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三)
一、选择题
1.(2022七上·定远月考) 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物都曾经被列入过中国的“三皇”之列。这些“三皇”的传说反映出中国( )
A.远古文明领先世界 B.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
C.远古文明发展概况 D.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
【答案】C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可得出,三皇的传说反映的都是远古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C项正确;
题干材料未说明我国远古文明领先世界,排除A项;
题干材料未体现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排除B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3七上·铜仁期中)《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材料中令禹“劳身焦思”的是( )
A.开垦耕种 B.王位世袭 C.治理水患 D.加强统治
【答案】C
【知识点】大禹治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令禹“劳身焦思”的是治理水患。禹的父亲鲧治理水患没有成功,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C项正确;
开垦耕种不是大禹主要考虑的事务,排除A项;
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始了王位世袭,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大禹加强统治,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大禹治水的认识。
3.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谐平等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答案】C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反映了农业的发展;“黄帝教民养蚕缫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故这些的神话传说,反映的是我国农耕生活的状况,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故C正确;
“海洋文明”以商业贸易为主,排除A;
题干未体现和谐平等,排除B;
题干反映的是农耕,未体现游牧文明,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
4.(2023七上·黄埔期中)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 ”及所学可知,图示文物与传说中蚕丛的形象吻合,二者能够相互印证,说明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C项正确;
传说和神话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排除A项;
“唯一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传说的价值不一定超过考古发现,排除D项。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运用已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 ”,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5.(2024七上·保定期末)生产工具的发明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6.(2019七上·磴口期末)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种植水稻”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抓住题干关键语句“ 种植水稻 ”,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7.(2022七上·大同竞赛)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要想获取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科学推测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得到化石,C项正确;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还没有文字,排除A项;
神话传说缺乏确切的证据,排除B项;
科学推测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化石的作用与地位。
8.(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9.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说的“天下无道”实际上是指( )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时期战争不断
C.周朝的统治走向衰微 D.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依据“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可知,其反映的时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出现“天下无道”,即破坏分封制与宗法制,C项正确;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排除A项;
依据已学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不断,并非时“天下无道”的实质,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时政治格局,而非经济发展,排除D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联系西周末年的政治走向,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0. 学会制作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夏商周王朝的更替时制作的时间轴,其中朝代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家”是启在禹死后继承夏朝国君的位置,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公被天下为家代替,①时间与史实对应正确。
A项①朝代与史实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项②朝代与史实对应不正确,“阪泉之战”是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和商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③朝代与史实对应不正确,“汤打败桀”指的是商部落首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的史实,不是西周时期的事情,不符合题意;
D项④朝代与史实对应不正确,“盘庚迁都”指的是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东周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周兴亡,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11.(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甲骨文)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求晴”的内容。这反映出( )
A.商朝的天文历法发展完善 B.商朝的中心工作是农业生产
C.商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求晴”的内容,禾是农作物,求雨和求晴天都是为了农业生产,反映出商朝的统治者很重视农业生产,C正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商朝的天文历法完善,A错误;商朝的中心工作不是农业生产,B错误;无法看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很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商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开垦土地,改善灌溉设施,推广耕种技术。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还为商朝的工商业提供了稳定的粮食和原材料供应。
12.(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春秋时期楚国人一直想向吴越人学习铸剑之术。在战争中,楚国全面吸收了吴越的技术精华,铸剑工艺后来居上。这说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客观上( )
A.带来社会的动荡 B.推动政治的变革
C.促进技术的交流 D.加速王室的衰微
【答案】C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A、材料当中没有反映春秋的战争带来了社会的动荡,A错误;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春秋争霸战争推动政治变革,B错误;
C、春秋争霸战争当中楚国全面吸收了吴越的技术精华,铸剑工艺后来居上。这说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客观上技术的交流和提升,C正确。
D、材料当中没有体现争霸战争导致王室的衰微,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但这些战争也加强了中原和周边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 交流和交融。
1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在客观上( )
A.加速了民族交融 B.导致了生灵涂炭
C.促进了商业发展 D.巩固了霸主地位
【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A、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可以得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中原和少数民族的物种交流,战术上的借鉴学习,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A正确;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春秋战争导致生灵涂炭,B错误;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商业的发展,C错误;
D、巩固了霸主的地位和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争的影响,主要是加强对材料的把握。春秋战争的消极影响导致社会动荡,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积极影响加快统一的步伐,同时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下面历史笔记少记了一项内容,请依据表中的史实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
