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古代亚非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产生了世界宗教 B. 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C.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D. 都制定了成文法典
2. 有学者认为,《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或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了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坚持“能被普遍接受”的立法原则。这说明了《汉谟拉比法典》( )
A. 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B. 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权威
C. 注重对公共权力的限制 D. 废止了贵族解释法律的特权
3. 九年级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印度一种重要的等级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台词,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好开心,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我们马上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
B. 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C. 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处于最低等级
D. 我是婆罗门,我掌管着祭祀
4. 北京大学的一支人类文化遗迹考古队从埃及出发,自西向东历时3年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他们的最佳考察路线应为( )
①胡夫金字塔 ②摩亨佐·达罗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空中花园遗址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5.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一个雅典家庭的成员如表。该家庭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的人数是( )
男主人 女主人 儿子 女儿 仆人 外邦客人
拉奥 洛狄斯 巴克 欧尼德 阿夫瑞 芳格斯
40岁 39岁 15岁 12岁 50岁 46岁
A. 1人 B. 2人 C. 3认 D. 4人
6. 公元前6—前4世纪,雅典城邦除了公元前406年审判处死指挥作战的8位将军算得上明显的决策失误外,西西里远征的灾难性失败更多的是军事将领的战术失误,在两个世纪内并没有其他的重大决策失误。雅典城邦决策上的成功得益于( )
A.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事务 B. 社会等级差别彻底消失
C. 伯里克利实行独裁统治 D. 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
7.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A.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 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C.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8. 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此时中国正处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隋朝 D. 唐朝
9.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 商业征服 B. 文化影响 C. 宗教皈依 D. 财富侵蚀
10.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①《荷马史诗》 ②帕特农神庙 ③万神庙
④《十二铜表法》 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1. 如下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 古埃及的太阳历 B. 罗马人的儒略历
C. 中国农历即夏历 D. 苏美尔人的阴历
12. 经过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这一制度( )
A. 以政教合一为基础 B. 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C. 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D.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13.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相比较,两者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
A. 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4.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与图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国 B. 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国
C.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 ①阿拉伯帝国②波斯帝国③俄罗斯帝国
15. 领主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手段来达 到庄园法庭上的胜诉,这样就可以名 正言顺地剥夺农民的利益了。材料反映了
A. 庄园法庭存在着弊端和偏颇
B. 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领主的特权
C. 领主利用庄园法庭剥削农民
D. 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一些权益
16. 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材料中“新的社会集团”是( )
A. 庄园领主 B. 市民阶层 C. 封建贵族 D. 工人阶级
17.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8.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传承了古代文明 B. 推动了民法建设
C. 建立了封建制度 D. 形成了地域文化
19. 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编纂于( )
A. 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B. 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C. 7世纪的日本 D. 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20. 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欧洲封建时代 D. 走向近代文明
21. 大化改新时规定: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
A. 推动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 动摇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C. 导致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D. 抑制了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22.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
A 秦朝 B. 汉朝人 C. 唐朝 D. 明朝
23. “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有可能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4.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构思奇妙,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有( )
①创立了“儒略历” 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5.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伊斯兰教有关 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6. 《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_______》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7. _______创立了佛教: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8. 古代__________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国家)开始的。
29. _______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0.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地区。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1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8万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他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苏格拉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谈一谈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4)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古希腊和古印度文明分别什么文明类型?有什么文明特征?
32. 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庄园、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后世影响极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
材料二 最能体现庄园主权威的为“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统治机构。特点为:第一,非常设机构,根据地方问题多少和庄园主本身意愿来决定开庭间隔。……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的内部事务,是为了处理“家务事”。
材料三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
材料四 经济的中兴,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接触的渠道,扩大了西方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这样,萎缩了几百年的商品活动又活跃兴旺起来,尤其在交通要冲、主教驻地,自治城市蓬勃兴起。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富裕的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西欧庄园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
(2)结合所学知识,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庄园法庭有哪些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西欧大学兴起的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古代亚非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产生了世界宗教 B. 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C.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D. 都制定了成文法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大文明古国 ,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 ,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位于亚洲和非洲,都产生于大河流域,都适合农业耕作和人类生存,都属于农耕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都出现在奴隶社会时期,都属于人类早期的文明,C项正确;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印度产生了世界宗教,排除A项;四大文明古国在政治上一般都采用奴隶制君主专制统治,不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排除B项;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古巴比伦制定了成文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
2. 有学者认为,《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成文法,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或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了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坚持“能被普遍接受”的立法原则。这说明了《汉谟拉比法典》( )
A. 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B. 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权威
C. 注重对公共权力的限制 D. 废止了贵族解释法律的特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或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了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坚持‘能被普遍接受’的立法原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废止了执法者根据个人愿望、利害关系或上司需要随机量刑执法,这意味着它限制了执法者的随意性,对执法者的公共权力进行了约束,C项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汉谟拉比法典》所处时代还未形成这种思想,排除A项;当时古巴比伦是奴隶社会,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明确提及废止了贵族解释法律的特权,排除D项。故选C项。
