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为古埃及的壁画:
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 劳动者在扬场,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
这些壁画反映了古埃及()
A.种姓制度的建立 B.农业生产的状况 C.统治区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实行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3.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封君封臣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城邦制度 D.种姓制度
4.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A.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在此,求苏格拉底强调了
A.原子论 B.美德即知识 C.逻辑学理论 D.法学思想
6.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推动罗马法普及
7.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A.庄园与法庭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封君与封臣 D.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8.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以农业为主
C.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9.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10.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这表明,自治城市()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出现了教育学术新气象
C.获得免除赋税特权 D.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
11.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12.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3.《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
A.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奴隶处境有所改善
C.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废除封建领主特权
14.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15.一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1.阿拉伯数字
2.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4.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
A.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6.16世纪在英国流传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土。......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A.棉纺织业的兴起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租地农场的景象 D.庄园生活的惬意
17.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垦殖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C.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D.工厂和大机器生产的出现
18.14世纪,法国社会依然普遍主张禁绝一切游戏。15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关注游戏对儿童天性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B.人民主权思想的舆论宣传
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 D.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性影响
19.有人认为:“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这一观点表明文艺复兴
A.是一场复古运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没有推动文艺领域创新 D.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20.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的一些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香料......都奉送给他们。”材料表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A.倾销欧洲商品B.获得巨额财富 C.发现美洲大陆 D.传播宗教教义
21.“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①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转变 ②带动了拉美地区的繁荣发展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使地中海成为欧洲航运中心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③④
22.“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3.下图为18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上述材料对欧洲的直接影响是
A.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有助于欧洲思想解放
C.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D.使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
24.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25.儒略历是阳历,它比较精确的符合地球上节气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很有利,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组织编制历法的是()
A.罗马城邦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罗马帝国时期 D.拜占庭帝国时期
二、综合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观察这次运动中的《大卫》《西斯廷圣母》等三幅名作,回答问题:
材料三:
《最后的晚餐》
(1)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1分)、“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
(2)与中世纪的绘画相比,三幅名作有何特点(3分)。
(3)三幅名作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它们的诞生,离不开“美术三杰”的勤奋、刻苦和钻研,“美术三杰”指的是谁(3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说说这幅画的价值(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手工工场的出现】
材料一 从13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
材料二 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
【租地农场的出现】
材料三 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
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四 手工工场出现了,租地农场出现了,资本主义从冰封千年的封建土壤中露出了新芽。资本主义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西欧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
材料五 在漫长的中世纪社会里,由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不断改进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到16世纪初,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进步。
(1)阅读材料一,西欧的手工工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1分)又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迅速发展的?(1分)
(2)材料二中“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是指什么?(2分)它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1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的区别(2分),指出租地农场的实质。(2分)
(4)材料四中“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1分)
(5)结合以上五则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认识。(4分)
28.【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变化】
安安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变化”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资料,摘抄出如下资料:
·原产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米、花生、土豆,明朝中叶之后辗转传入我国。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有1/3的品种来自美洲。新物种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欧洲和亚洲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约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等。
·各种驯养的动物,猪、马、牛、羊等被引进美洲,为美洲人民提供肉食、奶类、皮毛和商力。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也引入美洲。
·新航路开辟后,欧亚之间商品流通量大为增加。美洲的商品如烟草、可可等出现在各国市场。中国的茶叶、东方的香料也大量销往欧洲,仅香料的销售量就扩大了30倍。
