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案 练习含答案)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教育
(1)主要形式:官学与________。
官学 汉朝的________、西晋的________,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 ①春秋:私学产生,改变了“____________”的情形,儒家代表孔子影响最大。②唐朝: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________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③宋代:____________推动了私学的发展。____________最为著名,朱熹制定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2)影响: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____________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
(1)渊源:________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功能: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法国 ________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德国 ________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美国 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________,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3.中国近代教育
北京大学 1898年 ____________: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 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 ________任校长,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 1911年 清华学堂
____年 清华学校
1928年 国立清华大学
4.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
措施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____________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③国家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____________的教育方针
结果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十年的____________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4)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____________,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②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____________”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③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阅读教材P80“北京国子监的琉璃牌坊”:国子监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试答                                     
                                    
                                    
2.阅读教材P81“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试答                                     
                                    
                                      
助学助考
1.思维拓展——私学的作用
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
2.概念阐释——古代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3.图解历史——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4.概念阐释——“大学区”制度
法国教育行政体系中的划区管理体制。1808年,拿破仑设立的帝国大学(即国民教育部)将全国划为27个教育行政区,称之为“大学区”,其所辖范围与司法区重合。该制度沿袭至今。
5.概念阐释——“科教兴国”战略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学习任务二 印刷书的诞生
雏形 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____________,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发展 (1)春秋战国至秦汉: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简策和________(2)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3)东汉:105年,蔡伦改进制成“________”,书写材料由竹木等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4)唐朝:已有____________品(5)北宋:________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这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6)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________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________,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影响 (1)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2)大大有助于文化的________,对提高人们的____________、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摘自教材P83)耶稣会士发挥了什么作用?
试答                                     
                                    
                                    
助学助考
1.认知拓展——纸草书卷的特点
纸草书卷是世界上最原始的一种图书,亦称莎草纸书卷,最初均是宗教或半宗教的文献。抄写、判读或诠释书卷是神职人员的专职,具有神秘的色彩。
2.认知拓展——活字印刷术≠最早印刷术
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唐朝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时期开始西传到阿拉伯,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3.特别说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历史地位
两大发明堪称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上的两座里程碑:纸的发明使用,克服了金石、简帛等早期书写材料笨重、昂贵的弊端,使文字记录更加方便;印刷技艺的普及推广,促成了图书资料的广泛传播,使知识获取更加容易。
学习任务三 图书馆的成长
1.国外图书馆的发展
(1)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____________建立的,几乎囊括了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
(2)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____________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也随之兴起。
(3)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____________。
2.中国图书馆的成长
(1)古代
官藏 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藏 明清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________,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2)近现代
①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____________。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四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国外的博物馆
古代 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的________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近代 (1)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____________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2)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法国的________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2.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晚清时期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________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2)英国亚洲文会在________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3)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________在江苏南通建立的____________
民国时期 (1)1912年,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2)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________________,1948年部分竣工(3)1925年成立的____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 (1)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馆”(2)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3)2003年,合并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3.博物馆的作用
(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____________的重要场所。
(2)博物馆也是进行____________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1.读图“阿什莫林博物馆”(摘自教材P84):它在博物馆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试答                                     
                                    
                                    
2.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摘自教材P86)近代以来的博物馆具有怎样的职能?
试答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博物馆
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是保护、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2.思维拓展——缪斯宫的历史价值
亚历山大城的缪斯宫其实是一座大型研究院,在王室的资助下,供奉了许多与雅典联系紧密的学者,体现了希腊化科学的特色(希腊化科学是希腊自由学术和东方实用知识的结合)。
3.概念阐释——亚洲文会
亚洲文会是英国侨民于1857年在上海建立的一个重要文化机构,主要从事对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的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1874年开设博物馆,陈列从长江流域和华北采集来的动物标本。
4.名师点拨——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区别
图书馆是以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为主的文化设施。博物馆是通过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普及自然、文化知识的文化设施。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文化传承多种载体的发展历程。
2.难点:理解不同载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主题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任务1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史料 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唐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兴盛,教育行政机关也有系统可寻,较前代进步。北宋时期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到了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断。
——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成果展示】                                     
                                    
                                    
任务2 书院发展的意义
史料 北宋初年,无力兴学,只得扩大科举名额,并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南宋时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大师讲学,带来了学术的繁荣昌盛,使学术与书院的一体化得以完成。从此,书院与教育、学术结合,开创出一种新格局、新传统、新制度,形成魅力无限的人格化特征,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摘编自邓洪波《宋代书院的
开拓与进取》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书院发展的意义。
【成果展示】                                     
                                    