3. 九年级某班同学以话剧形式再现了古印度一种重要的等级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台词,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好开心,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我们马上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
B. 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C. 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处于最低等级
D. 我是婆罗门,我掌管着祭祀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九年级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印度一种重要的等级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印度的等级制度是“种姓制度”,它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种姓制度下各等级间界限分明,不得通婚,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位于婆罗门之下,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手工业、商业等生产事业的平民阶级,他们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只有交税服役,供养第一、二等级者的义务,商人属于第三等级,不是处于最低等级,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正确。
4. 北京大学的一支人类文化遗迹考古队从埃及出发,自西向东历时3年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他们的最佳考察路线应为( )
①胡夫金字塔 ②摩亨佐·达罗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空中花园遗址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②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早期文明遗址,大约建于4500年前;③河姆渡遗址是古中国文明遗址;④空中花园遗迹是古巴比伦的遗迹。按照自西向东排列,①④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5.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一个雅典家庭的成员如表。该家庭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的人数是( )
男主人 女主人 儿子 女儿 仆人 外邦客人
拉奥 洛狄斯 巴克 欧尼德 阿夫瑞 芳格斯
40岁 39岁 15岁 12岁 50岁 46岁
A. 1人 B. 2人 C. 3认 D. 4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扩大了公民的权利,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但雅典民主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外邦人、妇女等排斥在雅典民主政治之外,故该家庭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只有男主人,A项正确;只有男主人1人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BCD项都不准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 公元前6—前4世纪,雅典城邦除了公元前406年审判处死指挥作战的8位将军算得上明显的决策失误外,西西里远征的灾难性失败更多的是军事将领的战术失误,在两个世纪内并没有其他的重大决策失误。雅典城邦决策上的成功得益于( )
A.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事务 B. 社会等级差别彻底消失
C. 伯里克利实行独裁统治 D. 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雅典城邦决策上并未出现重大的失误,主要在于决策机制保证了城邦的公民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避免专断带来的决策风险,A项正确;社会等级差别彻底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伯里克利统治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伯里克利实行独裁统治叙述错误,排除C项;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A.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 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C.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在客观上把希腊的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的文化深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故排除A;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商贸方面的信息,C排除。故选择D。
8 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此时中国正处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是在公元2世纪,此时中国正处于东汉时期,B项正确;公元2世纪正是东汉时期,不是西汉、隋朝和唐朝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9.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 商业征服 B. 文化影响 C. 宗教皈依 D. 财富侵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吸收并发展了希腊文化,“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中“俘虏”是指文化影响,B项正确;希腊人俘虏罗马人用的是文化同化而非商业征服,排除A项;希腊人是多神教,罗马人的宗教基督教是一神教,排除C项;希腊人俘虏罗马人凭借的是文化影响而非财富侵蚀,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①《荷马史诗》 ②帕特农神庙 ③万神庙
④《十二铜表法》 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 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整理而成,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故①②⑤符合题意;万神庙是罗马建筑,《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③④,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 如下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 古埃及的太阳历 B. 罗马人的儒略历
C. 中国农历即夏历 D. 苏美尔人的阴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2. 经过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这一制度( )
A. 以政教合一基础 B. 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C. 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D.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查理·马特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起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此时期的西欧封建制度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3.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相比较,两者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
A. 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而设立的,所以,两者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项正确;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不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C项;这两者不可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与图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国 B. 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国
C.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 ①阿拉伯帝国②波斯帝国③俄罗斯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故①为拜占庭帝国。公元481年到843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其分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843年, 根据《凡尔登和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袭罗马皇帝称号。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故②为查理曼帝国,③为德意志。故A符合题意;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的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与罗马无关,故BD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与罗马帝国分裂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 领主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手段来达 到庄园法庭上的胜诉,这样就可以名 正言顺地剥夺农民的利益了。材料反映了
A. 庄园法庭存在着弊端和偏颇
B. 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领主的特权
C. 领主利用庄园法庭剥削农民
D. 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一些权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领主利用庄园剥削农民,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庭存在的弊端;没有体现领主的权利得到扩充以及农民利用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故排除ABD项。故选C。
16. 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材料中“新的社会集团”是( )
A. 庄园领主 B. 市民阶层 C. 封建贵族 D. 工人阶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新社会集团”是指市民阶层。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B项正确;庄园领主出现在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庄园中,排除A项;封建贵族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与“新社会集团”不符,排除C项;工人阶级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7.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可知,这段材料意在强调博洛尼亚大学法学兴盛的原因在于所处地区有商业纠纷处理的需求,中世纪的大学为社会服务,A项正确;推动市民阶层兴起的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崛起,与大学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封建统治者的信息,无法得知大学知否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权利,无从得知中世纪的大学是否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8.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传承了古代文明 B. 推动了民法建设
C. 建立了封建制度 D. 形成了地域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可知,拜占庭帝国为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作出贡献,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体现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古代文明,没有体现推动了民法建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古代文明,“建立了封建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古代文明,没有体现形成了地域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9. 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编纂于( )
A. 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B. 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C. 7世纪的日本 D. 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还是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与法兰克王国、日本、阿拉伯帝国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 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欧洲封建时代 D. 走向近代文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及欧洲各地,庄园的居民有领主与佃户;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项正确;古代亚非文明主要涉及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以及古代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古代欧洲文明主要涉及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以及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走向近代文明主要涉及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以及早期殖民掠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1. 大化改新时规定: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