·北美印第安人培植了两种主要经济作物:棉花和烟草,以及在现代药物学上占据显比著地位的几种药材,比如提取奎宁用的金鸡纳树皮、制作镇痛剂的曼陀罗等。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屠杀和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殖民者将目光投向非洲,以黑人为特殊商品的罪恶贸易开始了。
·新航路开辟后,实现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欧洲白种人和非洲黑种人的大规模迁移,把美洲改变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如今,居住美洲大陆的是多数的白种人与明显少数的黑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儿以及黑白混血儿。
·世界贸易格局开始改变。世界贸易不再是旧大陆范围内的东西方贸易,而是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请为安安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换、人口迁移、贸易格局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B A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B D B C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B B
1.B
【详解】依据题干壁画“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以及“劳动者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可知反映了古埃及农业生产的状况,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农耕文明相对发达,B项正确;种姓制度建立于古代印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古埃及农业生产的状况,没有体现统治区域的变化,排除C项;古埃及长期处于法老的专制统治之下,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可知,材料表明在法律面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这反映了该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正确;题干材料规定反映不出“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内容,排除ABC。故选D。
3.D
【详解】根据材料“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潸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可知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排除A项;君主专制制度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城邦制度指的希腊,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亚历山大接受“埃及法老”称号,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体现了亚历山大适应新征服地区的文化,目的是获得当地人民更广泛的支持,扩大统治基础,故选B;A项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排除;亚历山大的措施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无关,排除C;亚历山大的目的是巩固统治,并非为了挑起被征服地区的内部矛盾,排除D。
5.B
【详解】依据题干的“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可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故B符合题意;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排除A;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排除C;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排除D。故选B。
6.A
【详解】根据材料“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可知,这种艺术行为是利用艺术手法从多个方面来美化皇帝,主要是为了显示皇帝在每个领域都是存在,凸显皇帝在罗马城邦唯一至高无上的权威,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倡导民主与平等,排除B项;表现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不符题意,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推动罗马法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通过层层分封,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C符合题意;据此分析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详解】材料反映出西欧庄园不仅为领主提供衣食资源,还制造各类日常物品,很少对外交换,这体现了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庄园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而没有强调农业或者手工业为主,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然经济单位,而不是政治单位,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领主特权受到限制,故排除D。
9.D
【详解】根据材料“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表明庄园法庭对违法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起到维护庄园秩序的作用,D项正确;“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不代表危及领主人身安全,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审判不会扩大城市的自主权,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
【详解】依据题干“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可知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虽然取得一定的自治权,但仍然受到封建教会的严密控制,也没有摆脱封君的控制,由此可得出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当时教育学术新气象的表现是大学的出现,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自治城市获得免除赋税的特权,而是反映自治城市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选项D符合题意;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故排除AC项;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B项。故选D。
12.B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9世纪的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B项正确;罗马帝国是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是公元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向外传播伊斯兰教,排除C项;法兰克王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D 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材料提到“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就是说释放了的奴隶也能获得法律的保护,但前提是这个释放是主人亲自进行了合法释放,而不是自己逃亡,可以看出奴隶处境有所改善,B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关于奴隶的规定,与专制统治无关,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但不能说法制时代全面开启,排除C项;材料阐述的是关于奴隶的规定,没有涉及废除封建领主特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B符合题意;确立土地私有制、提倡“文明开化”属于明治维新时期改革措施,排除A和C;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排除D。故选B。
15.D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可知,阿拉伯人不仅传播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到欧洲,还促进了印度农产品和古希腊文化的传播,充分体现了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D项正确;阿拉伯人在东西方贸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他们开创了贸易通道,排除A项;阿拉伯文化独具特色,但题目中并未直接强调这一点,而是更侧重于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直接提及阿拉伯人推动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具体事迹,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排列成长行、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可知,这体现了手工工场的发展和规模,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毛纺织业,排除A项;材料是说纺织业,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在手工工场,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手工工场的产品也是推向市场,这些表明在中世纪晚期西欧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项正确;庄园经济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经济,排除A项;垦殖运动只是扩大了西欧土地的面积,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排除B项;工厂和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已经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期了,欧洲处于近代社会,不是中世纪晚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根据题干“14世纪,法国社会依然普遍主张禁绝一切游戏。15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关注游戏对儿童天性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时候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倡导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
