅提及三星堆文化与良渚文化的相互影响,并未与其他文化进行对比,无法体现出“领先”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中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在其他文化中也出现了,只能说明文化之间有交流并且产生影响,并不能说明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三星堆文化与良渚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扩散无关,排除C项。
12.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铃形小铜器、玉器等多种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属于(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出土了蟠龙纹陶盘……等多种……文化遗存”可知,这些都是出土文物,属于实物史料,故选A项;文献史料指的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史料,是记载在某载体上用来研究或讨论历史的根据,排除B项;口述史料指的是历史工作者采访当事人的记录,排除C项;影像史料以图片、影视为载体,排除D项。
13.“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2年春晚节目中,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的舞蹈《金面》惊艳四方,节目中还原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这些考古发现( )
A.确定了中华文化的新起源 B.动摇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地位
C.印证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节目中还原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可知,中华大地上有不同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但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故选D项;“三星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过程点,不是确定了中华文化的新起源,排除A项;中原文化依旧有重要的地位,排除B项;单次的文物挖掘不能证明多民族形成,排除C项。
1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和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我国已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和手工业区”,结合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已经出现了城池、建筑、仓储区和手工业区,墓葬陪葬品的多寡不等和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说明出现了贫富差距和阶级,这些都是文明和国家产生的初始形态,故选D项;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排除A项;社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达到繁盛,并开始逐步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陶寺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当时因为原始农业的发展,已经过渡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排除B项;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指的是中原文明和周边各种文明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原文明,材料仅仅体现了山西的文明,无法印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C项。
15.下图中的“华夏部落”的主体居民是( )
A.炎黄部落 B.黄帝部落 C.苗蛮部落 D.东夷部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因此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炎黄部落,故选A项;黄帝部落不全面,排除B项;据地图可知苗蛮部落在华夏南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据地图可知东夷部落在华夏东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6.一组打卡山西夏县西阴村。这里长期流传着“先蚕娘娘”的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树下烧水,蚕茧落锅里,螺祖用树枝去捞,没想到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她尝试用这种丝线代替植物编织,就此发明了缫丝织绸。”2019年考古学者在该村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蚕蛹。据此可知( )
A.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B.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C.传说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D.考古发掘也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山西夏县西阴村长期流传着先蚕娘娘发明了缫丝织绸的传说,这属于远古历史传说,2019年考古学者在西阴村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蚕蛹,说明考古发现印证了先民的发明创造,由此可见远古传说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价值,故选A项;探究历史的资料众多,考古发掘并非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但却是印证历史真相的有效途径,排除B项;远古传说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并不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排除C项;远古传说需要依赖考古发掘来印证,而不是考古发掘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排除D项。
17.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黄帝塑造为华夏始祖,北齐史家魏收在《魏书》中总结孝文帝改革成就、将黄帝进一步塑造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给上述事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制度沿革与社会转型 B.中外交往与文明互鉴
C.民族交融与华夏认同 D.科技创新与文化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记》中将黄帝塑造为华夏始祖,而少数民族也将黄帝视为祖先,这说明汉族和少数民族将黄帝作为共同祖先的认同,体现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故选C项;材料涉及对黄帝的认同,不涉及制度的沿革,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外国,强调的是国内民族的交融,排除B项;材料和科技无关,排除D项。
1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使华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盘古和女娲 B.炎帝和黄帝 C.尧、舜和禹 D.黄帝、蚩尤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远古传说时代,在黄河流域,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在融合中形成华夏族,炎帝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B项;盘古、女娲是神话中有关宇宙初开、人类起源的故事主角,与题干所述内容不符,排除A项;尧、舜、禹是部落联盟时期以禅让制推选首领的故事人物,与题干所述内容不符,排除C项;蚩尤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被黄帝打败,与题干所述内容不符,排除D项。
19.孙中山曾评价某位人物:“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位人物是( )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并结合所学可知,轩辕是指黄帝,结合所学可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部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且传说黄帝还发明了指南车,故选C项;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大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建立了夏朝,其与平定蚩尤无关,排除B项;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其与平定蚩尤无关,排除D项。
20.远古时期有“神农耕而作陶”“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的传说。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陶器等。这些考古发现( )
A.证明黄帝发明了独木舟 B.印证了传说都不可信
C.证明神农发明了陶器 D.印证传说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神农耕而作陶”意为神农教人耕作且制作了陶器,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相传他亲自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同时他也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在农耕方面,他教民耕种,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问题,而在制陶方面,神农氏发明了陶器;“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则描绘了黄帝在交通工具方面的伟大发明,在黄帝的时代,人们开始使用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舟和车。而材料“在河南、陕西、山西……独木舟、陶器等”表明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陶器和舟等,这反映了传说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蕴含一定真实的历史信息,故选D项;黄帝生活于部落联盟时期,而材料表明独木舟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便已经出现,两者并不属于一个时代,不能明确说明“黄帝发明了独木舟”,排除A项;“传说都不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材料表明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神农生活的时期已经出现了陶器,但不能明确证明“神农发明了陶器”,排除C项。
21.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并发明了弓箭。这些传说( )
A.作为历史信息,需要考古证实 B.无任何历史依据,只是传说
C.作为历史信息准确无误 D.是历史的文学化,可以作为历史依据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包含有一定的符合历史真实的信息,但传说不等同于历史。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并发明了弓箭,这些传说作为历史信息,其真伪需要考古证实,故选A项;黄帝的传说中包含有一定的符合历史真实的信息,并非没有任何历史依据,排除B项;黄帝的传说并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作为历史信息,需要考古证实,排除C项;传说只有经过考古证实后才能作为历史依据,排除D项。
22.他们“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黄帝和尧 C.炎帝和蚩尤 D.舜和禹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有很多发明创造,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A项;尧所在的时期实行禅让制,尧不是人文初祖,排除B项;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蚩尤不是人文初祖,排除C项;舜和禹都不是人文初祖,他们都是通过禅让制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排除D项。
23.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部落势力 B.德才兼备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推举人才的标准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故选B项;部落势力、征战功绩、治水功绩都不是禅让制的标准,排除A项、C项、D项。
