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学案+练习(答案)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
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历史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追求 和平 国际 局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____________也得到政治解决
维和 行动 从194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实施以来,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追求 发展 世界 范围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发展中国家 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成为它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史 潮流 背景 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学习任务二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 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南北问题 南北差距和____________日益严重
和平与安全 表现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2)美国等西方国家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导致世界局势动荡 (3)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4)____________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应对措施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需要合作、共同面对
1.阅读“2009年刚果(金)(刚果民主共和国)内乱中的流亡儿童”(见教材P141):从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
试答                                      
                                    
2.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遭遇了哪些挑战?请举例说明。
试答                                      
                                      
助学助考
概念阐释——东西问题与南北问题
“东西问题”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和战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问题,即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问题。
学习任务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1)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________、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全球层面 1999年组成的____________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地区层面 2001年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2009年首次召开的____________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2.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
(1)原因: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2)表现
①中国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中国倡导构建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缘由 (1)思想来源:源自中华文明“____________”“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2)现实需要:为维护____________与促进共同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3)理论依据: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的____________ (4)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措施 (1)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____________”的合作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2)2014年11月,中国设立____________ (3)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
阅读教材P143“史料阅读”:史料表明了中国怎样的态度?
试答                                      
                                      
助学助考
1.图解历史——上海合作组织的徽标
徽标呈圆形,主体是六个成员国的版图、左右环抱的橄榄枝和两条飘带,象征成员国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寓意上海合作组织广阔的合作领域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徽标选用绿色和蓝色为主色,象征该组织和平、友谊、进步、发展的宗旨。
2.概念阐释——“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共建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点难点
1.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命运的机遇与挑战。
2.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主题一 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任务1 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史料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
【研讨交流】 史料着重阐述了哪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之间有何关系?
【成果展示】                                     
                                    
                                    
                                    
任务2 人类和平发展面临的威胁
史料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要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安全威胁。
【成果展示】                                     
                                    
                                    
                                    
                                    
1.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①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②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①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②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
③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2.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艰难
①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着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所以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展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③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
(2)全球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安全、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主题二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任务1 全球治理的内涵及特点
史料 对全球治理至今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类似的概念还有“世界政治的治理”“国际治理”“世界范围的治理”“国际秩序的治理”和“全球秩序的治理”等。大体上说,所谓全球治理,指的是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的冲突、生态、人权、移民、毒品、走私、传染病等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球治理的要素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则、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效果。
——摘编自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
【研讨交流】 结合史料中关于“全球治理”类似的概念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如何?
【成果展示】                                     
                                    
                                    
                                    
                                    
任务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史料一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
——史鹏飞《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
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史料二 “一带一路”的合作主体是共建国家,不搞关门主义,不孤立第三方,不设排他性条款。“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的合作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它“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一带一路”的交往理性是“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是“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的理想愿景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蕴含人类
文明大道》
【研讨交流】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成果展示】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可行性的条件,并简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意义。
【成果展示】                                     
                                    
                                    
                                    
