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
高三历史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
(1)背景: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胡人逐渐占据中原;北方陷人混战,政局动荡,南北政权分裂;中原世家大族被迫南迁;民族交融加强。(4分,答出两点即可)
(2)过程:从区分胡汉,以北方中原地域为核心的国家内涵;到胡汉交融,指华夏民族共同体;
再到成为唐朝的别称乃至中国名号。(6分)
意义:有利于推动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4分,答出两点即可)
18.【答案】(14分)
(1)结论:阅报社是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产物。(2分)
理由:(6分,每点2分)
从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的角度作答;(2分)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角度作答;(2分)
从阅报社名字寓意的角度作答。(2分)
(2)(6分)
回答能,理由:从材料丙中阅报社创办者的身份、原因和影响的角度作答。
回答否,理由: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材料丙中的阅报社及其创办者对帝国主义和反动的清政府认识不清的角度作答。(只回答能/否,不进行解释不得分)
19.【答案】
(1)努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谋求制度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投身实业,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混乱,新旧思想斗争不断;新文化运动兴起。(6分,答出三点即可)
20.【答案】
梁启超·缩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阶层救亡图存,西方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戊戌维新运动失败。梁启超游历美国后,抨击中华传统文明的缺点,认为中华传统文明造成中国落后的局面,推介美国文明。这体现了梁启超变革中国的制度和思想,以求国家富强的愿望。这些主张推动了西学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变革。但是梁启超没有看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和中华文明的优点。
一战引起了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国人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梁启超访问欧洲加深了他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对中西方文明有了更客观、理性的了解。他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价值,赞美中国文化,呼吁青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主张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梁启超的转变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先进中国人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也预示着中国出路探索的新转变。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
高三历史
说明: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春秋各国,宗室贵族相互倾轧,胜者对待失败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分其室”;商鞅“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将大家族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由官府析分登记。这一变化说明
A.分封制度不断强化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伦理道德日益败坏 D.社会转型趋势明显
2.秦统一以前,赐爵与授官是统一的,为官必须有爵,“斩首一级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但在统一后任命官吏不再以有无爵位为条件,不少大臣如丞相王绾、隗状、冯去疾等不仅无爵,就连军功也没有。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 B.完善了官僚体制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激化了君相矛盾
3.入南朝后,门阀士族以妄自尊大其门户地望为好尚,偃仰自高,以“深沟高垒”的办法来保护自己,戒备“寒人”的僭越。这从本质上说明
A.寒人地位提高 B.士族权力得到强化
C.皇权不断加强 D.士族内部相互制约
4.唐代河朔地区藩镇割据的节度使,一度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并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据此可知,当时
A.中央朝廷丧失权威 B.儒家理念深入人心
C.崇文抑武风气渐显 D.一统秩序受到挑战
5.1270年,忽必烈将国内商税定为“三十分取一之制”,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到1289年,腹里商税增为二十万锭,江南商税增为二十五万锭。元武宗更是直言:“海道里官粮交运将大都里来的,(是)最打紧的勾当。”这侧面反映出元朝时
A.海外贸易获得长足发展 B.全国性道路网初步形成
C.南方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D.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6.明代中后期,长江三角洲一带“常思患粮食不足 区域内调剂甚繁”,整个区域内的产量不能满足自我供给,须由湖北、江西、安徽运入。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
A.小农经济的逐步衰退 B.政府强化了经济控制
C.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D.海外贸易的繁荣兴盛
7.《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往往呈现出一种固定的叙事模式,即在作品开篇时用一个神话传说或鬼怪故事引入故事,长篇故事被分解为较为均匀的多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开头或结尾会有一段诗词,这种模式的产生主要源于
A.早期小说商业功能的需要 B.戏曲艺术创作的成熟
C.出版业和印刷业的新发展 D.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
8.清代推行协饷制度,规定由税收富裕的省份拨款协助收支不平衡的省区,如甘肃、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秩序的维系,均有赖“饷银得资周转”。但是咸丰后期,中央政府下拨给新疆各城的协饷逐年减少。这一现象表明,清代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B.国家行政依循守旧
C.对边疆的治理潜藏危机 D.政治体制开始变革
9.1854年,时任安徽巡抚的福济上奏称:“安徽叠被滋扰,失事之地较多……兵火之际,不易催科……惟有仰恳天恩,俯准将咸丰三年应征钱粮展限缓办,俾藩司汇齐卷宗,细心核办催征。”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
A.政治局势的动荡 B.政府财政的恶化
C.西方列强的入侵 D.太平天国的失败
10.1877年,留法学生马建忠在给直隶总督李鸿章的上书中称:“美之监国,由民自选,似乎公而无私矣;乃每逢选举之时,贿赂公行,更一监国,则更一番人物。凡所官者,皆其党羽,欲望其治,得乎?”这一观点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丧失了主动改革的意愿 B.顽固派对西方民主的诋毁
C.留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D.洋务运动的推行举步维艰
11.1895年,中日战场转移到威海。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无权指挥山东防务。山东巡抚李秉衡因与其有隙,坐观北洋舰队覆灭。这表明,当时
A.海防塞防之争日趋严重 B.清廷已无力控制地方
C.军事防御体制弊端丛生 D.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12.如表所示是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两个文件的相关规定。表中规定的变化
