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处仰韶文化遗址居民所住的房屋复原想象图。该居民最可能是(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半坡人
2.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祭拜黄帝和炎帝是因为他们( )
A.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B.治水有功得到人民爱戴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3.我国最早的装饰品是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项链”。人们用经过工艺加工的砾石、兽牙、鱼骨、蛤壳等组合穿缀成串饰,佩在项间,有的鱼骨还留下红颜色的染色痕迹。这一饰品的出现( )
A.能制造工具 B.会人工取火
C.过定居生活 D.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4.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人(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处于旧石器时代 D.已建立早期国家
5.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距今约两万年,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陶器。陶器发明后( )
A.烧煮、储存水和食物 B.直接推动了文字发明
C.储存火种 D.驱赶野兽
6.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远古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考古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6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据此判断我国原始农耕文明( )
A.原始的丧葬观念产生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紧邻河流过渔猎生活 D.出现原始纺织业
7.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劳动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
A.170万年 B.160万年 C.100万年 D.70万年
8.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古城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
B.原始农业兴起
C.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D.出现了贫富分化
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有中国鬣狗、剑齿虎、棕熊、洞熊、狼、豺豹等17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的化石( )
A.过群居的生活 B.生活环境险恶
C.使用打制石器 D.食物来源丰富
10.据《山海经 大荒北经》记载:黄帝居中原,炎帝居太行山以西。蚩尤居东方。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炎帝归顺后结成部落联盟。黄帝与蚩尤三年打了九仗,终于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从以上史料记载中,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是( )
A.蚩尤是东方最强大的部落
B.中原部落由分裂走向统一
C.涿鹿之战是中国古代最大规模战役
D.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2.大约距今四五千年,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 )
A.历史悠久,延续至今
B.集中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C.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具有冲突与融合的双重趋势
13.小王同学正在进行如下单元复习。该单元的学习主题应是( )
第一单元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A.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C.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4.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情况时所做的年代尺。图中①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西周建立 D.春秋时期开始
15.“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______,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材料中“_____”应是( )
A.分封制的确立
B.周王室的衰微
C.诸侯国之间的竞相争霸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16.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商朝灭亡。关于商朝灭亡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元前10世纪 B.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12世纪 D.距今约2046年
17.“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筒车
18.商朝是我国青铜器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谁是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象尊
19.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20.《荀子 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记载“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四十人,皆举亲也。”这表明( )
A.加强了西周统治 B.实现了中央集权
C.避免了割据分裂 D.加强了思想控制
21.河南洛阳发掘的二里头遗址,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夏朝( )
A.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对外征战,耗费国力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2.姜子牙和申公豹是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交战双方的统帅人物,传说他们率领各自的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最后,后姜子牙举行封神大典来庆贺胜利。与这一传说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夏朝的建立 B.商汤灭夏
C.西周的建立 D.黄帝大战蚩尤
2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中最能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 )
A.儒家、法家 B.墨家、道家 C.名家、杂家 D.兵家、农家
24.春秋时期大量诸侯国被兼并,国家原来的统治阶层沦为平民,这些人多有知识、技艺和思考能力( )
A.创办私学 B.提出仁政 C.兴办太学 D.反对苛政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期的食物采集活动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距今约2万年,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万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和□”所指的三种农作物名称。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地梁),然后在上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橡、盖顶……
——梅福根、吴玉贤《七千年前的奇迹——我国河姆渡古遗址》
(2)材料二中提到的“木构长屋”是什么类型的建筑?试分析出现这种建筑的原因。
材料三 以下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这些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6.中华文明的起源吸引着我们探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南部的居民栽培了水稻。同一时代,粟在黄河流域得到种植……在半坡村。
——摘编自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蓺)五种,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
——摘编自《史记 五帝本纪》
(1)观察材料一图片,指出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特点。
(2)分析材料二中影响南北方作物种类的主要因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生产生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阪泉之战”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简述“禽(擒)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27.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礼记 礼运》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我国史前时期的哪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选拔部落首领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各亲其亲,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其中“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材料三 材料A下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材料B《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3)材料A和材料B中提及到的制度是什么?材料A和材料B都是研究西周制度的史料,
但史料类型不同。史料一般包括实物遗迹史料、文献史料、口述传说史料等几类,它是我们发现、解释历史的重要依据,是真实历史的直接证据。其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属于二手史料的是 。
28.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幅图。
(1)结合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材料二: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高,他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称霸打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
(3)材料三战国时“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著名战役。
材料四: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汉书 食货志》
(4)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材料中“商君”改革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说明“商君”的改革对秦国崛起的作用。再列举一例战国时期的变法。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点即可)
参考答案
1-10 DCDAA AADBB
11-20 CCAAD BAADA
21-24 ACAA
25.(1)水稻、粟、黍。
(2)建筑:干栏式建筑。原因:气候原因(自然环境)或河姆渡地处南方,空气潮湿,雨水较多,所以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防潮通风。
(3)河姆渡人已经从事原始农业;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工艺制作艺术品;河姆渡人已经会制作陶器或河姆渡人已经饲养猪或狩猎野猪。
26.(1)过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北京人的生活来源之一是猎取动物,会使用火,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居住在洞穴里。
(2)主要因素: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定居生活;会制作和使用生产生活工具,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
(3)结果:炎帝败,黄帝胜,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影响: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先民们在生产生活领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
27.(1)民主制度:禅让制。选拔标准:贤能才德。
(2)政治制度:世袭制。开始的标志: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亲的位置。
(3)制度:分封制;A、B。
28.(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齐桓公;“尊王攘夷”。
(3)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4)商鞅变法;措施: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5)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