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检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夷陵之战
  D. 淝水之战
  2.三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是( )
  A. 魏
  B. 蜀
  C. 吴
  D. 西晋
  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诸葛亮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5.西晋的建立者是( )
  A. 司马懿
  B. 司马昭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6.造成西晋 “八王之乱” 的根本原因是( )
  A. 晋武帝分封同姓诸侯王
  B. 统治者的腐朽
  C. 民族矛盾的激化
  D. 外戚、宦官专权
  7.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前秦
  B. 北魏
  C. 东魏
  D. 西魏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 促进民族融合
  D. 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9.下列关于《齐民要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 作者是贾思勰
  C.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D. 介绍了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
  10.被后人称为 “书圣” 的书法家是( )
  A. 钟繇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顾恺之
  11.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 )
  A. 河南
  B. 山西
  C. 陕西
  D. 甘肃
  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其中,灭亡西晋的是( )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羯族
  D. 氐族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反映了当时( )
  A. 佛教盛行
  B. 道教盛行
  C. 儒学兴盛
  D. 基督教盛行
  14.东晋灭亡后,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统称为( )
  A. 北朝
  B. 南朝
  C. 五代
  D. 十国
  1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晋建立 ②赤壁之战 ③东晋建立 ④北魏统一北方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16.三国时期,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夷洲是今天的( )
  A. 海南岛
  B. 台湾岛
  C. 钓鱼岛
  D. 南沙群岛
  17.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统治者采取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8.以下关于淝水之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东晋时期
  B. 前秦军队战斗力强大,最终获胜
  C. 东晋军队以少胜多
  D. 对南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北京
  20.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下列战役中与曹操有关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巨鹿之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8 分)
  (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材料中的 “魏主” 是谁?(4 分)
  (2)此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措施?(6 分)
  (3)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10 分)
  以上试题涵盖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能够较好地检测学生对该单元的掌握程度。
答案及解析
  1.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B: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基本统一北方,随后企图进一步统一天下,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退回北方,从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初步局面。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夷陵之战是蜀吴之间的战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前秦与东晋之间。
  2.A:三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是魏。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3.A: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三国时期是从 220 年曹丕称帝开始,而曹操在 220 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他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孙权、刘备、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1。
  4.A: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江南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相对稳定等也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北人南迁带来的技术和劳动力5。
  5.C: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昭是西晋建立前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司马睿是东晋的建立者。
  6.A:造成西晋 “八王之乱” 的根本原因是晋武帝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宗室权力过大,争权夺利,引发了内乱。统治者的腐朽、民族矛盾的激化等是西晋内乱的其他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专权主要是东汉时期的政治问题。
  7.B: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北魏。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东魏和西魏是从北魏分裂出来的政权1。
  8.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也是改革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3。
  9.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贾思勰,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但主要介绍的是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非南方。
  10.B:被后人称为 “书圣” 的书法家是王羲之。钟繇是楷书创始人,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在书法上也有很高成就,但 “书圣” 是王羲之;顾恺之是画家。
  11.B: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艺术代表1。
  12.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其中,灭亡西晋的是匈奴族。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匈奴族的刘渊趁机起兵,推翻了西晋。
  13.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反映了当时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统治者也大力推崇佛教,修建了大量的寺庙。
  14.B:东晋灭亡后,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统称为南朝。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它们都定都在建康。
  15.B: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赤壁之战(208 年)、西晋建立(266 年,280 年灭吴统一全国)、东晋建立(317 年)、北魏统一北方(439 年)。
  16.B:三国时期,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夷洲是今天的台湾岛。
  17.C: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统治者采取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世袭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隋朝开始的选官制度。
  18.B: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前秦军队战败,前秦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淝水之战对南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0.A: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曹操有关。官渡之战中曹操击败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淝水之战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之间,巨鹿之战是项羽与秦军的战役。
  2.材料分析题答案及解析:
  材料一问题答案及解析:
  问题 1:
  材料一描述的经济状况:材料一描述江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产方式原始,人们以渔猎和农耕为主,虽然能够解决温饱,但没有特别富裕的家庭,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材料二描述的经济状况:材料二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土地肥沃,农业丰收,百姓勤劳,多个郡都能实现粮食自给,丝绵布帛等物产丰富,足以供应全国。
  问题 2: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充足劳动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为躲避战乱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江南地区社会相对稳定,战争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问题 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发展,城市逐渐兴起,商业贸易繁荣;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联系,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问题答案及解析:
  问题 1:材料中的 “魏主” 是北魏孝文帝。
  问题 2:此诏令提出的改革措施包括改鲜卑姓为汉姓;要求来自代地的一些重复的姓氏进行更改3。
  问题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主要有:
  促进了民族融合,鲜卑族等少数民族逐渐接受汉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改革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使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为隋唐时期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检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