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流行,C正确;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不是题干变化的原因,排除A;人民主权思想提出是在18世纪,排除B;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8世纪后期,排除D。故选C。
19.D
【详解】根据“......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概括可知,文艺复兴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宗教改革、哲学、自然科学、史学、人文科学等发展。D正确;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复古运动。A错误;BC违背了客观事实。BC错误。综上故选D。
2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寻找财富是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驱动力。题干的“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的一些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香料......都奉送给他们。”表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得巨额财富,故B符合题意;倾销欧洲商品、传播宗教教义不是开辟新航路的目的,在题干材料中也不能体现,排除AD;发现美洲大陆是哥伦布的成就,排除C。故选B。
21.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转变;根据“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带动了拉美地区的繁荣发展和④使地中海成为欧洲航运中心,在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故选B。
22.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美洲”“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材料体现了非洲黑人奴隶的悲惨处境,描绘了三角贸易的血腥,故A正确,B错误;题干未显示鸦片贸易,故C错误;世界市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之后最终形成的,故D错误。综上故选A。
23.A
【详解】【考查点】:殖民掠夺
【解题思路】依据材料中的信息“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可知反映的西班牙的殖民掠夺,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财富;结合课本所学,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了大量黄金财富、原料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原始资本,有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A符合题意;B项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有助于欧洲思想解放。题干内容涉及到“黄金”“白银”等,没有涉及到思想,排除;C项材料涉及到“西班牙”是宗主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殖民地开采、掠夺金银。D项“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2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伯里克利的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民主政治被标榜为全民的民主,但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且掌握实权的只有工商业贵族上层,B项正确;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不能体现独裁统治,排除A项;雅典民主制是一种直接民主制,但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排除C项;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不能体现独裁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编制了阳历儒略历,它比较精确的符合地球上节气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很有利,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后来它发展成现代公历,并传遍了全世界,B项正确;罗马城邦时期由于科技的局限,还不能编制准确的历法,罗马帝国时期采用的是儒略历,拜占廷帝国历法是在古代希腊罗马天文历法基础上,结合基督教神学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特点的独立历法体系,排除ACD项。故选B磺。
26.(1)名称:文艺复兴。“复生”: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话。是一种复生的运动。“新生”: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萌芽。
(2)三幅名作都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4)审美角度: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答括号中内容适当给分
历史角度:不仅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
大。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详解】(1)根据材料一“(运动)......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根据材料一“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可得出“复生”的含义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话。是一种复生的运动。根据材料一“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可得出“新生”的含义: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根据材料二“《大卫》《西斯廷圣母》等三幅名作”结合所学知识,与中世纪的绘画相比,三幅名作的特点:三幅名作都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被称为“美术三杰。”
(4)根据材料三“《最后的晚餐》”结合所学知识,《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从审美的角度看: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从历史的角度看,不仅标志着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成熟与伟大。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27.(1)13世纪;16世纪
(2)“新的生产关系”是指雇佣关系;“新的生产方式”是指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意义: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
(3)区别:剥削方式-从封建剥削到雇佣剥削。经营特征-从自给自足到为市场而生产。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
(4)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5)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于是手工工场出现了,租地农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了。这又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从13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可知西欧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3世纪,在16世纪迅速发展。
(2)结合材料“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劳动分工、简单协作”,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一种雇佣关系、分工协作,故归纳为:雇佣关系、分工协作。意义围绕资本主义萌芽作答。
(3)围绕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作答即可。很明显,封建时代,主要是封建剥削,如地租,资本主义主义制度,主要是雇佣剥削。特征围绕材料及资本主义生产,可知从自给自足到为市场而生产。性质自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意味着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于是,手工工场出现了,租地农场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这又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都是新的生产关系,它们之所以出现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8.示例:论题: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论述: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原产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米、花生、土豆等作物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亚洲,猪、马、牛、羊等动物则被引入美洲;新航路开辟将旧大陆的病菌等带入新大陆,造成了新大陆居民的大量死亡,人口急剧下降,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开始了罪恶的贩奴贸易,使得人口在各大洲之间大规模流动。新航路开辟还实现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最终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都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可总结论题为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合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物种交流、人口迁移、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等信息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三中学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