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
1.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 )
A.灵渠 B.永济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4.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战争
C.解决社会问题 D.追求精神自由
5.孔子认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每个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就能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这反映孔子主张( )
A.“因材施教” B.“无为而治”
C.“道之以德” D.“有教无类”
6.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厉行法治 D.焚烧诗书
7.下列与“秦晋之好”“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等成语相关的史实是( )
A.武王伐纣 B.春秋争霸 C.战国兼并 D.秦灭六国
8.粤语“食九大簋”代表饭菜极其丰盛。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周王朝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的说法,这说明( )
A.社会等级的界限森严 B.社会腐败现象很严重
C.青铜器制作流程复杂 D.流行以礼器彰显财富
9.“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反映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统治者的治国经验不足 B.遭到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C.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D.诸侯内乱导致战争频发
10.某微信公众号有一篇推文的标题为《在这里读懂中国最早王朝》,据此推测这篇文章介绍的最有可能是( )
A.二里头夏都遗址 B.安阳殷墟博物馆
C.秦始皇陵博物院 D.南越王墓博物馆
11.《尚书·禹贡》记载禹的贡献不仅仅是治水,还有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神话传说日益受到重视 B.时代变迁中历史记录出现讹误
C.早期国家的建立 D.社会混乱需要精神寄托
12.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下列证据中最有可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
A.殷墟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B.战国时期一些人的名字中带有“牛”或“耕”字
C.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水牛遗骸
D.《 春秋》里有关于牛耕生活的描写
13. 它是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体诗歌,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离骚》 D.《天问》
14.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 天,小月29 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一历史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5. “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材料意在说明 ( )
A.商鞅变法的作用 B.兼并战争的后果
C.西周分封制的崩溃 D.百家争鸣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教育革新】
材料一 孔子推广私人讲学,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他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还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礼》《乐》《易》等作为教材。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治国方略】
材料二 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韩非子则认为“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因此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摘编自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文化传承】
材料三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此起彼伏的各种学术思想,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对教育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贡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思想家们提出各种治国方略的背景。指出孟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除了孔子、孟子、韩非子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名人物。(举出三个,3 分)材料三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4) 综上所述,分析“诸子百家之学”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社会改革运动,然而汉代儒者看到当时土地兼并的剧烈,社会危机的深刻化,对商鞅的变法,反而给他加上了种种罪名。如《汉书·食货志》认为:“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把人民所受剥削的加深,生活的贫困,全部归罪于商鞅一个人。
——摘编自郭人民《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据材料,简述商鞅变法的支持者。
(2)你是否同意汉代儒者认为商鞅变法加剧社会危机的观点?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8.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触摸中国王朝、展现东方文明”的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要求。
【社会转型】
材料一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权力变化】
材料二 公元前350年,商鞅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摘编自《中国通史》
【国家统一】
材料三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自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并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全国之间的关系。
19.春秋与战国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
材料二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程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科书
(1)从材料一中概括“尊王攘夷”提出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20.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国史纲要》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并概括其影响。
(2)材料二中“商君”指谁 他是如何支持“小农经济”发展的 试据材料分析变法的影响。
(3)孔子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自由讲学” 最能体现他教育公平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黄金时代”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局面
(4)试据以上信息概括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据题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56年,泰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建成之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故选D项。
秦朝开凿灵渠,沟通湘水与漓水,排除A项。
隋朝开通永济渠,连接了海河与黄河,排除B项。
隋朝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促进经济交流,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都江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都江堰的相关历史知识。
2.【答案】C
【解析】【分析】据题干“春秋时期”“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可知,楚庄王问鼎中原,鼎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中原说明了当时诸侯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从而反映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遭到了破坏,故选C项。
材料虽然反映出周王室的衰微,但是尚未达到“王命不行”的地步,排除A项。
“尊王攘夷”是齐桓公进行征战的借口,排除B项。
诸侯兼并战争是在战国时期,而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楚庄王问鼎中原。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春秋争霸战争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夏朝,故选A项。
商朝在夏朝之后,排除B项。
战国在夏商之后,排除C项。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夏朝。夏朝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夏朝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是他们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可知强调顺应自然,减少战争;“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可知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诸子百家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C项正确;
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崇西周制度,排除A项;
墨家并不是支持兼并战争的,排除B项;
“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并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的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孔子认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每个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就能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和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题干反映孔子主张是“道之以德”,C项符合题意;
A:“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可知,该举措是实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调动了秦国百姓的积极性,B符合题意;
题干涉及的是秦国征兵问题,未涉及“重农抑商”,排除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涉及的是征兵问题,未涉及厉行法治的知识,排除C;
题干未涉及“焚烧诗书”,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与‘秦晋之好’‘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等成语相关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秦晋之好”意思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称霸割据,少数民族时常侵扰,齐桓公、晋文公等相继奉行拥戴周王室、排斥少数民族的策略,称霸一时;“卧薪尝胆”是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以上成语均发生于春秋争霸时期,B符合题意;
武王伐纣是指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排除A;
战国七雄,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崩溃,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排除C;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统一中国,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春秋争霸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可知,社会等级的界限森严,A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社会腐败现象很严重”的信息,排除B;
题干未涉及的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排除C;
题干信息涉及的是天子、诸侯和卿大夫使用鼎和簋的制度,反映的是等级制度,而不是流行以礼器彰显财富,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分封制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结合所学可知,夏桀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失去了民心。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也是个暴君。他修筑豪华宫殿,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周幽王时,国势衰败,又逢连年天灾,人民流离失所。由此可见,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C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不出统治者治国经验不足的相关内容,排除A;
