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4·北京通州区高一期中)在世界历史上,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的时间段大致为( )
5—15世纪 公元前5—5世纪
1—10世纪 公元前6—15世纪
2.(2024·重庆名校联盟高一联考)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其统治关系极其复杂多变,例如一个附庸可能同时效忠两个领主甚至多个领主,而所效忠的领主之间又结成复杂的效忠关系……它的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也不是国家与公民,而是领主与附庸。”更符合该学者观点的图示是( )
A B C D
3.(2024·河南商丘高一期中)西欧封建制是一种以社会契约关系为基础,把权利的分配和土地的分配联系起来的等级责任制。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分割,领主对农奴行使独立的政治统治权、司法审判权、征税权,并拥有自己的军事武装,实际上并不受国王或其代理人的管辖。由此可推知,西欧的这一现象( )
易使政治上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推动民族国家兴起
不利于强化贵族阶层的政治权力
减少了封臣的义务
4.(2024·北京通州区高一期中)10世纪以后,英国林肯城的市民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赎买、武装暴动等方式,从英王亨利二世手中得到特许状,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城市管理权。这可以用来佐证西欧的( )
城市自治 王权衰落
封君封臣制强大 民族国家形成
5.(2024·河南开封五校联盟高一期中)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这使得庄园中的农民逐渐失去了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奴)缴纳迁徙税和购买劳役豁免权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这些状况( )
使得城市社会结构单一化
致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减弱了王权对社会的控制
推动了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
6.(2024·浙江余姚中学高一质检)《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
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7.(2024·河南南阳六校联考高一期中)史载,伊凡四世从全国各地甄选了一批中小贵族亲信,组建特辖军,专事镇压被控不忠的大贵族。据统计,在1565—1572年间,就有大约4 000名大贵族被诛杀。伊凡四世的这种做法( )
稳固了基辅罗斯的专制政体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迅速拓展了俄罗斯国土疆域
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8.(2024·江苏连云港七校联盟高一期中)“帝国建立后,消灭了中亚和西亚几乎全部国家,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帝国因此成为东西方世界交流的可靠‘中间人’……这是帝国所扮演的成功角色,无论在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上都是如此。”这里的“帝国”是指( )
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波斯帝国
9.(2024·浙江绍兴会稽联盟高一联考)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表明阿拉伯人( )
因为贸易使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建立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
在东西方贸易中处于垄断的地位
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中古世界帝国
10.(2024·江苏东海高一期中)15世纪前期,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的布尔萨城,各地商人聚集,货物堆积,有来自波斯的丝绸商队,也有来自印度、阿拉伯半岛的香料商队,甚至还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人。这主要得益于( )
首都巴格达是世界最大城市
奥斯曼帝国有利的地理条件
新航路开辟沟通了世界贸易
相对宽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
11.(2024·河南创新发展联盟高一测试)朝鲜新罗王国建立后,实行丁田制,将国家占有的国有土地划分成小块,分配给15岁以上的丁男和丁女,保证农民有地可耕。据此可知,丁田制( )
巩固了新罗王国的统治 限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保证了财政收入
12.(2024·浙江绍兴会稽联盟高一联考)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历史上彼此之间既有友好往来,也存在冲突。下来关于古代中日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秦汉时期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②日本大化革新主要仿照唐朝制度 ③清朝大将邓子龙援朝抗日牺牲 ④东晋法显东渡日本
①④ ②③
③④ ①②
13.(2024·重庆名校联盟高一联考)15世纪上半期,阿兹特克人社会繁荣,文化发展。他们用棉花和舌兰织布,有的还编织进各色珍贵的鸟羽,做成斗篷、饰物和礼品,色彩缤纷,精美绝伦。此外,阿兹特克人能制造出质地优良、造型美观的褐底黄纹的彩陶,已经掌握了用天然铜锻造铜器的技术。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 )
纺织和制造业发达 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浮动园地”的发明 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14.(2024·湖北襄阳鄂北六校联盟高一期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古时期的世界”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搜集了部分素材如下:
1 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
2 “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 ——《全球通史》
3
该历史兴趣小组研究的方向最有可能是( )
中古世界的多元化特征 儒家文化圈的形成
世界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15.(2024·福建漳州高一期末)在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发现了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瓷器。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这一事实最可佐证( )
郑和下西洋到访了非洲 文明间存在横向交流
麦哲伦船队曾抵达此地 中国制瓷业技艺高超
16.(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29“教材知识”改编)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共有三组建筑。右图是其中建于4世纪的石塔,石块中没有使用灰浆。该遗址反映了南部非洲( )
建筑物全部是石料 注重借鉴外来建筑经验
曾经拥有高度文明 影响了整个非洲的发展
17.(2024·福建泉州高一期中)13世纪初,马里帝国派遣留学生到埃及学习,在开罗设立马里学生寄宿宿舍。穆萨(马里国王)礼敬伊斯兰学者,聘请他们到马里服务。马里训练出大批懂阿拉伯文的教师,分散到各地推广教育。材料体现了马里( )
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 成为西非文化中心
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 注重发展宗教事业
18.(2024·河北唐山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在这里,学者强调( )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
农业手工业是文明的主要成果
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
农业畜牧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19.(2024·湖北武汉高一期中)15世纪末之前,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亚欧大陆。当时,印第安人诸部落大都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只有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15世纪末之前美洲大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隔绝