A. 推动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 动摇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C. 导致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D. 抑制了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大化改新中的班田收授法。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这一做法抑制了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D项正确;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题干描述的是7世纪的大化改新,与题干信息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实力的描述,无法得出动摇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大化改新中的班田收授法。这一做法抑制了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而非导致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是在大化改新百余年之后发生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2.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
A. 秦朝 B. 汉朝人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大化改新。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646年”、“孝德天皇”、“中国化”可知这场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组织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C正确;ABD不合史实,ABD错误。综上故选C。
23. “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有可能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和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由此可以直接判断该帝国指的是阿拉伯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B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罗马帝国指的是屋大维创立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信仰基督教,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穆罕默德二世时定都君士坦丁堡,排除D项。故选B项。
24.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构思奇妙,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有( )
①创立了“儒略历” 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同时沟通了东西方文化,②③正确,B项正确;儒略历和《查士丁尼法典》是由罗马贡献的,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伊斯兰教有关 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诞生于南亚的古印度。基督教诞生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地区,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正确;佛教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中叶自西亚、中东传入中国。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正确;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正确;因此B正确;目前通用的历法采用公元纪年法,原称基督纪元,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因此公元纪年法与伊斯兰教无关。因此③错误。由此排除ACD。综上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6. 《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_______》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 ①. 十二铜表法 ②. 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律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查士丁尼时期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7. _______创立了佛教: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答案】 ①. 释迦牟尼或乔达摩·悉达多 ②. 亚里士多德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于公元前元6世纪;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开创了逻辑学等学科。
28. 古代__________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国家)开始的。
【答案】 ①. 希腊 ②. 法兰克王国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国家)开始的。所以①是希腊,②是法兰克王国。
29. _______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答案】 ①. 公元前27 ②. 1453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453年奥斯曼帝国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
30.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地区。
【答案】 ①. 小国寡民 ②. 巴勒斯坦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1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8万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他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苏格拉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谈一谈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4)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古希腊和古印度文明分别是什么文明类型?有什么文明特征?
【答案】(1)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说明:种姓制度下等级森严。
(3)少数人的民主;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主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答出一条即得)
(4)古希腊:①文明类型:海洋文明;②特征:民主政治;以农业为主。
古印度:①文明类型:大河文明;②特征:种姓制度;工商业为主。
【解析】
【小问1详解】
国家制度:根据材料出处“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实质:根据材料信息“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可知,自由民损害了奴隶的利益,需要赔偿奴隶主钱财。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小问2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婆罗门”“首陀罗”“吠舍”,可知这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说明:根据材料信息“婆罗门……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首陀罗……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吠舍与首陀罗……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可知,每一个等级都有严格的划分,对应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要严格遵守,体现了种姓制度下等级森严。
【小问3详解】
弊端:据材料“ 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8万人,其余为外邦人”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规定但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所以雅典的民主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属于少数人的民主。难以保证真正的人才掌握国家主权,容易导致庸才误国。
【小问4详解】
文明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多山地,少平原,多优良港湾,属于海洋文明;古印度土壤肥沃,供水充裕,有利于利用河川发展农业,属于农耕文明或大河文明。
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其每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实行民主政治,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希腊优良的港湾有利于发展航海业,进行对外贸易,是以商业和贸易为主发展起来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古印度土壤肥沃,供水充裕,有利于利用河川发展农业,是以农业为主开始发展起来的。
32. 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庄园、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后世影响极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
材料二 最能体现庄园主权威的为“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统治机构。特点为:第一,非常设机构,根据地方问题多少和庄园主本身意愿来决定开庭间隔。……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的内部事务,是为了处理“家务事”。
材料三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
材料四 经济的中兴,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接触的渠道,扩大了西方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这样,萎缩了几百年的商品活动又活跃兴旺起来,尤其在交通要冲、主教驻地,自治城市蓬勃兴起。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富裕的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西欧庄园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
(2)结合所学知识,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庄园法庭有哪些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答案】(1)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习惯法或村法;维护领主的利益;维护佃户的利益,限制领主的特权;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答出两条作用得满分)
(3)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4)商品活动活跃,使经济中兴,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自治城市,尤其是富裕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答出两条得满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可知西欧庄园是一种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可知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庄园法庭的作用是维护领主的利益;维护佃户的利益,限制领主的特权;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是,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四,由“经济的中兴,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可知商品活动活跃,使经济中兴,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由“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富裕的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可知自治城市,尤其是富裕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由“……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可知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因此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是商品活动活跃,使经济中兴,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自治城市,尤其是富裕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