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龙岗期末)《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这表明鸦片战争( )
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
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A卷))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C.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都有俄国参加
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A卷))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时写道:“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唯一原因
B.英军的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英军协助清政府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4.(2024八上·蓬江期末)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最在意的是割地赔款,这极大损害了天朝上国的面子。而英国人最看重的却是关税贸易和自由居住,但清政府对此却最不在意。这反映了( )
A.清政府缺乏近代主权意识 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维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5.(2024八上·蓬江期末)林则徐在某奏折上这样写道:“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该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人民体质下降 B.军队战力削弱
C.白银大量外流 D.政府吏治腐败
6.(2023八上·东阿开学考)有人将鸦片战争爆发归咎于林则徐“不了解整个世界形势”,还“断然采取的有些激进和扩大化的禁烟政策”。这种说法( )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B.没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
D.过于强调了英国的对外殖民政策
7.(2022八上·长春月考)“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材料中“它”的领导者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洪秀全 D.梁启超
8.(2021八上·高州月考)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9.(2023八上·宣汉月考)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0.((新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1.(2023八上·龙岗期末)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 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 )
A.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
C.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
12.(2023八上·龙岗期末)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1861年,被大吹大擂的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企业管理的封建性
C.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学习对象的依赖性
1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A卷))民族的深刻反思,一般都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从中华民族近代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遭遇到的“极大的困难”主要指( )
A.中英开始协定关税 B.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D.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
14.(2024八上·蓬江期末)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列与图②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5.(2024八上·蓬江期末)如图为中国近代某团体用于联络的“信物”拓片,使用该“信物”的团体是( )
A.拜上帝会 B.强学会 C.义和团 D.兴中会
16.(2024八上·蓬江期末)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严复时微叹道:“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且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大批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
A.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B.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C.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 D.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
17.(2023八上·富锦期中)1874年,哪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18.“北地终招八国并,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一幕反映1900年的历史课本剧,下列剧情片段符合史实的有( )
①签订《辛丑条约》
②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③清军拆毁大沽炮台
④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八国联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以下选项时序不正确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门户开放”照会
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割占台湾
C.《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义和团兴起
二、材料分析题
21.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他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激烈的禁烟运动”指哪一事件?这个事件是在谁的主持下完成?
(2)图中“A”区域是什么地方?被哪个国家侵占?
(3)依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是否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每家五母鸡、二母彘(猪)。凡收成者……(除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麻、布帛、鸡,钱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1)材料一中颁布的纲领,其体现的土地和生活产品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该纲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著作的主张是什么?
(3)事实证明了以上纲领和思想在当时行不通,请说明原因。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归纳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此次变法运动有哪些相关措施可以体现这方面的作用?请列举一点。
(4)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给我们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方面说明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剌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项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意;
B项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4.【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在意各地赔款是因担心这会伤害天朝上国的面子,不是因为这会损害国家主权,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主权意识,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材料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不符合题意;
C. 维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 ,材料不涉及新思想萌发问题,不符合题意;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也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由材料“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吏治腐败,官吏大多吸食鸦片,包庇烟贩,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人民体质下降 ,吸食鸦片会使人民体质下降,但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B. 军队战力削弱 ,材料中没有涉及军队战力削弱,不符合题意;
C. 白银大量外流 ,鸦片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但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6.【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归咎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纯属无稽之谈,根本没有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排除A项;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题干描述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已经蓄谋已久,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排除C项;
材料没有提及英国的殖民政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等知识。
7.【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A.林则徐使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排除A项;
B.邓世昌与中日甲午战争有关,排除B项;
C.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C项正确;
D.梁启超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的战略决策失误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出身于农民阶级,具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难以突破阶级局限,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知识,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并没有完全推广,并不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太平天国的统治者出身于农民阶级,正是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使得这个统治阶层的思想腐朽堕落,所以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并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导致最终失败。
9.【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0.【答案】A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俄国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A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瑷珲条约》。
11.【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廷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这表明中国近代外交开始起步,“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说明了中国近代外交起步的艰难。
A项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实现与列强的平等交往,不符合题意;
C项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外交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
12.【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火器不能及”“被大吹大擂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学习内容是西方的先进技术。
A项学习目的的正当性错误,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火器不能及”“被大吹大擂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不正当的,不符合题意;
