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
历 史
上册第1~7课
注意事项:共两大题,满分60分,作答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下面诗句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受命钦差赴广州,销烟禁毒造炮舟。 虎门壮举留青史,制敌英名赫赫流。
A.任命钦差时的皇帝是咸丰帝
B.该人物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C.表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成就
D.体现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的危害
2.“对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初步侵略的尝试失败之后,英国政府遂决定用武力轰开中国的大门。因此战争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材料中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使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被动对外开放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所改变
3.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外务大臣)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材料所述行径反映的史实是
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B.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军
C.《北京条约》的被迫签订 D.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4.阅读右图后能够得到关于太平国运动最恰当的内容是
A.要有相关的纲领文件来引领 B.“扶清灭洋”口号并不适用
C.农民阶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要重视对年轻将领的提拔和任用
5.“‘求富’则是因为在‘自强’的旗帜下,洋务派在展开军工创建活动中缺乏资金、原料等,所以为了能够获得这些所需,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求富’以解决自身需求。”上述内容主要阐述了
A.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B.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主要原因
C.洋务运动的口号、特点和影响 D.洋务运动的主要经过和基本特点
6.1874年10月,清政府接受英、美、法等国站在袒护日本立场上的“调停”,被迫与日本订立《北京专约》,日军限期从□□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承认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台湾 B.广西 C.福建 D.上海
7.右图是我国打捞出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的舷窗残骸。它为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文献史料 B.图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实物史料
8.右图所示内容具体指的是
A.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或商埠 B.列强在中国驻军的分布地区
C.义和团运动活动的区域范围 D.甲午中日战争主要交战地点
9.历史图示法有助于对史实进行简洁归纳。下面图示有助于我们学习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有学者痛陈:“当二十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最能印证以上论断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以所谓“保全”中国的名义保留了清政府,正因如此,清政府在接到列强的议和条款后,非但不痛心,居然还感恩涕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由此可见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发生明显改变
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彻底被镇压
12.观察右图,Y轴表示的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4分,14题10分,15题12分,共36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78年,洋务派创办了开平矿务局(开平煤矿),采用机器挖煤。随着煤炭产量的逐年递增,煤炭外运也成了问题。李鸿章多次奏请朝廷修建一条铁路,将矿区的原煤运出去。但均未获准。最后,李鸿章为避开顽固派的反动,在奏请中申明只用骡马为牵引动力,清政府才勉强同意,允许修建唐胥铁路。
材料二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当年即刊登了《兴办铁路》:“火车由上海达吴淞三十余里,往返不逾二刻。……其火车式样,前一乘为机器车,由是而下,或乘人,或装货。……将来逐渐推广,各省通行。”这则新闻报道的是清廷颁旨敦促李鸿章兴建天津至通州的铁路。
材料三
洋务运动 发展军事和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立新式海军;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戊戌变法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1)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修建铁路的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平矿务局的创 14办践行了洋务运动的哪一口号? (2分)
(2)据材料二,归纳 19 世纪 80年代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各举一项即可)。(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5.1
材料一 太平天国控制着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实际上,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材料二 列强竞相划分“势力范围”已成迫来狂潮……民族矛盾的激化促成了民族对抗意识的强化。于是,“灭洋”作为一个口号引人注目地同时出现于中国南北……这个口号已经超越个人命运、家族命运、乡土命运则是一种明显的事实。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归纳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2分)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广大民众反抗运动中得到的认识。(提示:最少回答两个方面,4分)
15.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之重、教训之深史无前例。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材料一
具体陈述 基本观点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 出为主转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清朝在国际上的形象一落千丈,导致列强纷纷采取各种手段侵略、控制、奴役中国
洪秀全等人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反封建反侵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 希望通过改革富国强兵;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变法图强
(1)据材料一中对部分中国近代史的具体陈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陈述内容的基本观点。(6分)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可以在使馆区驻兵。这一规定后来使得西方国家的使馆区成为标准的军事占领区了……当时的中国,岁入刚刚接近一亿两,经过这种大乱以后,已经极其残破了,户部银库也被八国联军抢了。这么多银子,怎么赔?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指出《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2分)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
历史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B 6. A 7. D 8. A 9. B 10. D 11. C 12. A
13.(1)态度:清政府对修建铁路的态度较为保守和犹豫。(2分)口号:“求富”。(2分)
(2)表现:火车速度较快;出现了客车、货车;铁路得到了推广。(答出两点即可,4分)
(3)相同点:都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主张发展工业、建立新式军队、重视教育;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答出一点即可,2分)不同点: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地主阶级领导的,侧重于经济领域,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侧重于政治领域,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答出一点即可,2分)
(4)启示:新鲜事物在近代中国的普及需要一个过程;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充满艰辛;思想观念的改变十分重要。(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2分)
14.(1)积极影响:限制了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推迟了西方列强把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2分)
(2)原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2分)性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行动。(2分)
(3)认识: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底层民众勇于反抗,敢于斗争;中国广大民众的反抗具有自发性,存在盲目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民众反抗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广大民众的反抗是近代中国免于沉沦的主要原因之一、(评分说明:从两个方面回答,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4分)
15.(1)观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列强的侵略引发了不同阶层对救亡中国的探索。(评分说明: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但注意只能是一句话,6分)
(2)危害:使清政府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各国更方便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评分说明: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4分)
(3)共同点:都具有严重的不平等性;都严重损害了中国及中国人民的利益;都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答出一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