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七年级历史阶段性限时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先民中从事这一“活动”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2.中国新闻网报道:“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满天星斗中闪亮的一颗,”由此可知,红山文化( )
A.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重要成员 B.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唯一依据
C.代表性的器物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D.直接证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 )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农耕生活想象图 D.曲辕犁模型
4.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①、②处依次应填( )
A.国人暴动大禹治水 B.三家分晋平王东迁
C.武王伐纣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平王东迁
5.“读史使人明智”,中国悠久的历史给与后人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汲取。从夏商周到秦汉的兴亡更迭,这近两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D.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因素
6.“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7.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 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驱逐野兽 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产
8.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种房屋复原图,造成其样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半地穴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
A.不同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念 B.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不同地区的文化繁荣 D.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9.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大商人,且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10.要研究学习历史,下列各项中最可靠的材料是( )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小说《封神榜》
C.电影《荆轲刺秦王》 D.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
11.《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 )
A.周平王东迁洛邑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B.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C.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争霸,王室衰微
D.战国七雄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12.下列是战国时期不同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这些思想呈现的共同特征是( )
学派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A.以德治国 B.以人为本 C.崇德尚贤 D.休养生息
13.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14.考古让中国悠久历史由史书记载走向实物研究,实物研究让史书记载成为信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面纱正在慢慢揭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口店累计出土的石器数万件,种类齐全,从距今70万年至1.8万年都有代表性的器物。还留下了大量的曾经使用过火的灰烬,最厚的灰烬层超过6米。上宅遗址的文化遗存第2期年代距今约7000-6500年,为上宅遗存的典型代表,陶器、石器数量多,有石斧、砍砸器、石磨盘、石磨棒等用于砸击、研磨的工具。
——摘编自张志国《填补北京史空白的上宅文化遗址》
(1)依据材料一,找出能够反映周口店遗址和上宅遗址生产力水平的证据。从中可以得出研究原始社会的重要证据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疯召公于燕。”房山区琉璃河镇发现一座西周早期古城遗址和大量古墓,出土带有“医侯”(“医”即“燕”,燕国的国君)铭文的青铜器,据此判定这里是燕国都城故址。该地位于古代的南北大道上,最易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
(2)考古发现和《史记》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概括燕国都城地理位置的优势。(2分)
材料三 《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提出,将以西周燕国早期遗存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于)北燕。 ——出自《史记》 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大墓,该墓葬出土了以克壘、克盉为代表众多文物。 盉,酒器,器高27厘米、长25.7厘米、宽16厘米,器身刻有43字铭文。 内铭文,大意是,周王说:太保(指召公),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克(召公的儿子)做燕地的君侯…
(3)将材料三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分)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
材料四 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法命之学,在三晋之一的卫国开始政治生涯,其间耳濡目染,深受三晋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商鞅入秦变法,结合秦国具体情况,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项法律,并且推行这些法律长达10年之久,以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贱,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4)依据材料四,说出商鞅变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激励人们“勇于公战”的措施。(3分)
材料五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奉命修建都江堰。……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采用“深淘滩,低作堰”的指导思想,率领当地民众一同治理岷江。采用“深淘滩”的方法,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保证在发生洪灾时大量的水流也能够安全通过。都江堰变害为利,让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它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且仍被使用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5)依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李冰成功修建都江堰的原因。(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代表什么政治制度?传位的依据分别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宣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2)“商”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商、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分)
材料三 王宣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调节了哪些社会关系?据材料概括分封制的作用。(3分)
材料四 (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结果,一些中小封国被邻近的大国吞并……春秋初年的百十来个国家,缩减为十几个大国。
——《中国通史讲义》
(4)据材料四概括当时社会出现了何种现象?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这种现象带来什么积极影响?(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为这一时期拟定一个主题。(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