环境恶劣隔断了各地联系
西方殖民者尚未踏足美洲
20.(2024·河南濮阳高一期中)15—16世纪,位于安第斯山峡谷中的古都库斯科城在每年6月的拉伊米节都会万人空巷,人们聚集到中央广场上参加宗教庆典。太阳刚一露脸,全场便欢声雷动鼓号齐鸣,全副武装的国王带领民众面向太阳顶礼膜拜。据此可知( )
中美洲玛雅人盛行太阳神崇拜
古代印加人具有灿烂的文明
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阿克苏姆王国成为地区强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21.(2024·湖北襄阳鄂北六校联盟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采邑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是构成中世纪西欧封建制(或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基础和核心,它们好像是封建制这块硬币的正反两面,既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以土地为纽带的采邑分封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体现,而派生于采邑制的封君封臣制,决定了封君(封主)与封臣(附庸)之间的契约式主从关系。依据封君封臣制原则,封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有义务效忠封主,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密切了封建主阶级内部的联系。一般来说,封君与封臣之间主从关系的缔结,为彰显其严肃性与神圣性,须经过一种程式化的臣服礼,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双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势,还须把手放在《圣经》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这样,君臣主从关系就正式确立了。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的演进与解体》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正值西欧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多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而在8世纪后期到10世纪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人组织了一场翻译并传播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的运动,史称“百年翻译运动”。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文籍,陆续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比如英语、西班牙语等,特别是拉丁文,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欧洲终于迎来了智慧之光,重新发现了灿烂的希腊文明。
——摘编自汤瑶、杜慧萍《阿拉伯文明对西欧
封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对西欧社会的影响。(6分)
22.(2024·浙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经也门沿红海东岸到地中海地区,这条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动脉,给阿拉伯帝国带来了巨额财富。哈里发政府为了增强实力,巩固政权,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工农业的发展,又为商品交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阿拉伯商人精于海上贸易,他们远航到中国和印度等地,频繁的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额财富。伊斯兰教鼓励贸易活动,《古兰经》规定:每一个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一生中必须要到麦加“朝圣”一次。朝圣既是宗教活动,也是商业集会。阿拉伯帝国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张曦《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的原因,并用一句话说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文明交往形式的认识。(6分)
23.(2024·河南创新发展联盟高一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严格的等级划分是玛雅后古典期文明销声匿迹的首要原因。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玛雅文明。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普通玛雅农民,无法读懂那些文字和史书。西班牙入侵后,虽然玛雅璀璨的文明几经破坏,但余晖至今仍在坚定绽放。尽管欧洲天主教和现代工业文明对玛雅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我们仍可在某些细微之处,发现玛雅文明的踪迹。现在的玛雅人,信耶稣也信羽蛇神,我们所看到的,是一股融合殖民时代和玛雅精神的双重文化。
——摘编自李均《神秘莫测的玛雅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玛雅文明湮灭的原因和玛雅文明余晖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玛雅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启示。(6分)
单元检测卷(二)
1.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此后数百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中。因此,“中古时期”的时间段大致为5—15世纪。故选A项。]
2.D [据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基本关系是领主与附庸,统治关系极其复杂多变,能够反映这种复杂关系的是D项中纠缠在一起的线绳,D项正确;领主与附庸的效忠关系很复杂,而非层次分明、关系单一,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3.A [根据材料“领主对农奴行使独立的政治统治权、司法审判权、征税权,并拥有自己的军事武装,实际上并不受国王或其代理人的管辖”可知,在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的封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国王或代理人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这就易使政治上形成分裂割据局面,故选A项。封君封臣制度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出现,排除B项;“贵族阶层的政治权力”与封君封臣制度无必然关系,排除C项;封臣的义务并不会因为分封而减少,排除D项。]
4.A [英国林肯城的市民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赎买、武装暴动等方式,从英王亨利二世手中得到特许状,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城市管理权,这是英国城市自治的体现,可以用来佐证城市自治,A项正确;中世纪后期,王权逐渐强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封君封臣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的主体是城市,而非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5.D [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致使大量农民放弃农耕,这有利于推动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D项正确;这些状况推动了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城市社会结构”“王权对社会的控制”在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排除A、C项;“取代”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故选D项。]
6.D