                                    
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职能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的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
组织的严密性 (1)教育的特点在于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人(2)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的组织性上(3)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
作用的全面性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它不仅要关心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关心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还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2)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
内容的系统性 (1)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才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2)学校教育既要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
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
形式的稳定性 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
主题二 图书馆和博物馆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任务1 古代图书馆的作用
史料 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官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对后世的影响。
【成果展示】                                     
                                    
                                    
任务2 博物馆的作用
史料 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其注重对世界各国物质文化的收藏和展示;法国大革命成功后,原为皇宫的卢浮宫开放为公共博物馆,这里成为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拿破仑在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把所占领地区的艺术品运到卢浮宫,以展示法国的胜利和力量,博物馆不再只是知识的代表,而且也成了国家强盛的象征。经过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公共博物馆在工作模式上逐渐成熟,理念也渐渐形成。
——摘编自宋向光《公共博物馆与社会文明发展》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博物馆发展的意义。
【成果展示】                                     
                                    
                                    
                                    
                                    
                                    
                                    
图书馆成长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1)政府重视、政治需要(2)公众需求、文化保存(3)经济发展、社会需要(4)进步人士的推广、平等思想的传播
意义 (1)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传承与传播(2)面向所有人开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3)图书馆的本身成长,为后世的图书馆建设奠基
随堂演练
1.(据选择性必修3教材P80“教材图片”改编)下图为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称《白鹿洞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教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白鹿洞书院开启中国私学的发展历史
②白鹿洞书院成为程朱理学传播的中心
③这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纲领性学规
④内容充分明确了儒家教育的价值旨归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据选择性必修3教材P80“学习聚焦”改编)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载体众多,其中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有关大学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京师大学堂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其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②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③1702年,牛津大学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给文官考试制度提供借鉴
④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据选择性必修3教材P81“历史纵横”改编)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
A.所选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4.(据选择性必修3教材P81“学思之窗”改编)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功能是(  )
A.促进学术研究 B.实现仕途通达
C.发展新兴学科 D.培养专业人才
5.(据选择性必修3教材P86“学习拓展”改编)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成立。1974年,该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二战后法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
②注重公益性是博物馆重要特点
③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④建立博物馆源于对战争的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前·预习案
学习任务一
1.(1)私学 太学 国子监 学在官府 蒙学 书院制度 白鹿洞书院 (2)科举考试 2.(1)古希腊 (2)拿破仑 洪堡 商业化 3.京师大学堂 蔡元培 1912 4.(1)国家建设 全面发展
(3)高考制度 (4)①面向世界 ②科教兴国
★微思考 
1.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2.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做官发财而是造就专业人才;大学的职能不再单一,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进行学术研究。
学习任务二
纸草书卷 帛书 蔡侯纸 雕版印刷 毕昇 谷登堡 印刷书 大众化 文化修养
★微思考 
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学习任务三
1.(1)巴尼拔王 (2)文化遗产 (3)公共图书馆 2.(1)天一阁 (2)①京师图书馆 ②国家图书馆
学习任务四
1.缪斯宫 阿什莫林 卢浮宫 2.韩伯禄 上海 张謇 南通博物苑 国立中央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3.(1)人类文化遗产 (2)国民教育
★微思考 
1.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2.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课堂·研学案
主题一
任务1 政府重视、主导;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教学内容;适应古代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经历了由逐渐完善到走向衰落的发展过程。
任务2 推动教育发展,培养青年学子;传播学术思想,弘扬民族文化。
主题二
任务1 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任务2 有利于促进文物的收藏和保护;有利于推动知识的传播、科学的普及;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堂演练
1.D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①错误;白鹿洞书院因朱熹等在此讲学、辩论,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②正确;《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③正确;《白鹿洞书院揭示》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2.B [京师大学堂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它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①正确;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②正确;“牛津大学”不合史实,应为“剑桥大学”,③错误;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3.D [清廷派幼童赴美留学,是当时开展的洋务运动的一项措施,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因此派幼童赴美留学接受西式教育是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表现,故D项正确。]