时间 文件 规定
1912年1月 《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有统率海陆军之权”“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暨任免国务各员及外交专使须参议院之同意”
1912年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A.体现了革命派的妥协性 B.进一步完善了总统体制
C.具有明显的政治针对性 D.顺应了广大群众的意愿
13.1912年8月,《民权报》副刊《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赓韶的漫画《环游地球》(下图)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
A.提醒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 B.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
C.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 D.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
14.1917年11月10日,国民党在上海发行的《民国日报》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临时政府已推翻》为标题报道了十月革命。次日,该报又以“俄国大政变之情形”为题,对十月革命的经过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这反映出此时的国民党
A.产生以俄为师的想法 B.关注世界形势变动
C.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D.积极探索救国道路
15.1923年12月,李大钊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劳动者不过是一个资本家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个劳动者不及一个资本家,那可加到千个,倘使能够再加到万个,终有平衡的可能了”,并展示了如下示意图。在此,李大钊主张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改良现有社会制度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加强工人阶级团结
16.1926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全面开展立法工作,颁布的土地法与劳动法有《保护佃农法》《严行禁止蓄婢令》《湖北临时工场条例》等。针对原为汉口、九江的租界区,武汉国民政府制定的涉外法有《九江特别区章程》《汉口取缔外国人办学条例》等。这说明当时
A.国民党训政得到充分展开 B.大革命的目标发生了偏离
C.国民党右派背叛民主革命 D.新三民主义得到一定落实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南朝宋人裴松之在评析诸葛亮的抱负时说:“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在此,“中华”是以北方中原地域为核心的国家内涵。裴松之生活于南北政权分裂的时期,其论述亦体现了东晋士人对“中华”一词的国家地域认识。“中华”一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籍中开始出现并在此之后大量涌现,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密不可分。从根本上说应是“胡人”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域的一个结果。
——摘编自张宏超、苍铭《“中华”一词的概念史研究》
材料二
“中华”一词出现于西晋末年并非偶然,它是原中原地区的朝臣、士人为将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与社会传统同胡族及其他文化相区分而产生的一个自我称谓。然而,晋室南迁后,“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是当时极普遍的现象。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北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主观上对“中华”不抵触、不排斥。从东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分裂到南北重归于统一,“中华”涵义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在入唐以后,“中华”一词广为流行,不但成为唐朝的别称,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中国的名号。——摘编自石硕《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东晋南北朝至隋唐胡汉融合与“中华”词义嬗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一词出现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华”词义嬗变的过程及意义。(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与阅报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
甲:清末阅报社创办情况图
注:该图表中共有571处阅报社,因有21处成立时间不明,故未列入。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2年7月31日。
——摘编自徐明涛《清末阅报社考察(1898—1911)》
乙:据统计,阅报社有正式社名的共有78处,出现频率最高的八个字如表所示。
清末阅报社名字频次表
字 益 智 新 爱 群 开 明 闻
频次 12 11 9 8 6 6 6 5
——徐明涛《清末阅报社考察(1898—1911)》
丙:王子贞原本在西单牌楼甘石桥附近经营尚友照相馆,因感念国力维艰、民智不开,创办尚友阅报处。他在一次社内的演说中指出,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需要赔偿列强之款甚巨……不如“每人每均摊,几天的功夫,就差不多了”。称请民众“自己问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同国人叫作同胞,都是黄帝的子孙,满蒙汉……是同气连枝”。王子贞的演说得到了北京骡马市讲报说书处、西城阅报处等阅报处、讲报所的响应,他们都参与到了对“国民捐”运动的宣传中。随后,运动得到全国各地民众的支持。
——摘编自彭冉《从启蒙到规训:中国近代阅报社研究(1898—1937)》
(1)根据材料甲、乙,围绕研究课题,兴趣小组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并说明理由。(8分)
(2)你认为材料丙能否论证问题(1)的结论,请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通过学习西方,可实现超常规发展,不仅“突驾日本无可疑也”,而且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希望“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摘编自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
材料二
盖今日世界之问题,非只国家之问题,乃民族之问题也。而今日民族之问题,尤非苗活残存之问题,乃更生再造之问题也。余于是揭新中华民族之赤帜,大声疾呼以号召于吾新中华民族少年之前。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1917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为“振兴中国”而作出的努力。(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背景(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梁启超的“抨击”与“赞美”
1899年、1902年梁启超两次游览美国。1904年,他在美国发表《新大陆游记》,在书中他大力推介美国的现代文明,尖锐的批评中国固有文明:“吾中国人之缺点:一曰有族民资格而无市民资格;二曰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三曰只能受专制不能享自由;四曰无高尚之目的。”
1918—1920年,梁启超访欧,归国后发表《欧游心影录》。梁启超向中国青年大声疾呼:“我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冯天瑜《小词语大文化》
提取材料信息,以“梁启超·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