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一年级适应性调研
历史试题
说明:答题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史籍记录 D.学者论著
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开始种植农作物
C.会使用磨制石器 D.以采集狩猎为生
3.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4.考古发掘的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并对其形成合理解释的重要证据。下列出土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甘肃永登乐山坪遗址出土的陶鼓
A,早期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 B.远古先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C.农耕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D.远古传说的丰富历史信息
5.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图一 彩绘龙纹陶盘 图二 玉猪龙 图三 玉龙
(山西陶寺遗址) (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安徽凌家滩遗址)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6.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7.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
8.《三字经》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这反映出夏朝开创了(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A.大禹建夏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
10.西周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反映了( )
A.西周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春秋时期青铜工艺高超
C.春秋时冶铁业有所发展 D.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11.提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关键词“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所反映的课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B.夏商周王朝的更替
C.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12.李冰在了解岷江水势走向及当地地理状况的基础上,组织人力在玉垒山的山脊上开了一条山口,让一部分氓江水从东部流走,顺应地势引导水势,既分流泄洪,又增加了灌溉面积。这说明都江堰的修建( )
A.展现了统一国家的力量 B.凝聚了古人的生态智慧
C.方便了河道航运的发展 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出现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中华文明的起源吸引着我们探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1)根据以上考古发掘的图文信息,简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4分)
材料二 博物馆是典藏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七年级(1)班同学在半坡遗址博物馆见到了如下展品。
(2)请选择至少三个展品描述半坡人一天的生活场景。(6分)
①半地穴式房屋 ②石锛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 ⑤陶纺轮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2分)
14.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材料二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笔记摘录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体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对社会进步产生的作用。(2分)
(3)材料三提到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