4.A [据材料“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知大学的功能是促进学术研究,故选A项;“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实现仕途通达可以去“专门学校”,这不是大学的功能,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发展新兴学科”的问题,排除C项;“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说明培养专业人才不是大学的功能,排除D项。]
5.C [“二战后法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不合史实、题意,二战后世界文化中心为美国,①错误;据材料“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可知,博物馆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其公益性的特点,②正确;据材料“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可知,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③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博物馆建立与战争之间的关系,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训练14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分值:55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学校教育的发展
1.(2023·浙江宁波九校联考高二期末)教育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今中外的政府都重视教育发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汉朝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
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2.(2023·广西北海高二期末)书院祭贤始于北宋的岳麓书院,祭祀对象主要包括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先儒、乡贤先祖。祭祀的祠宇具有开放性与公共性,书院之外的人员也可以参加书院祭祀活动。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
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推动了科举教育发展
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
3.(2024·山东名校联盟高三大联考)据统计,到14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课程设置除哲学、神学外,还有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医学等。几乎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应运而生。这一发展(  )
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
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推动了世俗文化的普及
4.(2024·天津河西区期中)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不再根据家庭成分限定考生资格。该举措(  )
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体现
落实了“百家争鸣”的方针
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建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题组2 印刷书的诞生
5.(2024·山东聊城高二期末)有学者认为,没有文艺复兴及其带来的文化和科学思潮,约翰内斯·谷登堡也许终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贵族;但若没有谷登堡印刷术,便没有欧洲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此后的工业时代。该学者重在强调(  )
谷登堡独特的人生际遇
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历程
思想革命催生技术进步
印刷书诞生的革命性意义
6.(2024·辽宁锦州高二期末)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谷登堡的这项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
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
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
题组3 图书馆的成长
7.(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亚历山大目睹了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尼尼微等地的王室图书馆,在埃及建立“世界图书馆”。亚历山大还赠给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巨资,用于扩建图书馆。亚历山大此举(  )
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维系了帝国统治的稳定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重构与发展
扩大了希腊化世界范围
8.(2023·山东滨州高二期末)在明清时期的江南,私人藏书数千卷的情况较为普遍,少数藏书家收藏的书籍甚至超过万卷,其中范家天一阁藏书达七万余卷。这一现象(  )
有利于文化传承 推动了出版自由
扩大了识字群体 传播了民主思想
题组4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9.(2023·山东潍坊四县模拟)公元前290年左右,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建成亚历山大博物馆,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并出版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亚历山大博物馆的设立有利于(  )
保护自然遗产 传承希腊文化
推动科学革命 促进启蒙运动
10.(2023·重庆巴蜀中学测试)1960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放,它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65年,军博鉴定出馆藏一级文物936件,其中红军馆229件,抗日战争馆206件,解放战争馆263件,抗美援朝馆159件,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馆62件,兵器馆17件。这表明当时中国政府(  )
注重中国历史上军事战争的经验教训
重视国民革命文化的教育
建立起与巩固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重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江苏如皋高三期中)拿破仑从1802年起进行教育改革,建立帝国大学,作为全面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的机构,将全国划分为27个学区,学生必须身着统一制服,按军队编制进行严格操练。拿破仑的教育改革(  )
适应帝国统治和社会需要
使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加快了军国主义扩张步伐
推动教育世俗化和商业化
12.(2024·山西太原高三期末)1995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成为今天全国116所211大学的历史由来。据此可知,“211工程”旨在(  )
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
实现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
提高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
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
13.(2024·江苏淮安期初调研)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柱状图。该图反映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  )
1949—200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个数
旨在加强文献的保护
提供各领域知识
有助于推动社会教育
传播了现代文化
14.(2024·江西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专门收藏文化珍品以供学者研究的缪斯神庙,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学术中心;830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在巴格达创建了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宫,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两个机构(  )
源于古希腊城邦民主的发展
助推了欧洲文化发展
体现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加速了封建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13分。