历史人物:
生活年代:春秋 口号:尊王攘夷
重要大臣:管仲 事迹:诸侯争霸
A.晋文公 B.周武王 C.楚庄王 D.齐桓公
【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A: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A项不符合题意;
B: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B项不符合题意;
C: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霸主,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终于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第一霸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识记并准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5.(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对比可以发现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部分国家实力衰落 B.国家争霸战争不断
C.秦国势力不断增强 D.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使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A项部分国家实力衰落无法从图片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得出,不符合题意;
B项国家争霸战争不断无法从图片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得出,不符合题意;
C项秦国势力不断增强无法从图片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得出,不符合题意;
D项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是对比题干两幅地图可以发现的发展趋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6.(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诸侯争霸兼并不断
C.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D.生产力飞速发展
【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退避三舍”出自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卧薪尝胆”出自春秋后期的吴越争霸;“围魏救赵”出自桂陵之战;“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这些战役反映的是时代特点是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A项奴隶制度开始形成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形成,不符合题意;
B项诸侯争霸兼并不断是题干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符合题意;
C项封建制度正式确立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形成,不符合题意;
D项生产力飞速发展和题干成语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国七雄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国家。
17.(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在修建都江堰时,李冰采用了工人的建议,先用火焰烧石,再用冷水刺激使岩石爆裂,成功开凿了宝瓶口。这体现了都江堰( )
A.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B.是一座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
C.工程技术遥遥领先世界 D.增强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力
【答案】A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 A、在修建都江堰时,李冰采用了工人的建议,先用火焰烧石,再用冷水刺激使岩石爆裂,成功开凿了宝瓶口,从李冰采取工人的建议体现了都江堰是凝聚劳动人民智慧修建的工程,A正确;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都江堰是一座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B错误;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C错误;
D、材料当中没有体现都江堰增强了秦国的威力,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意思的把握。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智慧。
18.(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人口大量减少 B.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C.王室地位提高 D.诸侯地位一落千丈
【答案】B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 A、材料当中没有体现人口的减少,A错误;
B、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数量不断减少,许多小国被兼并为一个国家,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正确;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王室地位的提高,C错误;
D、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地位得到了提升,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表现。战国时期国家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减少的原因是强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国家,强国每吞并一个弱小的国家,它的疆域就会扩大。国家就慢慢走上了统一。
19.(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商君书》载,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以上现象的出现源于商鞅变法( )
A.废除井田制 B.尊王攘夷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D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可知,反映商鞅变法推行奖励军功的措施。
A项废除井田制题干内容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尊王攘夷题干内容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推行县制题干内容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奖励军功是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20.(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质量监测(B))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材料中的“中国之教”创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汉朝时期
【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之教指的是儒家,儒家创立与春秋时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秦朝时期,儒家不是创立于秦朝,不符合题意;
D.汉朝时期,儒家不是创立于汉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这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再结合对儒家创立的时期的准确记忆回答。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七上·高州月考)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先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如下图
图5 水稻 图6 粟 图7 图8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图1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这些工具证明早期人类生活在什么时代?图2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用于什么劳动?图3、图4中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答案要有顺序)
(2)请分别举出一例以水稻、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图7和图8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其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并概括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答案】(1)时代:旧石器时代
劳动:挖土(农业、农耕)
时期:春秋后期
(2)水稻:河姆渡人;粟:半坡人。
建筑: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因素:自然环境。
(3)基础:原始农业的发展
特点:多元一体。
(4)认识:①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②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④生产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生产劳动工具辅助人类拓展劳动创造领域时,人类社会便能繁荣发展。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1是北京人打制的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用于挖士;结合所学可知,图3是牛耕、图4是铁制农具,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在春秋后期。