B项企业管理的封建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项学习内容的局限性是题干论调着重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学习对象的依赖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及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题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14.【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从图示可看到,“大清”成为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了液体。图二表明在外来的压力下,“大清”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液体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C.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看懂示意图含义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5.【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替天行道、保清灭洋”属于义和团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震撼中外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的落后性。“保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是指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秘密结社,不符合题意;
B.强学会,强学会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不符合题意;
D.兴中会,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特别是文物上的文字,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16.【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提到戊戌变法时期,改革触动了守旧之人的利益,引发他们的抵制,光绪帝深感国人守旧,改革阻力过大,这反映出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1905年清未新政时期,科举制被废除,戊戌变法时期只是废除八股文,不符合题意;
C. 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 ,材料只涉及废八股引起的抵抗,不涉及文化教育体制,不符合题意;
D. 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 ,戊戌变法遭到守旧知识分子的反对,但“全面反对”过于夸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A.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排除;
B.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排除;
C.根据题干“1874年,哪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和所学知识可知,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沈葆桢率兵入台。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符合题意;
D.1883年,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记忆边疆危机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8.【答案】B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19.【答案】B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20.【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21.【答案】(1)虎门销烟;林则徐
(2)香港岛;英国
(3)不满意;第二次鸦片战争
(4)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激烈的禁烟运动”和结合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可知,“A”区域是香港岛,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
(3)根据材料三“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和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不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4)根据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和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
(1)事件:虎门销烟;人物:林则徐。
(2)“A”区域:香港岛;国家:英国。
(3)不满意;行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4)原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22.【答案】(1)平均分配;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都脱离实际,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颁布的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其体现的土地和生活产品的分配原则是平均分配;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体现了太平天国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示著作的主张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之一,《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资政新篇》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未产生显著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实证明了纲领和思想在当时行不通,原因是脱离实际,都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相关知识。
23.【答案】(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战争;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邓世昌。
(4)太平天国运动;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24.【答案】(1)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促进了思想解放(“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觉醒”“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等,意思相近即可)。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任答一点即可)
(4)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龙岗期末)《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这表明鸦片战争( )
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剌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项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意;
B项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A卷))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C.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都有俄国参加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A卷))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时写道:“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唯一原因
B.英军的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英军协助清政府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4.(2024八上·蓬江期末)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最在意的是割地赔款,这极大损害了天朝上国的面子。而英国人最看重的却是关税贸易和自由居住,但清政府对此却最不在意。这反映了( )
A.清政府缺乏近代主权意识 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维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在意各地赔款是因担心这会伤害天朝上国的面子,不是因为这会损害国家主权,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主权意识,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材料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不符合题意;
C. 维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 ,材料不涉及新思想萌发问题,不符合题意;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也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2024八上·蓬江期末)林则徐在某奏折上这样写道:“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该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人民体质下降 B.军队战力削弱
C.白银大量外流 D.政府吏治腐败
【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由材料“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吏治腐败,官吏大多吸食鸦片,包庇烟贩,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人民体质下降 ,吸食鸦片会使人民体质下降,但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B. 军队战力削弱 ,材料中没有涉及军队战力削弱,不符合题意;
C. 白银大量外流 ,鸦片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但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6.(2023八上·东阿开学考)有人将鸦片战争爆发归咎于林则徐“不了解整个世界形势”,还“断然采取的有些激进和扩大化的禁烟政策”。这种说法( )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B.没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
D.过于强调了英国的对外殖民政策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归咎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纯属无稽之谈,根本没有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排除A项;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题干描述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已经蓄谋已久,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排除C项;
材料没有提及英国的殖民政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等知识。
7.(2022八上·长春月考)“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材料中“它”的领导者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洪秀全 D.梁启超
【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A.林则徐使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排除A项;
B.邓世昌与中日甲午战争有关,排除B项;
C.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C项正确;
D.梁启超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8.(2021八上·高州月考)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的战略决策失误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出身于农民阶级,具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难以突破阶级局限,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知识,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并没有完全推广,并不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太平天国的统治者出身于农民阶级,正是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使得这个统治阶层的思想腐朽堕落,所以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并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导致最终失败。
