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1呼市回民中学节点自测博雅二历史试卷
卷面分值:50分,考试时长: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某次战斗之后,一位枪炮官怀着沉重的心情指出:中国的失败“缘为我朝制所限”,痛定思痛,有识之土开始了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检讨。材料中的“战斗”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今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热映,其中《回归》篇再现1997年香港回归场景。其聚国人新声“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黄色的脸,香港,我们永远在一起”。那么,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4.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作为“夷”之“长技”?()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5.“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这个辱”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这种变化,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加速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7.“神拳助,义和团······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揭帖主张()
A.有田同耕 B.扶清灭洋 C.反清灭洋 D.民主共和
8.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9.学史可以明智,历史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
是()
① 《南京条约》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
② 洪仁玕《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③ 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④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 B.② C. ③ D. ④
10.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轰然倒塌。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造成“圆明不复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英俄联军
11.下列是一名同学编写的记忆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的口诀。该条约的签订()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A.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B.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D.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下图所示方印见证了()
清代圆明园方印,1860年被掠走,现藏于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馆
A.清朝中法外交 B.近代商业发展
C.清朝实业救国 D.中国民族危机
二、综合题(13题11分,14题15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材料二: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上述材料都和洋务运动有关,请说出这一运动的兴起时间。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举两例)(5分)
(2)材料二认为洋务运动使中国“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
14.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英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4年,朝鲜战争爆发,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
-《全球通史》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6分)
(2)材料二中“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侵略者在“中国社会的中枢”制造的暴行。(1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美国在此战后提出了怎样的侵华政策?(3分)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2分)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联系自己的体会写出“我的感悟”。(3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D A B D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D
1.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有识之土开始了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检讨”,可知近代史上探索政治体制的开始事件是维新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由此开始产生香港问题,因此A正确。《瑷珲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与香港无关,排除B。《马关条约》割让的是台湾岛、澎湖列岛,不合题意排除C,《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A。
【点睛】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九十九年,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3.B
【详解】根据“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应该是太平天国,B项正确;三元里抗英和义和团运动都与“长歌涌入金陵”不符,排除AC项;武昌起义不是农民造反者领导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洋务派本身是一个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地主阶级集团,他们的活动主要有四方面:1、开办军事工业。2、开办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4、设立翻译馆,兴办新式学校。而议
会制度是一项政治措施,应该是最高统治者的行为,洋务派的活动仅仅限制在经济和国防上,故选D。
5.D
【详解】根据材料中“李鸿章”“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D项正确;《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北京条约》赔偿英法两国军费白银各800万两,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马关条约》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标志着西方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即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A项正确;《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是加速中国近代化民族工业,排除B项;C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没有强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和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中强调的口号“扶清灭洋”,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既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时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B项正确;有田同耕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张,排除A项;反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最早的口号,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恭亲王表示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D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恭亲王不了解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目的,没有提及清军战斗力情况,也没有提及清政府内部是否团结,排除AB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的军事力量,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历史解释,D项正确;①②③属于历史现象,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和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由题干中的“广厦福宁上”,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为《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内容,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A项符合题意;《通章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12.D
【详解】根据图片下关键信息“圆明园方印”“现藏于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的著名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放火销毁,所以这一方印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D项正确;圆明园方印见证了近代法国对中国的侵略,而不是外交和商业发展,排除AB项;实业救国是指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拯救国家的一种途径,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1)19世纪60年代。1分 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任两点即可)一例1分,共5分
(2)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1点2分,共6分
【详解】(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因此,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军事工
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任两点即可)
(2)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影响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14.(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分,一点2分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1分
(3)国民心理变化1分:日本国民心理从劣等感到优越感,对中华文化由赞赏到蔑视;影响1分: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门户开放政策。1分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2分
(5)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1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2分(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含义:根据材料一中的“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和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说“英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暴行: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清朝的首都北京,火烧圆明园,这些都是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社会的中枢”制造的暴行。
(3)变化:根据材料三中的“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自身的优越感......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使日寇的国民心理实现了从劣等感到优越感的转变,对中华文化由赞赏转为蔑视,对自身认知变得盲目自信,不再是之前谦卑求教的恭谨谦逊姿态,而是小人得志一般的对邻国盛气凌人。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政策: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入场较晚,所以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妄图通过承认其他列强侵略权利的方式,获得“分一杯羹”的机会,与列强共同侵略中国。
(4)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一条款最具卖国性质,作为中国政府,却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这表明清政府已经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原因: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以来,中国遭遇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因为封建制度而落
后于世界,即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感悟:近代遭遇的列强侵略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我辈当自强,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能力;近代多次的探索失败也启示我们,政策或改革的实行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实事求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