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平永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质量监测
八年级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48分。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今天仍对全球人民造成极大危害的毒品,曾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为抵御毒品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
A.平壤战役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威海卫战役
2.据统计,1843年前每担棉花的进口税率为24.19%,其后新税率降到5.56%,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77.02%;头等白洋布每担进口税率也由29.93%降到6.95%,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76.78%。新旧税率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领土主权受到侵犯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D.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3.“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同一个王朝划分成了两个时代,并把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材料中的“划分成了两个时代”是指 ( )
A.社会性质变化 B.革命任务变化 C.领导阶级变化 D.指导思想变化
4.按照条约,虽然镇江上游的九江和汉口要等太平军被镇压后才能够向外国船只开放,但恭亲王为了使欧洲人在内战时支持清廷,却奉命于1860年12月全部开放。该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1843年,两江总督向道光帝汇报说:“吏治日坏,民生日困。”1848年,广东学政戴熙进京觐见道光帝,说他沿路所见,“盗贼蜂起,民不聊生”。这说明当时 ( )
A.皇帝权力削弱 B.血缘纽带松弛C.社会矛盾加剧 D.自然经济繁荣
6.某同学绘制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B.②定都天京,颁布《资政新篇》
C.③天京事变,由盛转衰D.④攻破北京,清朝灭亡
7.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 ( )
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8.观察如图目录,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 ( )
A.出超与入超 B.侵略与反抗 C.自强与求富 D.民主与科学
9.青溪铁厂1887年兴建于贵州省镇远县,是洋务运动期间以“求富”为目的在贵州创办的第一家铁厂,也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大、实力强的近代工矿企业。下列企业中也属于洋务运动期间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是 (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京师同文馆C.轮船招商局 D.北洋水师
10.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大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犯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11.1894年,李鸿章在《据实陈奏军情折》中写道:“窃倭人起倾国之兵,进围平壤,危急万分。”这里的“军情”是指 (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与下图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1895-1913年设在中国的外资厂矿数量)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14.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
15.清政府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军事指挥失误
C.清政府封建统治腐朽 D.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16.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彼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
A.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B.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得到全国民众广泛支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7.【国土撕裂】中国近代,大片领土被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其中,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日本通过《 》割占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18.【农民抗争】伴随着帝国主义一步步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农民阶级的抗争有 和 。
19.【近代探索】民族危机的加剧,促进了民族觉醒,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经济领域的探索是 。 后,政治领域的探索是戊戌变法。
20.【瓜分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随后,美国提出“ ”照会,得到各国同意。
21.【京师危机】1860年、1900年,北京(京师)两次被攻占,清王朝的都城被占领,当时皇帝逃出京城避难。京师两次被攻占的战争是 和 。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22小题,共16分)
2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国近代充满了屈辱和抗争,根据提示填写下列问题。(4分)
①反映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图片: 。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抗争的图片: 。
材料二 圆明园虽然已经是一片废墟,但它的历史价值并不低于北京现存的任何一座古代建筑。因为在这里,任何一处断墙残垣、宫阙废墟,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所诉说的是那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岁月,使前来凭吊遗址的人能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正是圆明园遗址的真正价值所在。
——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2)造成材料二中断墙残垣景象的罪魁祸首有哪些 根据材料二的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圆明园遗址的历史价值。(6分)
材料三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3)材料三情况的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 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4分)
(4)回顾中国的屈辱史,你有何感悟 (2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23小题,共16分)
23.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存在两种爱国主义。其中一种爱国主义主要由下层劳动人民所体现,他们主张正面抗击外国侵略,以保卫国家的主权和争取民族的独立,另一种爱国主义则主张通过“自强”来救亡图存,戊戌维新的爱国主义就属于这一种。这种爱国主义认为,致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内而不在外,不在于列强威胁,而在于中国自身的“劣”和“弱”。而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办法,不在于对外正面抵抗,而在于对内改革。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1)请列举除曾国藩外的主要“洋务官僚”。(至少两人)(4分)
(2)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 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君主立宪制)进行了哪次探索。其为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 (4分)
(4)根据材料三,小历同学得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办法,不在于对外正面抵抗,而在于对内改革”的观点,你是否同意小历同学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案:
1.(B)
2.(D)
3. (A)
4. (B)
5.(C)
6.(C)
7.(A)
8. (C)
9.(C)
10.(A)
11. (C)
12.(C)
13.(C)
14.(B)
15.(C)
16.(B)
17.香港岛。《马关条约》
18.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19.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
20.势力范围”。“门户开放”。
2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1)①:BD。
②:AC。
(2)答:英法联军。价值: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岁月,使前来凭吊遗址的人能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言之有理即可)
(3)答:条约:《辛丑条约》。含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或成为“洋人的朝廷”)。
(4)答: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大,才能捍卫国家尊严等。
23.(1)答: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奕?等。
(2)答:预期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客观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答:探索:戊戌变法。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答:示例:
同意;理由: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列强的威胁,而在于中国自身的“劣”和“弱”。只有壮大自身的实力,由弱变强,才能抵抗外来侵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平永中学2024-2025度八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