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份第1周 历史好题推荐
1.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这说明新中国( )
A.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文化工作报酬优渥
C.淡化科学领域意识形态 D.建设人才资源充足
2.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9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 )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 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3.“国家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某个早期国家围绕“乐者为同,礼者为异”进行某项制度构建,而春秋战国时期此项制度遭到破坏与冲击。下表中的表述所代表的选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序号 相关表述
A 公元前645年,晋国规定“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B 公元前651年,齐柳公在葵丘主持召开诸侯大会,周天子成为了“出席者”。
C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而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为“紫色”。
D “太子”称谓本您专指周天子继承人,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在不同国家史书当中。
A.A B.B C.C D.D
4.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该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B.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C.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 D.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
5.下表为刘宋至隋初岭南地区人口数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岭南地区( )
省区 刘宋时期人口数(公元464年) 阶代初期人口数(公元609年)
人口效 密度(人/平方公里 占全国人口% 人口数 密度(人/平方公里 占全国人口%
广东 375744 1.7 1.25 659889 2.99 1.28
广西 228360 0.99 0.76 956345 4.14 1.86
合计 604104 2.01 1616234 3.14
A.土地兼并程度日益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缩小
C.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6.唐代长沙窑生产的瓷器,出现了大量受西域文化影响的装饰,如椰枣纹(下图)椰枣树也被称为“沙漠面包”,是阿拉伯人心中的“圣树”,长沙窑的这些瓷器在西域大受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
唐代长沙窑椰枣纹
A.传统手工业适应了异域市场的需求
B.瓷器成为陆上丝路的主要商品
C.瓷器已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D.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
7.岳飞《满江红》中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视金人为“胡索”。金世宗统治时期注重翻译中原地区的历史著作,强调“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元朝宰相脱脱主持修史时,规定:“(辽金宋)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修成《辽史》《金史》《宋史》。以上现象表明( )
A.政权对峙使民族矛盾激化 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C.传统儒家修史思想的变化 D.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
8.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 B.高产作物传入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9.《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战前,清政府曾一度寄希望于英国帮助调停双方的关系,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宣布中立。本无法置身局外的俄政府内部机会主义急剧升温,他们期待在这场战争中坐收渔翁之利,而德、法最后突然转向支持俄国进行干涉,也是因其利益遭到损害。”材料所涉及的战争( )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0.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华侨投资。在南洋侨商的投资下,潮汕铁路、新宁铁路、广厦铁路等纷纷建成并通车,两江总督还创办南洋劝业事务会,招揽华侨回国投资已成风尚。这反映了( )
A.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实业的发展 B.政府收回了铁路修筑的自主权
C.海外华侨主导清末“实业救国”运动 D.清廷意图借“新政”实现“自救”
11.据下图可知( )
A.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复杂 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12.1947年10月3日,毛泽东致电华野陈毅、粟裕:“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各纵应划定地境,每纵几个县……建立政权,实行土改……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动员群众推进民主革命的进程 B.积极推进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C.实行减租减息以扩大统一战线 D.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3.1958年1月,毛泽东号召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此推动农业方面的技术变革。一年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957年至1982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136.9倍,机耕面积增加13.3倍,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长足进展。这反映了( )
A.农业集体经济优势凸显 B.农业现代化已经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工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14.毛泽东在1961年末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历史证明:当时“做对了”的包括( )
①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要把王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1958年开始实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990年,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强调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
A.已经成功地实现两个飞跃 B.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是方向
C.以调整土地所有制为开端 D.需要依靠政策和科学推动
16.一位2世纪的演说家指出:“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人们可以看到来自印度的众多产品……巴比伦的服装以及蛮族国家的奢侈品被运到这里的数量要大得多……埃及、西西里和阿非利加的文明地区是你的农场”。这位演说家的观点可以反映出( )
A.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 B.古希腊移民活动的范围
C.丝绸之路沿线的盛况 D.罗马帝国的扩张的结果
17.埃及北部和东部是地中海和红海,西部是沙漠,陆上主要交通线也就只有西奈半岛,两河文明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东部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是波斯湾,西部是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这可以用于说明早期文明( )
A.交流互鉴不断发展 B.独立发展自成一体
C.连续性统一性明显 D.多元一体特征突出
18.12世纪下半叶英国建立正常的巡回审判制度后,“巡回法庭把越来越多的重要案件从郡长手中抽走,纳入自己手中。……他们侵入到贵族领地内,甚至侵入到独立于郡法庭或百户区法庭之外的特许领地和庄园,审查它们的决定,干预它们的判决”。这些做法意在( )
A.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B.扩大王室领地
C.瓦解封建庄园制度 D.强化国王权力
19.1813年,英国议会展开了对东印度公司贸易独占权的辩论,有人尖锐地指出:“印度的棉织品和丝织品还能以比英国制造品低5%到6%的售价在英国市场上赚钱!”据此可知,当时( )
