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初级中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如表所示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B.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D.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2.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有关于海城仙人洞遗址的介绍,有一幅图片(如图)是穿孔项链。由此判定与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遗址是( )
A.良渚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4.考古学家曾在舟山马岙发掘出99个大小不等的土墩。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6000年前的稻谷痕迹,这些文物共同印证了6000年前此地(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稻作农业具有相当规模
C.人们开始群居生活 D.已经有了原始农耕生活
5.陶寺古城遗址发现的玉琮、玉璧、玉钺以及玉兽面所用玉料均非山西本地所产。玉琮、玉璧等多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所常见,玉钺则含有明显的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因素。玉兽面与长江中游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兽面形玉饰和玉人头像十分相似。这些现象表明( )
A.私有化已经普遍存在 B.早期国家雏形形成
C.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6.历史学习中,示意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下图标题的是( )
A.炎黄联盟的形成 B.禅让制的形成
C.华夏族的形成 D.部族的形成
7.良渚文化的反山有许多大墓。这些大墓内均有棺床,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多者上百件。相比之下,良渚文化的其他小型墓地则完全未加营建,无棺痕,随葬品仅有几件石器和陶器。由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
A.出现阶级分化 B.存在阶级对抗
C.建立早期国家 D.有了礼乐制度
8.《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 B.禅让制的终结 C.华夏族的形成 D.夏朝的建立
9.《诗经·大雅》记载:(吕尚)凉(辅佐)彼武王,肆伐(袭击)大商,会朝清明(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与此记载有关的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商汤灭夏
10.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西周普遍实行分封制 D.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1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
A.国家统一 B.诸侯争霸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12.《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太史公”描述了春秋时期的( )
A.国家产生 B.七雄兼并 C.戎狄入侵 D.社会动荡
13.某班同学编排了某一时期的三幕历史剧,它们共同反映出( )
第一幕:生产力提高·经济有所发展
第二幕: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第三幕:诸侯国崛起·操控政治局面
A.早期国家产生 B.政权更替频繁
C.春秋争霸激烈 D.商鞅变法开始
14.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15.《历史建筑之谜》中说:“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该“工程”指的是( )
A.运河 B.郑国渠 C.江渠 D.都江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二
图1 图2
(1)材料一中“人群已聚居”的原因是什么?郭沫若认为该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反映的原始居民应居住在材料二中的哪类房屋中?
(3)仔细观察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示房屋说出它们各自的优点。
(4)材料二中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孙中山先生撰写了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二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材料二所述的传说中的人物是谁?他采用了什么方法,使“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3)材料一、二中的人物,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你还知道哪些传说人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的故事吧。
18.在学习完《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这一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对我国古代人类的吃住进行了专项的探究。
【食物见变迁】
(1)稻粒和粟粒的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宅现差异】
材料二
(2)根据所学说出这两种房屋建筑的名称,这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材料三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城墙的台地,这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有各种不同的规模,不同规模的墓葬极可能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3)依据材料三,补全下面的表格。
结论 证据
贫富分化,出现阶级 ①
出现王权国家 ②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去、往)诸侯曰巡狩(天子视察各地),诸侯朝(朝觐)于天子曰述职(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报告施政情况)……一不朝,则贬(降低)其爵(爵位);再不朝,则削(削减)其地(封地);三不朝,则六师移(消灭)之。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紧密地连在一起,夏、商以来林林总总的国、族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诸侯的义务。
(2)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治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20.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话改革】
光明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历史课堂上,为学习商鞅变法,老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阶层 地主 士兵 农民 守旧贵族
态度
理由
(1)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对商鞅变法所持的态度,并阐明理由。
【唯物史观评改革】
材料一 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材料二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商鞅立木建信》
(2)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阐明理由。
【情感升华谈感悟】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炭屑和烧骨化石”可以说明“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头盖骨、牙齿化石”可以验证“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这说明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A项正确;只有北京人会保存火种,元谋人不会,排除B项;材料没有介绍元谋人的体貌特征,所以没法证明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排除C项;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在非洲,不是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有一幅图片(如图)是穿孔项链”可知,穿孔项链说明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D项正确;良渚遗址距今约5300-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进入农耕时代,排除A项;元谋人、蓝田人没有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排除BC项。故选D项。
3.【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五六千年的半坡人是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会使用石铲,石刀进行农业生产,会种植粟,能够使用石磨盘给谷物加工,这些表明,半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舟山马岙发掘出农业生产工具和稻谷遗迹,说明当时农业已经产生,有了原始农耕生活,D项正确;六千多年前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稻谷有多少,所以没有体现稻作农业具有相当规模,排除B项;人们在北京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群居生活,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详解】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各类玉器中,其材料和风格都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影响,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古文化遗址。由此可见,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各地文化因素在中原地区汇聚,C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不能提现私有化的存在,排除A项;早期国家出现的其中标志之一是阶级的出现,材料中没有体现阶级,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比,体现不出阶级分化,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尧、舜、禹三者之间的传递关系是贤德之人,结合所学可知,选举贤德之人进行领袖之间的传递,这属于禅让制,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炎黄,排除A项;华夏族的形成是各族长期杂居融合而形成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部族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崩溃的历史过程中,由部落联合而成的一种较永久的联盟,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详解】据题干“这些大墓内均有棺床,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多者上百件。相比之下,良渚文化的其他小型墓地则完全未加营建,无棺痕,随葬品仅有几件石器和陶器”和所学知识可知,墓葬随葬品的数量的多寡,表明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A项正确;墓葬随葬品的数量的多寡,虽然可以证明阶级分化,却无法证明阶级对抗,排除B项;只是随葬品的多寡,只能证明出现阶级分化,却不能证明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排除C项;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良渚文化时期尚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D