材料未涉及周边数民族入侵与夏商周灭亡关系,排除B;
“诸侯内乱导致战争频发”属于东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更替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夏商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最早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王朝是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与夏朝历史有关,A正项确;
安阳殷墟博物馆与商朝有关,排除B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秦朝有关,排除C项;
南越王墓博物馆与西汉有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里头遗址,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九州”“五服”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家行政区划的设计和对地方的管理,反映了早期国家的建立,故选C项;
材料中的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不是神话传说,排除A项;
材料主要涉及记载禹的贡献,并未指出其中有“讹误”,排除B项;
材料“记载禹的贡献”与“精神寄托”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早期国家建立的认识。
12.【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可知,殷墟使商朝的都城,且甲骨文记载了商朝的相关情况,作为其出土文物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也最开可信,A项正确;
材料中的殷墟为商朝,战国不合题意,排除B项;
依据已学可知,河姆渡遗址为原始生活,《春秋》使孔子的编年体史书,使周朝时期路过的国史,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一致,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殷墟 ”,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3.【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还有《九歌》《九章》等。
A项《诗经》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楚辞”是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体诗歌,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符合题意;
C项《离骚》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天问》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中,考查楚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答案】B
【解析】【分析】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A项夏朝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商朝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符合题意;
C项西周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东周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商朝的历法。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5.【答案】D
【解析】【分析】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可知,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A项商鞅变法的作用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兼并战争的后果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西周分封制的崩溃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百家争鸣的原因是材料意在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王国维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16.【答案】(1)贡献: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等作为教材。作用: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2)背景:生产力发展;诸侯间战争不断,传统政治秩序瓦解。不同: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或推行道德教化);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人物:荀子、老子、墨子、庄子等等。局面:百家争鸣。
(4)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主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孔子推广私人讲学,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他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各具专长的人才。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还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礼》《乐》《易》等作为教材”可知,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等作为教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家们提出各种治国方略的背景是诸侯争霸,传统政治秩序瓦解,百家争鸣产生,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的变法树立了法律权威。
根据材料二“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可知,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根据材料二“韩非子则认为‘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因此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知,韩非主张子主张以法治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有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题干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因此本次探究活动的主题可拟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故答案为:(1)贡献: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搜集、整理、删定或改编了《诗》《书》等作为教材。作用: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2)背景:生产力发展;诸侯间战争不断,传统政治秩序瓦解。不同: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或推行道德教化);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人物:荀子、老子、墨子、庄子等等。局面:百家争鸣。
(4)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主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1)秦孝公。
(2)【示例一】判断:不同意。理由: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可见,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符合战国时期的时代潮流,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示例二】判断:同意。理由: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农民因土地兼并,遭受地主阶级的严重剥削,生活贫困不堪。可见,商鞅变法加剧了社会危机。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当中“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 ”可以得知商鞅变法的支持者是秦孝公。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不同意可以从商鞅变法带来的积极影响分析,同意可以从商鞅变法带来的弊端说起。同意是因为商鞅变法令严苛,用刑极重,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和苦难;提倡君主专横,加深了百姓对君主的对立情绪;以农耕为主,过分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导致民族民主意识淡化。 不同意是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天下人才汇集,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强盛。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支持者,第二小题为开放性的题目,同意该观点主要是围绕着商鞅变法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同意主要是围绕着商鞅变法带来的积极影响说起。
18.【答案】(1)方式:变法或改革。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
(2)由分散到集中。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或改革的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由题干材料“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可知,商鞅变法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最为彻底等。
(2)根据材料二“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可知,秦国的权力发生的变化是由分散到集中。
(3)根据材料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方式:变法或改革。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
(2)由分散到集中。
(3)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9.【答案】(1)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2)兼并战争激烈;变法改革(制度变革)实行;学术思想活跃。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故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2)据材料二“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据材料二“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程序”可知,战国时期,为富国强兵,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据材料二“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故答案为:(1)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2)兼并战争激烈;变法改革(制度变革)实行;学术思想活跃。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尊王攘夷”。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时期社会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战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
20.【答案】(1)标志: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影响: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政治进步;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2)商鞅;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百家争鸣。
(4)社会大变革时代。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结合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和结合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政治进步;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遣,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他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根据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和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孔子通过创办私学进行“自由讲学”,最能体现他教育公平的主张是“有教无类”。根据材料三“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和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4)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变革时代。
故答案为:
(1)标志: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影响: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政治进步;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2)“商君”:商鞅;“小农经济”: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途径:创办私学;教育公平:主张“有教无类”;局面:百家争鸣。
(4)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时代。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