24.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学上称为龙山文化,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华大地进入了万邦林立的“邦国时代”。龙山时代的都城遗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被学术界认为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下列可能发生在该时代的是( )
A.国人暴动 B.盘庚迁殷 C.商汤灭夏 D.尧舜禅让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被学术界认为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尧舜时期符合题干信息,故选D项;国人暴动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排除A项;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 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排除B项;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排除C项。
25.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如图流程图标题的是( )
A.各部族的统一 B.大禹治水 C.禅让制的实行 D.华夏族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的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各部族的统一,当时是部落联盟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不能概括全部内容,排除B项;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排除D项。
26.《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体现了尧( )
A.因地制宜 B.精耕细作 C.因材施教 D.亲力亲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可知,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让住在水边的从事渔业,让住山林的从事林业伐木,让住在谷地的从事牧业,让处在陆地上的从事农业,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故选A项;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尧的时期还未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排除B项;因材施教是教育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题干中“其导万民也”说的是教导,没有体现出亲力亲为,排除D项。
27.《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材料体现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可知,尧认为不能因一人之利而舍弃天下人之利,最终把天下传给了贤能的舜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种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故选A项;分封制是西周开始实行的,尧舜时期还没有,排除B项;世袭制是夏朝的启开始实行的王位继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皇帝制度是秦朝开始实行的,尧舜时期还没有,排除D项。
28.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既是部落联盟首领”,又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双重身份,故选D项;黄帝、尧、舜都是远古传说中部落联盟的首领,但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排除A项、B项、C项。
29.“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务,在位的部落联盟首领会自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据此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是( )
A.选举贤能 B.任人唯亲 C.任人唯利 D.社会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让更贤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务”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禅让制推选部落首领的方式是民主举荐,依据是贤德才能,因此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得到的借鉴意义就是选举贤能,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禅让制通过民主推选贤能的人管理部落事物,是任人唯贤,而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和C项;材料体现的是通过何种方式和标准推选部落首领,不涉及社会地位高低,排除D项。
30.“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共存。下图所反映的传说是( )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女娲造人 D.夸父追日
【答案】A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该图片是大禹治水像,结合所学可知,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故选A项;精卫填海与图片人物无关,排除B项;女娲造人体现了“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但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夸父追日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向往,但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D项。
31.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
A.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唯一途径。
B.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C.关于黄帝的远古传说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的发现相吻合”“西周的遂公盨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也对大禹治水的事迹进行了记录”,由此可知,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是可以相互印证的,故选B项;获得历史认识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书籍、影视资料等,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排除A项;题干材料井未涉及与黄帝有关的远古传说,且关于黄帝的远古传说,并非完全真实可信,需要通过考古证实,排除C项;从题干材料中,并无法说明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且还有更早的神话传说,排除D项。
32.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关于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舜的传说】:他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周围的人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传说】:专心治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
C.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D.部落联盟禅让制度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周围的人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专心治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并结合所学可知,舜的善于谦让的崇高品德感化了周围的人,使得大家都愿意跟他住在一块儿,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体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这些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故选C项;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材料体现了舜的谦让品质、禹的奉献精神,不是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排除A项;禹的传说反映了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而舜的传说没有涉及洪水,“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禅让制指尧舜禹时期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材料体现了舜的谦让品质、禹的奉献精神,没有涉及部落联盟首领位子的传承,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3.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答案】C
【解析】据题干“治理洪水”“创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故选C项;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和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但都与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舜是尧之后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年老时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与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启是夏朝的第二任统治者,他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4.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总结教训,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 )
①爱国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③敬业精神 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大禹治水处于上古部落联盟时期,此时国家尚未产生,因此不能说从他的事迹中可以学到爱国精神,故①错误;大禹治水是为了造福民众,为此他“全身心投入”,“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故②正确;为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十分敬业,故③正确;为治水,他“经过10多年的努力”而未放弃,终于消除水患,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35.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双目面具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图示文物与传说中蚕丛的形象吻合,二者能够相互印证,说明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故选C项;传说和神话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被考古证实的有可能转变为史实,排除A项;“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的说法过于绝对,还有查找历史文献及记载资料,寻访历史见证人等途径,排除B项;传说的价值没有超过考古发现,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历史证据,排除D项。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黄帝陵祭文》
材料二
《墨子·尚贤上》:“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史记·五帝本纪》:“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材料三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1)根据材料一回答,毛泽东之所以给予黄帝如此高的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举一例黄帝的“伟业”加以证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举舜、禹成为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禹吸取了父亲9年治水未能成功被处死的教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治水成功?我们应该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学习大禹的哪些精神?