(2)依据所学可知,图5是水稻、图6是粟,河姆渡人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半坡人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粟。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由所学可知,图7和图8结构的不同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3)根据“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可知,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原始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三“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可知,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多元一体。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①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②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④生产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生产劳动工具辅助人类拓展劳动创造领域时,人类社会便能繁荣发展。
故答案为:(1)时代:旧石器时代;劳动:挖土(农业、农耕);时期:春秋后期。
(2)水稻:河姆渡人;粟:半坡人。建筑: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因素:自然环境。
(3)基础:原始农业的发展;特点:多元一体。
(4)认识:①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②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④生产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生产劳动工具辅助人类拓展劳动创造领域时,人类社会便能繁荣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特点等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特点等相关史实。
22.(2023七上·港南期中)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人群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采集、渔猎 懂得爱美 氏族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材料一,写出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2)依据材料二,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答案】(1)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生活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2)耒、耜的出现和使用。
(3)多元一体。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的进步有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生活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2)根据材料二“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关系平等和睦。”可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是耒、耜的出现和使用。
(3)根据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中华民族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故答案为:
(1)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生活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2)表现:耒、耜的出现和使用。
(3)特点:多元一体。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农业的发展、炎帝和黄帝等相关史实,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2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触摸中国王朝、展现东方文明”的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要求。
【社会转型】
材料一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权力变化】
材料二 公元前350年,商鞅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摘编自《中国通史》
【国家统一】
材料三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自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并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全国之间的关系。
【答案】(1)方式:变法或改革。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
(2)由分散到集中。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或改革的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由题干材料“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可知,商鞅变法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最为彻底等。
(2)根据材料二“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可知,秦国的权力发生的变化是由分散到集中。
(3)根据材料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方式:变法或改革。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
(2)由分散到集中。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4.(2024七上·宁明期末)社会历史汹涌的向前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它”的足迹来探寻神秘历史的真相。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 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书·牧誓》
材料二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张政烺(利簋) 释文(改编)
利簋铭文拓片
材料三 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
材料四 春秋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请你将材料一和材料二分类,属于文字史料的是 ;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对比材料 、二,可以证实商周时期的什么史实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利簋代表了什么时期的文明 请你再举一例代表这一时期文明的青铜器。
(3)材料三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填序号,)
儒家经典的代表是 ;与历史学习辩证思维相统 的是 ;符合先秦历史发展特征需要的是 。
(4)根据材料四,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发展中留下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答案】(1)材料一;材料二。史实: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2)商周时期;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
(3)②;①;④
(4)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5)重视对文献和文物保护和研究,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理解,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文字史料: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出自“——《尚书·牧誓》”,属于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利簋”属于实物史料。史实:根据材料 一“王(武王) 朝至于商郊牧野,”,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 一、二反映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的史实。
(2)时期:根据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簋代表了商周时期的文明。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
(3)填序号:根据材料三中的经典名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经典的代表是②;与历史学习辩证思维相统一的是①;符合先秦历史发展特征需要的是④。
(4)原因:根据材料四“春秋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得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5)看待: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答出有利于文字和实物资料的保护、传承的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对文献和文物保护和研究,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理解,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故答案为:
(1)文字史料:材料一;实物史料:材料二。史实: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2)时期:商周时期;代表: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
(3)①. ②②. ①③. ④。
(4)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5)看待:重视对文献和文物保护和研究,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理解,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朝的灭亡、青铜器等相关史实。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三)
一、选择题
1.(2022七上·定远月考) 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物都曾经被列入过中国的“三皇”之列。这些“三皇”的传说反映出中国( )