A.自由贸易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 B.英国纺织业机械化程度低
C.亚洲商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D.印度传统手工业仍有优势
20.16世纪初,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著成《君主论》,讨论君主道德、权术和实力,主张国家与君主为集权可不择手段,引发巨大争议。在17世纪,中国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君主的德行进行深刻批判,“罪君”之论成为一股小潮流。两者的共性是( )
A.体现对专制主义的追求 B.属于新时代意识的表达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 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法性
21.马克思指出:“工人要能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的时日和经验的。”这句话揭示了( )
A.科学理论指导斗争的重要性 B.无产阶级联合的迫切性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可能性 D.剩余价值学说的科学性
22.19世纪中叶,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还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只是把外国侵略势力当作主要打击对象。19世纪末,这种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现行制度的设想与方案。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 B.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3.下图是1919年8月发表的漫画《后视镜》。图中美国总统威尔逊指挥合唱“持久和平”,而日本觊觎亚太,英国关注海权,法国重提美法同盟,意大利力图扩张。此画意在( )
A.揭示战后殖民扩张方式发生改变 B.表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讽刺和平基础脆弱的凡尔赛体系 D.赞扬国际社会达成了和平的共识
24.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25.1980年12月,谷牧副总理在全国第二次进出口工作会议上指出:“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在中国调查后,写了一个考察报告,准备在征求我们意见后正式提出。我花了两个晚上仔细看了这份考察报告的摘要。他们的意见很有参考价值。”这表明( )
A.世界银行促成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B.中国深层次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
C.国际贸易组织期待中国融入全球化
D.中国重视对外部经验的参考和借鉴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中后期,大都城市人口对海运米极度依赖,“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1341年,出现过“海运不给”的问题。1351年,“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翌年,张九四起义军据浙西,方国珍据浙东海道,运道遂梗。元代后期,京畿地区水、旱、蝗、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据《元史·五行志》统计,大都地区自中统元年至至治三年的63年间,危及人民生计乃至生命的灾害计有48次。大都与近畿人口饥疫、流离、死亡的过程随之加速。早在元至正初“海运不给”之后,至正九年(9年),即已开始于京畿和籴,并重新整治运河。与此同时,元朝政府实行大规模畿内屯田,虽属权宜之计,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摘编自韩光辉向楠《元末大都城市的粮食供应》
材料二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人口的剧增,带来了严重的粮食供应问题。为此,英国政府通过了多项决议支持运河和铁路的修筑,推动了国内不同地区的粮食互补,以增强城市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在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下,政府废除了《谷物法》,支持从国外大量进口小麦。据统计,英国19世纪30年代进口粮食比重为2%,19世纪60年代增至24%。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顺应了英国的社会发展进程。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末大都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元末大都相比,近代英国解决城市粮食供给问题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和近代英国处理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的历史启示。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6世纪以来,整个世界逐渐融为一体,海洋实力的提升、海洋利益的争夺和海洋秩序的塑造也日渐成为西方强国的主要战略指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洋战略实质都是以开辟新航路和新土地为先导,通过对海外资源和财富进行暴力掠夺以及对海外领土实施殖民统治,实现了其成为世界性海洋强国的远景规划。英国作为一个纯粹的海洋国家,将海权视为国家兴衰的核心,在战略上既合理地发挥了其环境的优势,又充分与自身的国内基础相契合,从而在海洋时代成为世界体系的霸主。同时,作为陆地文明居于主导的国家,法国与俄国也将海洋崛起视作国家战略的关键目标,并长期拥有着强大的地区影响力。
——摘编自刘笑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材料二:中国虽然是陆海复合国家,但政治中心在元朝以前,长期滞留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元代以后,才移到东部(南京—北京)。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加上中国传统的塞防思想,造成历代统治者对海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根据西方海洋战略理论,提出了海疆自守策略:“唯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最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境略为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这标志着清政府开始了由原来单一“坚船利器”海防观念向全方位的海防观念转变,由原来被动的防御战略向主动的海防战略转变。从1880年起的十余年里,在李鸿章筹划下先后兴建了大沽、旅顺、威海等海军基地。中法战争后,各地督抚亦纷纷陈奏,掀起了海疆防御的大讨论。张之洞提出要设立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海军;李鸿章认为“选将储才之法,尤为至要至急”,为此要多办学堂来鼓励有识之士学习海军,并提倡去国外留学。自此以后,清政府开始明确将加强海防确立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郭渊《海疆危机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西方大国重视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海权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认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780年到1880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与孟加纳、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的煤炭一起共同支撑起了英帝国。进入20世纪,石油替代煤成为最新和最为有用的化石燃料。从大约1900年到1947年,美国主导着世界石油生产。美国在20世纪的繁荣,依靠的就是石油提供的能源优势。由于英国缺少石油,而且在煤矿上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技术闭锁。到1938年,煤炭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了历史峰值(97.7%),它的钢铁业所使用的机械都是按照烧煤的方式设计的。这种变化损害了英国,并最终成全了美国。随着二战以后国际石油供给环境的改善,再加上自己发现了石油,英国才逐渐实现了向石油系统的转型。
——据约翰·R·麦克尼尔《能源帝国:化石燃料与1580年以来的地缘政治》等整理
材料二 旧中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中国石油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要量的10%,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煤炭占能源总供给的96.3%,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石油人以兴油报国之志,很快恢复和扩大了原有油田的生产,并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进行了石油勘探和开发。1960年发现了大庆油田后,在缺资金和技术、气候恶劣的情况下,石油职工住地窝子,饮雪水,但他们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激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探明了大庆油田的储量并投入开发。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已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要。后来,石油人又相继展开了胜利、大港、江汉、辽河、冀中等一系列石油大会战,到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1.04亿吨,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比达到23.7%。