【详解】根据“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9.【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和商纣王进行了大战,商纣王战败,死于鹿台,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C项正确;阪泉之战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涿鹿之战是炎黄部落和蚩尤之间的战争,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夏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土三鼎或一鼎”和所学知识可知,鼎在西周时期是权力的象征,后来也成了权力的代表物品,故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等级制度,西周对各等级权力的大小、责任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鼎的数量和大小体现了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项正确;题干反映西周时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未体现社会腐败现象严重,排除A项;题干反映西周时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未体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项;题干反映西周时期等级明显,未体现普遍实行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越、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C项正确;国家统一,始于秦朝,与春秋时期不符,排除A项;诸侯争霸,与题干内容“‘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不符,排除B项;思想解放,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中“《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春秋时期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诸侯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D项正确;早期国家的雏形在良渚时期就有了,排除A项;七雄兼并是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戎狄入侵未在题干中找到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的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我国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诸侯竞相称霸,操纵政治,C项正确;早期国家产生在夏商周,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没反映政权更替频繁,排除B项;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详解】
依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有关秦国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商鞅变法成效显著。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步富强起来,国力大增,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这为以后秦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在年代尺上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5.【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D项正确;该工程指的是都江堰,不是运河,运河的功能是运输,排除A项;郑国渠的修建与李冰无关,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都江堰,江渠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1)原因:人群聚居的原因在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遗憾:该遗址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发现文字记录。
(2)房屋:图2。
(3)优点:图1所示为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还可防止野兽侵袭。图2所示为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气候。
(4)说明: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学会了因地制宜。
【详解】(1)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遗憾:根据材料一“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可得出郭沫若认为该遗址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发现文字记录。
(2)房屋:根据材料一“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可得出该遗址是半坡遗址。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屋内有灶坑,即图2。
(3)优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构筑成屋,这种房屋通风防潮,还可防止野兽侵袭。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屋内有灶坑,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气候。
(4)说明:根据材料二中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根据不同地理环境有了不同的房屋结构,反映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学会了因地制宜。
17.【答案】(1)轩辕:黄帝。
(2)人物:禹。方法:他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3)【示例】除了材料一和二中提到的人物外,我还知道一个传说人物——精卫。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她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亡,化为精卫鸟。她为了报复东海的恶行,不断衔来西山上的木石,试图填平东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精卫虽然力量微小,但她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详解】(1)轩辕:根据材料一“平定蚩尤乱”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黄部落联盟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就是轩辕。
(2)人物:根据材料二“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大禹治水。舜年老时让位于禹,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方法:根据材料二“疏三江五湖”和所学知识可知,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
(3)人物及故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许多传说故事,如精卫填海。这一传说中的人物是精卫,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她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亡,化为精卫鸟。她为了报复东海的恶行,不断衔来西山上的木石,试图填平东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精卫虽然力量微小,但她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8.【答案】(1)说明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原始农业产生
(2)图3是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图4是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决定因素:由自然环境不同决定的。
(3)①墓葬规模大小不同;②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
【详解】(1)说明:根据图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可得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根据图2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罐和粟粒可得出半坡人种植粟,反映原始农业产生。
(2)建筑名称: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屋内有灶坑;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构筑成屋。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抵挡风雨,防寒保暖,抵御野兽侵袭;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地势低平,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水防潮,防蛇虫猛兽之害。说明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由自然环境不同决定的。
(3)①根据材料三“遗址中的墓葬有各种不同的规模,不同规模的墓葬极可能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人群”可得出当时出现贫富分化,出现阶级。
②根据材料三“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城墙的台地,这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可得出当时出现王权国家。
19.【答案】(1)现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义务:巩固疆土、进献贡赋、朝觐述职、服从周王调兵等。
(2)政治制度:分封制。
积极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详解】(1)现象:根据材料“巡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步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低爵位,削减封地甚至军队讨伐这些重大惩处,故材料反映了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得到了周天子赐封的土地,需要承担进献贡赋、朝觐述职、服从周王调兵等一系列义务,需要保护周王室,忠于周王室。
(2)政治制度:根据材料“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紧密地连在一起,夏、商以来林林总总的国、族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积极作用: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巩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20.【答案】(1)态度及理由:
地主阶层:支持;因为变法有利于他们发展封建经济。
士兵阶层:支持;因为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并有可能获得军功赐爵。农民:支持;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守旧贵族:反对;因为商鞅变法规定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2)结果:商鞅变法成功了。理由:判断一场变革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所以说,商鞅变法成功了。
(3)启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学习商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实践的精神。
【详解】(1)态度及理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阶层是否在改革中获益,决定了他们对变法的态度。商鞅变法废除旧的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地主阶级支持变法,变法有利于他们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也得到了士兵的大力支持,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并有可能获得军功赐爵;商鞅变法奖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得到了农民的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变法规定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故守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
(2)结果及理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成功了。判断理由要注意一场变革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否生还,而在于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结局虽然惨烈,但经过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所以说,商鞅变法成功了。
(3)启示:此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根据以上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靠着公正无私的品格和大无畏的勇气,顺应历史潮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举将秦国变成了最强盛的诸侯国,可从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或学习商鞅变法的改革创新精神等角度作答。示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学习商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实践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初级中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