7.B [根据材料“伊凡四世从全国各地甄选了一批中小贵族亲信,组建特辖军,专事镇压被控不忠的大贵族”可得出对大贵族的镇压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其专制统治,B项正确;当时已经不是基辅罗斯,而是统一的俄罗斯国家,排除A项;材料与拓展疆域无关,排除C项;伊凡四世的做法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奠定民族国家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8.B [依据材料“帝国建立后,消灭了中亚和西亚几乎全部国家,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项正确;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西方商人征收重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罗马帝国、波斯帝国不符合“中间人”的角色,排除A、D项。故选B项。]
9.A [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阿拉伯当时的贸易繁荣,贸易的物品种类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贸易使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A项正确;阿拉伯是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不是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排除B项;阿拉伯在东西方贸易中处于中介的地位,并没有完全垄断贸易,排除C项;D项的结论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体现的是其贸易情况,排除。故选A项。]
10.B [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布尔萨城作为商人汇聚点,得益于其位于关键贸易路线上的地理优势,尤其是奥斯曼帝国有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从而造就了该地的商业繁荣,B项正确;材料并未表明巴格达作为最大城市对布尔萨城商业繁荣的直接影响,排除A项;“15世纪前期”,这个时期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C项;题目中并没有提到布尔萨城的政治环境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据材料实行丁田制,将土地划分成小块,分配给丁男和丁女,保证农民有地可耕及所学知识可知,新罗王国的丁田制有利于保证农民有地可耕,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有利于农业发展,故选C正确。]
12.D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冶铁技术传到日本,日本大化革新主要仿照唐朝制度,①②正确;明朝大将邓子龙援朝抗日时牺牲,③错误;东晋法显是西行天竺求法,④错误。故选择D项。]
13.D [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上半期,阿兹特克人社会繁荣,文化发展,他们在纺织、制造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D项正确;纺织和制造业发达是成就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阿兹特克文明由于地理因素,与外界交流较少,排除B项;“浮动园地”的发明也是成就的具体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根据材料,古代朝鲜和日本均在借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俄罗斯在拜占庭帝国国徽基础上有所继承与发展,可以得出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所以选C项。A、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明的互动,排除D项。]
15.B [由材料“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发现了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瓷器”可知考古发现说明东非地区很早就和中国有往来,不同文明间存在横向交流,故选B项;中国瓷器不一定出自郑和的船队,排除A项;麦哲伦航行没有到达东非,也没有运输中国瓷器,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中国制瓷业的技艺水平,排除D项。]
16.C [材料核心信息是对石头城的介绍,大津巴布韦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超,体现了南部非洲文明的辉煌,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本身无法体现古津巴布韦的对外交往,排除B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南非文明与非洲其他地区文明的关系,D项排除。]
17.A [根据材料“马里帝国派遣留学生到埃及学习,在开罗设立马里学生寄宿宿舍”“穆萨(马里国王)礼敬伊斯兰学者,聘请他们到马里服务”可知,马里帝国积极对外交流学习,体现出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马里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地位之间的对比,无法判断是否成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交流学习,并未提及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和具体办法,排除C项;材料虽然提及伊斯兰学者,但并未表述对伊斯兰教的学习和引入,与发展宗教事业无关,排除D项。]
18.C [据材料可知,中国黄河流域、中美洲、东非、西亚等独立地发明了农业,即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故选C项;“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强调文明独立发展,而不是文明之间的交往,排除A项;没有将文明的主要成果进行比较,得不出“农业手工业是文明的主要成果”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畜牧业,且材料强调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与“农业畜牧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无关,排除D项。]
19.B [据材料“15世纪末之前,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亚欧大陆”“印第安人诸部落大都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及所学可知,此时期美洲文明相对独立于其他文明之外,与同时期其他文明相比,相对落后,这反映了美洲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的隔绝不利于美洲大陆的发展,故选B项。]
20.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城库斯科是印加帝国的都城,材料“15—16世纪,位于安第斯山峡谷中的古都库斯科城在每年6月的拉伊米节都会万人空巷,人们聚集到中央广场上参加宗教庆典”体现的是古代印加人具有灿烂的文明,B项正确;材料是对古印加人文明的描述,非玛雅人,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阿克苏姆王国位于非洲,排除D项。故选B项。]
21.(1)特点:①与采邑分封制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或以土地为纽带);②注重契约仪式与精神;③权利与义务的双向性;④层层分封;⑤不可越级统领。
影响:①一定时期内巩固了统治,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封建领主在自身领地内具有相对独立性,造成地方的分裂割据。(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影响:①保存和传播了欧洲古典文化,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②为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③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与发展;④推动了西欧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22.(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地理位置优越;政府重视;工农业发达,为商品贸易提供了前提;阿拉伯商人海上贸易的推动;伊斯兰教鼓励贸易活动。
作用: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
认识:文明交往的形式分为武力扩张与和平的商贸往来等多种形式,和平的商贸往来在文明交流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23.(1)原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贵族子弟养尊处优;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特点:融合现代工业文明和其他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启示:文明发展需重视可持续性;要警惕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可能导致文明崩溃的因素;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