【答案】
(1)原因: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举例: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建造宫室;制造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写一点即可)。
(2)禅让制。
(3)疏导;创新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1)原因:据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可知,赫赫始祖形容黄帝的功绩显赫,地位崇高,始祖即指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吾华肇造意为我们的华夏民族由此开创,因此毛泽东强调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举例:结合所学可知,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结合所学传说中黄帝的发明的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造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
(2)制度:据材料二“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并结合所学可知,推举舜、禹成为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3)方法:结合所学可知,大禹采取了疏导的方法治水。
精神:据材料三“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并结合所学可知,大禹具有创新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
37.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6分)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清单 相关结论
6个头盖骨化石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10万件石器 大量的动物化石 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补全表格。(3分)
材料二
遗址名称 部分考古发现
①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 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 干栏式建筑遗迹; 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② 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多达数斗的粟; 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①②对应的遗址名称。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2分。填写字母。)归纳①②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3分)
材料三
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面的观点。(2分。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__________
B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__________
【答案】
(1)体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会打制石器;以采集和打猎为生;会使用和保存火种。(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分,每点1分,总计3分。)
(2)①:B ②:A(2 分)
共同点:会种植农作物;会使用磨制工具;会制造陶器;过定居生活;会建造房屋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分,每点 1 分,总计 3 分。)
(3)A:②④ B:①③
【解析】
(1)根据材料一“6个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体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直立行走;根据“10万件石器”可以得出北京人会制造工具;会打制石器;根据“大量的动物化石”可以得出北京人以捕食动物为主;根据“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可以得出北京人会使用火。
(2)根据材料二“骨耜、稻谷、干栏式房屋、刻有猪纹的陶钵”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骨耜,主要种植水稻生,生产用具是黑陶。故与①对应的是B。根据材料二中“半地穴式房屋、粟、彩陶、石斧、骨针”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半坡遗址。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主要种植粟,生活用具是彩陶。故与②对应的是A。根据材料二“骨耜、稻谷、干栏式房屋、刻有猪纹的陶钵”和“半地穴式房屋、粟、彩陶、石斧、骨针”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共同点是:会种植农作物;会使用磨制工具;会制造陶器;过定居生活;会建造房屋。
(3)根据材料三“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绵延20余千米的外围水系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多万平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可知,材料反映了该地区的物资和人力资源供给充足,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较为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故与A对应的是②④。根据材料三中“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可知,陶寺遗址和良渚遗址的大型墓葬,权贵的墓地随葬品多,小型墓葬、普通墓葬随葬品少,证明了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明显。故B对应①③。
38.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鹰潭二中七年级某班同学组织开展了课外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12分)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1分)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1分)
(方式二:考查学史)如图
河姆渡遗址
(2)如果你有幸到河姆渡遗址参观,你可能会看见哪些文物,请列举两例?(2分)
(3)以上学史方式,你认为最能了解到真实历史的是哪一种学习方式?为什么?(3分)
【答案】
(1)“轩辕”指的是:黄帝;尊称:人文初祖
(2)文物:骨耜、陶器、玉器、骨哨、碳化稻谷、猪狗水牛骨头等
(3)方式:考查学史,出土文物是第一手的史料,最具研究价值,传说、歌谣、后世的史书都对历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轩辕”指的是:根据方式一材料“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故“轩辕”指的是黄帝。
尊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文物:根据材料“河姆渡遗址”并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骨耜、陶器、玉器、骨哨、碳化稻谷、猪狗水牛骨头等文物。
(3)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查学史,出土文物是第一手的史料,最具研究价值。
理由:考古出土文物是第一手史料,传说、歌谣、后世的史书都对历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核心素养同步练】2024版七上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