15.(2024·广东梅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概况
时期 发展阶段 概况或典型代表
19世纪中叶—1905年 初创 本阶段活跃在博物馆移植舞台上的是西方来华人士,其中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院(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他们(传教士、知识分子)在中国建立的博物馆一度成为后来国人创建博物馆的范式。
1905—1936年 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历官绅已开始比较中西古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异同。维新人士创办上海强学会时首次明确将创办博物馆与启蒙、强国联系起来,认为博物馆有“博览兼收,以为益智集思之助”。1905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24年,冯玉祥部下进驻北京后成立专门的国立博物馆,众多的深宫古物最终于1925年在博物馆公开展示。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向社会公众阐释古物是一种社会遗产,而不是一家之遗资。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协会建成,开始了博物馆观念的本土化。至1936年,全国已建成博物馆多达77座。
——据胡盈《世界博物馆导读》和徐玲《西方博物馆
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整理
材料二 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以两馆为基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该馆现有140万余件藏品,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至2016年,登记在册的博物馆达到4 873所,各类专业博物馆层出不穷,国民近乎免费地享受丰富的博物馆资源。
——摘编自李韵《国家博物馆的前世今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博物馆兴起和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代中国博物馆建设的主要特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3分)
训练14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A [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2.A [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书院祭祀的祠宇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通过祭祀儒家先圣和乡贤等可以起到社会教化的功能,故选A项;材料强调书院祭贤对社会教化的影响,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书院祭祀的对象包括儒家圣人和乡贤先祖等人,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无佛道思想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通过开放式的祭贤活动教化乡里,与封建专制统治无关,排除D项。]
3.D [据材料“到14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大学是欧洲经济复兴、政治变革、文化发展的综合表现。大学的出现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它注重职业训练,引入医学、法学等世俗性职业,对基督教神学教育的霸主地位产生了直接冲击。再据“西欧各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应运而生”,可知一系列大学与图书馆的兴建,不断助推世俗文化的普及,故选D项。]
4.A [据材料“凡是工人、农民……均可报考”并结合所学可知,《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关恢复高校招生的重要文件,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这一文件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和全面恢复教育秩序的重要标志,故选A项。]
5.D [据材料“但若没有谷登堡印刷术,便没有……此后的工业时代”可知作者旨在强调谷登堡印刷术对欧洲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故选D项;材料并未强调谷登堡独特的人生际遇,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政治变革、社会进步,思想革命催生技术进步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6.A [据材料信息可知,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其直接影响是催生了印刷书,故选A项;“开始”一词有误,排除B项;古希腊的教育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排除C项;谷登堡的发明促使印刷书出现,与图书馆无关,排除D项。]
7.A [亚历山大“在埃及建立‘世界图书馆’”,并“扩建图书馆”,结合所学可知,图书馆有保存大量古籍和文化遗产的作用,据此可知,亚历山大此举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故选A项;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很快分裂,图书馆并没有维系帝国统治的稳定,排除B项;图书馆有利于保存和传承文化,但是题干内容并没有述及欧洲文化的“重构”问题,排除C项;亚历山大修建的图书馆是在希腊化世界范围之内,而不是“扩大”,排除D项。]
8.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书馆或私家藏书在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故选A项;“出版自由”不合题意,与材料藏书无逻辑关系,且古代政府对书籍有较严格的管控,谈不上出版自由,排除B项;在公共图书馆出现前,私人藏书未对公众开放,无法扩大识字群体,排除C项;“传播了民主思想”不合时空,民主思想的传播是在近代,排除D项。]
9.B [据题干中“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并出版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可知亚历山大博物馆注重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及传承,这有利于传承希腊文化,故选B项;亚历山大博物馆属于人文遗产,而不是“自然遗产”,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启蒙运动,排除D项。]
10.B [据题干可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不同历史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级文物若干件,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教育国民要珍惜当下的幸福,这表明当时中国政府比较重视国民革命文化的教育,故选B项。]
11.A [由“建立帝国大学”“全面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将全国划分为27个学区”“学生必须身着统一制服,按军队编制进行严格操练”可得,拿破仑的教育改革体现出国家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严格规范,这适应了帝国统治和社会发展需要,故选A项。]
12.D [据材料可知,“211工程”是服务于国家21世纪发展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211工程”旨在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故选D项。]
13.C [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很快,体现出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助推社会教育,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读者是人民大众,其在文献保护上作用较小,排除A项;题干柱状图显示的是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并没有述及其内容,排除B项;公共图书馆不仅传播现代文化,其还涉及古代、近代等文化,排除D项。]
14.B [据材料“专门收藏文化珍品以供学者研究的缪斯神庙”“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宫”可知,缪斯神庙专门收藏文化珍品,以供学者研究,有助于地中海地区的文化发展,而智慧宫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东方文化向欧洲传播,因此缪斯神庙和智慧宫都有助于推动欧洲文化发展,故选B项。]
15.(1)原因:西方博物馆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明士绅及留学生积极推动;政府推动和文物保护机制的初步形成;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及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2)特征:突出中国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专业博物馆种类多、各具特色。
(3)认识: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自然文化各领域知识;起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进行国民教育。(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案 练习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