9.(2023八上·宣汉月考)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0.((新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答案】A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俄国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A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瑷珲条约》。
11.(2023八上·龙岗期末)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 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 )
A.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
C.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廷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这表明中国近代外交开始起步,“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说明了中国近代外交起步的艰难。
A项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实现与列强的平等交往,不符合题意;
C项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外交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
12.(2023八上·龙岗期末)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1861年,被大吹大擂的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企业管理的封建性
C.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学习对象的依赖性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火器不能及”“被大吹大擂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学习内容是西方的先进技术。
A项学习目的的正当性错误,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火器不能及”“被大吹大擂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不正当的,不符合题意;
B项企业管理的封建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项学习内容的局限性是题干论调着重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学习对象的依赖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及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题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A卷))民族的深刻反思,一般都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从中华民族近代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遭遇到的“极大的困难”主要指( )
A.中英开始协定关税 B.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D.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
【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14.(2024八上·蓬江期末)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列与图②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从图示可看到,“大清”成为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了液体。图二表明在外来的压力下,“大清”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液体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C.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看懂示意图含义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5.(2024八上·蓬江期末)如图为中国近代某团体用于联络的“信物”拓片,使用该“信物”的团体是( )
A.拜上帝会 B.强学会 C.义和团 D.兴中会
【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替天行道、保清灭洋”属于义和团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震撼中外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的落后性。“保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是指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秘密结社,不符合题意;
B.强学会,强学会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不符合题意;
D.兴中会,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特别是文物上的文字,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16.(2024八上·蓬江期末)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严复时微叹道:“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且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大批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
A.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B.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C.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 D.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提到戊戌变法时期,改革触动了守旧之人的利益,引发他们的抵制,光绪帝深感国人守旧,改革阻力过大,这反映出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1905年清未新政时期,科举制被废除,戊戌变法时期只是废除八股文,不符合题意;
C. 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 ,材料只涉及废八股引起的抵抗,不涉及文化教育体制,不符合题意;
D. 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 ,戊戌变法遭到守旧知识分子的反对,但“全面反对”过于夸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2023八上·富锦期中)1874年,哪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A.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排除;
B.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排除;
C.根据题干“1874年,哪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和所学知识可知,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沈葆桢率兵入台。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符合题意;
D.1883年,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记忆边疆危机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8.“北地终招八国并,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19.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一幕反映1900年的历史课本剧,下列剧情片段符合史实的有( )
①签订《辛丑条约》
②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③清军拆毁大沽炮台
④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八国联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20.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以下选项时序不正确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门户开放”照会
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割占台湾
C.《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义和团兴起
【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二、材料分析题
21.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他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激烈的禁烟运动”指哪一事件?这个事件是在谁的主持下完成?
(2)图中“A”区域是什么地方?被哪个国家侵占?
(3)依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是否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1)虎门销烟;林则徐
(2)香港岛;英国
(3)不满意;第二次鸦片战争
(4)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激烈的禁烟运动”和结合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可知,“A”区域是香港岛,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
(3)根据材料三“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和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不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4)根据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和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
(1)事件:虎门销烟;人物:林则徐。
(2)“A”区域:香港岛;国家:英国。
(3)不满意;行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4)原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每家五母鸡、二母彘(猪)。凡收成者……(除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麻、布帛、鸡,钱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1)材料一中颁布的纲领,其体现的土地和生活产品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该纲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著作的主张是什么?
(3)事实证明了以上纲领和思想在当时行不通,请说明原因。
【答案】(1)平均分配;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都脱离实际,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颁布的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其体现的土地和生活产品的分配原则是平均分配;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体现了太平天国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示著作的主张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之一,《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资政新篇》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未产生显著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实证明了纲领和思想在当时行不通,原因是脱离实际,都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相关知识。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答案】(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战争;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邓世昌。
(4)太平天国运动;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归纳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此次变法运动有哪些相关措施可以体现这方面的作用?请列举一点。
(4)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给我们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方面说明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答案】(1)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促进了思想解放(“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觉醒”“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等,意思相近即可)。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任答一点即可)
(4)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