                                    
1.全球治理的基本特征
(1)全球治理的实质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而不是以正式的政府权威为基础。
(2)全球治理存在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强调行为者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3)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参与、谈判和协调,强调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实质的基本原则同等重要。
(4)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常规化安排,其中一些安排是基础性的,而另一些则是程序化的。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
(1)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现了理论的坚持和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
(2)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取人类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倡导多种文明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是各国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
(3)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倡导全球新型文明观。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质特征之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纽带。
(4)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塑造大国形象持续提供议题、设置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把握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主动设置“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议题,易理解、可接受,是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速检速测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40“史料阅读”改编)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上升。为此,当今世界各国应该(  )
A.搞意识形态对抗,固守非黑即白思维
B.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
C.构建单极世界,坚持集团对抗
D.筑起小院高墙,实行脱钩断链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40“学思之窗”改编)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据此可知(  )
A.可持续发展思想被广泛认同
B.和平与发展是历史潮流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
D.霸权主义属于南北问题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42“历史纵横”改编)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这说明《巴黎协定》(  )
A.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B.促使区域经济集团不断走向开放
C.坚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
D.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模式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42“学习聚焦”改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为此,中国积极参与其中的有(  )
①上海合作组织 ②二十国集团 ③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④“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44“历史纵横”改编)2019年5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这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  )
A.可持续发展理念赢得广泛认同
B.亚洲经济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C.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文明理念
D.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
6.(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45“问题探究”改编)“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材料表明(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B.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特征
C.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D.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前·预习案
学习任务一
局部冲突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经济全球化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学习任务二
贫富分化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海洋权益
★微思考
1.这张流亡中的刚果(金)儿童的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儿童的恐惧和无助。当今世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和平与发展遭遇挑战。
2.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国际安全受到威胁;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例如:阿以争端,叙利亚内战等。
学习任务三
1.(1)联合国 (2)全球治理机制 二十国集团 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 新开发银行 2.(2)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 3.以和为贵 世界和平 准确把握 公正合理 一带一路 丝路基金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微思考 这段史料表明,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并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这一方案并身体力行,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课堂·研学案
主题一
任务1 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
关系: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两者相辅相成。
任务2 安全威胁: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宗教、领土争端等。
主题二
任务1 共同特点:都强调一种全球视野,并指向“治理”。
价值取向: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的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任务2 (1)意义: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条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意义: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有利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模式;有利于优化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速检速测
1.B [据材料“地区安全……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上升”可知,当今世界各种安全挑战持续上升,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为此,当今世界各国应该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故选B项。]
2.B [邓小平认为东西、南北问题是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和平与发展是历史潮流,故选B项;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历史潮流,与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无关,排除C项;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是经济层面的,而霸权主义是对发展问题的挑战,排除D项。]
3.D [材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反映出在环境治理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模式,故选D项;材料反映出全球应对环境问题中的合作,没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排除A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B项;材料强调全球各国应对环境问题中的合作,并非以欧美发达国家主导,排除C项。]
4.D
5.C [根据材料“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观,排除A项;B项反映的是亚洲文明对话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与经济区域合作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效,排除D项。故选C项。]
6.A [据材料“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各国如同船舱一般,只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更加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文化的多样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并未提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训练2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分值:55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2024·河北唐山高一期末)1945年,联合国成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由此综合分析可知(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面临的战争威胁已经消失
各国家间的竞争逐渐减弱
和平与发展成为共同追求
2.(2024·山西忻州五校高一期末)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社会矛盾和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发,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性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由此可见(  )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全球化离不开广泛的国际合作
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展不平衡
追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历史潮流
题组2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3.(2023·河北张家口高一期中)1999年和2003年,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国分别对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打击。这表明(  )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联合国改革宣告失败
冷战结束加剧世界危机
世界多极化趋势受阻
4.(2023·湖北恩施高一测试)如图为关于“新柏林墙”的一幅漫画。1990年,德国的柏林墙被推倒,但是人们发现另一种隔阂在南北国家之间形成。“新柏林墙”的形成反映了(  )
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
全球化发展进程不平衡
5.(2024·山东济宁高一测试)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2023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远离家园之处的希望”。由此可知(  )
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头号敌人
6.(2024·河南开封高一测试)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据此可知,全球化(  )
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
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健康发展
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给全人类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