A.远古文明领先世界 B.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
C.远古文明发展概况 D.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
2.(2023七上·铜仁期中)《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材料中令禹“劳身焦思”的是( )
A.开垦耕种 B.王位世袭 C.治理水患 D.加强统治
3.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谐平等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4.(2023七上·黄埔期中)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5.(2024七上·保定期末)生产工具的发明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6.(2019七上·磴口期末)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7.(2022七上·大同竞赛)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要想获取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科学推测
8.(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9.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说的“天下无道”实际上是指( )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时期战争不断
C.周朝的统治走向衰微 D.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10. 学会制作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夏商周王朝的更替时制作的时间轴,其中朝代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甲骨文)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求晴”的内容。这反映出( )
A.商朝的天文历法发展完善 B.商朝的中心工作是农业生产
C.商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12.(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春秋时期楚国人一直想向吴越人学习铸剑之术。在战争中,楚国全面吸收了吴越的技术精华,铸剑工艺后来居上。这说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客观上( )
A.带来社会的动荡 B.推动政治的变革
C.促进技术的交流 D.加速王室的衰微
1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在客观上( )
A.加速了民族交融 B.导致了生灵涂炭
C.促进了商业发展 D.巩固了霸主地位
1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下面历史笔记少记了一项内容,请依据表中的史实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
历史人物:
生活年代:春秋 口号:尊王攘夷
重要大臣:管仲 事迹:诸侯争霸
A.晋文公 B.周武王 C.楚庄王 D.齐桓公
15.(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对比可以发现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部分国家实力衰落 B.国家争霸战争不断
C.秦国势力不断增强 D.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16.(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诸侯争霸兼并不断
C.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D.生产力飞速发展
17.(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在修建都江堰时,李冰采用了工人的建议,先用火焰烧石,再用冷水刺激使岩石爆裂,成功开凿了宝瓶口。这体现了都江堰( )
A.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B.是一座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
C.工程技术遥遥领先世界 D.增强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力
18.(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人口大量减少 B.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C.王室地位提高 D.诸侯地位一落千丈
19.(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商君书》载,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以上现象的出现源于商鞅变法( )
A.废除井田制 B.尊王攘夷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20.(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质量监测(B))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材料中的“中国之教”创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汉朝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七上·高州月考)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先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如下图
图5 水稻 图6 粟 图7 图8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图1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这些工具证明早期人类生活在什么时代?图2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用于什么劳动?图3、图4中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答案要有顺序)
(2)请分别举出一例以水稻、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图7和图8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其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并概括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2.(2023七上·港南期中)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人群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采集、渔猎 懂得爱美 氏族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材料一,写出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2)依据材料二,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2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学情评估)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触摸中国王朝、展现东方文明”的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要求。
【社会转型】
材料一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权力变化】
材料二 公元前350年,商鞅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摘编自《中国通史》
【国家统一】
材料三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自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并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全国之间的关系。
24.(2024七上·宁明期末)社会历史汹涌的向前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它”的足迹来探寻神秘历史的真相。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 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书·牧誓》
材料二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张政烺(利簋) 释文(改编)
利簋铭文拓片
材料三 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
材料四 春秋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请你将材料一和材料二分类,属于文字史料的是 ;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对比材料 、二,可以证实商周时期的什么史实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利簋代表了什么时期的文明 请你再举一例代表这一时期文明的青铜器。
(3)材料三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填序号,)
儒家经典的代表是 ;与历史学习辩证思维相统 的是 ;符合先秦历史发展特征需要的是 。
(4)根据材料四,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发展中留下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可得出,三皇的传说反映的都是远古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C项正确;
题干材料未说明我国远古文明领先世界,排除A项;
题干材料未体现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排除B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大禹治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令禹“劳身焦思”的是治理水患。禹的父亲鲧治理水患没有成功,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C项正确;
开垦耕种不是大禹主要考虑的事务,排除A项;
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始了王位世袭,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大禹加强统治,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大禹治水的认识。