——据祝慈寿《中国现代工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前期,英国能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我国石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意义。
(3)综上,谈谈对经济发展中能源利用的启示。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6—18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
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屋。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二: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185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个新特许状法案,规定印度文官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印度人进入印度文官殿堂的大门非常狭窄……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行政官等系统,并根据宪法有关规出定制定了全印文官法。文官分为全印文官、邦文官和中央文官。
——整理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参考材料一二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和19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文明互鉴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30.关于东西方的“大分流”,学术界持有不同观点。
观点一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逐渐开始背离,英国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则继续在集约型的农业道路上发展着。造成这种背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
观点二 美国学者王国斌和罗森塔尔合著的《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则提出,促使这两个发生经济大分流的,其实是他们各自的政治进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必须从中国和欧洲迥异的政治结构中去寻找。
评述材料中关于“大分流”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D
20.答案:B
21.答案:A
22.答案:C
23.答案:C
24.答案:A
25.答案:D
26.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成为主要粮食供给中心海运不畅,南方粮食难以北运封建统治腐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大都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当地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不同:重视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解决推崇自由贸易政策。
意义:促进了英国各地的经济交流,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条件密切了英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沉重打击了英国土地贵族有助于解决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稳定社会秩序。
(3)启示:政府要积极主动发挥重要作用应对措施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
27.答案:(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更多的原料及市场;大国之间争夺殖民霸权的需要;海洋实力成为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向。影响:提升了西方大国海军实力;加快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变化:由忽视海防重要性到主动将海防确立为国家安全体系之重中之重。
背景:民族危机加剧;近代海战失败的教训;受西方海权思想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识之士的倡导。
(3)认识:重视海洋利益,发展海洋实力;要制定符合国情的海洋强国建设战略;和平利用海洋,加强国际合作,尊重和维护国际法权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的“海洋强国梦”。
28.答案:(1)问题:固守煤炭能源,形成技术闭锁,未能及时利用石油能源。后果:阻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最终丧失其世界霸主地位。
(2)意义:提升了能源自给的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安全;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计民生);石油人凝聚的精神树立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和丰碑。
(3)启示:适时对能源利用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建设;自力更生,加强自身能源建设与开发,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
29.答案:举例
论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论述:随着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叶在西方的传播也得到逐渐加强。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其影响范围从17世纪的社会上层扩展至18世纪的几乎所有家庭,逐渐形成了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此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形成英国自身的茶文化特点。这说明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东方文化随之传播到西方,并逐渐与西方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呈现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局面。综上,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30.答案:观点:《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和中国出现的巨大差距主要源自经济层面的因素,《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中则指出东西方政治结构的差异是促使经济大分流的主要因素。我认为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大分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阐述:19世纪以前,中国与英国经济发展均以农业为主。19世纪以来,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新的经济因素成长,阶级矛盾尖锐,不利于发生社会转型。而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不断完善,维持了国内稳定的社会局势,为工业化的实现准备了政治条件。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大幅度萎缩,不利于资本积累和技术交流。与此同时,英国却在展开大规模的殖民扩张,不仅美洲殖民地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推手,它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侵略与掠夺,也为英国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清政府还采取文化高压政策,八股取士不利于思维创新,市民文化多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英国在经历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后,民族国家不断发展,新教鼓励追求财富,为推进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总之,根据唯物史观,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分流”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机缘巧合,而是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