题组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2024·北京石景山区高一期中)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合作求发展”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该组织是(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东南亚联盟国家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这反映了(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协调机制的加强
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步骤和途径
9.(2024·湖北武汉高一测试)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为努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应该(  )
维持现有秩序 共商共建共享
大力发展经济 重视文化交流
10.(2024·江苏徐州高一期中)下列徽标或宣传画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中国深化了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的关系
中国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中国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中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广东深圳高一期中)199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通过了一份“新战略概念”文件:除了重申集体防御外,提出北约将继续扩展,还可以在成员国领土之外采取行动。这一新战略(  )
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崩溃
违背了和平发展的潮流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杜绝了地区冲突的发生
12.(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测试)如图是2001—2020年部分大国相对实力对比情况。这可以说明(  )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世界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
世界经济霸权的争夺激烈
国际上和平因素逐步增强
13.(2023·湖北十堰高一期末)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框架下,中国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条件优惠的融资,同时也对这些国家开放市场,为其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新动能和创造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 794.7亿美元。这反映出(  )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
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趋于公正合理
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亚投行”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加速
14.(2023·河北承德高一下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全球发展倡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
彰显了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
开始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非选择题:共13分。
15.(2023·山东聊城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习近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的认识。(8分)
训练2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1.D [二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很强烈,这一时期虽发生了冷战,但新的世界大战并未爆发,联合国一定程度上在政治上协调了各国关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上发挥了作用,欧盟成立体现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这些共同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故选D项;联合国成立等与经济全球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二战后局部冲突不断,战争威胁并未消失,排除B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也逐步发展等,各国竞争加剧,并非减弱,排除C项。]
2.D [据材料“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性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可知当今世界合作不断深入,追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的历史潮流,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强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不仅仅是广泛,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际合作的趋势,无法体现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排除C项。]
3.A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这是霸权主义的表现,破坏和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故选A项;美国发动战争,与联合国改革失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冷战结束对于缓和国际局势,维护世界和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的信息,排除D项。]
4.D [据材料“1990年,德国的柏林墙被推倒,但是人们发现另一种隔阂在南北国家之间形成”可知,1990年,德国的柏林墙被推倒,而另外一种隔阂却在形成,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南北问题,反映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故选D项;漫画中没有贫富差距的对比,不能据此说明贫富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排除A项;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中,尚未正式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南北国家之间的隔阂,与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无关,排除C项。]
5.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世界难民问题非常严重,从材料中“远离家园之处的希望”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中东、南亚和非洲的难民问题是战争、民族、宗教以及恐怖主义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由此可见当今安全问题依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故选B项;中东、南亚、非洲等地的难民问题,不能代表全体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涉及难民问题是否是民族和宗教冲突导致的,排除C项;题干中未涉及难民问题是否是恐怖主义导致的,排除D项。]
6.C [材料主要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因此其是在强调全球化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故选C项;材料主要反映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A、B、D三项均为正面影响,排除。]
7.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合作求发展”,故选D项;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不属于由中国创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排除A、B项;世贸组织不属于区域性组织,排除C项。]
8.C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峰会的大量出现,体现了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各国通过多边峰会加强了彼此的联系,增强经济合作,体现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信息,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逐渐加深,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材料信息“欧盟峰会”不符,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但与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不符,排除D项。]
9.B [根据所学可知为努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应该共商共建共享,故选B项;现有的国际秩序应该被打破,排除A项;国际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并不能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排除C项;文化交流解决不了不合理的秩序,排除D项。]
10.C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新兴经济体承诺加强合作,为处于下滑趋势的全球市场带来信心和鼓舞,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目标是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所以材料中徽标或宣传画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故选C项。题干主旨并不是强调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联合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11.B [根据材料可知,北约继续扩展并在成员国领土之外采取行动,势必导致地缘冲突,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故选B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排除A项;北约扩张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无法推动全球化进程,排除C项;北约的做法会加剧地区冲突,且“杜绝了”的说法绝对,当今地区冲突不断,排除D项。]
12.D [材料显示中、美、欧相对实力持续接近,说明这些国家或经济体已成为相对均衡的经济实体,经济力量的多元化增强了国际和平因素,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力量的多元化,但并不能说明货币体系多元化,且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并没有形成,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相对实力对比,而不是对经济霸权的争夺,排除C项。]
13.A [据材料“为其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新动能和创造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故选A项;据所学,目前国际秩序依然是不合理的,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一带一路”是地区发展,而非全球治理,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而非“亚投行”的作用,排除D项。]
14.A [据题干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全球发展倡议”等内容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充分体现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世界大同”观,彰显出其崇高的理想追求,故选A项;题干所述属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畴,但是并不能体现出其“开始重视”,排除B项;题干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共商共建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等内容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它并不是题干内容的着重点,排除C项;题干所述能够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大同”观,与“独立自主”无关,排除D项。]
15.(1)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局势动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等。
(2)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倡议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必然趋势,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学案+练习(答案)高中历史部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