3.【答案】C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反映了农业的发展;“黄帝教民养蚕缫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故这些的神话传说,反映的是我国农耕生活的状况,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故C正确;
“海洋文明”以商业贸易为主,排除A;
题干未体现和谐平等,排除B;
题干反映的是农耕,未体现游牧文明,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
4.【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 ”及所学可知,图示文物与传说中蚕丛的形象吻合,二者能够相互印证,说明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C项正确;
传说和神话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排除A项;
“唯一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传说的价值不一定超过考古发现,排除D项。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运用已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 ”,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6.【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种植水稻”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抓住题干关键语句“ 种植水稻 ”,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得到化石,C项正确;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还没有文字,排除A项;
神话传说缺乏确切的证据,排除B项;
科学推测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化石的作用与地位。
8.【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9.【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依据“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可知,其反映的时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出现“天下无道”,即破坏分封制与宗法制,C项正确;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排除A项;
依据已学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不断,并非时“天下无道”的实质,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时政治格局,而非经济发展,排除D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联系西周末年的政治走向,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0.【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家”是启在禹死后继承夏朝国君的位置,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公被天下为家代替,①时间与史实对应正确。
A项①朝代与史实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项②朝代与史实对应不正确,“阪泉之战”是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和商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③朝代与史实对应不正确,“汤打败桀”指的是商部落首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的史实,不是西周时期的事情,不符合题意;
D项④朝代与史实对应不正确,“盘庚迁都”指的是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东周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周兴亡,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11.【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雨”“求晴”的内容,禾是农作物,求雨和求晴天都是为了农业生产,反映出商朝的统治者很重视农业生产,C正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商朝的天文历法完善,A错误;商朝的中心工作不是农业生产,B错误;无法看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很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商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开垦土地,改善灌溉设施,推广耕种技术。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还为商朝的工商业提供了稳定的粮食和原材料供应。
12.【答案】C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A、材料当中没有反映春秋的战争带来了社会的动荡,A错误;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春秋争霸战争推动政治变革,B错误;
C、春秋争霸战争当中楚国全面吸收了吴越的技术精华,铸剑工艺后来居上。这说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客观上技术的交流和提升,C正确。
D、材料当中没有体现争霸战争导致王室的衰微,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但这些战争也加强了中原和周边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 交流和交融。
13.【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A、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可以得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中原和少数民族的物种交流,战术上的借鉴学习,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A正确;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春秋战争导致生灵涂炭,B错误;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商业的发展,C错误;
D、巩固了霸主的地位和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争的影响,主要是加强对材料的把握。春秋战争的消极影响导致社会动荡,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积极影响加快统一的步伐,同时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4.【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A: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A项不符合题意;
B: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B项不符合题意;
C: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霸主,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终于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第一霸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识记并准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5.【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使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A项部分国家实力衰落无法从图片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得出,不符合题意;
B项国家争霸战争不断无法从图片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得出,不符合题意;
C项秦国势力不断增强无法从图片中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得出,不符合题意;
D项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是对比题干两幅地图可以发现的发展趋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6.【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退避三舍”出自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卧薪尝胆”出自春秋后期的吴越争霸;“围魏救赵”出自桂陵之战;“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这些战役反映的是时代特点是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A项奴隶制度开始形成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形成,不符合题意;
B项诸侯争霸兼并不断是题干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符合题意;
C项封建制度正式确立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开始形成,不符合题意;
D项生产力飞速发展和题干成语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国七雄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国家。
17.【答案】A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 A、在修建都江堰时,李冰采用了工人的建议,先用火焰烧石,再用冷水刺激使岩石爆裂,成功开凿了宝瓶口,从李冰采取工人的建议体现了都江堰是凝聚劳动人民智慧修建的工程,A正确;
B、材料当中没有体现都江堰是一座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B错误;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C错误;
D、材料当中没有体现都江堰增强了秦国的威力,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意思的把握。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智慧。
18.【答案】B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 A、材料当中没有体现人口的减少,A错误;
B、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数量不断减少,许多小国被兼并为一个国家,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正确;
C、材料当中没有体现王室地位的提高,C错误;
D、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地位得到了提升,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表现。战国时期国家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减少的原因是强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国家,强国每吞并一个弱小的国家,它的疆域就会扩大。国家就慢慢走上了统一。
19.【答案】D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可知,反映商鞅变法推行奖励军功的措施。
A项废除井田制题干内容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尊王攘夷题干内容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推行县制题干内容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奖励军功是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20.【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之教指的是儒家,儒家创立与春秋时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秦朝时期,儒家不是创立于秦朝,不符合题意;
D.汉朝时期,儒家不是创立于汉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这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再结合对儒家创立的时期的准确记忆回答。
21.【答案】(1)时代:旧石器时代
劳动:挖土(农业、农耕)
时期:春秋后期
(2)水稻:河姆渡人;粟:半坡人。
建筑: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因素:自然环境。
(3)基础:原始农业的发展
特点:多元一体。
(4)认识:①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②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④生产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生产劳动工具辅助人类拓展劳动创造领域时,人类社会便能繁荣发展。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1是北京人打制的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用于挖士;结合所学可知,图3是牛耕、图4是铁制农具,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在春秋后期。
(2)依据所学可知,图5是水稻、图6是粟,河姆渡人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半坡人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粟。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由所学可知,图7和图8结构的不同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3)根据“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可知,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原始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三“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可知,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多元一体。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①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②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④生产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生产劳动工具辅助人类拓展劳动创造领域时,人类社会便能繁荣发展。
故答案为:(1)时代:旧石器时代;劳动:挖土(农业、农耕);时期:春秋后期。
(2)水稻:河姆渡人;粟:半坡人。建筑: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因素:自然环境。
(3)基础:原始农业的发展;特点:多元一体。
(4)认识:①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②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④生产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生产劳动工具辅助人类拓展劳动创造领域时,人类社会便能繁荣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特点等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特点等相关史实。
22.【答案】(1)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生活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2)耒、耜的出现和使用。
(3)多元一体。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的进步有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生活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2)根据材料二“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关系平等和睦。”可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是耒、耜的出现和使用。
(3)根据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中华民族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故答案为:
(1)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生活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2)表现:耒、耜的出现和使用。
(3)特点:多元一体。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农业的发展、炎帝和黄帝等相关史实,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23.【答案】(1)方式:变法或改革。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
(2)由分散到集中。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或改革的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由题干材料“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可知,商鞅变法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最为彻底等。
(2)根据材料二“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可知,秦国的权力发生的变化是由分散到集中。
(3)根据材料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方式:变法或改革。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
(2)由分散到集中。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4.【答案】(1)材料一;材料二。史实: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2)商周时期;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
(3)②;①;④
(4)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5)重视对文献和文物保护和研究,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理解,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文字史料: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出自“——《尚书·牧誓》”,属于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利簋”属于实物史料。史实:根据材料 一“王(武王) 朝至于商郊牧野,”,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 一、二反映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的史实。
(2)时期:根据材料二“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簋代表了商周时期的文明。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
(3)填序号:根据材料三中的经典名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经典的代表是②;与历史学习辩证思维相统一的是①;符合先秦历史发展特征需要的是④。
(4)原因:根据材料四“春秋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得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5)看待: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答出有利于文字和实物资料的保护、传承的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对文献和文物保护和研究,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理解,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故答案为:
(1)文字史料:材料一;实物史料:材料二。史实: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2)时期:商周时期;代表: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
(3)①. ②②. ①③. ④。
(4)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5)看待:重视对文献和文物保护和研究,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理解,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朝的灭亡、青铜器等相关史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